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公府嫡女 作者:马晓样(晋江金推vip2013.11.28正文完结)-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
梁希宜心领神会的点了下头,秦家二公子的事情,祖父还是挺埋怨秦家老太爷的,管得住管不住家里的儿子和媳妇?若是不看好同定国公府的婚事,你tm别上赶着做主呀!
梁希宜笑着接过丫鬟端来的菊花糕,因为是重阳节,各式典型都以菊花的样子为主,精致漂亮,看着就喜人,定国公一口吃了个甜点,望着梁希宜,目光莫测高深,道:“你以为他是真愧疚啦?不过是还想抓着我家孙女儿不放手呢。”
梁希宜微微一怔,想起了前几日秦家小六的幼稚之言,莫非这事儿他还跟他祖父说啦!
定国公一口一个连吃了两块糕点,差点噎着,梁希宜无语的给他倒水,说:“真是那么大人了,吃甜食还这么着急,狼吞虎咽的干什么呀!”
“喂,慢点喝水……”
定国公咕咚咕咚的喝着水,眼底兴奋异常,说:“那老小子说他们家小六吵着要娶你,我本来看不上那个小不点,后来深思片刻,发现这门亲事值当做呀,当然,关键还是看你的意思。你若是觉得他太小了,我就不和秦老头深说了,不过他们家小六我见过,模样还成,就是身子骨弱一些,他爹去的早,娘又是个不管事儿的,你嫁给他可以跟在咱家似的,当家做主!你早点生个儿子,以后把家业渐渐转给儿子就好,至于小六,有没有的无所谓吧。”
祖父,你太直白了!
“小六媳妇若是你,秦家老太爷更不敢亏待他,更何况他是在老太君院里长大,不怕到时候分家分的少。秦府又是重名声的书香门第,他们家大老爷是儒生,讲究兄弟友恭,到时候也不会为难没了爹的侄子。小六年龄也不大,祖父信得过你调/教人的手段,现在连佑哥儿我看都被你管的服服帖帖,还担心自称喜欢你的小六吗?等他年岁大了,不喜欢你了,你儿子都有了,他爱出去玩也影响不了你的地位,我感觉这门亲事比同秦家二少结亲还好,你觉得呢。”
梁希宜啼笑皆非的望着好像小孩子般开心的祖父,胸口处涌上一股暖流。
祖父日渐天年,最为感叹的就是没把她的婚事定下来,死都不甘心!所以祖父此时才会这么高兴吧,兴奋的都睡不着觉。他都如此说了,自个还能说啥!不过万一她生不出儿子呢?哎,生不出儿子的女人跟谁过都不太会幸福,这事儿倒也不用考虑了。
梁希宜仔细计较了一番,道:“若是同秦家小六定亲,我倒是无所谓的,但是想婚前立个协议。若是秦家不同意,那么就算了。”小六是个不错的孩子,梁希宜不希望他后悔,若是日后真是遇到真爱,她反而愿意成全他们,那么很多事情自然婚前说好便是。
定国公沉思片刻,缕着胡须点了点头,说:“自然是要有要求的,上次桓哥儿的事情恶心坏我,亏我还觉得他是个不错的年轻人。秦家若是还想求娶你,我必须同他们条条框框罗列清楚,省的你日后烦心,到时候我都不在了,你那个认钱颜开的爹,若是没好处,必是不愿意护你的。”
“呸呸呸!什么叫您不在了。”梁希宜佯怒的瞪着祖父,眼前忽的浮现出欧阳穆柔和的眼神,他的事情,有必要同祖父说吗?只是若说是欧阳穆喜欢她,别说她难以启齿,就怕祖父都不相信呢!
“哎,我已经是古稀之年,若是你父亲和大伯靠得住,我也不会让你委屈于秦家小六。哪个女孩不愿意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下,嫁给英俊帅气,学富五车的少年呢。”
“什么叫委屈于他,他是个好孩子,若是大家真能过到一起去,感情再慢慢培养吧。”梁希宜对于婚姻倒是看得开,再不济也比上辈子强了吧。上一世她都随遇而安的和李家世子过下去,何况是心思纯净的秦家小六呢。经历过一次婚姻的梁希宜更能明白,结婚绝对不能单看这个人,这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若是对方有长辈同你家是死仇,那么日子过的太没劲了。
定国公同孙女儿一拍即合,两个人开始琢磨婚前协议内容写什么好呢。其实在当下的世道,唯有关于立嗣的协议,比如养老送终、传宗接代和继立门户等等。
男女的婚前协议极少有人提及,在法律上或许并不算数。但是定国公府同秦府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若是双方私下对此认同,在官府备案,倒未必是不能日后护着梁希宜一些。反正这次是秦老头主动送上门让割肉的,定国公为了孙女儿的未来幸福,着实不想手软了!
再说,秦宁桓同他的表妹杨芸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那些知道他曾经有益于秦宁桓的老朋友们,若是发现在这种事后,他居然还肯把孙女儿嫁入秦府,指不定如何笑话他,所以定国公必然要为难一下秦老头,否则他自个是如何都无法痛快的。
重阳节后,皇上下旨赐婚,陈诺曦高调的同五皇子定下婚约。
据说下旨那日,京城城东的陈府府邸上空是一片五彩祥云,缓缓消散于蓝天白云的尽头,很多百姓都看到了,于是不知道从哪里传出陈诺曦是仙女下凡的流言,一时间拔高了五皇子的形象。
这本是皇上希望听到的言语,故意在朝堂上问了起来,因为这事儿确实发生过,大臣们为了取悦皇帝描述极其细致,活灵活现,不由得让皇上觉得,陈诺曦出身不凡,艳冠群芳,隐隐有皇后之姿。
梁希宜听后觉得好笑,老皇帝想让五皇子做储君想疯了吧,开始借着陈诺曦蛊惑人心,只是那五彩祥云当真奇特,莫非陈诺曦确实不凡,那么存在陈诺曦这个变数,这一世的历史会发生变化吗?
梁希宜甩了甩头,谁当皇帝都同他们家没关系,她大伯父的官职至今都没恢复呢。
眼下她的庚帖已经在秦家了,亲老太爷又将他家小六的庚帖交给了祖父,双方开始算八字,若是吉利,秦家会在过年前同定国公府正式定下。
一切,有条不紊的平静进行着。
欧阳家突然变得很低调,二皇子听说陈诺曦被父皇下旨赐给了弟弟,足足有七八天未曾踏出皇子府一步。因为二皇子同五皇子是亲兄弟,为了照看皇上的脸面,二皇子不适合为了个女人同父皇,弟弟制气,那么欧阳穆呢!他当初既不娶骆家女,又看不上白家女孩不就是因为陈诺曦吗?此时居然连个屁都不放,着实成为了许多官家子弟饭后的茶水话题。
一向高调的欧阳家是不是低调过头了些?
陈诺曦也在等待着欧阳家的表态,自从那日蹴鞠大会时,欧阳穆表示两枚古玉会赠送给心爱之人,陈诺曦便开始等着,想要看看是否会送到自个的手中,没想到一直了无消息。
她思前想后,既然欧阳家已于她无意,皇帝的盛情陈府是躲也躲不过的,不如痛快的应下五皇子婚事,早早站队,彻底帮五皇子筹谋夺嫡大业。
所谓五彩祥云,不过是运用了折射原理故弄玄虚罢了。在答应五皇子婚事的那一刻,陈诺曦也同父亲陈宛摊牌,如今皇帝执意赐婚,他们陈家就算是想躲开贤妃娘娘也不现实,不如为了日后的荣辱不衰,坚定扶植五皇子上位。
陈诺曦是现代女性的思想,不迂腐,更何况她本就想成就一番事业,唯有权利在手,才可以推广现代先进的想法于世人之中。陈宛一直认为长女变得日益优秀,不同寻常,他本无意于夺嫡之争,想一心忠于皇上,但是皇上的赐婚彻底将陈家绑在了贤妃娘娘身上。即便他不帮五皇子,待日后二皇子登基,也会把陈家当做五皇子派连根拔起,所以无奈中只能随着女儿站在五皇子一边,早早图谋。
上一世的陈诺曦是高门贵女,没有现代女子的远见魄力,陈宛虽然晓得未来之路十分艰难,但是碍于书生内心,认定嫡庶有别,受到二皇子继位才是规矩的传统思想影响,即便女儿嫁入镇国公府,他对于五皇子的扶植也不如今世坚定。
但是现在,陈宛在陈诺曦的分析下,提早开始帮助五皇子。种种朝堂格局的改变凑在一起,凛然让五皇子越来越意气风发,生出一股不小的势力。朝堂上,开始涌出大量言官参奏欧阳家不是,什么仗势欺人,圈占土地,欺男霸女,真真假假的折子如同雪花般不停的被皇帝在朝堂提及,引起众人议论,还因此罚了几个欧阳家子弟闭门思过。
从始至终,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欧阳雪没发表任何意见。眼看着这次有人把欧阳穆单拎出来递交奏折,貌似什么都没做的欧阳家依然保持沉默,直到一封边关急件突降京城,将朝堂上对于欧阳家的批判声音彻底浇灭。
西凉国皇上的二皇子宇文静,率领十万大兵已经攻破了黎国东边边关的阜阳郡!
“战报为何此时才进京!”
老皇帝气的在朝堂上当中甩掉了奏折,众大臣却沉默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得到。
靖远侯唇角不屑的扬起了起来,他早就得了消息东边边关处发现西凉国扎营大军,但是当时朝堂上弹劾欧阳家正欢,他们家子弟都闭门思过了,自然寒了任何报效国家之心。在关卡处故意压了压送来消息的送信官,让他延迟。
皇帝自个渠道的人马大多数已经转给五皇子,所以这封信是先送上五皇子府上的,而不是朝廷!五皇子当时忙于陈诺曦的婚约,哪里会一一观看来信,所以发现时已经是一个月以后,西凉国的大军都攻破阜阳郡守了!
大学士谏言,此时已经不是论责的时候,前方既然溃败,百姓自陷入兵荒马乱之中,京城若是不立刻做出反应,容易造成内乱啊。老皇帝见众人复议,问道,任谁出征!
这还用说吗?
阜阳郡位于黎国正北处,挨着西北,欧阳家在西北的人马此时最合适过去援兵。
原本阜阳郡最初也是由欧阳家的子弟把手边关,但是近年来老皇帝逐年消减欧阳家的权利,阜阳郡的将领早就替换成皇上和镇国公府的人马,此时兵败如山倒,理当镇国公府出人才对。
贤妃娘娘听说后半夜里哭了好久,给皇帝吹着枕边风,对方十万大兵,又打了黎国一个措手不及,最为关键的是黎国没有任何准备,粮草,马匹都需要调度,第一批去前线的将领不是送死是什么?他们家人丁本就稀薄,自然无法为国家效力了。更何况北方不是一直是欧阳家的地盘,关键时刻怎么能让欧阳家养尊处优。
众大臣各自有所盘算,虽然很多人愿意家里年轻人出去闯荡,却要看是跟着谁去打仗,像上一次南宁平乱就是好差事,有欧阳穆领着一切安好。此次对方真刀真枪,不是小打小闹,稍有不慎就没了命,若是主将不靠谱,索性不让孩子跟着去了。于是谈论了许久竟是找不出合适人选。
皇帝想起了靖远侯府,但是自从老皇帝罚了欧阳家子弟后,靖远侯就开始生病在家里静养,欧阳穆也于前几日被他罚下殿堂回家省过,他哪里有脸不过三四天就转脸让人家出山!
他就不信全天下没有能打仗的兵了!老皇帝是认定了不用欧阳家人马,朝堂上自是没有官员敢提及,有人出主意从西山军调度隋家军前往北方援军,但是路程遥远,援军最快要十余日后方可抵达北方,到时候还指不定西凉国打到哪里了。
最后皇帝见湘南侯在京中,索性让他披挂上阵做大将军,再集江南的诸位小将军北上援军。这个决策并不高明,但是大家都清楚皇帝要面子没人敢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