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自命通天道、可能比张半仙还牛的当世高人说:柳谷口异象其实是上天向当世中国人,兆示了一个谶言:牛继马后。
这次异象,后来被一些世外高人,编写在《玄古图》这部书里,《玄石图》这部书就是这么认为,异象隐藏了一个神秘的谶言:牛继马后。
跳出中国现有的历史记载不谈,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再一次面对柳谷口异象。
天下大雨了,从柳谷口的山谷里,涌出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让我们所有人都会奇怪的是,这些石头,居然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象马,有的牺牛,还有的象传说中国凤凰,麒麟,最为奇怪的是,有一些石头上,还存在和天上的星序相通的图形,在一块象乌龟的大石头上,还刻了怎中国汉字:大讨曹。
按我们现代人处理此类事件的模式,第一想到,会不会是人类所为?
某个吃饱饭没事做的家伙,趁天下大雨,跑到柳谷口的山里,先凿出了许多块石头,再凿出许多动物的形状。并在某个石头上写了三个字,然后让水从山上流下来。
如果是一个现代人,想做到这些事情,有点难度,但总是可以做到。
可柳谷口事件,是一千五六百年之前的古代。其是,象凿石头用的钢质铁器,还没有普及,另想凿出许多种动物的形状,包括天象图,八卦图,需要:
一、这位古人需要撑握较高的石工雕刻。
二、这位古人,还需有一点五行八卦知识,天象知识。
三、他要用充足的进间,因为雕刻这么多的石像,是一个较大的工程。
四,他需要特好的运气,因为他的雕刻,被许多人解读为一个神秘的谶言,最后居然阴差阳错地应验了!
这最后一点,让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史学大师司马光等人,把这件奇异之事,收到了《资治通鉴》这部较严谨的正史里,笔者也没有答案,只是如实地纪录下来。供聪明人参考。
二、司马马懿眼里的柳谷口异象。
柳谷口异象被皇帝当做是很代汉之祥瑞,班布于天下。所以全魏国臣民,都知道公元223 年,黄初四年,在张掖柳谷口发生的这件灵异事件。
但对于这件灵异事件的理解,却是各人有各人的理解。魏王朝的权臣司马懿和巨鹿人张郅理解一样:
一、他认为这件灵异事件,绝对不是上天向世人兆示,魏代汉之祥瑞。
二、他也看出“牛继马后”谶言的端倪。
和其它通晓天机者不一样,司马懿知道自个儿是异象里的主角“马”。“大讨曹”的三个字,在他的脑海里,很可能就是我们对字面最直接的理解。用我们现在很政治学里的话,曹氏家族,有一天完成了他们家族的历史使命后,会退出历史的舞台,甚至会走到民意的反面!所以“大(伙)讨(伐)曹”,再由司马家族取曹氏家族而代之的,按谶言理解,司马家族就是谶言里出现的“马”!
对于司马懿这个人,我们许多人从《三国演义》里了解他的形想:有老狐狸式的智慧,待人处事,处理国家事务,包括军事指挥,极有手腕。即便聪明如诸葛亮这类人,与司马懿作战,也占不了什么便宜。而且司马懿对于国家最高权力,充满野心!
当然小说演义,对人物的刻画也许过于夸张,但在《晋书… 宣帝纪》也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在魏武帝之世,魏武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三马同槽,三匹马在一个槽里吃食。
魏武帝也是一特多疑之人,如果说司马懿具备老狐狸的品质,则魏武帝就是老狐狸他祖宗!
他把这个梦与司马懿平时的表现结合起来,很快发现,司马懿这个人不简单,有狼顾之相,(狼顾之相,在面相学上,叫做野心相)魏武帝叫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重点防范司马懿。
司马懿也是一聪明人,靠着低三下四地,给魏武帝当马夫(刍牧)这些烂事儿,消除了氏父子对他的疑心。这一招叫做扮猪吃虎,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抓到姑苏时,也曾用过。所以这司马懿到有勾践之风范。
当公元223 年柳谷口异象出现之后,司马懿对于自个儿的历史使命,有点意识了。他认为:自个儿的家族很可能要代替曹魏家族。但他也对“牛继马后”的谶言,也深信不疑。他也在想,会代替他们家的那头牛在什么地方?
虽然牛继马后,是天命所至,但司马懿却有点不甘心。此时他还没有做皇帝,但他自命已经通察天意,自个儿家族代替曹应是早晚会发生的事儿,但自家马后,居然还有牛在等啊!
在美国的科幻大片《魔鬼终结者》里,说未来人类的敌人,派对一机器人终结者,坐时空机器,进入未来人类领袖的童年,想通猎杀人类领袖的母亲,来达到消灭人类领袖的目的。
司马懿读懂了柳谷口异象之后,他所做的和机器人终结者一样,他想找到未来可能代替他家族的“牛”根在哪儿?
与机器人终结者相比,司马懿很有优势,他不需要花大力气,去找时空机器,他事先知道未来之事,他只需要在他的时代,寻找咱中国人未来领袖的老祖宗,然后结果领袖的祖宗。
司马懿用他老奸巨猾的眼睛,象狼一样地搜索一切可能的对象。按谶言字面的理解,牛继马后,马是指司马懿。直接的对应法子,牛应是指姓牛的人。当时的魏王朝,哪一个姓牛的大臣,或会代司马家族?成为咱中国人后来的国家领袖?
司马懿想了又想,分析了又分析,居然还真找到了一个大将军牛金。牛金这个人刚开始投靠魏武帝,后来跟着司马懿东征西讨,打了许多胜仗。比如蜀国名将马岱,就曾是牛金手下败将。而且更为关健的是,牛金为人不错,与手下将士相处得很容恰,在朝臣之间,口碑很好,民意支持率很高。如果姓牛的中,哪个人能取代他司马家族,司马懿认为,非牛金莫属。
《晋书… 元帝纪》说:“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 司马懿) 深忌牛氏,遂为二槪惨豢冢灾蒲桑巯纫颜撸远揪起财浣=稹!�
这司马懿这个鸟人,够奸的,他为了毒杀牛金,专门发明阳阴酒壶,请牛金过来吃饭。阴阳酒壶只有一个出酒口,但学问全在这倒酒的功夫里,他先倒出没有毒的酒,再倒有毒的酒,毒死了牛金。这好人牛大叔,到死可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三、牛在哪里?
公元251 年; 司马懿死了; 他的儿子司马昭代替司马懿主魏国国政。
司马家族,自司马懿开始,就想取魏而代之。但司马懿没有来得及实现自个儿野心,就死了。他儿子司马师,对于国家大权野心,是昭然若揭。只是可惜,公元255 年,司马师也死了,他和他的父亲司马懿一样,没有来得及实现自个儿的野心。司马师的弟司马昭,接过哥哥的班,做了魏王朝实际的控制者。
这个司马昭,对于国家最高权力,更是渴望。所以当时社会流传了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随便到路边上找一个陌生人,基本上都知道司马昭想要干什么,会干什么!
这里面可能有一点夸大与误会成份,因为自司马师公元255 年执魏国国政,他一直坚持到公元265 年,所以没有向皇位下手。由客观原因,魏王朝在当时老百姓心中,还是有比较高的民意支持率。用封建迷信一点的话说,魏家王朝,王气未衰。所以司马师只能尽心尽职地“帮助”魏国的皇帝管理国家。
司马昭执政时,还与魏国皇帝闹了一点小别扭,公元260 年,当时的魏国皇帝曹髦,认为司马昭太不把皇家当回子事,所以他带了几十个左右随从,想诛杀司马昭,而反被司马昭的手下所杀。
司马昭迫于舆论压力,把自个儿忠心的部下给杀了,然后又从曹氏家族里,找出一个孩子,“帮助”他再做皇帝,这一做,就做了七年。虽然大伙儿都说他的野心,路人皆知,但司马昭到死,都没有敢做皇帝。当然,他的权力比皇帝还大,是魏王朝实际的皇帝。不穿龙袍的皇帝。他是学习曹操来着,有许多人劝曹操做皇帝时,曹操说:“如果天命在我,我做周文王。”
曹操这种说法是很有意思的,用我们现代人的话说:命里没有的东西,你莫强求,命里有的东西,你跑也跑不掉。这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以我们现在人的眼光看来,到显示出,也咱中国古人的一种风范。
魏武帝给司马懿他们带了一个好头,所以司马懿有做皇帝的机会,他不做,把机会留给儿子;而他儿子也有做皇帝的机会,他把机会留给弟弟司马昭。到司马昭之世,他们家族在魏国的势力更强大了,许多人都认为他会做皇帝,但他还是把机会留给儿子。
曹氏家族里,只有魏武帝一个人想做周文王,而司马家族里,却出了三想做周文王的家族成员。把老曹家,与司马家拉到一起比,我们还是发现,司马家族里的人,还是一个蛮沉得住气的家族,是一个能做大事业,把事业做大的家族。
司马炎执政时,他做皇帝的条件太成熟了,用忽悠人的话说:天将与之,不取反得其咎!
所以他老爸司马昭还没有死时,司马炎喑示皇帝,封司马昭为晋王,老爸一死,司马炎又骗魏朝的皇帝拿出了禅位诏书。
公元265 年,司马炎代表司马家族,终于称帝。这一年,距离张掖柳谷口异象42年。司马家族称帝之后,柳谷口异象的象征司马家族会兴起的第一个谶言实现了。用巨鹿人张郅理解,老天爷降符瑞,应不会放马后炮,但这马前炮放得时间也太长了,距离魏国灭亡,还有42年时间,就把象征司马家兴起的符瑞给放出来,对魏朝有仇恨的人,或者想看热闹的人,他们的心都要等恢了。
特别是那个冤死鬼牛金,还让司马懿用一把阴阳壶给毒杀了,还不都是谶言惹的祸?!
司马家是出头了,但按柳谷口谶言,马出来了,牛也不远了,这牛在什么地方?
难道真让司马懿给猜对了,继马后之牛,就是牛金?
如真是如此,这神仙以后,就不能到人间来混了,他原本把人世间的一些事,按排好了,但让某些人猜到天机,所以改变了神仙管理人间的计划。
这神仙以后,当下岗到凡间来做人,而应把那些人本事通晓天机的人,提拔到天上去作神仙!
还有点让人想不通的是,司马家族从司马懿开始,到孙子司马炎,个个好汉。如果司马家族每一代子孙,都是英雄好汉,这皇帝都让司马家族做好了,大伙应没有意见,何必换来换去?
但柳谷口的谶言,却说要牛继马后,怎么样,才能让牛继马后?
有一句话说,上帝要一个人灭亡,先让他疯狂。
对于司马家族来说,上帝想要让司马家族从咱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就让司马家族,自从司马炎创建晋王朝之后,生出的接班人,变成呆子、弱智。
牛继马后的谶言,就是从司马家族的第一个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