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68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涟⒏ダ适惨幌叻⒍ィ指钕蚰诼酵平拿谰慷印OL乩沾鹩ε杉赴偌苷蕉坊ブг嗽缕呷辗⒍垂ナ比匆患芊苫淖儆耙膊患D翘炝璩浚谂ㄎ淼难诨は拢澄谰诙凹资顾忱フ剂四共⑾虬⒏ダ适餐嗽家话肼烦蹋谝灰涣⒌诙汀袄弊凹资Φ牟杏嗖慷右菜婧蟾F渌父鍪Φ8貉诨さ戮ㄐ蔚厍囊聿嗟娜挝瘛<感∈焙螅炱纾戮獾娇障V雇5澄谰诙凹资υ诿谰那看笱沽χ轮缓寐乇叽虮叱罚氖诵∈敝螅酥猎吹恼蟮兀欢耸泵谰陀⒕逊直鸫幽稀⒈绷矫娣⒍ァOL乩彰钪匦率凳┩换鳎⒔谷魏纬吠诵卸唤峁斓氖馑勒蕉罚谖遄凹准啪偷谄呒啪牟胁考负跞勘幻司г诜ɡ匙鹊摹翱诖敝小7搿た寺裎淳L乩招砜桑铝畛吠耍蛔凹撞慷雍偷澄谰诙凹拙牟胁看蚩艘惶跸琳耐ǖ溃瓜嗟币徊糠秩嗽钡靡酝晃В送鋈嗽薄⒋蟛糠菸镒室约爸辽偎耐蛭迩椒欢恕:罄矗露Ы犹媪朔搿た寺竦闹拔瘢搿た寺裨蛟诜祷氐鹿耐局形纷镒陨薄�
  八月十八日,盟军从几处渡过了塞纳河,其中包括拉罗什盖荣,B集团军群司令部的一个梯队在该地失守前一直驻在那里。由于冯·肖尔蒂茨上将拒绝执行希特勒炸断所有桥梁和摧毁整个城市的命令,八月二十五日美国人从他手中完整无损地接收了巴黎城。德军第十五集团军由于采取行动太迟,来不及建立一条新的防线,以致坠入全面崩溃之中。登陆作战已进入盟军全面胜利的阶段,在这次战役中德军至少损失了四十万军队和巨额物资。至此,对于西方同盟国来说,通往德国心脏地区的道路似已畅通无阻。
  地中海地区的插曲
  在一九四三年八月的魁北克会议上,曾经原则上接受了“霸王”作战行动决策者提出的、在法国地中海沿岸实施牵制性登陆作战的建议。这个建议的基本用意是将德军牵制在那个地区,并通过占领马赛和土伦两大港口来改善后勤供应。在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对这个补充计划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显然,他是希望盟军抽部分兵力实施这个计划,否则,他的西方同盟国就可能用这部分军队进攻意大利东北部或巴尔干半岛国家,这样,就有可能赶在俄国人前面抵达奥地利或南斯拉夫。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丘吉尔更赞同向东出击,而不赞同在法国地中海沿岸登陆,但他未能说服罗斯福。结果,一致同意实施“铁砧”作战行动(在法国南部登陆)。不过在准备过程中就发现,由于缺乏登陆舰艇,“铁砧”作战行动不能与“霸王”同时实施。最后确定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五日开始实施这次登陆作战,盟军第一线部队为三个美军师和四个法军师(大部分是从意大利前线调来的),并有五千架飞机、八百艘战舰和一千三百艘其他舰船实施支援,后续跟进部队为三个美军师,全部登陆兵力达四十五万人。
  德军第十九集团军(其装甲部队已被抽走),仅用七个步兵师的兵力(其中四个是守备师),约二百架飞机,在根本得不到海军支援的情况下,防守三百多英里长的海岸线。而在其后方到处都有法国秘密抵抗组织的战士在活动,因此,德国人还需要使用相当的兵力来保护他们的交通线。
  在“铁砧”行动的两栖登陆作战实施之前,按照惯例先由空军和海军进行动规模轰炸和炮击,并在沿海地区的后方空投了二千名伞兵。九条航空母舰上的海军飞机为登陆部队提供直接空中支援。这些火力准备非常有效,以致美军第六军的部队在土伦和嘎纳之间登陆时,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美军部队迅速向内陆推进,一直进到迪郎斯河和罗纳河河谷,使德军第十九集团军无法组织一条巩固的防线。盟军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德军绝望了,除了土伦和马赛的守军之外,其余部队很快就撤退了。后来,法国人于八月二十二日占领了土伦,八月二十八日占领了马赛。两个港口的设施均遭到彻底破坏。德军在地中海的最后一艘U-230号潜艇当时正在土伦检修,只好匆忙修补一下就开到海上去攻击对土伦开炮的美舰,但它未能进入它的射程距离之内。
  德军的摩托运输舰供不应求,但由吃水浅的登陆舰组成的一支小舰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它们尽力随同部队向罗纳河上游撤退,为部队运输补给品和油料,协助陆军部队渡河,并用它们的火炮袭击敌机和游击队。丢弃了大量物资和二万四千名战俘后,第十九集团军赶在美第六军前头通过了“霸王”作战部队的右翼和瑞士边境之间的突破口。德军增援部队在贝尔福西面汇集,进行了有力的抵抗。这些情况似乎说明“铁砧”作战行动是一次在错误的地点和时间实施的错误行动。若用执行“铁砧”行动的部队去攻占比斯开湾的港口,盟军的后勤问题就可以解决得更好一些,而实际上,比斯开湾的洛里昂、圣纳泽尔、拉帕利斯和鲁瓦扬(为限制使用波尔多而开设的港口)等几个港口一直到战争结束仍在德军手中;或者用这部分军队去更快地打通流经比利时和法国的斯凯尔特河的航运更为恰当。在法国南部的几个德军师装备很差,又得不到补给,不会对战局产生任何影响,本来可以不必管他们,但他们被在法国南部登陆的盟军部队追击到罗纳河上游后,反而使他们在德国西南部防御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结束语
  当盟军占领了布列塔尼半岛,到达卢瓦尔河流域,攻进巴黎和渡过塞纳河下游时,他们的行动进展比原定计划略快些。他们夺回了开始因攻克德军防线和六月十九日遭大风袭击所丧失的时间,进入了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恰当阵位。然而,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例外:由于盟军的大部分补给品仍在海滩卸载,所以他们的后勤补给始终跟不上大规模部队人员和车辆迅速挺进的需要。两个“桑树”港中的一个实际上已被摧毁;瑟堡港未按期占领而且破坏得比估计的严重得多;布雷斯特港一直在德军手中;比斯开湾的所有较大的港口也是如此。
  事实证明,向进攻莱茵河的所有盟军部队提供充足的补给已不可能。美国人不得不放慢进军速度;英军向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挺进,实际上已切断驻佛兰德地区的德第十五集团军与外界的联系,但英军未能及时对它发动进攻。这样,就给德国人提供了在斯凯尔特河南岸建立一个滩头阵地的时间。这个滩头阵地使他们能将第十五集团军的大量人员和装备运过斯凯尔特河,并用这部分军队去防御边境地区。经过激烈的战斗,英军用空降部队占领荷兰的阿纳姆的企图遭到失败;通往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水路和通往荷兰(以及它的大港口)的公路仍未打通。德国人找到了一个喘息机会,恢复过来之后,他们在荷兰和瑞士之间建立了一条不能轻易越过的防线。这次登陆作战确实到此已结束。
  有统一的指挥,掌握制空权与制海权,装备技术占优势以及各级部队间的密切配合,使盟军的这次登陆作战赢得了胜利。在某些阶段缺乏灵活性,以及缺乏充足的后勤保障,以致使他们未能将这次胜利迅速转变成整个战争的彻底胜利。
  在德国方面,希特勒的自作聪明,他对作战的干预,指挥机构的不健全,最高级军事指挥机构间的不协调,空军与海军装备的陈旧以及军队的普遍疲惫等等,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德国人的勇敢机智,富有牺牲精神和服从命令的美德等等,也都不足以弥补上述缺陷。但是当时有一个人可以改变这次登陆作战的结局,他就是隆美尔。他发现了首次进行的最伟大的“陆海空联合”防御作战的战略,他试图通过将三军可能提供的一切力量联合起来解决防御作战问题。如果隆美尔的意图得到贯彻,那么无人敢说结果一定会怎样。英国军事专家利德尔·哈特上尉说:“德国人的唯一希望是一开始就制止盟军的登陆行动,如果他们消极等候盟军登陆,他们的反攻计划就会被占压倒优势的盟军空军所粉碎。”下面是切斯特·威尔莫特的看法:“根据性格,隆美尔好像是一位容易激动的即兴诗人,在作战中也有些鲁莽。但他对盟军登陆作战方式的精确研究,他命令采取的切实对策,显示了他具有策划和组织等多方面的才干,但无论是与他共事的将军们还是他的助手,都不太信任他。隆美尔没有早六个月开始执行他的作战任务,他的计划既没有得到他的上级的完全赞同,也没被他的下级彻底贯彻执行,这对盟军来说是很幸运的;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盟军登陆所带来的问题也变得日益更难对付和更富有危险性。

  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
  下面关于中央集团军群覆灭的述叙主要取材于它的战争日志。作者在1943—45年的决定性年月里主管该日志的工作。1944年8 月,这些事件刚结束不久,作者就起草了一份内容全面的备忘录《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  (一九四四年)》》
  在德黑兰会议上,西方同盟国保证它们在法国西北部的登陆将不迟于一九四四年五月一日。斯大林在得到这个保证后,也许诺俄国将在同一个时候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如果要对德国进行决战,那么苏联即使不为别的原因而光为政治上的原因也要参加这次战役。无论如何,俄国人决不肯丧失自己于一九四三年七月在奥廖尔取得的主动权。由于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他们的变化,他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冬季战役的到来。之所以形势的发展比德黑兰会议所能预见的更对他们有利,主要是因为德国作出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未能作出一些决定。
  自从同盟国军队在意大利登陆以来,加上不断受到它们对法国入侵的威胁,德国现在不得不面临在几条战线上作战的可能。诚然,现有的德军中有一半以上还在东线。可是,其余的部队也因需要从各方面捍卫“欧洲堡垒”而给牵制住了。一九四三年下半年,甚至连被优势敌军紧逼的东线也不得不抽出部队增援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意大利、巴尔干和法国的战区。仅负责东线军事行动的陆军总部只得以剩余的兵力尽力而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会出现极度紧张的局势。这种紧张局势早在一九四三年秋季就开始逐渐被感到。那时俄军在六百英里长的战线上恢复了仅因泥淖而一度中断了的攻势,并赢得了一次具有重大战术意义的胜利。这一胜利以十一月六日收复基辅而达到顶点。
  随着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底俄军冬季攻势的开始,从克里木半岛到列宁格勒的整个德军东线又一次开始动摇。很清楚,俄军作战的重点是在南方。在那里,收复经济资源丰富的乌克兰是个很有价值的目标。然而,在一九四四年一月中旬,在北方又形成了一个重点。那时俄军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接着向南伸展,迫使北方集团军群撤到一个早先准备的阵地上。该阵地从波洛茨克经奥罗奇卡和奥斯特罗夫沿贝帕斯湖西岸直至纳尔瓦的桥头堡。尽管希特勒不同意任何形式的撤退,但是多亏莫德尔陆军元帅(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