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不唱摇篮曲 作者:森雅裕-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视力已经完全恢复,仰着头,闭目沉思片刻说:“好。我会交代风纪组的人,明天一大早把那个假妓女送进圣安娜。”
“很好。等我送进去的女孩安全出来以后,我立刻把笛子交给你。”
彻尔尼目瞪口呆的说:“您说的女孩,该不会是赛莲吧?”
“你想得到其他人选吗?”
“想不到。可是,谁要告诉她这件事呢?”
“除了你以外,还有其他人选吗?”
“没有。”
“可是,贝多芬先生,你的目的何在?追查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好处?”两个少年扶起布鲁诺警官,他站起身,表情痛苦的询问我。
我抬头看着门上的巴巴基诺。在清晨的紫色天空衬托下,石像看起来有些暗沉。
“勇敢的迈入大门,气节高尚、洁白无垢是我惟一的企图……你听过这句话没有?”
“《魔笛》里,塔米诺唱的咏叹调,是吗?”布鲁诺警官半呻吟的回答。我表情严肃的点点头。
“容我说句冠冕堂皇的话,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为满足私欲和算计他人而活。”
按照往例,我趁彻尔尼还没来得及开口,大声喝道:“卡尔,不想被逐出师门的话,就给我闭嘴!”
第四章
不知道哪个家伙在敲鼓,敲得一点节奏感都没有,声音之难听,显然不打算取悦任何人。似乎是蓄意发出这种连续不断的噪音,让听到的人心情浮躁不安。
睡眼朦胧中,我意会到原来这是敲门声,只好无奈的起身去开门。
打开门锁,彻尔尼飞也似的冲进来,催促我换衣服。
“您不是习惯天亮就起床的吗?”
“今天我凑巧天亮才入睡。你把我的上衣拿出来做什么?”
“请您穿上,我们要出去。”
“去哪里?”
“卡尔广场。”
“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吗?”
“嗯,法军要处死反叛者。”
“这种事有什么好玩?”
“广场上公告了反叛者,除了军方和宫廷的人之外,那个掘墓人的名字也在榜上。”
“你是说西蒙·罗特麦尔?”
“想不到,对不对?为什么他们要处死他呢?”
“法军显然决定和维也纳宫廷及共济会勾结,合力隐瞒事情的真相。”我一面抓起昨晚吃剩的东西往嘴巴里塞,一面说,“嗯,对了,向房东借的绘图材料,得赶快还给他。你把那边的东西拿来给我。”
我啪搭啪搭的走下楼,把东西还给正在院子里浇花的房东先生,匆匆道谢后,和彻尔尼快步走出家门。
做律师的房东张着嘴巴目送我们离开。
“他大概以为我是一个超级忙碌的作曲家。”
“他大慨根本不认为您是一个作曲家。”彻尔尼断然否定了我的想法。
朗朗晴空,令人联想到初夏。
卡尔教堂的两根大圆柱高耸于蔚蓝的睛空中,好像在悠然呼吸,和天空融为一体。
卡尔教堂是玛丽亚·泰瑞莎女皇的父亲卡尔六世为祈求上天垂怜,早日平息肆虐维也纳的黑死病,而在十八世纪初建造的一座巨型巴洛克式建筑。站在教堂门口向上仰望,不禁令人心中充满虔诚的崇拜与无限的平静。
但是当目光转向地表时,平静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维也纳市民可能是欧洲最爱欣赏刺激性活动的群众,为了看这一场血腥的处决,广场上早已挤满厚厚的人墙。当然,我和彻尔尼也混在其中。前面已经有几个犯人被处决,广场上弥漫着浓烈的烟硝味。
“出来了。”
罗特麦尔的手被绑在身后,在士兵的拖拉下出现。他大声吼叫着什么,但我听不清楚。
“那家伙在说什么来着?”
“没什么,好像喉咙被塞住了。”
眼看着这位前宫廷雕刻家被拖到广场正中央的临时刑场,绑在柱子上。他奋力扭动身体,但所有抵抗终归徒然。
行刑队的五名军人穿着耀眼的制服,在指挥官的号令下,面无表情的扣下扳机,迫使和他们毫无关系的人画下生命的句点。
“听说法国人在国内都使用断头台。”
“他们也不能军队走到哪里,就把断头台带到哪里呀。”
被枪毙的尸体很公式化的被抬离广场
掘墓人是最后一个被处刑的,枪声落下之后,看热闹的群众陆续散去,只剩下我们师徒愣愣的站在广场上。
“人生最后听到的声音竟然是枪声,末免太悲惨了。”
“老师,您希望听到什么声音呢?”
“这个答案儿童不宜。”
“喔。原来是那个声音。”
“哪个声音?”
“这个字眼老师不宜。”
“我没时间跟你在这里磕牙。你看,雅各宾党的那号人物也来了。”
验尸官舒密特站在法军请来的见证人中。看到我们,很自然的朝我们走过来。
“贝多芬先生,我就知道您会大驾光临。”
“法军似乎也决定要隐瞒案情的真相。情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主要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们不愿做出刺激哈布斯堡王朝的事。”
“拿破仑有什么打算?”
“和奥地利公主联姻。大概就在明年吧。”
“玛丽·路易丝……当今皇帝法兰兹二世的女儿。原来如此。所以拿破仑不希望维也纳宫廷沾上丑闻。”
“对,就是这么回事。您在宫廷的有力支持者,同时也是您的弟子和好友鲁道夫大公,就是法兰兹二世的弟弟以及玛丽·路易丝的叔父。如果您对维也纳目前的体制存有任何不利的想法,他可能会伤心叹息哟。”
“我无意破坏和鲁道夫的友情。”
情势不停在变化——
拿破仑那个小矮子本来应该以奥地利的天敌姿态出现,到维也纳来大大整顿宫廷。没想到因为出身平民,他反而想借着和欧洲著名的王室联姻来提高地位,使情势遽变。
“如果您了解情况,就应该知道我想说的话。”
“继续追查约瑟夫二世及莫扎特的毒杀事件,不但白费工夫,而且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是吗?”
“答对了。”
“答对有奖吗?”
“来个魔笛如何?”
“你准备还我吗?”
“那根本是个冒牌货。”
“真的?太意外了。”
“真的现在在哪里?”
“我可不是负责失物招领的。”
舒密特脸上的肌肉阴沉的抽动着。我也皱起眉头,不过只是因为太阳有些刺眼。
“您拿着那笛子也没什么用。”
“宫廷、共济会、法军,三方正处于一种巧妙的平衡状态中,任何一方拿到笛子可能就会破坏这种状态,还是谁也找不到笛子比较理想。”
“是吗?……好吧,我只好祈祷别写到您的验尸报告书了。”
舒密特背过身去打算离开,我想趁他离开之前顶他几句,但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好话,结果就让他这样走了。
精心制作的魔笛。竟然这么快就被他看出是冒牌货,让我有些光火。话说回来,我们不惜演出一场枪战,让他费尽心思抢到笛子,他是从哪里看出笛子是假的呢?
“假笛子和真笛子最大的差别在,一个是木制,一个是金属制……”
我呆站在那儿自言自语,彻尔尼用手指戳戳我的肩膀。
“走吧,老师。再待下去,说不定会被人误抓去枪毙呢。”
“赛莲怎么样了?”
彻尔尼突然打了我一耳光,我气得大叫:“你干什么?”
“我把她送进救济院了。进去之前她打了我一巴掌,而且命令我‘传’给您。”
“谢谢你这么‘认真’的传话,我们赶快去探望探望她吧。”
我抚摸着面颊,开步往前走。
圣安娜救济院就在国家歌剧院附近的圣安娜教堂腹地的一隅,周围以铁栏杆与外界隔离。我与彻尔尼从教堂方向,隔着围篱窥看救济院的内院。看到一些女人正在洗涤病人的睡衣及床单。
“小姐!”彻尔尼向她们招手叫道。
这家伙神经之粗,差点没让我晕倒。朝着那一群叫欧巴桑都嫌太老的女人,他居然称呼她们“小姐。”
不过,这一招果然引起那群女人的注意。其中一个骨瘦如柴、看起来相当大胆的老太婆,代表大家走了过来。
“你是在叫我们吗?”
“除了你们还有谁?”
“哟,你这年轻人嘴巴还真甜。”
真受不了。我忍不住偏过头去骂了一声。
“我想打听一下,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叫赛莲的女孩子?”
“胖胖的、声音很宏亮的女孩,对不对?你是她的男朋友?”
“你可不可以帮我叫她来一下?”
“可以是可以,可是隔着铁栏杆,你能做什么?”
老太婆好像在征求大伙同意般回头看看,其他女人听她这么一说,都跟着哄笑起来。
这些形同犒木的老女人真的能卖春吗?我心中不禁打上一个问号。
“那边那个大哥也是来找赛莲的吗?”
听她叫我“大哥”,心中还真有几分受用。
“我是他哥哥。这个小伙子想和赛莲结婚。可是我父母反对。我觉得只要两个人相爱,私奔也无所谓。”
“哎哟,您还真善解人意。”
彻尔尼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说:“哎,嗯……所以,可不可以麻烦你……”
“你们在这等着,我去叫她来。”
老太婆走进后面的房舍。彻尔尼皱着眉,使劲翻白眼看着我,说:“大哥,有件事想请教您……”
“什么事!”
“如果我们要私奔,离开维也纳该去哪里比较好?”
“你觉得去丹麦怎么样?”
“为什么要去丹麦呢?”
“因为那里靠海。”
“海……?”
“你看过海吗?”
“没有。”
“我也没有。”
“这么说起来,您还没有写过以海洋为主题的作品呢。”
“海顿在创作他的喜歌剧《跛脚的魔鬼》中的海上风暴时,也没有看过海。他是后来坐船到伦敦。才第一次体会到海浪的凶猛,他还因为作品和真实印象完全不同而大笑不已。”
“换句话说?”
“换句话说,既然有志做艺术家,至少应该去看看海。”
“不能用想像力取代吗?”
“举个例子来说好了。第一次接触女人的时候,你觉得一切都和你想像的一样吗?”
“我还很少有机会和您交换这么深入的谈话呢……啊,她来了。”
从远方走来的赛莲,比刚才那些在洗衣场的“职业妇女”光鲜多了。朴素宽大的工作服非常适合她,丝毫不显低俗。
“嗨,卡尔。这就是你哥哥吗?年纪跟你差好多哟。”说完,她又加上一句,“如果没有铁栏杆,真想捶他一拳。”
“这也是为了查明你父亲死亡的真相啊!”我说。
“我知道。我已经弄清楚救济院里的情况。席卡奈达被安置在特别室,其实就是待遇比较好的监狱。”
“可以溜得进去吗?”
“你们看到那边的门吗?”赛莲指着和教会相隔的栏杆的一隅,“那是后门,平常都用钥匙锁着,可是倒垃圾的时候可以打开。你们等一下,我去借钥匙。”
“你也算犯人,他们怎么会借你钥匙?”
“没有人想要逃走的。卖春被抓,只要在这里干一个月的活,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回去。可是如果逃跑被抓,不但要剃光头、上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