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38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蟊阃V筒磺啊2糠质且蛭L乩盏亩嘁捎牍讨匆约澳骼锬岬亩始捎虢湫模怪豢赡茏鞒龀浞挚犊木氯貌剑徊糠质且蛭稣魏徒舛荚饩芫W砸痪潘囊荒晔缕穑鹿坏貌怀腥舷肿矗床还艿鹿欠裨敢猓ㄊ舯狈堑姆牢袢煞üス堋?墒窍远准氖牵挥腥魏沃匾拇胧├幢Vしü趁竦夭慷幽芏サ米∷俏羧彰擞训挠攀撇慷樱壹幢隳芏サ米。鞘欠裨敢饣故歉鑫侍狻K嬖诘慕鍪且恍┲饕梢饩涸鸬墓苤莆被幔涔ぷ骶窒抻诮饩瞿切┯赏U叫ㄒ鸬奈侍狻P铱饔辛苏庑┪被幔ň」芊ü惶厥樱讲庞心持炙缮⒌牧怠�
  在这种形势下,值得注意的是,一九四二年六月,后来又在九月,贝当元帅、赖伐尔总理和维希政府的其他官员,曾向德国当局建议就加强法属北非和西非的防御措施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毫无疑问,法国政府采取此举,主要是想把战争尽量保持在远离它所控制的地区,也许它甚至还风闻到西方同盟国的意图。上述这个总的方面同样也是德国的兴趣,特别是雷德尔海军元帅再次强调指出的那些兴趣所在。然而,就现在所能知道的,法国人甚至连对其建议的正式答复的礼遇都没有得到。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看来不知道法国这个新建议,因为他到十月十五日还告诉希特勒,“有越来越多的报告说明盎格鲁—撒克逊在西非的登陆迫在眉睫”,并极力建议“让法国政府从本土派出更多部队以加强其在北非的防御。”希特勒再次拒绝给予必要的许可。他可能觉得,只要指出“意大利人对增援北非的一切法国部队都极为反感”这点,就足以证明他的拒绝是对的,正象他证明他对早先法国外交试探保持沉默是对的一样。岂不知这时意大利本身正准备击退同盟国在突尼斯的登陆。
  德军最高统帅部到这个时候仍不了解这个情况,例如,几天之后(十月二十一日)希特勒在写给墨索里尼的信中,对这个情况甚至连提都没有提。当他表示他希望“他们——英国人——将在我们可以给他们预备下一个真正歼灭性接待的某个地方登陆”时,他只考虑到了比利时和法国,也许还有挪威。仍然由于不了解这个情况,在同一天他又指示在罗马的冯·林特仑将军,要他提醒意大利政府注意三个月前即七月份提出的不要在突尼斯采取行动的警告。这时他仍认为在那里采取行动时机还不成熟。这封信接着指出,德军最高统帅部毫无疑问地认为敌人有登陆的企图,登陆地点可能在达喀尔,也可能在摩洛哥大西洋沿岸,但它认为“敌人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海岸进行登陆的可能性不大”。为证实这点,他引了德国海军作战局前一天发表的总战局报告。该报告直言不讳地宣称,“敌人不会企图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海岸实施登陆,因为来自空中和来自法国舰队的危险实在太大。”两天之后,当关于英国开始进攻阿拉曼的首批报告刚到达时,希特勒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在地中海西部地区”,但在这点上,他压根没有想到西北非而只想到了科西嘉岛。这是十分令人吃惊的,这也许是因为前一天晚上敌人对热那亚进行了空袭。
  但是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独立不羁,不受上司们犹豫不决的影响,在其定期出版的一期“战局总评”中断言,从敌人的观点来看,法属北非是众所周知的西方同盟国准备发动进攻的最有利从而也是最有可能的地点。有几份报告证明了这些情况,但它们给人的印象不深,没有引起希特勒的重视。除这些报告外,这个情况判断主要基于政治、军事、战略方面的总的考虑。它缺乏有关方面“确实”的消息,这可以从下列事实看出:该“评论”推测同盟国不大可能在一九四三年春季以前企图实施登陆。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希特勒早已拒绝接受这类观点,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的这一情况判断就被束之高阁。
  另一方面,意大利人对地中海情况的了解,很自然要比德国人深刻得多。他们发现自己对敌人入侵法属北非的担心越来越为自己情报机关的报告所证实。同时,他们也非常清楚,这不仅对在北非的轴心国部队,而且对他们自己的殖民帝国将是多么大的威胁。隆美尔九月底在罗马作短期逗留期间也表达了类似的忧虑。由于这些报告产生的影响和引起的不安,墨索里尼在十月四日的一次会议上告诫他的军事首领们不仅要考虑阿拉曼,而且也要考虑的黎波里塔尼亚,并建议他们加强意大利在那里的部队,以便在西方同盟国登陆之前占领突尼斯。几天之后于十月九日在与意大利情报机构头目讨论之后,查诺伯爵就在其日记中写道:“所有报告和迹象均表明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准备在北非登陆。”
  希特勒看来对这些情况已略有所知,因为他现在再次警告罗马不要对突尼斯采取任何不成熟的措施。他警告的语气看来分量很重,足以恫吓意军最高统帅部。意军最高统帅部象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一样,可能也预计同盟国将在更晚的日子登陆。无论如何,它是违背了自己较明智的判断——甚至墨索里尼的告诫——而屈从于希特勒的警告。不管怎样,事实是,在德国干十月二十一日的警告之后,卡瓦勒罗元帅在与冯·林特仑将军的讨论中,仅提到了驻突尼斯的法国殖民地部队达成协议的前景,虽然一点也不错,他最后的确还说了,一旦失败,轴心国应该“迅速而独立地”采取行动。十月二十三日,当蒙哥马利的部队已经进入阿拉曼阵地时,卡瓦勒罗在日记中写道“敌人可能企图在非洲发动一次决定性的攻击”,但是看来他对轴心国保卫突尼斯的计划并没有采取进一步措施。十一月一日,墨索里尼在其回复希特勒的信中,甚至都没有提起意大利对法属北非的担心。
  十月三十一日,关于二十一艘商船到达直布罗陀的消息传来时,希特勒原先顽固坚持的那些意见使情况更加混乱,使判断错上加错。最初,德国人和意大利人都认为,这不过是敌人再次企图让其海上补给运输船队强行通过这里驶往马耳他岛。因此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没有理由改变自己的观点,尽管在此后几天(由于阿拉曼发生的事情搞得很紧张)收到的绝对可靠的报告说,强大的敌海军部队也在直布罗陀集结,尔后不久又收到一份电报说,一支大型海上运输船队,已经离开直布罗陀海港驶入地中海。然而,可能是由于希特勒干涉的缘故,直到十一月四日,罗马当局才开始怀疑这可能是西方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的开始。在随后几天内经过对情况的进一步密切观察,墨索里尼本人于十一月六日也开始同意这种观点——结果却发现希特勒仍然拒不同意他的看法。事实上,那天希特勒通过戈林已把他的意见传达给了凯塞林:科西嘉岛或撒丁岛,或许甚至德尔纳和的黎波里(即西西里海峡以远的海岸城市),将是敌登陆作战的目标,假若敌人真的计划实施登陆作战的话。总之,法属北非——凯塞林与意大利人一样也认为这是最可能的目标——并没有被考虑到。顺便说一下,希特勒的看法得到了德国海军作战局的支持。德国的海军将领们认为,敌人登陆作战最可能的目标是的黎波里,其次可能是意大利本土或意大利诸岛,但决不可能是法属北非。其间,虽然已经至少发现了一百九十艘舰艇。但德国仍然认为这不过是敌人虚张声势,再次力图让其一支海上运输船队强行通过这里驶往马耳他岛。到十一月七一日下午,希特勒毫无根据地断定:敌人约有四至五个师将在的黎波里或班加西进行大规模登陆。因此,冯·林特仑将军奉命通知意军最高统帅部,“尽一切可能对这些地方进行设防,其中包括设置障碍”。
  同时,初步的海上对抗措施正在准备之中。同盟国在大西洋上的大型运输船队之所以仍未被发现,部分是因为轴心国缺乏足够的空中侦察,部分是因为那里所有的德国潜艇都去攻击一支塞拉利昂海上运输船队。现在地中海西部的轴心国潜艇(九艘德国潜艇,二十艘意大利潜艇),还被仓促集中起来攻击同盟国的舰队。意大利舰队又一次未能出航参加这次行动,部分是因为它的轻型舰艇正在意大利和北非间执行护航任务,部分是因为它不但缺乏燃料而且还缺乏空中掩护。希特勒通过戈林建议墨索里尼下达一项指示,号召意大利海军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无愧于“这一历史性时刻”,这就暴露出希特勒对其意大利盟友的情况一无所知。因而他的建议自然就碰了壁。德国第二航空队大部分仍在东部沙漠地区,其主力正忙于支援隆美尔。戈林几乎拼命要凯塞林号召他的飞行人员,尽心竭力昼夜不停地攻击同盟国海上运输船队,摧毁这些船队及其护航舰艇,尤其是航空母舰。对此凯塞林明确表明,他的飞行人员只有在西西里海峡范围以内才能进行有效的攻击。甚至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进行增援。
  最后,德军最高统帅部命令部队处于较高的戒备状态,旨在占领尚未占领的法国地区作为进一步的对策。之所以这样做,不是——象通常推测的那样——因为担心同盟国在法属地中海沿岸登陆,而是为了防止法国部队加入敌人的阵营。
  德国没有针对同盟国入侵法属北非采取进一步对策。就所能发现的情况而论,意大利尽管对形势和同盟国的意图作出了正确的估价,也没采取什么对策;它也没作任何努力,以便在最后的时刻夺取突尼斯的大型海港,不过这个任务的确是非常艰巨的。把一个步兵师调往西西里岛的命令只是为了加强该岛防御。同时,罗马对所谓的法国准备认真抵抗同盟国的登陆仍十分怀疑。德国看来准备信赖维希政府关于法国将打击一切入侵者以保卫其北非属地的诺言,但这个诺言是很久以前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作出的。
  开始醒悟与初步对策
  从十一月七日中午起到当天夜里同盟国实施登陆为止仍留有的十二个小时里,希特勒在德军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以及他们的副官的陪同下,从东普鲁士乘火车前往慕尼黑去参加传统的一年一度的国家社会主义党“老战士”的庆祝活动。那天晚上七时,希特勒在专列上召开会议对形势进行讨论时,约德尔又一次分析了同盟国在地中海西部的意图。那时想必只有几份最新而又比较重要的报告。但不管怎样,他仍断定,同盟国将企图在昔兰尼加的港口与海港登陆,以期消灭隆美尔的部队。同时,同盟国还可能企图收复克里特岛,以夺取地中海东部的另一个重要据点,切断隆美尔部队的补给来源,从而间接地歼灭该部队。最后,无论与这些目标中的哪个有关,同盟国的意图都是想要增援并补给马耳他岛。
  约德尔认为同盟国在的黎波里或西西里岛登陆未必可能,进攻法属北非则更不可能。在后面这点上,他与自己参谋人员的看法截然不同,但他所持的理由却是——这样就消除了希特勒本人对意大利的担忧——假若同盟国这样做,他们最终将把法国赶到德国的怀抱里。必须承认,这是对形势非常错误的判断。希特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