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兄沽苏蕉泛湔ɑ墓セ鳌T谡秸跗冢庵终蕉泛湔ɑ暮叫心芰θ院苡邢蕖O衷诘鹿站O碌奈ㄒ话旆ň褪羌忧慷杂⒐囊辜淇障�
从九月六日起,几乎每夜都对伦敦进行空袭。然而这些空袭并没有产生一再盼望的那种军事或政治的效果。空袭目标不久便发生变化,此后主要针对英国各地的工业目标、发电站及军火工业。
转折点
对考文垂的大规模夜间空袭一开始,不列颠之战便进入最后的小阶段。在这个小阶段,德国空军天黑以后在英国上空几乎完全畅行无阻。英国的防空仍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到一九四一年春,英国夜间战斗机才开始取得相当的成就。一九四○年深秋,它们几乎没起任何作用。例如,十一月十四至十五日的夜间德国飞机空袭考文垂时,没有一架被英国夜间战斗机击落,被高射炮火击落的也只有两架,尽管当时的情况对守方有利:那天夜晚极为晴朗,月光很亮,而且针对同一个目标的攻击长达约十个小时。
随后的夜间攻击也相当成功,然而并未完成其主要任务,即削弱英国的士气及战斗力并迫使其求和。到一九四一年五月中旬,德国空军中队开始进行东调。五月二十二日,那些仍留在西线相对说来无足轻重的部队由第三航空队来指挥。不列颠之战之所以最终宣告结束,是因为德国空军受领了在巴尔干、地中海、尤其是在俄国作战的新任务。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日,德国空军实力的百分之六十一在东线;百分之五驻守在德国本土;百分之十一在地中海;百分之二十在西线(第三航空队);百分之三(第五航空队,不包括东线)在挪威。
德国空军并没有达成它在不列颠之战中的目标。这场不列颠之战德国输了。
打输之后来进行评论是很容易的,难的是当时作出正确的决定。在不列颠之战开始时,德国空军总部确信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可是,正象我们早已指出的那样,它并未对形势进行透彻和客观的分析研究。假如进行了此类研究,就会对现有实力和装备是否足以解决对英空战提出疑问。今天,有关的所有因素均已显而易见,我们很容易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这些实力和装备是不够的。
在不列颠之战的第一大阶段,德国空军谋求获得英吉利海峡及英格兰南部地区的制空权。换句话说,它企图极大地削弱英国战斗机部队,以便将德国轰炸机派进去而不受惩罚。这一企图失败了。回顾起来,不难说明,在那样的条件下,失败是不可避兔的。对英国防空力量的估计是准确的,但对英国战斗机部队力量的估计却不准确。这一点,再加上英国对战斗机部队指挥有方,巧妙地避免了不必要的战斗机损失,便使德国空军无法获胜。
德国空军在不列颠之战第一大阶段的行动,还旨在按照希特勒、德军最高统帅部及海军的要求为在英国登陆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希特勒反复强调——例如,一九四○年七月三十一日再次强调——假如对英空战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海狮”入侵行动就不得不暂时放弃1940年7 月31日哈尔德日记。。但是据认为,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仍可通过潜艇和飞机的协同作战来解决不列颠之战。不过这样一来,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且不论在那时还是在其他任何时候,德国空军及海军都没在为成功地完成这个野心勃勃计划所需的军火方面享有优先权。为满足加强进攻俄国的陆军之需就占了已经负担过重的德国军火生产的绝大部分。
无论是在海上入侵英国的准备中,还是在对英空战的准备与实施中,希特勒都缺乏他在其他战役里曾很突出的那种一心取胜的决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有多少疑虑,都要迅速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所以会这样犹豫不决,首先是因为他抱有幻想,认为英国政府会最终屈降求和,其次是因为他对俄国采取的行动为时过早。在空战的计划与实施上,他完全信赖戈林。然而,无可置疑的是,早在德国空军开始大规模攻击英国之前,希特勒就已经在制定进攻俄国的计划,这点肯定对不列颠之战的实施及其结果有影响,当然对“海狮”行动的前景也有影响。
英国的领导人对这种危在旦夕的情况从不迟疑。他们知道他们在进行生死攸关的、决定着英国命运的斗争。他们大胆地采取了形势所要求的每一个步骤。他们已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沿海岸线建立了一系列雷达站,因为他们预见到没有这些雷达站,要对付敌人的空中袭击是很困难的。英格兰没有一个地方离海边超过七十五英里。因此除非有些什么办法能预先得到袭击的警报,战斗机部队能及时派飞机上天,否则局势若不是变得不可收拾,也会变得很困难。德国空军不多久便明白了这些雷达站意味着什么,但它却没有对这些雷达站进行非常有力的袭击。它的袭击既分散又杂乱。
不列颠之战的第二大阶段是以大规模空战来打击英国经济潜力的,这在空战史上第一次包含了战略作战的成分。该阶段也不十分成功。回顾起来不难发现这一阶段也缺乏成功的必要条件。德国轰炸机一点都承受不了英国战斗机的攻击,而且它们执行任务时,也没有足够数量航程很远的战斗机来护卫。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当时那个技术发展阶段没有可靠的导航设备、仪表轰炸瞄准设备以及机载雷达设备。此外,轰炸机机组成员在机群夜间飞行方面的训练也不够。尽管平时与战时都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但仍没有一个恰当的详细作战计划。当那些对英格兰南部及东南部沿海附近目标的袭击以及尔后延伸到对伦敦地区目标的袭击都没能产生预期效果时,德国空军就对伦敦本身进行了大规模的昼间袭击,结果导致了预期的大规模战斗机作战,然而却不得不很快放弃。之所以这样,部分是因为战斗机的航程不够远,部分是因为气象条件恶化。随后进行了临时决定的战斗轰炸机袭击,接着就是对首都本身进行越来越猛烈的夜间袭击,而且还对港口、海港和工业城镇进行袭击。但这一阶段所动用的兵力也不足以获取任何决定性的胜利。事实是,当时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谁也不知道那样规模的夜间袭击是杏就是进行空战的一种有效手段。从不列颠之战中双方都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可是只有英国,并通过它还有它未来的盟国美国(它拥有大得多的军备力量)才能实际运用这些经验教训,并就重型轰炸机的装备和远程战斗机的配备作出恰当的结论。
希特勒、戈林及德国海军总部都指望——特别在德国空军取得了不列颠之战初步胜利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更加指望——单进行空袭就能迫使英国求和。由此便产生了德国空军进行不列颠之战的意图何在的问题;单靠大规模空袭来迫使英国求和呢,还是赢得制空权或至少是暂时的空中优势作为海上入侵必不可少的条件呢?不列颠之战的第一大阶段仍可被看作是直接为最后的登陆作准备的,因为摧毁英国的防空力量被认为是进行海上入侵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这也是尔后进行大规模空战的首要条件。然而,只有设想德国空军相信通过摧毁英国的军事及工业目标就能瓦解它的抵抗意志,才能理解不列颠之战的第二大阶段。在判断这场对英国战争潜力的打击是否有效时,我们必须记住德军最高统帅部再三表明的观点:发动海上入侵的唯一理由只能是给已被空袭摧残的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参见1940年6 月30日、1940年7 月12日利1940年8 月13日的约德尔备忘录。。
从我们所知的戈林对海上入侵计划持怀疑态度这点就可想而知,他是急于想把不列颠之战打成一场大规模的空战,但进行这场空战的首要条件象进行登陆作战一样也是打垮英国战斗机部队。当时可能是,当他意识到连起码的制空权也掌握不了,以致不能为成功的海上入侵创造必要条件时,他才把攻击目标指向敌人的经济战争潜力,希望这样一来至少可以迫使英国求和。
至于希特勒,任何有关避开登陆危险的意见他总是欣然欢迎的,尤其是他还意识到一旦拟议的登陆失败,东方就会出现对德国的威胁。
围绕海上入侵成功把握性所进行的讨论都谈到影响成功的因素是缺乏海上力量。这尽可能要由空中力量来弥补。然而,空域尽管能暂时被征服,但绝不能永久地被占领。除非敌人所有的机场都能被占领、摧毁或压制,否则制空权就需要不断地争夺,不断地失而复得。打垮敌人空军唯一迅速的办法是,当它的飞机仍停在机场时就实施毁灭性的突然袭击。
对英国人来说,在他们头顶上进行的这场空战是一场决战。事实上,这也是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决战,它关系到这个海岛帝国能否继续存在。从德国人的立场来看,不列颠之战是企图单靠空中力量来摧毁敌人,使其不再能进行有力的军事抵抗,从而不得不求和;假如它还是不求和,那么这场空战就又被看成是企图为海上入侵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希特勒意识到,他拥有的力量尚不足以在英国达到其政治或军事目标时,他就把注意力转向东方,——结果是永久转向了东方。甚至到一九四一年一月,戈林还极力劝告希特勒在没有解决不列颠之战以前不要进攻俄国。可是希特勒已经下了决心。他深信,他以一场速决战就能打败俄国;尔后假如还有必要的话,他再集中所有的兵力来攻击英国。这样,他在没有打垮英国之前就去进攻俄国了。所以,同样从德国人的立场来看,不列颠之战原来也是一场决战——能否对英国进行海上入侵与征服均取决于不列颠之战的成败。总之,不列颠之战的结局对整个战争尔后的进程及命运都有很大的影响。
克里特岛之战(一九四一年)
一九四○年秋季以来欧洲局势的发展以及进攻克里特岛的决定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了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了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
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一九四○年八月三十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十月,汉森将军率领的德国军事代表团和斯派达尔将军率领的德国空军代表团抵达罗马尼亚。德国也急于探究罗马尼亚有无参加对苏作战的可能性。时下,这场战争已在德国的谋划之中。
正值德国在东欧进行活动之际,西欧的对英作战仍在激烈地进行,尽管那里令人沮丧的局势已使“海狮”计划推迟执行。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决定推迟不仅是因为德国空军未能在对英作战中获得制空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