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1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摹G痹诘奈O赵谟冢苌儆腥舜耸蹦芎侠矶逍训毓兰聘髦志律戏⒄沟目赡苄浴唤鼋鍪窍L乩杖绱恕W苤酃牧斓技盼茨艽诱獯挝按蟮木率だ腥〉萌魏握嬲恼卫妗R磺蟹⒄固炝耍卮蟠砦笠簿兔飨员┞冻隼矗河⒐让挥斜淮虬埽膊蛔急竿督怠O喾矗坪醣纫酝蛹岫私呔∪Χ氛降椎木鲂摹�
  由于希特勒不想以政治手段结束这场斗争,他就要寻求以武力来满足他的庞大野心的方法。作出重要的、甚至是命运攸关的决定的时刻迅速到来了。
  对于德国军事当局来说,敦刻尔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希特勒深信,通过敦刻尔克之战,他已经向全世界显示了他“在军事上战无不胜”。难道他不是根据自己的设想已经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赢得了胜利吗?这次战役还使他更加相信自己的军事才能,同时纳粹党的宣传机器也在大吹大擂毫无顾忌地竟把这一个别事例夸张为战无不胜的神话。这就是希特勒军事狂妄症的根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理因素对德国的战争指导产生了越来越恶劣的影响。而且,正是在敦刻尔克战役中,希特勒首次强迫陆军总部接受他自己的军事观点,而在关键时刻将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权直接交给一个与他意见相同的下属司令部,无论如何,这是导致后来在德国的军事指挥中造成严重混乱的重要一步。传统的指挥体系终于逐渐解体;实际负责指挥作战的军事机构〔陆军总部〕不仅遭到破坏和压制,最后甚至完全被取消——这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十分可怕的后果。

  不列颠之战
  参见书目:西奥·韦伯提供的著作总结得最好。他使用了迄今为止已出版的有关这个题材的所有资料。
  法国沦陷之后,德国的军事力量达到顶峰,在欧洲大陆上已不再有武装的敌人了。然而在丘吉尔有力而坚定的领导之下,英国拒不考虑投降。相反,它还拼命加强其防御力量,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四处奔走努力寻求新盟友。结果,德国领导人也许有过的尽快达成各方均可接受的一个折衷和约的一切希望——尽管此事从未认真考虑过——顿时破灭了。德国只有准备进一步诉诸武力,才能保住它至此所取得的成就。因而,德国领导人认为,德国必须继续采取军事行动,否则就会丧失政治上的主动性保罗·戴希曼将军主管的德国空军研究组在档案里搜集了一整套最全的空战资料,其中还包括很好的原始资料。该研究组隶属于汉堡一布兰克内塞的国防军指挥学院。这些档案材料由格雷弗拉特中校管理。本文作者对他们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
  这个问题最彻底的解决办法是,从速拟制一个在英格兰登陆的计划在这方面,请参见惠特利和克勒编写的几乎同时出版的两本著作。书名已列在书目中。。希特勒开始有些举棋不定,最后终于同意把海上入侵英国当作一个现实的可能性来考虑。然而,他手下的海、陆、空三军将领随着必要的计划与准备工作的深入进行,却越来越意识到海上入侵之艰巨。鉴于德国海军力量薄弱,他们一致认为,只有空军首先能在英吉利海峡一带及英格兰南部成功地取得制空权,或至少取得明显的空中优势,海上入侵才可能成功本文中,“制空权”指的是,敌方的空军不是被摧毁、削弱,就是不管什么原因再也不能实施有效而有组织的出击。与此同时,“空中优势”指的是,一方或另一方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集中兵力所赢得的制空权。。这样,在英国上空的空战就变得直接与海上入侵的计划有关。然而开始时,德国空军将领们却跟整个陆海军以及最高统帅部的将领们不同,他们不全然从准备海上入侵的角度来看待他们自己的任务。相反,正象我们以后会看到的那样,他们倾向于把他们对英的空战看成是自己单独筹划与实施的,虽然毫无疑问,他们在选择目标时,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也考虑了海上入侵。
  在进攻波兰和法国期间,德国空军发起攻击之时也是德国陆军入侵开始之时。德国空军迅猛的攻击很快就摧毁了波兰空军。法国空军从一开始就被削弱以致在整个作战期间,德国空军即使不是享有完全的制空权,也是一直享有空中的优势。也就是说,在敌空军被摧毁或至少被削弱、它的地面部队被打垮之后,德国陆军随即在空军的直接支援下发起攻击,占领敌空军机场。这一套作战程序显然不能用来进攻英国,所以空战——一言以蔽之——就采取了意大利空战理论家杜黑将军所预言过的方式:空军实施攻击而其他兵种则采取防御措施,虽然当时谁也没有杜黑在创建其理论时心目中所设想的那种武器装备。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企图以空军来削弱敌军,使其尔后再也不能进行任何有力的抵抗——事实上甚至还希望单实施空战就能迫使敌人求和。
  在德国胜利结束法国之战到其空军开始对英国实施攻击之间,前后有七周时间。这七周时间均被德国空军用来对其地面部队加以必要的扩充,以便能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同时还对空军中队的部署进行变更并向他们介绍有关目标的背景情况等等。可是,奉命进攻英国的那些航空队和空军军的指挥官也要利用这段时间来制定攻击英国的计划,这本身就充分证明法国之战结束以后,德国空军作战局对于如何有效地实施对英国的空战仍无主意。为了便于我们理解事态的真相,我们首先必须看一下实际存在的这样一些对英空战计划,并了解一下德国空军总部怎么会如此胸中无数的。
  德国空军的计划
  英国早晚有可能成为德国的仇敌,这点早在一九三七年六月德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冯·布洛姆贝格陆军元帅所制定的作战计划中就考虑到了关于此处的资料来源,以及到法国之战结束时对英空战的准备与实施的所有详细资料请参见克勒编写的《1940年德国计划登陆英国的“海狮”行动》一书中的第31至50页。。因为德国领导人十分清楚,假若英国参加对德作战,德国的军事形势即使不会变得全然不可收拾,也会极大地恶化,所以希特勒准备尽最大努力来确保英国中立。然而,为了以防万一起见,他还命令德国陆、海、空军的领导人制定作战计划,以便在外交途径不能说服英国坚持中立时付诸实施。可是在一九三七年十一月霍斯巴赫备忘录中并没有关于对英作战的细节。希特勒确信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之间一旦爆发战争,英国也会保持平立。
  一九三八年五月三十日,德军对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四日作战总计划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补充。尤其是要尽快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预有计划的军事行动以便将一个既成事实摆在其他国家面前,使任何干涉都无济于事。假若在西线发生冲突,则规定采取纯防御性的行动。一九三九年四月三日下达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一九三九——一九四○年的相应指令中,只是规定了在与波兰交战的情况下,西线才采取防御性的空中行动。然而,该指令却有个补充规定,即要求海、空军破坏敌人的经济。空军便奉命作出规划来摧毁敌人的粮食、原料及工业生产(其中包括军工生产)的基地。
  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希特勒向他的军事将领们谈了自己的某些想法,这些想法后来就成了进一步制定作战计划的基础。其要旨是,由于英国完全依赖进口,只要切断它的供应线就能迫使它投降。这表明,不是单靠空军的行动就能迅速取得胜利的,而是还要靠摧毁英国舰队和切断它的海外补给线才行。假若英国干涉德、波之间的战争,那么德国陆军就要占领重要的地区以作为德国海空军袭击英国的基地。通过占领荷兰、比利时,并在战场上打败法国,德国陆军就能为战胜英国创造首要条件。因而,希特勒的这些想法就成了德国发动战争的基本思想,而且一再占有显要地位。这就是说,只要切断英国的海外补给线就能打败它。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缔结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大大改善了德国的军事态势。可是即使在这么晚的阶段,德国仍然没有在西线发动攻势的计划,而只有一些单纯防御措施方面的计划,以防英、法干涉德、波战争。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德国的军备仍不充分,无疑远不能满足一场大战的需要。陆军要到一九四三年才能组建完毕,海、空军的目标则更远。与苏俄签订条约之后,希特勒确信,最坏也无非是在西线对付一个正式的宣战而已。从德国军备不足(这当然对希特勒不是什么秘密)这个角度,也只有从这个角度他进攻波兰的决定才能为人所理解。戈林在一九三九年八月曾企图保持和平;在听到进攻波兰的日期已最后确定以及英、法已对德宣战的消息时,他连续发表了感情冲动的讲话。所有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对于德国空军在进攻性战争中的弱点他是了如指掌的。作为德国空军总司令,他对其空军能力的估计是以第二航空集群(后来改为第二航空队)和空军参谋总部负责搞的详细研究材料为依据的。
  一九三八年初,德国空军仍没有对英的空战计划。直到一九三八年二月中旬,它才命令第二航空集群拟定作战计划,以防英国干涉西线的战争。当年秋天,第二航空集群提交了两份备忘录,明确指出对英的空战只能起消极的作用,无论如何也不会对战争的进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备忘录还指出德国现有轰炸机的航程有限,不能从德国的弗里西安基地起飞对英进行有效的空战。备忘录进一步指出,为此很有必要在荷兰和比利时建立基地。饶有风趣的是,一直到战争爆发,德国空军也没有进行通常的图上战术作业,以检验对英空战的可能性。
  德国空军作战局撰写的并于一九三八年八月提出的对形势估计的报告,十分清楚地表明空军以后会以什么方式展开对英空战。该报告宣称,在现有的情况下,决不可能指望通过德国空、海军对敌战争经济的破坏来解决战斗。因此,德国空军的根本任务必须是确保地面部队作战的主动权。
  一九三九年五月德国空军参谋总部第一处(作战处)写的一份研究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某些宝贵的启示。该报告明确地指出德国空军第二航空队现有的人员数量、装备及训练素养都不可能使其迅速解决对英的空战。同时它还指出不可能通过对英国海外补给线的空袭来解决战斗,因为英国所有西部、西南部的重要港口都是在德国飞机的航程之外。由于英国加强了防空力量,德国空军也不可能指望通过对伦敦的恐怖性空袭来解决战斗。相反,这种空袭很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进一步激发英国国民的抵抗意志。该报告认为,为尔后总攻击创造较好条件起见,在与英国战斗机部队的决战中,德国空军获胜的希望不大,因为情况有利于防御一方。进攻一方的损失可能极为惨重。总之,该报告是以怀疑和忧虑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样式的空战的,因为它有利于敌人,并使德国空军对空袭英国真正重要目标的注意力分散了。该报告又说,对英国空袭最有利的目标是它的航空工业。对港口设施及油库的空袭可能也是有利的。一九三九年七月九日德国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