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与+心理咨询+相关的历史事件 >

第6章

与+心理咨询+相关的历史事件-第6章

小说: 与+心理咨询+相关的历史事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据了解,自1985年9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到1996年6月,协会已建立了专业委员会13个(其中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系统分会3个,省级心理卫生协会24个,地区协会35个,会员2万余人。
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最早在校内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开始重视从心理发展角度指导学生成长。
1985年初,上海医科大学开设了为期两个月的心理咨询服务。
1985年国家正式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验工作委员会,心理咨询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全国高校也正在投入力量普遍开展。
我国从1985年开始起步,目前已有100多所大学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
1985年,社会上最早的一家心理咨询门诊出现在西单十字路口东北角,由此拉开了心理咨询业在北京的帷幕。
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最早在校内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
1985年9月,上海交大成立“益友”咨询服务中心,首先在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1985年华中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先后正式挂牌;从此;全国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
1985年上海交大率先在全国高等学校成立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益友咨询中心。
但是,1985年11月起整个形势急转直下,原因是这一年在广东召开了第四界全国医学心理学学术会议,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李心天在会议的总结报告中做了一个概括性的结论,认为心理咨询应是心理研究和临床医学的结合,这是一条“创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的道路”
1985年;上海交大率先在全国高校成立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益友咨询中心。
可喜的是在1985年,上海交大率先在全国高校成立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益友咨询中心。
1985年5月,上海交大成立“益友”咨询服务中心,印发《益友》报,率先在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四、心理咨询发展不平衡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起步于八十年代中期,即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最早在校内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先后经历了导入期、起步期、发展期三个阶段,尤其是1993年8月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全国第三届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以来,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获得蓬勃发展,全国1080所普通高校中有30%40%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工作,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但在1983年以后,教育模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
1983年起,全国的五个心理学系都陆续地开设了针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
在我国从 1983年起 许多高校已经重视了这方面的问题 1990年 12月我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 专门研究和探讨大学生心理咨询方面的问题 据了解我省前几年有关部门也开始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最近已在许多学校挂出了“心理咨询室”的牌子。
1983年陈佩章在西安创立第一家心理咨询机构;综合医院和精神病院的心理咨询机构首先兴起。
第一阶段:1983年;美藉华人刘永和博士赴榕讲学;重点介绍了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引起师生极大兴趣。

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8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1988-1989年赴前苏联基辅大学进修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咨询学,现为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兼心理测量与咨询中心主任,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副主编。
为适应人们要求提高健康水平,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需要,我院自1982年开始增设了心理咨询专科门诊。
1982年;陕西西安医学院附属一院出现了全国第一个公开对外挂号的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开创了中国心理咨询业的先河。

1980年代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和学术交流领域的扩大 心理咨询在我国大陆迅速发展。
1980年;西安医科大学开设了第一家心理咨询门诊;此后许多大学都陆续建立心理咨询室。

1979年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这一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后,组织医学心理学学术会议,每届都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报告、研讨和经验交流,这对全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推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自1979年起,北京、上海、福州、广东等地的综合性大医院陆续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受到社会的欢迎。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心理咨询事业的起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78年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心理学开始复苏,同时也呼唤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

1973年和1977年,APGA下属的“咨询教育者和导师学会”ACES)分别制定出心理咨询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教育标准,这使得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化、标准化。
其次,APGA分别于1973年和1977年制定了统一的心理咨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标准的大纲。
1973年,APGA下属的“咨询教育者和导师学会”ACES)制定出心理咨询硕士学位的专业教育标准;1977年,又制定出心理咨询博士学位的专业教育标准,这使得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化、标准化。

1972年,联邦政府批准设立“总统心理健康委员会”作为白宫办事机构专门为总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法案规定政府在三年内筹集经费1.5亿美元,预定于1970年在全国建立500所心理卫生中心,由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护士和社会工作者联合进行工作,为所在地区的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

调查表是由1966年参加全日本大学保健管理协会的日本大学心理咨询员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的,在日本的大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个量表自1966年在日本问世以来;在日本大学心理咨询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于1991年传人中国;在我国高校心理教育方面发挥作用。

从1965年开始.在天理大学、京都市心理咨询中心、京都大学教育学部心理教育咨询室等相继使用“箱庭疗法”这一“世界技法”进行咨询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和咨询效果。

1964年通过的乔治一巴登法案促使政府制定了一个心理咨询人员的培养计划。

1961年;于湖南师范学院教育系;1983年、1994年先后在中国科心理研究所研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高效率学习指导…理素质训练等学科。
196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教育系;1983年、1994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高效率学习指导与心理素质训练等学科。

我国起步较晚,从1958年开始研究,文革”期间又中断了很长时间,1986年才开始恢复对心理咨询的研究。

在日本;1953年东京大学就建立了日本高校第一个心理咨询机构;日本还于1955年成立了大学生咨询会等。
1953年东京大学就建立了日本高校第一个心理咨询机构,到1992年上半年,日本已有78%的大学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

1952年美国心理学会的咨询与指导分会更名为咨询心理学会,到1976年已经有2800多名会员,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心理咨询机构。
国外高校心理咨询开展得较早,如日本东京大学于1952年就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

1949年,美国有了第一位心理咨询师。
1949年以后,心理咨询在不同的时期发展状况不同。

1931年获博士学位后;曾在纽约罗切斯特儿童指导中心做心理咨询达8年之久。

1909年,心理学家弗兰克·帕森发表了《选择职业》一书,为心理咨询又奠定了一块基石。

1905年心理测验的兴起和发展;又为心理咨询提供了科学手段;推动了心理咨询的发展。
1905年法国比奈智力量表问世,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影响深远。

1886年;被誉为“美国学校心理学之父”的LighterWitmer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儿童心理咨询诊所;开创了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先河;随后许多大学也纷纷开展类似的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