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有花有酒喜耕田 作者:开且落(起点女生vip2014.5.6正文完结) >

第101章

有花有酒喜耕田 作者:开且落(起点女生vip2014.5.6正文完结)-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吧?”

    “听起来很不错。”周苹儿来了兴趣,不过很快就皱了眉,“但是蜂窝可不好摘,一不小心就被蛰了,找谁帮忙呢?”

    “我去呗!”才收了玉米回来的周友平笑道。

    “爹,你们回来啦!”姐妹几个上前帮忙清理玉米,“哟,我瞧着今年的玉蜀黍长得挺好的!”

    “是啊,刚才我们把几亩坡地都看了,有好些都开始熟了呢。”唐氏伸手捶着肩膀,“亭景和福儿刚刚没哭闹吧?”

    他们夫妻都是想着要娇养女儿的,所以除非迫不得已不会让她们姐妹下地,地里的活基本都是他们夫妻做的。

    “刚刚闹了一阵子,现在玉儿正在屋里哄他们睡觉呢。”周苹儿捡了几根玉米放到篮子里,陈家的玉米都是种在院子里的,长得比较慢,周筝儿早前和桂妈妈说好了,等他们家玉米熟了先送些给他们吃。

    周筝儿接过篮子就往外走,“娘,我先给桂妈妈送玉蜀黍去。”

    自从陈谨珂中进士。陈家成为全村顶礼膜拜的地方后,周筝儿很少去那边了,不过好奇心还是有的。

    “送完了东西早些回来,快吃晌饭了。”唐氏细心交代,“都是大姑娘了。可别眼馋人家屋里的吃食。玩儿得忘了回来!”

    这个女儿特别喜欢往陈家跑,每次回来不是糖果就是糕点的,搞得唐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知道了!”周筝儿有些脸红。可是没法子,桂妈妈这几年的手艺越来越好了,她每次去都有惊喜,也不能怪她太嘴馋!

    她提着篮子到陈家的时候,桂妈妈正在做晌饭,“筝儿来啦,哟,你们家的玉蜀黍已经熟了?”

    周筝儿点头,把篮子里的玉米倒在灶间的桌子上。“我拿了些过来给你们尝尝鲜,桂妈妈你是在做葱油饼吗?”

    说着,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盘子里油光光的饼子。

    桂妈妈笑道:“你这丫头眼睛还真尖!”说着拿了一块饼给她,“才出锅的,还热乎着,尝尝吧。瞧瞧味儿怎么样。”

    周筝儿笑嘻嘻地接了,深吸一口气,“桂妈妈,你做的饼可真香!”

    “是你这丫头的嘴儿可真甜!”桂妈妈对这个大大方方,却有些嘴馋的小丫头很是喜欢。

    周筝儿欢快地吃了饼。突然想到玉米饼来,“桂妈妈,你们家现在有面粉和糖吧?我教你做玉蜀黍饼子呗?”

    “玉蜀黍饼子?”桂妈妈很好奇,“这玉蜀黍还能做饼子?”

    “当然喽!”周筝儿很臭屁地把她们是怎么做玉米饼的细细和桂妈妈说了,老少两个正说得起劲,陈谨瑜下学回来了。

    “桂妈妈,有吃的吗,我饿了!”他进屋就找吃的,看到周筝儿很平淡地问了句,“你来啦!”

    周筝儿点头,“是啊,我是来给你们送玉蜀黍的。”她可不是来混吃混喝的。

    陈谨瑜了解地点点头,继续问桂妈妈,“饭做好了吗,我有些饿了。”

    桂妈妈赶紧把葱油饼端出来,“刚做了葱油饼,你先垫垫肚子,待会儿就吃饭了。”

    陈谨瑜拿了葱油饼也没马上离开,坐到灶间的桌边吃起来。周筝儿看了他好一会儿,觉得他今天有些不对劲,“喂,陈谨瑜,你今儿个怎么这么,嗯,这么冷冰冰的。不会是你大哥做了大官,你就瞧不起我们了吧?”

    陈谨瑜闻言瞪了她一眼,“胡说八道什么呢?”

    “那你说说,怎么进屋后就虎着个脸,像是谁借了你的米还了你糠似的。”周筝儿举得有必要和这个小少年沟通一下,他们也算是青梅竹马吧,可不能让这朵祖国的花朵长歪了。

    “你不知道就别瞎说,我烦着呢!”陈谨瑜边吃东西边呜呜咙咙说话。

    周筝儿奇怪了,“你大哥好不容易达成了期望,你倒是烦上了,你有什么可烦的?”

    或许是平日里压抑久了,听她这么说,陈谨瑜一下子觉得找到了倾述的对象,他先看了忙活着做饭的桂妈妈,抬头示意周筝儿到外面说话。

    周筝儿好奇地跟着他到了院子里,“什么事儿啊,还这么神神秘秘的?”

    陈谨瑜一屁股坐到葡萄架下的石凳上,长长叹了口气,“唉……我烦啊,烦死了!”

    “你究竟烦什么呢?”周筝儿实在不知道十一二岁的孩子有什么可烦的。

    “我大哥中了传胪,二甲第一名,你知道吧?”陈谨瑜问。

    周筝儿点头,“知道啊,这事儿传得沸沸扬扬的,村里谁不知道啊?”

    “前儿我大哥从京里来了信,他被授了庶吉士。”陈谨瑜继续道。

    周筝儿欢喜,“这是好事啊!”

    据她前世看电视和小说得知,庶吉士可是要进内阁的节奏,是个顶顶清贵的职位。

    “爷爷知道了很高兴,他也不想大哥小小年纪都到地方任职,做了庶吉士反而简单些……”陈谨瑜脱口把自家的事儿说了个七七八八。

    周筝儿听后更疑惑了,“听起来这是好事儿啊,你怎么还烦上了?不会是嫉妒自己哥哥了吧?”

    陈谨瑜皱眉,“谁说我是为这件事烦的?唉……我烦的是另外的事儿。”

    “那里拉拉杂杂还说这么多?”周筝儿对这种半天说不到关键的谈话很不满。

    “我这是先交代前因,然后才能说后果好不好?”陈谨瑜对这个常常打断自己的倾听者也很不满。

    周筝儿不好意思吐吐舌头,“我不插嘴了,你继续说吧。”

    “我大哥中了进士后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特别是我爷爷,收到喜报那天晚上在屋里坐了一晚上,直说我大哥总算是有出息了。”陈谨瑜说着顿了顿,“其实我看到大哥有了出息也是很高兴的,可是后来家里来了好些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说大哥是天纵英才,文曲星下凡什么的。爷爷不想打家过于讨论大哥的事儿,那些人估计也看出了端倪,渐渐不说大哥了,居然把话头都引到我身上来。”

    “他们说你什么了?”周筝儿暗想,不会是被讽刺了吧?接着又摇头,人家是来拉关系的,又不会是来得罪的人,应该不至于吧?

    “还能说什么,不就是我将来一定会像大哥一样有出息,然后看到我写的字就说有风骨,我对了副对子就说是绝对,写篇文章又说文采飞扬。”陈谨瑜的脸很臭,“我自己学问怎么样还不知道吗,这哪里是夸我,简直是浑说!”

    “也许人家真认为你学问好呢,你也不用太妄自菲薄了!”周筝儿好心劝道。

    陈谨瑜瞪了她一眼,“你不会也是来拍马屁的吧?”

    “别说的这么难听好不好?我干嘛拍你马屁,要拍我也拍你大哥去!”周筝儿白了他一眼。

    没想到陈谨瑜被人甩了白眼却很高兴,“哎呀,还好你还是正常的!”

    以前虽然大家因为他爷爷的关系,对他也多有客气,但自他大哥高中后,大家对他的就完全是恭维了。这样的转变让他很不适应,觉得别人都太假了,完全没有亲切感。

    “喂,周筝儿,你以后还是这么对我吧,这阵子我听人说好话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陈谨瑜突然很认真地告诫周筝儿,“要一直这样,知道吗?”

    “你这个人还真是奇怪,人家对你说好话总比说坏话强吧!我想让人对我说好话,还没人说呢!”周筝儿和他插科打诨,“我看你就是矫情,生在福中不知福!”

    “他们这样全是因为我大哥的关系,谁稀罕他们假惺惺的样子!”陈谨瑜开始诉苦,“你是不知道,明明我胡乱写的字,他们偏说好,搞得我臊得慌!”

    周筝儿看着找个苦着脸的小少年,觉得他真是可爱得紧,同时透着一分真诚。陈谨瑜现在的感受应该像前世,有些孩子长期生活在学霸哥哥姐姐的光环下,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么幸福。人们过多的关注反而会让他们产生厌倦,甚至自卑的情绪。

    周筝儿看着陈谨瑜笑道:“既然你知道他们是恭维你,以后对他们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行了。反正他们说话的时候也没走心,你也不用放在心上。”

    陈谨瑜想了想,点头,“这倒也是!我在这里烦得不行,人家说不定就不记得和我说过什么了。”

    “可不是!”周筝儿一副孺子可教地拍拍他的肩膀。

正文 第131章 开发玉米食谱

    随着玉米渐渐成熟,周友平一家开始讨论怎么卖玉米的事情。

    “这玉蜀黍是我们让人家种的,虽然大家都很喜欢吃,可要是能卖些钱自然是好的。”周友平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赚了乡亲的种子钱总觉得应该想法子让他们挣回来。

    周苹儿问妹妹,“你不是信誓旦旦地说,种玉蜀黍一定能赚大钱吗,现在是你表现的时候了,给我们说说这钱要怎么赚呗。”

    “能怎么赚,当然是做成吃食卖咯!”周筝儿只要一想到玉米烧排骨、金沙玉米、黄豆玉米蹄髈汤这些菜色就流口水。

    “我们能做出什么吃的,不过是煮玉蜀黍棒子,还有玉蜀黍饼子,这些东西虽然好吃,可也卖不了多高的价钱。”周苹儿仔细分析情势,“况且我们也没地儿卖吃的,要是做好了拿到镇上去卖,到时候都凉了。”

    前几年过年的时候她到镇上卖糖炒栗子还是多亏了舒胜明他们的帮忙,凉了的东西始终会影响口味。

    “谁说我们要自己做好去卖的,我是想把玉蜀黍卖给五福楼,让他们去卖呢。”周筝儿可不想做那么累的事,再说他们做了也是卖卖路边摊,很难赚到大钱。

    唐氏犹豫道:“以前我们在商言商,可现在胜明和苹儿已经订了亲,再和亲家做买卖好吗?”

    “有什么不好的,总不能因为我和他,和舒胜明订了亲我们家就不做五福楼的买卖了吧?”周苹儿觉得唐氏的顾虑完全没有必要,“况且这玉蜀黍现在稀罕着。他们酒楼一定能卖得很好,还不是大把大把的进账。不过,筝儿,你想和他们怎么做买卖?”

    “像红薯粉一样,我们告诉他们怎么做玉蜀黍,然后把东西卖给他们。”周筝儿笑道:“不过这次我们不能再卖方子了,把菜谱送给他们。现在五福楼的生意很好,一定会消耗很多玉蜀黍的。”

    周友平觉得这样也不错,“听说红薯粉现在已经成了五福楼的招牌菜,很多人慕名而来呢。要是这次的玉蜀黍也能成为他们的招牌菜式,他们酒楼也能挣不少钱。我们村里的玉蜀黍也就不愁销路了。这就是那什么,一举,一举双得。”

    “爹,是一举两得。”周玉儿小声纠正她爹的话。

    周友平憨笑着点头,“对对对,是一举两得。一举两得!”

    既然决定开发新菜式,周筝儿可是做足了功夫。(其实就是努力回想前世吃过的玉米大餐,不过样子还是要做做的。)

    “大姐。我们试试炒玉蜀黍粒吧?”这个菜虽然简单,可味道很不错。

    周苹儿很是配合,“你说说该怎么个炒法?”

    “嗯,放油。再放点盐,对了,还得放些辣椒调味。”周筝儿仔细回想家常炒玉米的做法,因为没有火腿,所以只好炒个素的。

    周玉儿和唐氏很快把玉米粒掰好,周苹儿主厨,很快一盘香喷喷的炒玉米就做好了。

    “这菜闻着就香!”唐氏给予高度评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