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⑼醮涡置盼痪尤撼记傲校笥址庑磐酢⒂峦踔弧>荨袄钚愠勺允觥保樾闳诔械谝恢赜玫氖怯孜魍跸粲泻停埔磺斜菊率欠裆献嘀āF浯沃赜玫氖浅ば帧⒋涡趾玩饴碇油蛐拧⒒贫傲旱娶佟U庑┤嘶蛉狈Σ拍芎屯绯ば帧⒋涡郑换蚰暧孜拗缦粲泻褪呛樾闳耐馍皇鞘甑暮⒆印K蔷佑诟呶唬炔荒芴岣咧醒肓斓嫉乃剑炊泳缌私康睦胄那阆颉S谑呛樾闳凹佣骰菹隆保罅考庸俳簦怨探崛诵摹U馐盏搅嗽菔钡男Ч案饔终褡魍摹雹凇5酥职旆ㄒ环⒍岩允帐埃簧偃恕岸陨ㄎ伲溉粢凰昃徘ǘ袒海辉氯ǘ涛醋恪保潮焐踔炼韵率簟八街⌒牛礁倨尽雹邸U獠坏徊街ち烁鞲骶莸刈孕鄣姆稚⒅饕澹沂构僦霸椒庠蕉啵椒庠酱螅恢狈獾2700 个王,简直成为儿戏。洪仁教炀┖螅蛩慵忧恐醒爰ǎ种估氖┚羯偷木置妫廖扌ЧU庋仗教旃牢茨苤亟ㄕ嬲辛Φ牧斓肌
② “洪仁┐时鹇肌保ū惫使┪镌菏詹兀弧胺飧赏踮保短教旃返2 册,第569 页。① 见“洪仁┐时鹇肌薄
② “李秀成自述”语,见罗尔纲前引书,第190—191 页。
③ “李秀成自述”语,见罗尔纲前引书,第190—191 页。
第六节对外关系太平天国起义,正值鸦片战争爆发外国势力侵入中国。因此,它要对付的不只是清朝封建统治,还有外国侵略者。早在咸丰三年(1853),英、美、法等就先后派它们的驻华使节到南京访问,窥探太平天国的虚实和政治、军事、宗教状况。太平天国内乱后,英、法等国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从中国攫取了更多的权利,包括中国开放长江中下游的几个口岸城市。深入的外国侵略势力同后期的太平天国短兵相接,使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面临更为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
咸丰八年五月(1858 年6 月),清廷和英国签订天津条约,规定英国船只可到“长江一带各口”通商,但当时南京、安庆等沿江大埠都在太平天国统治下,英国要获得条约的权利,必须和太平天国打交道。十月(11 月),英国侵华军统帅额尔金率舰自上海溯江航行作实地探测,在南京江面遭到太平天国炮击,双方交战半小时。太平天国后来向他们道歉、赠礼,并给他们一份洪秀全写的诏旨。这件诏旨中有一些关于中西关系的话,如:“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万事爷哥朕作主,弟们踊跃建万功”;“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所谓“灭臭虫”、“杀妖魔”,都是指消灭清朝官兵。洪秀全这些话的意思,是在褒奖“番弟”对清朝的打击。
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是站在英国一边的。早在(1853 年)英国使节第一次访问太平天国时,镇守边境的大将罗大纲致书英使:“伪清猖獗,盗据宗邦,内毒生灵,外拒与国。此前此贵邦创义入境,良有以有也。”④这不是由于策略上的需要而造成的错误,主要的原因在于太平天国错误的基本理论观念——不以满族人为中国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天国很关心战况,曾在招贴板上公布英法联军在大沽、天津战胜清军的消息,并在消息之末写上“杀尽妖魔”的口号①。地方守将与英、法打交道时认为联军入侵是由于清朝“曾欺尊国”,“去岁天津叛议,以致复劳征战”②。
这一切表示出太平天国对英国的侵略是没有认识的。额尔金宣告他们此行是“履行条约权利”,今后还会有其他船舰来往于长江一带,洪秀全的诏旨没有涉及,太平天国的官员在会谈中也没有拒绝,只要求事先告知,以免发生如这次炮击的误会。
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重整旗鼓,消灭清军江南大营,洪秀全亲自主持确定了东取苏杭上海,然后购买轮船沿江上取湖北的大战略。太平天国于四月十三日(6 月2 日)占领苏州,半个多月后李秀成即致书在上海的英国公使,表示愿与各国友好,“结为兄弟之国”,现即将收复上海,为避免误犯,邀请各公使来苏面商③。其后李秀成、洪仁忠辉偃バ牛嘉吹酶础@钚愠捎谄咴拢8 月)进军上海,出乎意料地遭到在上海的英、法军队炮击,失利退回。这是太平天国同外国的首次军事对抗。
洪秀全幻想着“番弟”为上帝出力,但“番弟”却用大炮回报了他。这④ 洪仁读⒎ㄖ普澸汀罚贝笪目蒲芯克啵骸短教旃妨稀罚魇榈1950 年出版,第147 页。① 罗大纲照会原件影印,见《文物》1979 年第8 期。
② 据T。W。Blackiston《Five Months on the Yang…tze》(1862)书中R。J。For…rest 的报告。③ 何文庆致法国领事照会,《太平天国文书汇编》,中华书局1979 年版,第322 页。是因为英、法等国已从清廷手中获得巨大利益,尽管清廷在《天津条约》换约时有所抗拒,但普鲁斯已认定必须帮助清朝免于解体。于是,咸丰十年七月(1860 年8 月)当英法联军正在北方打击清军、压迫清廷就范之际,他们在南方却协同清军和太平军作战。这是侵略者自身的利益决定的。这使洪秀全从自身的体验中逐步认识到他们与“番弟”并无共同的目标。
咸丰十年九月(1860 年10 月),英法联军在火烧圆明园以后,同清廷签订《北京条约》,获得了更多的利益,长江的镇江、南京、九江、汉口都开放为通商口岸。他们迫切希望这些利益在太平天国统治区落实。咸丰十一年正月(1861 年2 月),英国侵华海军司令何伯及其政治助手巴夏礼一行自上海率舰队执行这一使命。他们照会太平天国,声称他们已获自由航行长江的权利,要求不干涉持有护照的英国船只,还要求太平军不进入上海及其他开放口岸百里以内地区,其条件是清廷不从这些地方派军进攻太平天国。他们同时又声称这是为了保护商业,对中国内战仍保持“中立”。
洪秀全同意了英船可自由航行长江,拒绝了不进入上海等口岸城市百里以内的要求。咸丰十一年一月(1861 年3 月),巴夏礼等与太平天国赞嗣君、蒙时雍等几经会谈,巴夏礼等竟闯到天王府要求面见洪秀全。二月二十三日(4 月2 日),洪秀全终于同意在本年内不进入上海百里以内地区。
洪秀全以为这次妥协只是有限的让步,因为进取上海本不在本年的军事计划之内,而对方则没有坚持太平军不进攻汉口、九江,还声称愿守中立,不助清廷,因此误以为这对双方有利,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协议。洪秀全因此发表诏旨,称“中西永遵和约章,太平一统疆土阔”。但事实上,在南京协议之前不多天,英国人已悄悄地干扰了太平天国进取武汉的行动。二月初八日(3 月18 日),陈玉成占领了湖北黄州府,武汉旦夕可下,巴夏礼面见陈玉成,劝诱他不要进攻已向英国开放的武汉,陈玉成改变了进军方向。
在本年内不进攻上海的协议即将期满之际,李秀成经略浙江,占领了杭州,准备再次攻取上海。这时,英国官方对太平天国的敌意已日益明显。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861 年12 月27 日),英国舰长宾汉奉何伯之命,提出了几项蛮横的要求,主要是:1。称英国臣民在太平天国地区遭抢劫,要求立即赔偿;2。不仅英国船只,悬挂英国旗的木船,也得自由航行长江,不受检查;3。应无限期不进入上海、镇江、九江、汉口的百里以内地区。
几天后,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1862 年1 月1 日),蒙时雍等复照宾汉,全面拒绝英方的要求,指出:所谓抢劫,事无凭据,不能赔偿;前已同意英船可自由航行,但不能同意英国雇用的中国木船也有此权利;太平天国志在光复全国,不能允诺不进攻上海等地;倘上海等地没有清兵或英国愿负责驱逐清兵,太平天国可以不用武力,只派员进驻安抚。
这篇有力的复照对英国的动机和立场提出责问,指出,正当太平天国攻克杭州和派军进取长江下游之际,“贵国欲我军勿攻该地,目的何在?”“贵国伪托友好,暗助满妖,派兵驻守彼等重地,箝制我军行动,宁非怪事?”①英方当日致书太平天国,威胁说:“贵方对我总司令提议之拒绝,。。我国必将相应对待之。”自此,太平天国政府同外国不再有官方往来,英国①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五月李秀成致“大英国全权钦差大臣”,原件藏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全文见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第302—304 页。急剧地走向武装干涉太平天国之路,包括公开支持“常胜军”与太平军作战。据洪仁涫觯樾闳谄鹨迩熬陀懈鞴推较啻Α⒂押媒煌乃枷擘佟5庵止勰羁赡苁请实摹K⒉涣私獾笔笔澜缰问疲踔烈膊恢朗澜缟嫌心男┲饕摇F鹨搴笏猿铺煜峦蚬嬷鳎湟庖逅淙恢饕亲诮躺系模慈菀缀椭泄车奶斐瞎勰钕嗤āL教旃俺ⅰ⒎ā⒚朗菇诶捶茫钚闱宓仍谖氖橥粗校怨樗场⒗闯⒔笔又鹆巳舾衫褚巧系恼础5硪环矫妫峭庇忠宰诮滔嗤萆系郏乓浴把笮值堋薄ⅰ胺堋背仆夤耍硐殖觥鞍谅托值芮橐甑钠嫣鼗旌稀薄:笃冢樾闳疃鸬内迹淙宰跃诱嬷鳎怀贫疃鹗抢础俺系邸钡模挥兄苯铀凳抢闯菡嬷鞅救耍庠谕饨坏姆绞缴鲜且桓鼋健淙话讯疃鹬匆獾弊鳌俺系邸币彩俏蠼狻<父鲈潞螅槿诗来到天京,建议外交来往中不用“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切轻污之字”,洪秀全同意。自此,太平天国在外交的观念上抛弃了旧日的落后传统,但对外国侵略的实质仍然没有认识,仍然幻想着同拜上帝的“洋兄弟”和他们有同一的目标。
从自居天朝上国、幻想外国和自己有共同的目标,到指斥英国“伪托友好、暗助满妖”,是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根据实际的体验而产生的认识上的变化和进步。太平天国拒绝不进攻上海等地的要求,同外国侵略军和雇佣军浴血奋战,他们的战斗具有反侵略的性质。
但他们的反侵略斗争是依据怎样的原则?或者说,他们的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太平天国所强调的是国家领土的完整。以赞嗣君蒙时雍等的名义拒绝允诺不进攻上海等地的照会中再三申述的理由就是疆土,说:“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我国以疆土为重,。。所欲恢复者中国也”。由于坚持光复全部疆土,洪秀全在晚期还作出了一项重要决策:不与外国武力合作以平分地土。这件事是“李秀成自述”中提及的,他说:鬼子到过天京,与天王及(叙)过,要与天王平分地土,其愿助之。天王云不肯:“我争中国,欲相(想)全图,事成平定(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②此事不见于其他中外文献记载。李秀成以太平天国的军事统帅提到这件事,其真实性是无疑的。
光复全国,不能弃置寸土,或者说,我争中国,欲想全图,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