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憨山大 >

第2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憨山大-第2章

小说: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憨山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此喻示無明之体也。謂法身本無身心之相。如空本無華。今妄認四大為身,如執空華為實有,由妄執故,不唯迷本法身,故云惑此虛空自性,亦復不知妄身從無明有,故云迷彼實華生處。由此顛倒故,有輪轉生死,此乃無明之体也。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此釋無明体空,以明生死本來不有也。以生死乃迷中之顛倒,如夢中事,覺後即空。以生本無生,故滅亦無滅,故如空華無定滅處。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此的示頓悟妙門,以顯圓照之功,唯一知字也。謂諸佛因地修行,唯以圓覺自性光明,圓照自心寂滅之体,一念了知身心世界,如空中華,本來不有。則生死當下頓斷,以身心本空,故無可受生死者。此非造作而後無,特以本來自性元無故也。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此遣能所對待之跡,以顯圓照平等,寂滅究竟,一心淨覺之智也。云彼知覺者,乃指上知是空華之知,即所謂圓照乃自性本有之智光,為能照之智。者字指所照之境,即清淨之覺相。如虛空乃喻所照之覺体。所謂清淨法身,猶若虛空謂此覺体,雖是本有,向被無明障蔽,從來不覺,今仗智光一照,則無明頓破,本体當下現前,則歷劫生死,一時頓斷,是所謂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此特顯智照有功也。知虛空者,此者字乃指上能照之智,意謂初以智照惑,惑滅則智亦不存。然所照既寂,若存能照之知,猶是無明,故須遣之,故云知虛空者,即空華相,此則能所雙忘,寂照不二,到此唯有如智照体獨立,故云亦不可說無知覺性,直至心境兩忘,能所俱泯,故云有無俱遣。如此乃合寂滅一心,故云是則名為淨覺隨順,此文倒,應云隨順淨覺,即前云隨順不二。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此徵釋所照寂滅心体,重顯絕待真心,以示清淨覺相也。何故要重重遣拂能所耶,以寂滅心体,本來如虛空性,常住不動,此顯空也。謂今雖有身心生死,本來如空中花,以如來藏中無起滅故,不容有知見故。此顯假也。如者稱也,謂稱法界性,究竟圓滿周遍十方故。此顯中也,此實妙覺明心之實際,如來因地唯此而已。
  《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菩薩發心,當因此而發,則為真因。眾生依此而修,則為正行,故不墮邪見。此結答問意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請法威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此普賢大士聞前開示,躡跡起疑故。特啟請修行方便也。由前佛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此乃一念頓悟。當下頓了生死,則不假修行,更無方便,此則大有徑庭,非上上根人,不能領悟,奈何末世眾生,上上根者少,若不假修行,必難悟入;若不假方便,不能造修,故此首問修行,以求方便漸次之法也。若謂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然空華即幻妄也,若縱有眾生,能知身心如幻者,若所知是幻,則此能知之身心,亦是幻矣。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耶,此一疑也。若所知之幻既滅,則能知之幻亦滅矣。如此能所皆滅,則無有心矣,又誰為修行之人耶。云何復說修行如幻,此二疑也。若諸眾生本不假修行,如此則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是則令妄想心云何解脫耶,此三疑也。因此請問如來,願說修行之方便,當令眾生永離諸幻也。故向下世尊答以眾生幻心,還依幻滅,不妨以幻修幻為一答。諸幻滅盡,覺心不動,不入斷滅為二答。知幻即離,亦無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為三答。然通釋成前章頓悟頓修之意。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此敘求法之懇找病!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此讚善問,眨犜S說也。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此欣承法音,冥心佇听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此答諸幻滅盡,不入斷滅。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此答以幻修幻,以釋成不入斷滅之意也。謂以覺覺幻,覺亦是幻,故云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幻滅而覺存者,此亦是幻,故云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若更起一見,說幻滅而覺亦無者,亦復是幻。何也,以未達究竟實際故也。直須有無俱遣,照体獨立。故云幻滅名為不動,以種種幻化,皆生圓覺妙心。故諸幻滅盡,覺心不動也。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
  此示離幻方便,以答永離諸幻之情,以遣離幻之心也。謂知是幻,方起能離之心。諸幻既滅,若堅執有能離之心,此心亦如幻者。故應亦復遠離。此遣第一重能離之心也。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此遣第二重離心之離也。謂初以知離幻,幻滅則遣能知之心。若能知已泯,則此离亦如幻,故云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離遠離幻,亦復遠離,》
  此遣第三重離上之離也。所謂遣遣也。
  《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滅盡,不入斷滅。》
  此言遣之又遣,以致無遣。故云得無所離,即除諸幻也。鑽火喻諸幻智,灰飛煙滅以喻遣遣。唯有地存故。喻不入斷滅。此總結答問意也。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此結示頓悟頓証。以顯究竟一心之旨也。問曰:上答以幻修幻。遣之又遣,皆是方便漸次之意。今結示云,不作方便,亦無漸次,豈佛自語相摺!〈鹪唬捍肆x幽玄,针y体會,上云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雖云重重遣拂者,所遣拂者,總是一幻,謂此妙覺心中,凡有起心動念絲毫,見處未忘,通皆是幻。若知到底是幻,則一切諸幻自離,但知而已。又何別作方便。若但存執著之心,即是知見未忘。便名微細法執。了達一切皆幻,則當下消亡,全体自現。故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正如香象渡河,一踏到底。所謂不作方便。亦無漸次也。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此結酬問意也。謂必要如是重重遣拂,乃能永离諸幻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 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 猶如虛空華, 
  依空而有相, 空華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 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 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 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 方便亦如是。』 
  長行但云種種幻化,生於覺心,不知何者是幻化。故頌中補無明二字,謂種種幻化皆無明也。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請法威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此普眼請問漸次之行,以釋圓照清淨覺相之義也。由前文殊章,直云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普賢章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此乃頓悟一心,當下頓証,不涉途程,不假修行。但一知字而已。此是上上根人,方能了悟。奈末世眾生,上上根少,中下者多。若不修行,則長住生死;若修行無正方便,則無門可入;若無漸次,亦難頓悟。故問:思惟乃初心止觀下手功夫,住持乃安心之法則。總是開悟之方便也。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此重請必要方便思惟者。以初心必假正方便入門,然後乃可得正思惟,且以方便為急,故結請方便也。假說者,於無方便中說方便,故為假說耳。按後答文,初依奢摩他持戒安坐。乃正方便。恒作是念,止觀雙撸苏嘉腔貌粶缒税沧 9赶嘤罍纾角鍦Q,乃開悟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三展虔铡!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讚許眨牎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當機默佇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此總答問意也。普眼雖問修行漸次思惟住持等,然主意單問離幻初心方便。故佛答以修行捷要,只是以正念為最初下手工夫。故云應當正念。然正念者無念也。故凡起心動念,在圓覺体中皆為幻化。意在一念不生,則諸妄自滅,故云遠離諸幻。以前云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故須離念,乃得相應。論云,離念境界,唯証相應故,此以為最初方便也。
  《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