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与神对话之与神对话问答录 >

第2章

与神对话之与神对话问答录-第2章

小说: 与神对话之与神对话问答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呍趺聪搿Hド笫右幌率澜绲母髯诮獭Hザ炼了堑亩鳌Hソ杆烫谩⒂烫刍崴⑶逭嫠隆⒎鹚隆⑵淼患洹?纯磰呍趺聪搿Hジ芯跻幌聤叺母芯酢叺恼胬砘嵯驃呄月丁
几乎每个宗教都有好的一面。我想要提醒的则是《与神对话》中关于这议题的真知卓见。《与神对话》中说,宗教是人的一种意图,是想去解释那不可解释者。而在这方面,它做得并不很好。我同意《与神对话》中有关此事的智慧。我认为「宗教」和「宗教情怀」是很不一样的。我想要的是宗教情怀,而不是宗教。不过,如果我想寻觅某一「组织良好宗教」,则有此条件是我认为必要的,有些则是我认为不可要的。
我喜欢仪式,也喜欢事实方面的说明,可以有助我了解。现在的教会有许多不是偏于前者,就是偏于后者;不是把有关神的种种做如此事实般的解释,以致过于枯燥,就是把对神的体验如此仪式化,以至于捕风捉影,令人无动于衷。所以,我想寻觅的教会是能把事实和仪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可以让我所有的部分——我的身、心、灵——都有感触,并使我可以体验到俄的身、心、灵的各面。
我知道神存在于万事里,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他在此中动用,以此身分,并藉由这一切而呈现。因此,当任何教会或聚会特别尊崇某一位神祗或圣者——不论何等神圣——而认为凌驾其它神祗或圣者之上,我就会觉得不舒服我相信那种不容异己的宗教是有危性的。因为它们会把自以为的神、自以为的真理,取代真正的神和真正的真理。因而它们也延迟了人对精神的探索与追求,并背弃了人人渴望的灵性经验。由于这个原因,我不去不容异己的教会或教堂。因为这样的处所不允许你对它们的教义有任何疑问,更不用说指出它们的矛盾之处。
我知道,神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但神会为他的目的而选取任何他想选取的形相。我也知道,神不认为任何性别、肤色、人种或形态的人比其它的优越或「神圣」。因此,我想寻觅的教会和精神组织是那尊崇神和女神的。对男女同样推崇的,给予平等机会的,使男人与女人同样有机会主持神圣仪式,以教士、主教、教师与领袖身分执行圣礼的。
我知道,此时此刻神直接对人说话,并借着人而说话,就如任何时候一样。因此,我避开任何这类的教会、教派或哲学;他们认为人不能跟神做直接而双向的沟通,必得有中间人或某种特定的程序。这种中间人和程序正是这类教会或哲学得以立身的张本。
我知道,并没有一条「独一无二」、唯一正确的途径使我们去接近神、领会神,爱神,并把对神的直接体验实现在生活中。由于我知道这些,所以我谢绝任何这样伪教会、宗教、社团、教派、信众或帮派:他们声称并坚信他们所信奉的教诲是唯一真正的教诲,他们遵从的道是唯一真道,并认为其它的教诲和道,不论何等真诚,都会引起他们想要去接近的神之愤怒与谴责,施与无情诅咒。
小小,这些,是我个人的原则,但并不必定也是妳的。这些原则的难处在于目前世上所有有组织的宗教实际都不符合这些原则。所以,妳明白了吧。
7。小小,现在我要回答妳的最后一个问题了: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妳都可以直接跟神或女神说话。事实上,妳的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每一个选择都是在对他说话。妳无法不对他说话。神每天都用千百万种方式对妳说话。就在此刻,她可能就在对妳说?听吧……看吧……
……我爱妳,小小。
妳最后问道,如何用妳的一生服务他人,请参考我最近出版的一本小册子《荷光者》,由我们的基金会发行的。神祝福妳,小小,妳是一个奇妙的造物,天地的奇迹。  

《与神对话问答录》2
相关搜索: 问答; 对话
二、我如何把自己视为与人「同等」?

嗨,尼尔: 
我喜欢你写的《与神对话》第一册。谢谢你。我有两个问题:
1。我从来不觉得我像别人一样。我觉得自己苯,不聪明,然而我知道我是知道一些事的,尽管可能很表面。我是个大木头人。我有一些朋友,我觉得他们口齿伶俐,博闻,记性又好。我怎么样才能超越造个障碍,把自己看得和他们同等?(虽然我明知我和他们是同等的。)如果你不懂我在问什么,神会懂的。
2。我十分珍爱我时孩子,可是他们有时就是不听话。这对我为什么这么困难?许多夜晚。我都为了该怎么做而痛哭不止。我还得承受多久?什么时候可以结束?也许别的妈妈们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如果可能的话,请在你的月讯中谈一谈。
卡萝,于宾州的蒙特罗断


我亲爱的卡萝:
问题不在你是否像别人一样「聪明」。我也不如爱因斯坦聪明。我也不如沙克(Jonas Salk)或爱迪生聪明,或者——好吧,我甚至不如我哥哥聪明!跟别人比,是不着边际的。有许多事情是我哥哥行,而我不行的。也有不少事情是别人不行,你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你是否和别人一样「聪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礼物可以送与别人。然而并非每个人的礼物都相同。
《圣经》把这一点说得非常好,卡萝。请看看其中我最感动的一个段落,「哥林多前书」十二章二十九节至十三章十三节。在这一段提出了人对他人的慈悲同情。其中说,真正重要的礼物只有一种。如果没有这一种,则其它所有的礼物都是无关紧要的,没有价值的。然而,如果有这种礼物,则其它一切非必需。以下就是《圣经》中的原文。卡萝,请细心读一读:
难道能全都是宗徒?全都做先知或导师?岂能人人有显奇迹之本事?或治愈病人,或说多种方言,或能做各种翻译?
其实,你们该追求最宝贵的神恩。我要指给你们看一条更完美的道路。
即使我能说人类的各种语言和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心。我就只是一个会鸣的锣和会响的钹而已。
即使我机预知的能力。会看透一切奥迹,拥有一身学问;并且信念坚定,可以移山倒海;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
即使我捐献所有,甚至牺牲自己,却只为沽名钓誉,那对我也毫无益处。
爱是忍耐、体谅;爱从不嫉妒‘不张狂‘、不自夸;不粗鲁、也不为己;不动怒,不记仇;爱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爱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永不会被淘汰。如有预言,终将逝去,诸多言语也将沉默,广博学问将不再有价值。
因为学问终究有所止,预言终究有所限。当无限完美来临时,那些不完美的便会消逝。
当我幼年时,说话像孩童,也用孩童的思维来判断。如今我长大成人,我要丢弃所有孩童的幼稚言行和思维。
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面模糊镜子的反射,不够清楚;但总有一天,我们要(与天主)对面相见。现在我(对天主)的认识是有限的,但有一天我将全部明白。正像(它)现在透彻了解我一样。
目前,要有信、望和爱三大德。其中最重要、最伟大的是爱。
〔译注:中文是采用天主教《牧灵圣经》译文。跟原书英文略有出入。「爱」(love)在英文钦定本中为「慈悲」〕
你看,我奇妙的卡萝,这才是唯一真正重要的事。你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吗?如果是,你就是神最大的礼物。其它的都不重要了。都不重要。不论你多会说话,你思想多敏捷。不管你知道得多么多,过错多么少,也不管你世俗的成就有多大。在神的眼中,这些没有一样是重要的。
你如何移除你的障碍?如何可以感到你跟朋友们「平等」(如你心中明明知道的)?那就是要知道,在神的眼中,你真的是跟人人「平等」的。并对人人平等的表达你的爱。当你爱别人,别人也就会爱你。当你体谅他人,他人也就会体谅你。
好了,卡萝,现在谈谈孩子的问题。卡萝,我的建议是你试着改变跟孩子说话的方式。我想向你推介一本书。关于这方面,这绝对是我读过最好的书。这本书叫作《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and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把这本书找来吧,卡萝。今天就去。图书馆中应该可以找得到。
一般说来,这本书的建议是,在跟孩子说话时,要让孩子觉得在人生的困境中,你是跟他们站在一边的。不论他们要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或有什么,都以正面的态度站在他们的一边设想。
让我举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让我们假设你有一个五岁的小孩,他想要吃糖。这时离开饭时间不到二十分钟。你身为妈妈,有两种情况可做选择。你可以用心的对孩子解释,就要开饭了,现在吃甜点会坏了他的胃口,因此,答案是不行(这使你站到与孩子对立的立场);另一种方式则是同情孩子的愿望,跟孩子一同感到不如意,让他为你去解决这个难题。这样做,说话时要有一点创意。比如像下面这样:
孩子:我要吃糖!
妈妈:儿子,你知道吗?我也想!我好爱吃糖哦,你呢?
孩子:我当然爱!
妈妈:可是我们现在不能吃。
孩子:为什么? 
妈妈:嗯,因为饭快做好了,如果现在吃糖,肚子就不会饿,就不想吃饭了。那么我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就白做了。好伤脑筋哦,我好想现在就吃糖,你是不是也一样?
孩子:对。
妈妈: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不这么伤脑筋?
孩子:吃一块就好!
妈妈:(笑)那也很好。可是,还是不能吃。记得规矩吗?饭前不能吃零食。我有时候也不喜欢这个规矩。伹那是规矩。我怎么办才好呢(脸上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表情)?
孩子:(立刻想要帮助的样子。)妈妈,没关系。我们可以吃了饭再吃糖。可以把它当作饭后甜点吗?
妈妈:太棒了!儿子,太棒了!我们吃完饭可以吃糖吗?真!让我们现在就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准备等,一会儿吃!
这段对话的重点是避免把妳自己放在阻碍他的立场。如果孩子认为你是他的障碍,使他不能得到他想要的。那你可以断定麻烦一定会跟着来。所以问题在你的孩子把你看成了障碍。你是挡在路上的。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孩子会不听你的话。但是反过来,如果孩子把你和他自己看作共同的障碍,而不是你们之间有障碍,他就往往会想帮助你面对难题。这只是一个简化的例子,但这原则实际可用在任何困境上——不管问题的性质如何,孩子的年龄如何。
疲惫不堪的父母是那些坚持非常绊脚石不可的父母,要求孩子听命,不然就如何如何。所有这些只能造成父母与孩子间难以平息的摩擦,把每次谈话都变作权力斗争,造成双方的愤懑。
当然,运用权势,你可短期奏效。但绝不可能长期有效。如果你想拥有孩子的爱、尊敬与友情,你就不能运用权势:如果你想孩子长大以后还会自动回来跟你谈他的事、谈他的困难,你就不能用权势;因为他会宁可找别人,任何一个人,也不会找你。
跟孩子的一切互动,核心问题都是:「爱」现在会怎么做?这也是跟成人一切互动的核心问题。
这跟老式学校的硬派作风固然不同。却也不是对孩子的娇纵与屈意投合(请注意,大人并没有投降,孩子也并没有「得逞」)。这只是一方面坚守你的立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