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技巧-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奔渖喜蝗菪砝盟ㄗ爸茫雇加址且蟀驯簧闾灏谠诨嬷醒胍酝獾奈恢貌豢桑耸本捅匦虢獬远越梗奈侄越埂!�
拍体育照片时还有一种常用的对焦方法,那就是陷阱调焦,即当被摄体进入预定焦点时随即按下相机的快门。一些先进的相机就具有这类性能。陷阱调焦很适用于体育摄影,如用此方法来拍摄跳高运动员飞过横杆的动作就十分理想。拍摄时,可以先把焦点调在运动员可能越过横杆的某一点,然后把焦点锁定,使其不再前后移动,最后视运动员飞越横杆时的情况按下快门,即可拍摄到清晰度很高的照片
什么是连续自动对焦?
我们再来看看最适合拍摄运动中物体的连续自动对焦。由于上面说到的单次自动对焦方式不能很好的“跟踪”运动中的物体,给一些拍摄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也就产生了连续自动对焦方式。
单次自动对焦拍摄(左图),连续自动对焦可连续跟踪运动主体(右图)与单次自动对焦不同的是,连续自动对焦在处理器“认为”对焦准确后,自动对焦系统继续工作,焦点也没有被锁定。其目的在于当被摄体移动时,自动对焦系统能够实时根据焦点的变化驱动镜头调节,从而使被摄物一直保持清晰状态。当然,相机的对焦框也要实时的对准被摄体,这样在完全按下快门的时候就不用担心被摄物对焦不准确的问题了。
连续自动对焦多用在处于运动中的物体拍摄,比如体育比赛中拍摄运动员、新闻发布会中拍摄发言人以及捕捉运动中的动物的精彩瞬间等等。并且,针对于数码相机无需胶片的优势,只要结合高速的连拍功能就可以比较轻松的拍摄出一组精彩照片。
关于连续自动对焦的注意事项
由于即使不按快门按钮时,相机也连续进行对焦,因此请注意如下要点:
1 由于该模式比其它对焦模式(s…af和mf)消耗更多的电量,请密切注意电池剩余电量水平。
2 当自动关机功能被设定为“关闭”时,应特别留意电池剩余电量水平。
自动对焦的两种不同方式。单次自动对焦在半按快门后即锁定焦点,只要手指不抬开就不会再次对焦,适合拍摄静态物体。连续自动对焦又称伺服追焦,锁定要拍摄的物体后可根据物体的移动随时做出调整,使焦点一直保持在所要拍摄的物体上,适合于拍摄运动中的物体,如行驶中的汽车等。
曝光补偿在实际调节的时候,会使快门速度发生变化。简单的说,曝光补偿调节的是EV,而调节的最终方式是通过增加或者降低快门速度实现的。上面说到了曝光补偿的调节范围一般在±2EV左右,那么当我们逐级调整EV的时候,快门速度也是会随只改变的。以20D为例,我们将镜头的光圈固定为F4,拍摄固定光源的物体时,假设在正常Ev下快门速度为1/20S,当EV…0。5时就为1/30S,而当EV 0。5时就为1/15S了。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在一些需要高快门速度的环境中,可以适当地降低EV,从而提高一定的快门速度,是画面清晰有效的避免因为手的抖动而导致的画面模糊。
另外,由于是使用数码相机,我们就不得不关注一下,曝光补偿与ISO的关系了,这也是笔者在实际使用中总结的一些经验。通过实际拍摄的照片来看,当EV比标准值减小时,由于曝光的不足,使画面看起来更纯净一些,而当EV比标准值到时,曝光量增加,输出的照片相对纯净度会下降一些。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预先降低一档EV,完后在后期处理时,再调整到正常水平,这种方式,可以比较有效的降低噪点影响画质的问题。
中央平均测光:是以取景范围中部的30%左右的区域平均测光为主的测光模式。 当需要表现的主体在取景范围中间部分,而环境明暗与主体有较大的差别时,选择中央平均测光,偏重对中央大部分区域测光,能使主体的曝光较为准确。 图2、故宫:这张片子的构思是利用前景突出一种压迫感,表现故宫的尊威。拍摄的时候,主体城楼的和前景的光比差异较大。使用中央平均测光模式,整体测光以在取景大致处于中间部分的城楼为主,拍摄出主体曝光合适,前景成为剪影的照片。符合构思目标。如果使用平均测光模式,主体可能曝光稍过,而前景的阴影中留下太多细节,使画面显乱。
3、点测光:又称重点测光,是对取景范围中的1%-5%区域内测光。 点测光模式用的极少,也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况下,点测光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点测光,并能正确使用点测光,一方面可使主体曝光精确,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宽容度”来创造出现实中无法看到的奇妙图片。 运用点测光:以下,将对如何用好点测光模式作图例说明。 点测光模式适用的情况:点测光方式在取景内光线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况下适用。这种情况如果不用点测光,可能会造成需要表现的主体曝光不正确,太亮至白或者是太暗没有细节。 曝光锁定:在使用点测光模式前,需要了解曝光锁定的使用。相机点测光的测光点在取景区的中心。
使用点测光的时候,需要把取景区中心点(点测光的测光点)对准需要表现的主体来测光。如果在你想要表现的取景中,表现主体并不在中心点,可以先用点测光的测光点对准表现主体进行测光,并使用相机的曝光锁定功能锁定对主体测光的数据,最后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构图,对焦后按下快门。大多数相机的曝光锁定都有专门的按钮,能够使我们得以轻松的在曝光锁定后重新考虑构图。但也有一些相机曝光锁定和对焦都是通过半按快门实现,假如测光点和对焦点并不一致,例如图2的测光点是太阳边的云彩,而对焦点是建筑物,就需要先对云彩点测光后曝光锁定,然后重新构图对建筑物对焦。有些相机不能提供单独的曝光锁定和对焦锁定,也可以先对主体点测光后记下曝光数据,然后把相机的拍摄模式设置为M档,按点测光的数据设定曝光数据,然后进行构图和对焦。 图3、从取景环境看,需要表现的主体荷花较亮,而荷叶等较暗,且茎杆参差影响构图。如果按照平均测光,那么平均测光值就会偏向较暗环境的光线强度,拍摄得到的结果是花叶、池塘曝光正确,而我们要表现的主体荷花确是惨白一片(曝光过度)。 拍摄这张片子的时候,因为荷花反光较多,荷叶和池塘反光少,利用相机的点测光功能,对主体荷花花瓣进行点测,就能对荷花正确曝光,突出荷花色彩好细节佳,而池塘曝光不足,黑暗掩盖了层次的茎杆,更好的强调了主体荷花。
当然,提高感光度的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照片的噪点增加,画面粗糙。尽管近年来数码相机的降噪技术进步很大,但是对数码相机来说,色彩信号和噪点信号从来都是一对双生子,任何技术都很难真正将它们真正区分开。因此,使用防抖技术的基本原则便是:在保证安全快门的前提下,尽量使用较低的感光度。虽然家用型数码相机在ISO 1600或ISO 3200下噪点会非常高,但高感光度也有其独特用处,在某些不方便打闪光灯的地方,比如在书店拍摄图书页面时,只需要将感光度提高到ISO 3200就能拍到清晰的画面,虽然噪点高了一些,只要保证照片中的文字清晰就达到使用目的。微距应该怎么拍~~注意看好~
不知道大家对于我们周围事物的细节感不感兴趣,有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摄影里面微距拍摄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拍摄模式。它真正可以体现出相机的清晰度和被拍摄事物最真实的一面。往往利用微距,我们可以把一些看上去平平凡凡的花花草草,乃至于各种生灵都拍的生动起来。这次我们的数码摄影完全宝典就来好好谈谈用数码相机进行微距摄影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学会用眼睛当镜头
当我们那起相机准备摄影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是把取景器当作是观察事物的工具,要学会把自己的眼睛训练的有镜头的感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准确的把握住我们所要拍摄的东西。在进行微距拍摄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仔细、尽心的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不要急于按下快门。所谓的微距,说白了久是离得很近的去捕捉画面,显然,捕捉到的画面一定是某一种物体的某一个细节。那么,只要我们觉得有可以用近镜头表现的部分就不要放弃。其实寻找这样的事物并不难,只要它身上的某一个部分具备某一种特点就没有问题。这个特点可以是形状、颜色、神情、状态等等,所以说不仅花花草草可以用微距来表现,万物都可以。
2、最好具备点侧光模式或者中央重点侧光。这是由于所要拍摄的对象的方位较小,需要准确的测光以便进行准确的曝光。
3、相机本身比较轻便或者配三脚架。由于在进行微距拍摄的时候最容易因为手动而使画面变虚,所以为了确保画面的清晰,最好选用轻便的数码相机或者稳当的三脚架。
4、焦距和放大倍率。焦距的选择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微距摄影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焦距的选择应该和放大倍率放在一起考虑:DSCN0087。JPG
花草、静物:50-1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1/8到1/4就可以;
昆虫、小动物:100-2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在1/4到1/2,1/1更好。
对于微距镜头来说,最重要的是实际工作距离的大小以及放大倍率。
5、光圈不一定要很大。不要认为光圈放大就会有很明显的景深。在微距拍摄中,本身就会产生很鲜明的景深效果,就不一定需要大光圈了。
拍摄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细节
1、将变焦推到广角端在进行拍摄。这是针对于不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说的。和传统相机必须用长焦端拍摄微距相反,数码相机拍摄微距需要将变焦调节到广角,然后选择微距的拍摄模式,靠近物体进行拍摄。只有这样才可以对较准确快捷。DSCN0613。JPG
2、注意拍摄时的光线。我们来主要说说光位的用法:
(1) 顺光。也叫做“正面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在这样的光线下,被摄体受光均匀,景物没有阴影,色彩饱和,能表现丰富的色彩效果。但景物缺乏明暗反差,没有层次和立体感。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用这样的光线,照片好像平铺直叙,不生动。
(2) 逆光。也叫做背光,光线与拍摄方向相反,能勾勒出被摄物体的亮度轮廓,又称轮廓光。逆光下的景物层次分明,线条突出,画面生动,拍出的照片立体感和空间感强。因此,逆光最适合表现深色背景下的深色景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光线。 我们常常用它来捕捉剪影,效果不错。
(3) 侧光。是指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成大于0度小于90度角的光线,侧光下的物体,明暗反差好,具有立体感,色彩还原好,影纹层次丰富,而其中又以45度的侧光为最佳,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是一种最常用的光位。
(4) 顶光。是指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上方。顶光下,景物的水平面照度大于垂直面照度,缺乏中间层次,拍景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