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国绘画史 >

第9章

中国绘画史-第9章

小说: 中国绘画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贰F渥髌废灾飨笥谑贝纳噬霞纯晌缴苁瞿纤温碓丁⑾墓缰欧纭F淠纤位牒裆蛴糁ぃ涠ò尉⑷裰纾焓髁⒄闩芍赂瘛6芏濉⑻撇⒂质粲谀纤握浴⒗睢⒘踔慌伞V芏迥私橛谀献凇⒈弊谥洌撇⒃蚱乇迸伞8巧剿蕴剖加心媳敝郑撩鞲从心媳被旌现啤C鞒剿裟媳狈肿冢训孟匀恢F渲杏行矶嗔髋刹⑿校愿鞔嫫涿鞒贝叵唷=窬推浯笾卵灾杀鹞窒低常杭此绞粲诼碓丁⑾墓缰幌低常钐啤⒘跛赡曛幌低常吃舅拇蠹抑髡哂直鹞幌低场4说攘髋芍朔希挚杀鹞昂蠖逼冢鹤怨跻灾镣蚶说攘髋芍锌晌绞粲谇耙幌低痴咦钍⑿校煌蚶┠暌院螅蚝笠幌低痴咦钫加攀ぁF涫颇思坝谇逯骸⑶洌嗫晌接擅髂┮怨嵊谇宄病C鞔隆⒓尉钢洌涫粲诤笳咧低秤猩蛑堋⑽尼缑鳎髂┯卸洳⒊录倘灞步吁喽穑溲睹阊沟沟笔焙材≈小N尼缑鞅疽晕娜嘶臧瘢洳任霰誓ⅲ克卧欤允看蠓蚧蟪晌喝危⒛媳绷阶谥鹳踩唬猩心媳岜敝郏愕挂皇馈J贝缟形槐洌弊诮ニヒ印


附图:
虚阁晚凉图 明 唐寅
山水图 轴 明 沈周
高逸图 轴 明 董其昌

第四节 浙派

明代山水画绍述马、夏之遗风者,于前述画院诸人而外,有朱侃、王履、张观、张翠、章瑾、苏致中、沈遇、范礼、王恭、沈观、周鼎、林广、丁玉川、沈希远、雷济、朱民端、沈昭、潘凤等。及戴文进出,其画风为之一变。戴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武林人。山水人物、花果翎毛,临摹精博,称为第一。其山水大概绍马、夏之遗风,而兼郭熙、李唐之长,可为一代之宗匠。其人物用蚕头鼠尾描,行笔顿挫。释老画多用铁线描,盖远绍吴道子、李龙眠之衣钵。宣德朝入画院,为同僚所嫉,不久放归穷死,是可惜也。然其天禀之才艺,为人所重。变南宋浑厚沈郁之趣,成健拔劲锐一体之新画体,风靡天下。如吴小仙、陈景初辈,几多名流临风崛起,遂成一大势力。戴文进之有浙派之称,盖与吴派成对立之势。传戴法者除吴小仙、陈景初之外,有张路、吴理、何适、王世祥、戴泉(进之子)、夏芷、夏葵兄弟、方钺、汪质、谢宾举、汪肇、叶澄、陈玑诸人。最有名者为吴小仙。小仙名伟,字次翁,江夏人。成化中,成国朱公延伟至幕下,以小仙呼之,因以为号。山水人物,苍劲入神品。宪宗召授锦衣卫镇抚,待诏仁智殿。当时与北海杜堇、姑苏沈周、江西郭诩齐名。其门徒有蒋嵩、宋臣、薛仁、薛贵、宋登春、王仪、邢国贤、俞存胜、邓文明等。李著初人沈周之门,以时人重小仙,遂改学小仙。张路学戴进,兼学吴伟。《艺苑卮言》云:“传吴伟法者,平山张路最知名,然不得其秀逸,仅有道劲耳。”学吴伟一派者有江夏派之目,然蒋嵩枯笔焦墨,与钟钦礼、郑颠仙、张路、汪肇辈肆为粗豪,陷于颓放。故吴派论难,致有狂态邪学之讥,此派遂渐衰。


附图:
停舟待月图 明 张路

第五节 院体画之一派

此派属于南宋院体画之一派。明时属于此派者,有冷谦、周臣、唐寅、尤求、石锐、陈裸、陈言、沈昭、朱玉、张焕、沈硕诸人。此派之作家能作细丽之青绿山水,又善金碧界画、设色人物,如石锐为明代界画之高手。明末以降,南宗寝盛,院体画不为当世所赏,故往往不传。其用笔较浙派为细巧,往往有轻软幽雅之致,盖与吴派相同。南宋之院体画源于马远、夏圭水墨苍劲一派,入明遂为戴文进而又稍变其外;一派则为从李、刘一派移于吴派之一过渡派,其间亦有多少变化,亦含有马远、夏圭之遗风。周臣字舜卿,东邮其号也,吴人。画山水人物,峡深岚厚,古面奇妆,有苍苍之色。画法宋人,学马远。若与戴静庵并驱,则互有所长,未知其果孰先也。亦是院体中一高手。唐子畏师周臣,而雅俗迥别。或问臣画何以俗?曰:只少唐生数千卷书耳。唐子畏名寅,又字伯虎,自号六如,吴人。试应天府录为第一。其学务穷研造化,奇趣时发,或寄于画。其画自宋李营邱、范宽、李唐、马、夏,以至元之赵子昂、王叔明、黄子久数大家,靡不研解。行笔极秀润,缜密而有韵度。董其昌云:“唐伯虎虽学李晞古,亦深于李伯时,故人物舟车楼观无所不工。”由是观之,伯虎之画,其所师资甚博,不专守一家。远过其师者,又不独在艺能。后世东邮之名不及伯虎,正赖此数千卷书耳。知弟莫若师,盖有由也。东邮之画,自北而南,诚为南北钩通之津梁。至于萧寂之风,远澹之趣,非其所诣,则可知其所短矣。萧琛、朱纶、钱贡辈皆有唐风焉。


附图:
雪村访友图 轴 明 周臣
黄茅渚小景图 卷 明 唐寅
集古树石画稿 卷 之一 明 董其昌

第六节 吴派

明代山水画中,自唐之王摩诘以降,荆、关、董、巨、李成、二米、赵松雪、高克恭,以至黄、王、倪、吴四家之风所濡染者,厥为吴派。盖明代属于此派者,大抵为吴人而开明代南宗之典型者也。国初则有周位、徐贲、张羽、陈汝言、杨基、陈挂、金(铁左半右系)、夏(上日下丙)诸人,绍其风者为王绂、马琬、李时、黄蒙、张子俊、金润、姜立纲、张(上宓下冉)、顾翰、姚绶、毛良、王田、王显、钱俞泰、王一鹏等。夏仲昭(上日下丙)、杜用嘉(琼)传王孟端(绂)之法,杜琼传于沈周之父恒吉(字南齐)。恒吉与其兄贞吉埙篪相映,时谓赵文敏同流。恒吉更虚和潇洒,不在宋、元诸贤下。但其遗迹绝少,故不为世所知。沈周字启南,世称之为石田先生。初得法于父伯,于诸家无不缦烂。中年以子久为宗,晚乃醉心梅道人。酣肆融洽,与文徵明擅名于翰墨场。正德、嘉靖之间,此派最盛,浙派周臣、唐寅之院体则渐凋落。明末以及清初,仅有蓝瑛独存,可谓浙派之后劲。嘉靖以后,董其昌、陈继儒等辈出,绍沈、文之遗绪,倡尚南贬北之论,投时代之思潮,而浙派遂不能立足矣。万历以降之画苑,全为吴派所占领。继明代之文化,清朝二百有余年,皆为南宗之势力,其属于北宗者寥寥如晨星矣。清朝之南宗画,可谓沈、文肇其端,董、陈辈扬其波,乃至于今犹绵绵不绝焉。

文徵明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长洲人,号衡山居士。博学工书,官翰林待诏,画师沈周,兼有李唐、吴仲圭、赵孟俯、倪瓒、黄公望之体。其子文彭、文嘉、文台,从子文伯仁,皆善画。及门者有陈淳、钱毂、陆师道、陆士仁、璩之璞、喻希连、朱朗等。自嘉靖以后,万历、崇祯之画家如黄克晦、徐渭、周天球、黎民表、莫云卿、王逢元、宋珏、邹迪光、詹景凤、朱之蕃、文从昌、项元汴、项圣谟、谢时臣、李日华、米万钟、徐宏泽、曹履吉、盛茂烨、关思、张维、文震亨、倪元璐、卞文瑜、王建章、张瑞图、魏之璜等,不胜枚举,皆可谓之属于吴派者也。又吴梅村所谓画中九友,为董其昌、王时敏、王鉴、李流芳、杨文聪、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等,自明末至清初,其名锵锵者也。

董其昌,字玄宰,华亭人。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善书画,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气韵秀润,非力所及。其昌自云:“余画与文太史较,各有短长。文之精工具体,吾所不如。至于古雅秀润,更进一筹矣。”所著《书眼》、《画眼》及《画禅室随笔》,钩玄提要,可为后学之师资。与陈眉公相友善,尝作来仲楼以招之。眉公名继儒,字仲醇。学博才高,研精绘事,涉笔草草,苍古秀逸。盖南宗画风至明末发挥无余蕴矣。


仿董巨山水图 轴 明 沈周
秋山红树图 明 蓝瑛
临林和靖诗意图 明 董其昌
山水图 轴 明 文徵明

第七节 道释风俗画之变迁

宋元以上之人物画以道释为主。元代以降,佛教渐衰,画风亦变。至明代,人物画之主要者为历史风俗画,而寺观僧壁道释之能手寂焉无闻。自南宋废礼拜之图像为供赏以来,元时则已绝迹。明朝三百年间,仅上官伯达、戴琎、刘澜、商熹、宋旭数家而已。徐沁《明画录》所云南中报恩寺上官之画廊,并戴琎之殿壁共遭劫火,都门之慈仁、永安二寺有刘澜、商熹之迹。澜之生平不可考,若其他道释之能手,蒋子诚(永乐朝征人宫廷)画佛像观音为有明第一,胡隆继之阮福为子诚之亚。宣德中,倪端、顾应文以道释入画院,李福智可谓继上官伯达者。其他丁云鹏、张靖传吴道玄之法,行笔疏爽。而丁云鹏之白描罗汉,与禅月、金水两家之风较,别具一种格调。其门人有熊茂松、李麟等。吴廷、张仙童亦以道释罗汉名。王立本师梁楷粗笔,远景有微朦烟雨之状。许至震善鬼神人物,有长康之誉。陈远、陈凤、王鉴(字汝名,善白描人物)等慕龙眠之风。吴小仙一派取法吴道玄,其徒张路、薛仁、薛贵辈,渐流于颓放粗犷。仇英出于东村之门,长于历史风俗图,其流丽细巧之风,为明代人物画之师范,有明一代之大家,当时画苑风靡。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画师周臣而格力不逮,特工临摹粉图黄纸,落笔乱真。至于发髻、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尝为周六观作《上林图》,人物、鸟兽、山林、台观、旗辇、军容,皆臆写古贤名笔,斟酌而成。董其昌题其《仙奕图》云:“仇实父为赵伯驹后身,即文、沈亦未尽其法。”属其流派者,程环、仇完、周行山、朱玉、沈完、尤求、段衔及仇英之女杜陵内史等。后崇祯之间北平有崔子忠,诸暨有陈洪绶,当时称南陈北崔,盖仇实父之后人物画之大家也。

朱明三百年间之道释人物画如壁画者绝迹,其道释画因社会风尚之变迁,以龙眠等流为最后之闪光,其他可称者甚少。而风俗人物画当以仇实父集其大成,明清以降之人物画殆不足论也。盖自六朝以来经种种变迁,其格法成于唐而造其极于宋,宋以后则愈趋凡近。故郭若虚云:“若论佛道人物、士女牛马,则近不及古。”可知人物至此不能不以开拓新机轴为必要也。曾波臣传神写照一派传于清朝乾隆之际,有上官周之《晚笑堂画传》,乃传神写照之新手。明代东西交通频繁,濡染西法。洪武、永乐之际,沈希远、陈遇兄弟、陈拘、侯钺、庄心贤等,皆以写照被征写御容。其他陶成、唐宗祚、王直翁、陆宣、林旭等为一时名手。然此种妙技当推曾波臣。波臣名鲸,闽之莆田人。写照妙入化工,道子、虎头无多让焉。传神一派至波臣乃出一新机轴也。其法重墨骨,而后傅彩加晕染,其受西画之影响可知。其徒由明末及于清初甚多,万历年间有金毂生、王宏卿、顾云仍、廖君可、沈尔调、顾宗汉、张子游等。上述人物画之外,禅门机缘之图间亦有之。释心越、释木庵,其著焉者也。心越禅师有寒山、拾得、蚬子和尚、世尊出山、达摩等图,木庵禅师有达摩渡江图。


附图:
聘庞图 轴 明 倪端

第八节 花鸟及杂画

花鸟画于宋时有徐、黄两家之体,而宣和画院具黄体之妙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