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论语通译 >

第6章

论语通译-第6章

小说: 论语通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劳:操劳,辛劳。一说,忧愁。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②。”
【今译】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远离家乡;[非要]离开家乡[不可],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注释】
① 游:离家出游。如“游学”、“游宦”。
② 游必有方:指让父母知道所游的确定地方,而不要无固定地方地随处飘泊,致使父母挂念担心。“方”,方向,方位。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①。”
【今译】
孔子说:“[父亲死后]如果三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准则,可以说是做到了孝。”
【注释】
① “三年”句:又见《学而篇第一》第十章。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①。”
【今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喜欢,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注释】
① 惧:父母年纪大了就必然日益衰老、接近死亡,故忧惧担心。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①,耻躬之不逮也②。”
【今译】
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轻易]把话说出来,认为说出却做不到是耻辱的。”
【注释】
① 古者:古代的人,也往往指古代有统治地位的、做官的人。
② 耻:羞愧,耻辱。在这里是意动用法,以。 。 为耻。“行”比“言”难,“行”往往赶不上“言”;说了话,如果做不到,就会感到失信的耻辱。躬:亲身,亲自。这里指自己的行动。 逮:赶上。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①。”
【今译】
孔子说:“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过失就少了。”
【注释】
① 约:约束,检束,谨慎节制。这里指以一种立身处世的准则标准经常来约束自己。 失:过失,犯错误。 鲜:少。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①,而敏于行②。”
【今译】
孔子说:“君子要谨慎地说话,而要敏捷地行动。”
【注释】
① 讷:本义是说话言语迟钝。这里指说话谨慎,留有分寸。
② 敏于行:“行”,行动,行为。《四书集注》说:“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意思与《学而篇第一》第十四章“敏于事而慎于言”相同。可参阅。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①。”
【今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注释】
① 邻:邻人,邻居。这里指思想品格一致,志向相同,能共同
合作的人。


子游曰:“事君数①,斯辱矣②;朋友数,斯疏矣。”
【今译】
子游说:“事奉君主,[如果]频繁地反复提意见,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如果]频繁地反复提意见,就会造成疏远。”
【注释】
① 数(shuò硕):屡次,多次。这里指频繁、烦琐地提意见,过分地反复进行劝谏。《四书集注》说:“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一说,“数”读shǔ(音暑)。列举,数落,当面指责。本章的意思是:应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不要当面直说、指出对方的过失加以责备;这样做,反而使对方脸面上下不来台,不容易接受,致“辱”致“疏”。
② 斯:副词。就。


公冶长篇第五(共二十八章)主要讲古今人物的贤否得失。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虽在缧绁之中③,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④。
【今译】
孔子说到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囚禁在监狱中,但不是他有罪过。”〔于是〕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注释】
① 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字子芝。鲁国人(一说,齐国人)。孔子的弟子。传说懂得鸟语。
② 妻:本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读qì(音气)。把女儿嫁给他。
③ 缧绁(léi Xiè雷谢):捆绑犯人用的黑色的长绳子。这里代指监狱。
④ 子:指自己的女儿。


子谓南容①:“邦有道②,不废③;邦无道,免于刑戮④。”以其兄之子妻之。
【今译】
孔子谈论南容,说:“国家有道的时候,他被任用做官;国家无道的时候,他也会避免受刑戮。”〔于是〕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注释】
① 南容:姓南宫,名适(kuò阔),一作“括”,又名縚(tāo涛),字子容。鲁国孟僖子之子,孟懿子之兄(一说,弟),本名仲孙阅,因居于南宫,以之为姓。谥号敬叔,故也称南宫敬叔。孔子的弟子。
② 邦有道:指社会秩序好,政治清明,局面稳定,政权巩固,国家太平兴盛。
③ 废:废弃,废置不用。
④ 刑戮:“戮(lù路)”,杀。刑戮,泛指受刑罚,受惩治。


子谓子贱①:“君子哉若人②!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③?”
【今译】
孔子谈论子贱,说:“真是君子啊这个人!假如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取得这种品德呢?”
【注释】
① 子贱:姓宓(fú浮),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公元前521年生,卒年不详。孔子的弟子。子贱曾任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宰,史称:“有才智,爱百姓,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能尊师取友,以成其德。”著有《宓子》十六篇。
② 若:代词。此,这。
③ 斯:代词。在句中,第一个“斯”,是代指子贱这个人。第二个“斯”,是代指君子的品德。 焉:疑问代词。哪里,怎么,怎样。取:取得,获得。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①?”子曰:“女②,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③。”
【今译】
子贡问孔子:“我端木赐怎么样呢?”孔子说:“你,是个有用的器具。”〔子贡〕问:“是个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注释】
① 何如:如何,怎样。
② 女:汝,你。
③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黍稷)用的一种贵重的器具,竹制,上面用玉装饰,很华美,有方形的,有圆形的,夏代称“瑚”,殷代称“琏”。在这里,孔子用“瑚琏”比喻子贡,虽是有用之材,但也不过仅有一种具体的才干,达不到最高标准的“君子不器”。


或曰①:“雍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今译】
有的人说:“冉雍啊,有仁德,而不能言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能说会道的人〕同人家顶嘴,嘴快话多,常常引起别人的厌恶不满。我不知道冉雍是不是做到有仁德,但哪里用得上能言善辩呢?”
【注释】
① 或:代词。有的人。
② 雍:姓冉,名雍,字仲弓。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2年,卒年不详。孔子的弟子。 佞(nìng泞):强嘴利舌,巧言花语。
③ 御:抗拒,抵抗。这里指辩驳对方,与人顶嘴。 口给:“给(jǐ挤)”,本义是丰足,也指言语敏捷。口给,指嘴巧,嘴快话多。孔
子反对“巧言乱德”的人。


子使漆雕开仕①,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说③。
【今译】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这话〕很高兴。
【注释】
① 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一说,字子若)。蔡国人(一说,鲁国人)。公元前540年生,卒年不详。孔子弟子。
② “吾斯”句:“吾未能信斯”的倒装。“斯”,做官的事。“信”,信心,相信,自信。这话是说自己还没有达到“学而优则仕”的程度。
③ 说:同“悦”。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①。从我者②,其由与③!”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④。”
【今译】
孔子说:“我的道得不到实行,就乘木筏漂到海上去。能跟随我的人,可能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这话很高兴。孔子却说:“仲由啊,争强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可取的。”
【注释】
① 桴(fú扶):用竹或木编成当船用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的叫“筏”,小一点的叫“桴”。
② 从:跟从,跟随。
③ 其:语助词,表示揣测。大概,可能。与:同“欤”。语助词,表疑问,与“乎”同。
④ 材:同“哉”。语助词。一说,同“才”。才能,本领。另说,同“裁”。裁度事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①,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②,百乘之家③,可使为之宰也④,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⑤?”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⑥,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今译】
孟武伯问:“子路能做到仁吗?”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说:“仲由啊,在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赋税,掌握军政,但是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啊,可以让他在一个有一千户人家的公邑,或在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担任总管。但是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问:“公西赤怎么样?”孔子说:“公西赤啊,可以让他穿上礼服,系上袍带,站在朝廷大堂上,接待宾客,但是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
【注释】
① 治其赋:古代以田赋地税出兵役,故称兵为赋。治其赋,含有负责管理军事政治的意思。
② 邑:古代居民的聚居点,相当于后世的城镇,周围的土地也归属于邑。邑,又可分为“公邑”,“采邑”。“公邑”,是直辖于诸侯的领地属地;“采邑”,是由诸侯分封给所属的卿、大夫的领地。文中“千室之邑”,指的是居有一千户人家的城邑,当指“公邑”。
③ 家:指的是卿、大夫的采地食邑。家,可设“家臣”,以管理政务。
④ 宰:最早的意思是奴隶的总管。后来是官吏的通称。邑的行政长官也称宰(相当于县长)。
⑤ 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鲁国人。公元前509年生,卒年不详。孔子的弟子。
⑥ 束带:整理衣服,扎好衣带。这里指穿上礼服去上朝。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①,孰愈②?”对曰:“赐也何敢望回③?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④,吾与女,弗如也⑤。”
【今译】
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子贡回答:“我怎么敢同颜回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测知道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赞同你的话,[你]是不如他。”
【注释】
① 女:汝,你。
② 孰:谁。 愈:胜过,更好,更强。
③ 望:比。
④ 弗:不。
⑤ 与:动词。赞同,同意。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①。于予与何诛②?”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③。”
【今译】
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说:“〔真像是〕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何必再谴责他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