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档没骋傻摹5用谰凇鞍侣砉焙L灿龅降睦眩约按拥诙蛔凹资υ贒 日取得的进展来看,隆美尔的计划有成功的可能。
在以后的几周里,德国空军在塞纳湾空投了约一千六百枚水雷,给敌舰造成了许多困难,至少有四十三艘遭到损失或严重破坏。西线海军集群若能适时布雷,也会使盟军在D日遇到同样多的困难和丧失宝贵的时间。在敌进攻地区内的第三防空军和一些增援部队,如能再得到两个装甲师的支援,德军就能利用有利战机,阻止盟军发展在几个分割的沿海浅滩阵地上取得的初步成功。果真如此,其结果如何就很难说。
背叛希特勒的阴谋
西线的失败已迫在眉睫,东线的战局也已逆转,这一情况使联合反对希特勒的一些德国爱国者明白,若想为德国人民扭转彻底惨败的局面,就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这群爱国者包括外交家、战前各政党的政治家,以及贵族、工会领袖、高级军官和普通军官,他们已经看透了希特勒,并已联合起来准备推翻独裁统治和结束战争。在西线,隆美尔元帅,比利时军事总督冯·法尔肯豪森上将,法国军事总督冯·施蒂尔普纳格尔上将,B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达尔上将,以及许多杰出的参谋人员和预备役军官都属于这个集团。冯·伦斯德也得知这个集团的内情,并完全赞同,但他对隆美尔说:“你年青,人们拥护你,你必须担起这个重任。”第一步行动是除掉希特勒,隆美尔曾打算先逮捕而后把他送交德国法庭审判;另一些人主张干脆杀掉扫校者注:经过过去几十年对该次谋刺事件的研究,目前历史学家们比较倾向于认为隆美尔在该事件中并非一个积极的角色,而很可能只是一名外围的同情者。。他们认为不是由军人而应由政治家组成一个临时政府。尽管同盟国要求“无条件投降”,但当时人们希望,为了促使和谈,德国人若同意从所占领的西欧国家撤退,同盟国也许会作出理智的政治考虑。
隆美尔已毫无保留地效忠于这些阴谋家。他知道面临的困难是严重的。他知道为了偿还纳粹党人的罪恶,同盟国的条件一定非常苛刻。但他确信,继续进行战争将会对共产党人有利,而有损于西欧的文明。从那时起,他就扮演着最困难的双重角色,一方面,为了保持谈判的地位,他竭尽全力地继续进行战斗,同时,他还在等待时机推翻希特勒和为祖国寻找出路。
争夺瑟堡的战斗
在获得最初的登陆场之后,为了扩大阵地组织进攻德国本土的战役,盟军的总计划是先南进卢瓦尔河,然后挥师向东攻打塞纳河上的巴黎。他们打算给人造成假象,以为他们企图从登陆场的东侧卡昂地区突破,但实际上却从登陆场西侧即科唐坦半岛南部实施突贯。据盟军计算,越过塞纳河并夺取巴黎需九十天时间。
虽然两个人工港(一个建在阿罗门奇外的“哥尔德”海滩,另一个建在圣劳伦外的“奥马哈”海滩)每天分别能卸载六千吨补给物资,但仍迫切需要至少尽快攻占一个大型港口,最好是两个,因为每天必须卸载五万四千吨补给物资才能满足需要。最初计划,在D日后八天攻占瑟堡,在 D日后三十五天攻占布雷斯特。事实证明这已不可能,因为切断科唐坦半岛与外界的联系和夺取瑟堡的战役不可能在六月十四日前开始。
德国人不难推测,瑟堡将是盟军企图攻占的第一批目标之一。美军发出的、落入德军手中的许多命令也证实了这种推测是正确的。隆美尔充分了解一个大型港口对盟军集结物资的重要意义,因此他打算集中兵力保卫科唐坦半岛和瑟堡。希特勒和最高统帅部对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但他们认为主要危险在卡昂地区,并命令向那个地区调遣大部分装甲师,当时那个地区共有五百二十辆坦克和四十三个步兵营,而其他地区总共只有六十三个营和七十辆坦克。这点兵力无法阻止美第七军从六月十四至十八日越过科唐坦半岛向纵深挺进。德第七集团军计划向南面尽可能多调些部队,但不能这么办,因为希特勒一再重复命令禁止向后方调动一兵一卒。结果,除贝歇尔上校指挥的第七十七步兵师的一个战斗群(六月十九日突围)和去瑟堡运弹药的一个海军运输营外,第七集团军全部被敌切断退路并包围在半岛上。七月三十一日晚,荫蔽在蓬托博尔正南一个小山村里的这个海军运输营目睹美军向雷恩和布雷斯特方向突进,因为这个小山村正好位于这两路美军纵队行进的道路之间。就这样,这个营又一次脱离了险境。
美第七军抵达科唐坦半岛西海岸后,组成一道向北的防线,与面朝南的第八军一起对付德军可能发动的任何反攻。德军方面,能干的第八十四军军长马尔克斯上将已在前线附近被一架美国战斗机炸死。原来指挥驻布塔尼半岛的第二十五军的法雷姆贝歇尔上将接替了他的职务。由于增援部队和补给品姗姗来迟,且损失巨大,德军不可能发动反攻。当时,铁路实际上已经瘫痪,公路不断遭到盟军飞机空袭,部队的调动比正常情况下需要的时间多好几倍。
当盟军的入侵作战不断向内陆扩展产生巨大影响时,希特勒才取消了原计划对东线科韦耳的进攻,并将党卫军第二装甲军调到西线。不用说,这个军化了好几周时间才到达诺曼底。与此同时,苏军发动了大规模夏季攻势。可惜党卫军第二装甲军正好错过战机,两边都未赶上。因此,象以往那样,希特勒顽固地拒绝调动任何部队,一再下令死守每寸土地。
在两位元帅的强烈要求下,希特勒来到西线,这是他从一九四○年以来第一次到西线。六月十七日,在苏瓦松一座一九四○年修建的,准备入侵英国时作司令部用的混凝土掩体内,希特勒接见了他们。他严厉地批评了当地各级指挥官采取的措施,严格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守瑟堡“要塞”。在冯·伦斯德作了简要介绍之后,隆美尔对形势作了直言不讳的分析,他预言瑟堡的失守就在眼前,请求希特勒同意实施更灵活的作战方案,并从其他沿海地区调预备队来支援。希特勒没有直接回答,却高谈前一天开始对英国发射的V—1火箭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后来,隆美尔又毫不掩饰地描述了政治形势,敦促希特勒结束战争。希特勒却立即结束了那次会见,并对他说:“你只要注意你自己的前线,不必为战争的前途操心。”
希特勒原来答应要去看望一直在西线作战的一些指挥官,但几小时后,他就离开了法国,据说是因为一枚V —1 火箭因失控调转头来在希特勒的地下室附近爆炸了。希特勒命令这两位元帅在六月二十九日上午到贝希特斯加登向他汇报战况。他们一直等到晚上才被召见,希特勒不准他们讨论战局,只听他慷慨激昂地讲根据“奇迹般的武器”作出的果断决策。那时,俄国人在六月二十日就发动了进攻,已突破东部大部分防线;在西线,瑟堡已经落入美军手中,被围在科唐坦半岛上的四个师的残部被俘。不幸中的唯一幸运是,瑟堡港被破坏的程度比盟军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但城市本身和重要的居民设施几乎没有遭到什么破坏。美国人对港口情况的评价是:“瑟堡港的破坏工作干得很出色,无疑是历史上破坏得最彻底,计划得最周密的一次。”
德军企图把盟军牵制在登陆场
正当美国人切断了科唐坦半岛,开始向北部的瑟堡推进时,英吉利海峡突然刮起了东北风,根据气象家的经验在那个季节这是完全反常的现象。这次大风从六月十九日一直刮到二十三日,八百艘舰船被吹上了岸(其中绝大部分是登陆艇),并毁坏了“奥马哈”海滩的人造港(建在“哥尔德”海滩的另一个人造港多少得到卡尔瓦多斯礁脉的保护,仍完整无损,并一直使用到冬季),最严重的是使卸载工作连续中断了四天。
当时,德国人没有利用这次自然灾害,一方面因为他们对盟军所遭受的挫折还不清楚,另一方面因为他们的增援部队调上来的速度仍很缓慢。驻在诺曼底西南约一百英里的布列塔尼半岛上的第七十七步兵师的一支团战斗队,乘火车走了三天才走了三十英里,还损失了大批人员和物资。后来又步行了三至五天才到达作战地区。第二六五师的各个团战斗队沿公路步行,在五天内到达了离他们一百八十英里的前线,但他们的辎重用火车载运,走了七天才前进了一百英里,后来也不得不改由公路运输。
至此,最高统帅部一直未曾动用第十五集团军所属各师,但在六月二十日,它命令该集团军集结六个装甲师向贝叶方向发动一次反攻,企图分割盟军登陆场;同时企图夺取奥恩河东岸的英军阵地。从交通运输情况来看,这些计划未免大乐观了。当时这六个师既不能迅速地集结(党卫军第一、第九和第十装甲师尚未到达诺曼底地区,“利尔”装甲师和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虽已在前线,但必须有步兵师接防,但这些步兵师尚未调来),也不可能得到充足的弹药供应(约需一万四千吨弹药)。德军计划于六月二十八日,由第五装甲集团军司令冯·施韦彭布格带一个新的参谋机构接管从德龙河(圣洛与考蒙之间)至奥恩河东部沿海的防御正面,其所辖兵力有第四十七、党卫军第一和第二装甲军,以及第八十六步兵军,后者是从驻在法国西南部的第一集团军调来的。第七集团军则防守德龙河以西地区,其兵力有第二伞兵军、第八十四军的残余部队和可能抵达的增援部队。
英军于六月二十五和二十六日发动进攻,计划绕过卡昂向南挺进,从而打乱了德军换防和集结装甲部队的计划。六月二十九日早晨,美军发动了一次局部进攻,牵制住了党卫军第二装甲师战斗队,结果,那天下午,冯·施韦彭布格能用于发动进攻的兵力只有党卫军第二装甲军(下辖党卫军第九和第十装甲师)。获得攻击奥恩河上的桥头堡的微小胜利之后,当天晚上党卫军第二装甲军的部队就停滞不前了。六月二十八日,多尔曼中将患心脏病逝世,由党卫军豪泽尔中将接替他的职务。
六月二十九日,在贝希特斯加登召开了会议,没有作出任何决议,会议之后,最高统帅部命令取消一切进攻,固守所有防区。豪泽尔和冯·施韦彭布格向B集团军群建议撤离卡昂这个被包围的孤立地区,而在该城以南组织一道较短的防线,它不仅易于防守,而且在敌军舰炮射程之外。因为那时已没有什么障碍来阻拦盟军大型炮舰占据近岸阵位,所以它们能驶抵比预料的更靠近岸边的位置。它们喜欢从沉在浅水中的老式法国战舰背后射击,这艘法国沉船已被当作“阿罗门奇”人造港的防波堤使用。那时盟军已拣到并研究了一些德军飞机误投在陆上的水压水雷。这种水雷无法在水中排除,但它不能损伤航速非常缓慢的舰船。当然,对盟军舰船来说,被迫以很慢的速度行驶确实是件令人恼火的事,但总比被炸毁要好。
隆美尔支持这两位陆军指挥官在卡昂城南设防的要求,冯·伦斯德也批准了这个建议,并在七月一日晨呈送最高统帅部。但最高统帅部当天就驳回了这些建议,希特勒重申了他的命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