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 >

第24章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源游鹘龉泄搴斯⒛媳背酱笏逋醭骋恢泄�272 年时间,前前后后出现了几百位皇帝。那些关起门来,敢自称皇帝的家伙,没有谁会认为,自个儿的国比别人差,自个儿比别人差。
  这一时期限,粮食少了,人口少了,皇帝却多了。俗语说:物稀为贵。北周之世,皇帝太多,所以通货膨胀。宇文赟可能知道一点原始的经济学,他不想做不值钱的皇帝,他要做咱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天皇。所以他给自个称一个封号:天元天帝。
  为了让自己这个天皇,不同于一些般的皇帝。宇文赟制定了一系列天皇礼仪规定:皇帝居住的地方,叫皇宫;天皇居住的地方,不能这么没有档次了,得叫天宫,或者天台。《资治通鉴》:周宣帝传位太子阐,自称天元皇帝,所居称天台。
  一般皇帝用的皇冠,有十二支旒。宇文赟做了天皇,他的帽子上得有二十四支旒。另外他出门时,出行的车辆,随从数目,比皇帝要多出一倍。
  做了天皇之后,他一下子,给自己找了五位天皇皇后,分别为:天皇太后,天皇后,天皇右皇后,天皇左皇后,天皇中皇后。
  另外,宇文天皇对自己的称呼,也给改了。早在秦始皇称帝时,立了一个规定:大凡做皇帝的人,称“我”不能称“我”,得称朕。对于皇帝们为什么称自个儿“朕”,至少笔者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这个“联”字,比汉字“我”或“吾”高贵在什么地方,秦始皇要用“朕”这个字,作为皇帝们的第一人称?后世的皇帝,沿用了秦始皇创造的皇帝第一人称“朕”。但宇文赟现在的新身份是天皇了,“朕”这个字,在他看来,只有皇帝配用。他给自己又创建了一个新的第一人称:天。
  这一称呼许多人能理解。不象始皇创建的那个“朕”字,目的是想表达皇帝是如何与众不同。但皇帝们最后还得承认,他们也是咱人类中的个体。宇文赟创建的第一人称“天”,就不一样了。首先,他把自个人排除在人类之外,再次他把自个抬到所有人类成员之上。宇文赟天皇的眼界,说老实话,他早就不在咱尘世之中。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可以与上天齐站齐坐的人物,他是北周王朝的齐天大圣!
  这样说宇文赟先生还是不够准确,实质宇文赟同志,在他意识里认为,我宇文赟就是天!和后世出现的许多宗教家们一样,他们都认为自个与天的关系,是二位一体。天就是宇文赟,宇文赟就是天!
  宇文赟成“天”了,与普通的皇帝不一样,所以天皇立下规定:
  一、但凡想见到“天”的人,必须用清水冲洗一天,吃三天的蔬菜。(吃斋饭)方可一睹天颜。《资治通鉴》令群臣有朝天台者,至斋三日,清身一日。
  二、常人写字时,不得擅用“天”、“高”、“上”、“大”这几个字,如有违反者,轻则坐牢,重则砍脑袋,抄家灭族。
  三、群臣不许戴高帽子,比如通天冠,戴高帽子是天皇的专利。
  四、禁止女人私自化妆或使用化妆品,如戴耳环、画眉、涂口红,做头发等等。天宫里的女人除外。
  五、其它。
  北周王朝一系列的《天皇礼仪制度规定》颁布实施之后,宇文赟开始做咱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天皇。虽然宇文赟自称自己“天”了,可他居然还是象其它普通皇帝一样好色。有了五位皇后,他色心依然难消,还想着法子,勾引侄子的老婆。历史记载了天皇的这段风流帐:行军总管杞公亮,天皇从祖兄,其子西阳公温妻尉迟氏,有美色,以宗妇入朝,天皇饮之酒,逼而淫之。这位天皇,逼奸了自个儿的侄媳妇,干了那扒灰之事,有唐玄宗的风格。
  宇文天皇,除有扒灰之好外,他还欣赏穿了男人衣服的女人,所以命令所有宫女,女扮男妆,服待左右。更为变态的是,他有虐待狂的倾向,特喜欢听鸡倒挂时,发出的一声声惨叫。每次出游,他的车前车后,都挂了许多只倒悬的鸡。一边出游,一边悠然自得地欣赏鸡的惨叫声。鸡吊得久了,产生耐受性,不叫了,怎么办?天皇早有准备:在出游车的后备箱里,准备了许多碎瓦砾。鸡叫一停,他就用碎瓦击鸡,鸡又复叫!天皇就是在鸡的惨叫声中,完成他悠然自得的旅游。
  宇文赟就是象折腾鸡一样,折腾着他的国家,他的人民。
  公元579 年五月,宇文赟先生才做天皇几个月,突然变成了哑吧。可能是酒喝得太多了,伤了宇文赟的消化系统,得了食道癌,或咽喉癌之类的绝症,没坚持几天就死了,而此时他的儿子,北周国皇帝,宇文阐才11岁。北周国大臣,推荐杨坚辅政。
  四、姥爷对外孙的打劫
  公元581 年,杨坚迫周静帝宇文阐禅位于己。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隋王朝,自此建立。
  杨坚这个人,在北周王国,群众基础较好。北周国大成二年,北周天皇宇文赟也看出来了,故心忌之,想除掉杨坚。《资治通鉴》:后父杨坚位望隆重,天元心忌之。他对自个的老婆之一、杨天皇后说:“你给〃 天〃 当心点,总有一日,〃 天〃 会把你家给灭了。”
  宇文赟说到做到; 过了几天,他对亲信说:让杨坚来朝,如其不来,或者来了之后,神色慌张,说明他心里有鬼; 杀了他!《资治通鉴》:周召杨坚,谓左右曰,色动即杀之。
  杨坚获得天皇召见通知后,按朝见天皇礼仪规定; 在家洗了一天澡,吃了几天斋饭; 才进入天台; 朝见天皇。天皇宇文赟看到杨坚神色自若,且对答如流。至少当时杨坚没有说出什么,让宇文赟不顺耳的话,所以就饶杨坚一命。杨坚自个儿也逃过了一劫。
  实际是天皇宇赟看走了眼,杨坚这个人,在北周王国民意支率高,众多朝臣拥戴。看到天皇宇文赟如此荒唐,他早有了“敢叫日月换新天”之志了。天皇召见,杨坚所有能镇定自若,只是因为杨坚的心里素质好。在心智成熟度上,杨坚可比他的女婿宇文赟高多了。他绝对明白宇文化赟对自个儿的这次召见,可能的结果。他也知道天皇宇文赟,已经把自己看做是北周王国的国家敌人。所以他找一个机会,对天皇的亲信,自己的老同学郑泽说:“我早就想到地方上做官了,老同学帮帮忙?!”
  郑译说:“以你的位望,应在朝庭里做大事,但老同学有心思,我明白,敢不效力?”
  不久扬州总管一职空缺,郑译向天皇极力推荐杨坚。天皇当时不想杀杨坚,但也不愿经常看到这个人,天天在自己眼皮底下晃来晃去,所以想也没有想,就同意杨坚出任扬州总管。
  在杨坚正准备赴任的当儿,天皇宇文赟出事了,突然生病,变成了哑吧。“天元瘖,不能言。”其时,所有的皇族亲戚中,杨坚最有威信,所以北周国大臣一致举荐杨坚辅国。
  此举不符合天皇宇文赟的本意,宇文赟虽然荒唐糊涂,但他对杨坚的感觉没有错,他强烈意识到,杨坚这个人,是一个危险的敌人。但他这时哑了,不但不能说话,连一些基本的意识都不俱备。所以杨坚就成了北周王国的丞相。
  宇文赟一死,杨坚扶佐周静帝。周静帝此时才是一十岁孩子。也算是“国家多事,而国无长君”,有许多只眼睛,苦巴巴地看着杨坚。希望他能作北周王朝的周公!
  可杨坚的好朋友,内吏大夫高熲喑喑对杨坚说:“愿为明公作牛作马,如大事不成,熲死而无憾!”
  高熲是挑明了,希望杨坚取周静帝而代之。
  太史中大夫庾季才也对杨坚说:“天道高远,本意难测,但以人心观之,自明公主政以来,祥瑞连连,难道明公还要象箕子一样谦虚吗?”
  杨坚思索良久后,对庾季才说:“果如君言,坚自当努力!”
  回到家后,杨坚的婆娘独孤氏,给杨坚吹起了最为历害的枕头风。她说:“君现在已呈骑虎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从人伦角度,周静帝宇文阐是杨坚外孙。这姥爷说什么,也不能对自个儿才十岁的外孙下手啊?
  可杨坚最后还是能了,因为他外甥手里拿的不是一块小糖,或者一片面包,而是对于许多人来说,都会怦然心动的国家最高权力!
  在最高权力面前,姥爷不再是姥爷,外甥自然也不再是外甥。人类的什么人伦、亲情,在最高的权力面前,会荡然无存。这个时候,人伦会退变为兽伦。
  在众大臣及老婆的鼓励支持下,公元581 年,杨坚对自个儿的外孙下手了,他强迫自己的外孙禅位于己。杨坚这一举动的可耻级别,与姥爷抢外孙手上棒棒糖的一样可耻!
  但我们还得学会抛开小家看大家。杨坚是抢了外孙手里的东西,不道德。但国家不是一个东西。得到它的人,不一定幸福;失去它的人,未必不幸!我们应该看,许多人争夺国家最高权力过程,因为这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但我们更应该看看,国家到某些人手里,人民会怎么样?
  如果我们的“国”被某人获得后,国和平多了,人民安定多了,偶而还能最低限度地填饱肚皮。则我们应站到历史高度,宽容某些人,在获得“国”的过程中,所用的一些不干不净的手法。以这一种标准,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刘邦的军队,也曾参与过不必要的杀戮;忽略李世民皇帝,在通往帝王的宝座上,居然是踩着自己兄弟的尸体;忽略了赵光义皇帝,可能的斧光烛影!
  所以,我们最后也得原凉姥爷杨坚,他虽然抢了外孙的饭碗,但他给我们带了大一统的中国,还有筑了几条、到现在都在发挥作用的运河。
  特别是在他领导下,创建的中国科举制度,许多人把科举制度,看做是中国人第五大发明。这位曾经抢了外孙之国的隋文帝,据一份资料调查表明:在外国许多朋友心中,隋文帝排在所有皇帝之前,是外国人最佩服、最喜欢的中国皇帝。古人讲:临书必敬,读史必恕。把这话用在隋文帝杨坚身上,我们心甘情愿!
  五、恶梦迁都
  杨坚称帝之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 年,杨坚下令,于长安之北龙首山,开发新建大隋王朝的首都新区… 大兴城,王朝重臣高jiong ,任首都新区建设总指挥。
  《资治通鉴》里,记载了隋文帝杨坚迁都大兴的的三个理由:一,嫌原国都长安,制度狭小。时代发展了,首都的许多条道路,建筑跟不上进代的要求,象现在的许多城市一样,搞折迁重建,代价太大,所以从经济成本角度计,搞一个新城区,更为划算。
  第二个理由,比较吓人。司马光老先生说,杨坚所有想迁都,是因为长安老北周国的皇宫里“多妖异”,杨坚不敢居住在老皇宫里,所以他想迁都大兴。《资治通鉴》里也只是说北周国皇宫“多妖异”,但北周国皇宫是如何地“多妖异”?
  是有待者看到皇宫里,有走来走去的鬼魂?(如我们看到恐慌大片里的一些恐怖境头。)
  还是隋文帝本人看到了什么诡异的东西?
  或者皇宫里,老是有内待人员莫名其妙地惨死等等?
  老夫子们喜欢“不语怪力乱神”,司马光这等儒家大师,自然要和老夫子们同声同调。但是我们还是要谢谢老生生,他用他的如椽大笔,在《资治通鉴》写道:“宫内多妖异。”只是我们这些好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