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李敖:李敖杂文集-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洪炎秋先生的文章出现後第叁天 ,何凡先生在 「棒子问题」(十一月叁十日「联合副
刊」)里,特别称赞这种「委婉解说」的态度;又过了两天,东海大学的梁容若教授也写一篇「天国之路」(十二月二日「中央副刊」),也「略说一点感想」做为呼应。
对洪炎秋先生的文章,我向来是佩服的,我在初中二年级就读他的那本「闲人闲话」,就觉得他那一支笔,有维护真理或颠倒是非的能力。七八年前,有一次我跟帮过我大忙的台大中文系主任台静农先生聊天 ,我就特别称赞他们系中的洪(炎秋)教授,并且庆幸洪教授的「笔」,都是朝「维护真理」一条路上走。
可是这一回,我觉得洪炎秋先生走错了路了。他没摸清什麽是「真理」,就开始「维护」起来了。所以我不得不走出来,细细批评他一番:
洪炎秋先生的第一个错误是他既承认「死抓棒子」的「罪状」、承认「不肯移交」的
「罪状」,也承认「阻碍青年进路」的「罪状」,但是却说这些「罪状」是「情有可原」的、是「没有什麽极恶大罪」的。所以要喊一声「冤枉」。这不是很有趣的矛盾吗?
洪炎秋先生说「棒子」是「饭碗」,不能交,交了只剩下「十一万五千元」,两叁年就
光,「等於谋财害命」。这是很不公平的话。
一、我已指出这是拿「养老院」或「救济院」的标准来看「学院」。这是不对的。「学
院」的重点是促进学术,教授的生活是「个人的私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学院」,有负担一个教授由壮到老、由老到死的义务。
叁、世界上没有任何老不长进的教授,可以厚颜「啃」一个「学院」,一直「啃」到死的权利。
四、「学院」要求的是促进学术,凡是不能达成这个要求的人,一概不必再「鞠躬尽瘁」了,只要「鞠躬下台」就行了。
五、这种「鞠躬下台」,是新陈代谢,并非「谋财害命」。
六、新陈代谢是替国家学术培养生机,在这种「理」下,没有什麽「情」可言,所以不必喊「冤」,也不必喊什麽「刀下留情」或「情有可原」, 我们不能因为「情」,就
断送了「理」,不能因为「颐养」一些老不长进的「天年」,就断送了学术上新陈代
谢的命脉!
七、「十一万五千元」上下的退休金,放利息每月可有两千元,并不比现职的教授待遇少多少,并且退休的人并不是废人,还可以「东奔西跑, 其口於四方」。
八、 老不长进的人不退休,在「人事冻结」的紧箍咒下,新陈代谢的作用完全被勒死了。当年他们得一个硕士学位,就可以当教授;可是现在呢?一位才华卓越的青年学人
得了硕士回来,只能得到一个助教名额!这位学人能当教授却没有机会,许多青年
学人能当教授、讲师或助教,也没有机会,这种「老年人堵在前面,青年人推在外
面」的现状,岂是中国学术教育之福?
九、青年人走投无路,可曾有老先生们替他们讲一讲话?他们没有「十一万五千元」,也没有机会,他们是否也要「恳求高抬贵手」,有混一个「饭碗」的权利?在宪法第十
五条、第一百五十二条里,明定人民有「生存权」、「工作权」,「国家应予以适当
之工作机会」,可是,青年人要问,「适当之工作机会」在那里?他们肯研究、肯进
取、有朝气,肯为一千元就出卖自己一个月的廉价劳力,可是,老先生们为什麽不问
问,像这样的青年,失业的还有多少?「十一万五千元」的保障,每月两千元的利息,
就要大喊「谋财害命」,试问那些没有「十一万五千元」,每月连一千元的职业都找
不到的青年人,该怎麽活法?对这一点,老先生们为什麽装聋作哑不说话?
十、所以,在「学院」里占着房子、领着薪俸、拿着实物、分着津贴的老教授们,实在没有理由再喊「冤」、再喊「谋财害命」,因为早该属於青年人的「财」,已被他们「
谋」掉了!早该属於青年人的「命」脉,已被他们戕「害」了。他们把「学院」变成
了「养老院」和「救济院」,还不能接受年轻人的批评,还要「委婉解说」,还要用
文章、书信、演说来反击、来诡辩,他们好意思吗?他们的「恻隐之心」呢?「羞恶
之心」呢?「是非之心」呢?他们既非漫无心肝的人,在这叁种「心」中,总该有一
种罢?
* * *
洪炎秋先生的第二个错误是他的待遇菲薄不能研究论。对这种怪论,因为他口口声声呼吁「愿人人都做肥料」,所以,我用一个粗浅的「肥料」的比喻来答覆他:
比如说,一个人提着裤子上毛房,蹲在毛坑上,占着毛坑,当然要拉屎,不管是乾屎稀屎黄屎黑屎,他总该拉。他头脑没用处,思想已臭,但是大便有用处,并且愈臭愈好。大便可以做肥料。可是他占着毛坑,蹲在坑上,却居然死皮赖脸,硬不拉屎。他不拉一大堆,反倒说了一大堆,推托什麽没吃饱、闹胃病、生痔疮或便秘之类,其实都不能成为赖着不拉的理由,更不能以他死後乐捐体供作解剖或肥料的巧计,做他生前霸占毛坑自己不拉也不让别人拉的藉口。这根本是两码事。诗意一点说,他死後「化做春泥更护花」的伟大,并不能抵消他生前「占着毛坑不拉屎」的罪过。
这样说来,装龙的,一定要像龙;装凤的,一定要像凤;蹲毛坑的,一定要拉屎;做大学教授的,怎麽能够不研究?没paper?光在讲台上鬼混一阵就算了事?
何况,「待遇菲薄」的理由,洪炎秋先生自己就把自己驳倒了,他说:
话得说回来,就在这样的中国,仍旧很有些实行着忠臣不事二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天关在研究室中工作的教授。我所服务的台湾大学,任何一个学院,都不难找出这类的书呆子。就连被骂得狗血喷头的文学院,一天到晚,孜孜於书斋中的,也大有人在,哲学系的陈康教授、史学系的劳 教授、中文系的王叔岷教授等人,都是有目共赏的好例。
这不是奇事吗?这些「书呆子」为什麽有paper呢?他们为什麽能在讲课、 口之外,还能写paper呢?这不是证明了「待遇菲薄」并不是老不长进的护符吗?
十二月一日,梁实秋先生在「整顿高等教育的几点意见」(「文星」七十四期)的後记里,就指出:
我们处在目前的情形之中不愿有任何怨言,因为待遇最微薄的还不是教师。
我尤愿指出,待遇最微薄的,尤其不是教师中的大学教授,大学教授不但待遇不算最微薄,并且研究的环境与时间,比一般公教人员都来得多。但是试看他们有几个在「孜孜 」的努力工 作?他们只是鬼混而已,无怪乎蒋匀田先生要在「如何矫正高等教育的怪状」(「文星」七十四期)里说:
假使用「焚膏油以继晷」的时间「去搓麻将」,则李敖先生所说的那些怪象,我虽不希望其有,却不敢断其为无了!
十二月二日,乔龄先生在「人才之叹」(「大华晚报」)里也认为:
实际上就有他(李敖)所指责的现状存在,那就是「把持」,……今天不但某国立学府如此,政界亦复如此。
「把持」的现象并没什麽不得了,甚至是人之常情,不过「把持」要「把持」出个体统,不能太使人看不过去。以台大文学院为例,至少十四年的「把持」局面总该有点明显的改进,总该多出几个陈康先生、劳 先生或王叔岷先生,总该把学风的招魂幡「文史哲学报」愈出愈厚,总该培养几个不靠色相和马屁而当讲师助教的青年学人,……可是这一切改进 起码的改进,在沈刚伯先生的领导之下,都毫无成绩可言,所以我说,沈刚伯先生不好再干下去了!他实在应该「引咎辞职」。「引咎辞职」是一种光明磊落的态度,它表示自己干不好,放开手,让出机会来给别人干,这是西方人的态度;我们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经常是自己干不好,也不让别人干,自己硬要说什麽「既往不咎」,「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过去的不算,再来一次」,硬要再表演「将功折罪」、「改过自新」,表演「非我来不可」,表演「鞠躬尽瘁,死而後已」,表演「你别急,我总有一天会拉出大便来」。这是很可怕的现象,也是很不要脸的现象。沈刚伯先生似
乎不是不要脸的人,跟他一个调调的老不长进的教授们,似乎也不是不要脸的人,他们应该知道所以自处之道。为他们诸公计,我有四点意思也许可供参考:
一、如可退休,实在可以考虑退休了,你们都是教了叁四十年书的人,难道还教不出一些中年人或年轻人来接你们的手?如果教出来了,你们该「赏」给他们一点施展的机会;如果教不出来,你们该痛感你们的失败,不好再教下去了。
二、如果你们还是赖住不走,你们总该多多发掘一些可以有大作为的青年人,将来在你们「破棺材占冢」的时候,替你们挽救你们所留下的烂摊子,而不要在那个时候,又由一些矮人、奴才和庸才来把持。
叁、你们总该写点paper来抢救你们的声誉,并且发誓此後不再谈「待遇菲薄不能研究论」,该知道这都是自欺欺人的鬼话,即使国家对不起你们,你们也不该对不起青年人和学术,何况在这种困难的状况下,国家待你们并不薄!
四、你们应该经常向你们的领导人物学习,你们的领导人物不爱财的沈刚伯先生,从这个月起,每月多拿「嘉新讲座」六千元的补助,我想他一定会拿出研究成绩给我们看看了,他一定该有paper了。十二月十五日,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代所长、我所佩服的刘世超先生,在他的「大学的师资问题」(「新时代」叁卷十二期)里,在批评「李敖君的文章」以後,曾有这样的话:
以台大文学院长沈刚伯先生为例:他虽然年近七十,但他的教书,讲解精审,思想通达;所兼行政工作,事务繁重。我们还可以要求他在研究方面像年轻人一样做斩将搴旗的工作吗?
「李敖君」的答覆是:当然要,为什麽不这样要求呢?他在「研究方面」若不「斩将搴旗」,他还配做文学院长吗?他的教书,「讲解」是否「精审」、「思想」是否「通达」,我李敖没选过他的课,只有天晓得;不过「行政工作,事务繁重」一点,则凡是了解文学院内部状况的人,都知道本院院长的「行政工作」,并非「事务繁重」。
所以,我们相信沈刚伯先生在教书和办公以外、在向于右任老头儿写肉麻寿序以外、在武侠小说惊鸿一剑以外、在读徐复观先生的联盟信和慰问信以外,一定还有馀力写paper,写p…a…p…e…r。就因为他有这种把握,所以不爱钱的他,才抢先接受了「嘉新讲座」的每月六千元的津贴,为穷途潦倒的台大文学院,带来了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