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谋略+番外1 作者:瑾瑜(潇湘2012.05.07vip完结)-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妈妈忙屈膝应了,“夫人放心,我省得厉害关系的。”
孔琉玥点点头:“我不在期间,有什么事,你记得先问过二夫人和卢嬷嬷的意思,不要擅作决定,再就是约束好我们院子的人,别让她们以为主子不在,就可以为所欲为。”
她说一句,梁妈妈应一句,末了道:“夫人只管放心的去散淡,家里有我呢,绝不会出任何岔子的。”
孔琉玥又交代了几句,奉命去看三个孩子的箱笼都收拾得怎么样了的珊瑚回来了,行礼后禀道:“三位小主子的箱笼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大姑娘和四姑娘已经梳洗了睡下了,三少爷还在看书。”
闻得傅镕都这会儿了还在看书,孔琉玥越发坚定了此行要让他好生散散的念头,才七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真让他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才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因小失大了!
次日一早,孔琉玥领着三个孩子去乐安居辞了老太夫人,便被送行的二夫人和卢嬷嬷等人簇拥着到得垂花门外上了车,缓缓向城外驶去。
孔琉玥领着三个孩子坐了一辆朱轮华盖车走在前面,后面是四辆黑漆平头马车,各坐了谢嬷嬷珊瑚璎珞晓春知夏并三个孩子的奶娘及两个近身服侍的大丫鬟,再加上跟车的婆子和护卫,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城门,沿着临河的官道不紧不慢的往庄子行去。
已是九月的天,天际高阔,丝丝白云如练,万里清光倾洒在大地上,发出淡泊且炫目的光彩。
别说初华洁华长这么大还从没出过城,连孔琉玥来了这里这么久,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城,对道路两旁的风光自然有些贪恋,不时掀起车帘往外看之余,母女三人还时不时的说笑几句,一扫连日来的郁郁,车内的气氛十分欢快。
马车沿着河道继续前行,眼见河道对面是一片望不到头、荒无人烟的空地,微微凸出有一米左右的矮坡上是一片片白色的结晶,在日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不曾化尽的雪,孔琉玥只觉好看得紧,因招呼孩子们道:“快看对面的地,像不像是一片将化未化的雪?”
初华和洁华忙顺着她的视线看过来,都拍手道:“像,像极了,好漂亮!”
孔琉玥笑着点点头,正要再说,冷不防就瞥见傅镕正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方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一路上傅镕就没怎么说话,因坐到他身旁,一手抚上他的额头,一面关切的问道:“镕儿,你怎么不说话?敢是身体不舒服?”
傅镕睁开眼睛,摇头笑道:“母亲不必担心,我没有不舒服,我只是在默诵昨儿个师父讲的功课罢了。”
这孩子,怎么就能这么懂事呢?孔琉玥半是心疼半是无奈,正色说道:“镕哥儿,我知道你心里有压力,觉得你爹爹既然把重担交给了你,你就一定要承担起来,方能不辜负他的一番期望。可你也要想想,你才七岁,还这么小,就算真要让你承担,你短时间内承担得起来吗?家里还有太祖母和我,还有你二叔二婶呢,你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念好书习好武,其他的你真的不必多想,且想了也没用,反倒还有可能伤了身体。今儿个既然是出来散淡的,你就把这些都暂且丢开,只管安心的散淡,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等你散淡回去,精神好了,读起书练起武来,自然也比以前更事半功倍!”
“可是,”傅镕被她一席话说得有些意动了,但仍自我克制着,“可是此行足足五天呢,我怕回去后就生疏了……”
孔琉玥不待他把话说完,已挥手打断了他,“可是什么?生疏什么啊?说了是出来散淡的,你再贰歪,扫了我们的兴,我可就生气了啊!”说话间,已不由分说撩起他身后的车帘,让他看外面。
傅镕说到底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爱玩爱笑原是天性,就算自制力别同龄人强也有限,被孔琉玥这么一说,又亲眼看到了外面的景色,渐渐便也就丢开了课业,与初华洁华一起说笑玩闹起来。
孔琉玥看在眼里,方松了一口气,暗自决定到了庄子上就吩咐人做好吃的,一定要趁着这几日给傅镕好生补补才是。
马车一路前行,只在中途停下吃了一次带的点心,一行人于午后到了庄子上。
方走到庄口,就有珊瑚的爹并高昌顺领着十来个小管事来接人,隔着马车磕头行礼后禀道: 回夫人,屋子都已洒扫安置妥当了,夫人和小主子们直接就可以入住了。
孔琉玥隔着车帘说道:“很好,带路罢!”
一行人便前呼后拥的继续往前走去。
孔琉玥忍不住掀起车帘一角,四处张望起来。当看到到处都一片绿油油、生机勃勃的景象时,一股骄傲夹杂着满足和得意的情绪,渐渐溢满了她的胸腔,这些田地都是她的,她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这种感觉真是太太太爽了!
六千亩地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饶是车轻马快,依然又花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到了庄院外,饶是这样,据来过这里的珊瑚说,她们方才只走了庄子的一半。
孔琉玥听了,自是越发满足兼得意,想不到有一天她也能成为刘文彩黄世仁那样的大地主!
庄院是一栋三进的院子,外带两个小跨院,孔琉玥自然住了正院,因见正院正房、东西厢房、净房并耳房一应俱全,想着只住几日,倒不如母子四人都住一起的好,省得麻烦,遂命初华住了东模具房,洁华住了东次间,傅镕住了西厢房,跟来的下人们则住了耳房。
院子很大,院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地上则全铺的青石板,种了株老石榴并几株正在盛开的桂花,在桂花树之间,还有张石桌,配了四个石凳。桂花满缀枝头,馨香扑鼻,只要一推窗户,就能闻得见,让人只觉心旷神怡。
西边墙下,还有一口井,听说有些年头了,井石磨得光滑之极,早已没了凿痕,里头的井水甘冽清甜,乃是难得的好水,据说泡茶喝是极好的。
总之一切都很合孔琉玥的心意就对了。
不但孔琉玥合心,三个孩子也都很喜欢这里,齐齐嚷道:“以后母亲可要经常带了我们来这里!”他们自打生下来,便绝少出门,成日价都呆在永定侯府那一方小天地里,如今乍然出来,自然是见到什么都新鲜。
孔琉玥应了,命他们领着各自的人回房去整理箱笼,等整理好后,再过来吃晚饭。
打发了三个孩子,孔琉玥正在命珊瑚去外面问问她娘白书和蓝琴怎么不见,——珊瑚娘与高昌顺家的领着众管事婆子并执事人给孔琉玥母子四人磕过头后,便都等在外间听候吩咐,不叫不敢擅入。照理她们两个听见她来了,应当第一时间来迎才对,却缘何这会子都不见人影?难道蓝琴还没走出来?可她先时明明听珊瑚娘传信回来说,她已经一日好似一日,脸上的笑容也一日比一日多了。
“夫人!”冷不防就听得外面传来两道熟悉而激动的声音,不是别个,正是属于白书和蓝琴的。
孔琉玥听在耳里,立刻满脸的激动,等不及二人进来,已先迎了出去。
急得谢嬷嬷在后面跺脚:“夫人,哪有您当主子的,反去迎下人的理儿?”
孔琉玥回头一笑,“我都这么久没见白书和蓝琴了,嬷嬷还计较这些虚礼做什么!”脚下却未停顿,看得出来心情极好。
一旁珊瑚璎珞看在眼里,对视一眼,都暗暗决定以后伺候夫人更要经心些,似夫人这般念旧宽和的主子,她们敢说满京城绝对找不出第二个!
说话间两道分着淡黄与浅紫色衣衫的人影已经走了进来,孔琉玥激动不已,叫道:“白书,蓝琴,你们这一程还好罢!”
白书与蓝琴已跪下给她磕头,抬起头来时,泪水已流了满脸,“夫人,我们都好着呢,您呢?您可还好?”
孔琉玥受到她们的感染,也禁不住红了眼圈,一手一个拉了她们起来,含泪笑道:“我也好着呢!”
说着细细打量白书,见她还是如在家时那般一副温婉秀丽的样子,只是比在家时稍微黑了一些,衬着身上淡黄色的衣衫和髻间的银钗,给人以一种很素雅很舒服的感觉。
再看蓝琴,还是漂亮得跟以前一样让人移不开眼,只是也黑了一些,一头鸦黑的头发只随意梳成两条大辫垂于胸前,通身只戴了一副银耳环,少了几分娇柔妩媚,却多了几分爽利与干练,瞧着日子应当过得还不错。
孔琉玥一直悬在心口的那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含泪笑嗔二人道:“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听见我来了,也不说第一时间过来服侍,倒叫我等起你们来,你们自己说说,该当何罪!”
说话间忽然察觉得手下的触感粗糙了许多,不待二人答话,忙又问道:“是不是谁让你们做活儿了?怎么你们的手都粗糙了这么多!告诉我,是谁给了你们气受,我为你们做主!”白书和蓝琴是她在这个世界最看重的人之二,她愿意当千金小姐一般白白养着她们!
白书听她话里带上了几分厉色,忙笑道:“夫人误会了,没有谁让我们做活儿,吴妈妈还特意拨了两个小丫头并两个粗使婆子供我们使唤,是我们自己要做的。”
蓝琴也笑道:“是啊,夫人,是我们自己要做的,反正我们闲着也是闲着。夫人您不知道,我还养了几只鸡呢,自上月起就开始下蛋了,已经有足足二十个了!我原还想着什么时候给夫人捎回去,那可是我亲自养的鸡下的,没想到夫人就来了,我一听说夫人来了,想着一路行走,夫人定然没顾上吃午饭,立刻就下厨给夫人蒸鸡蛋羹去了,这才没来得及迎接夫人的,夫人可别怪我!”
她连说带比的,瞧着比先时还要开朗爽利几分,衬得整个人都笼上了一层勃勃的生机,直看得孔琉玥满脸都是笑,叫道:“你还亲自养鸡呢?你也不怕它们啄你?鸡蛋羹在哪里?我正好有些饿了,还不快端了来我吃呢!”
蓝琴闻言,忙扬声叫道:“小舍儿,还不快将鸡蛋羹端进来!”
片刻,便见一个约莫十一、二岁,长得眉清目秀的小丫头子端着一个红漆托盘走了进来,其上放着一碗白白的,正冒着热气的鸡蛋羹。
蓝琴忙上前接过,双手奉于孔琉玥,“夫人,您尝尝?”
孔琉玥点点头,拿起调羹舀了一勺放进嘴里,待咽下去后,方笑着赞道:“香软嫩滑,入口即化,蓝琴,你的手艺比先时又见长了!”
蓝琴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那是夫人不嫌弃。”
孔琉玥又问,“还有吗?三位小主子中午也只吃了一些点心,若是还有,先送些过去给他们垫垫,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蓝琴忙道:“给三位小主子也准备了的。”命小舍儿,“再去端三碗来。”
小舍儿屈膝行了个礼,答应着要出去。
孔琉玥因见她进退有度,笑向蓝琴道: “这个丫头倒好,可见你调教得好。”命珊瑚,“赏她二两银子!”
小舍儿眉开眼笑,忙跪下磕头:“谢夫人赏!”
吃完鸡蛋羹漱了口,传话让众管事妈妈都先散了,有什么事明儿再说后,趁着谢嬷嬷与珊瑚璎珞收拾箱笼的空档,孔琉玥命白书蓝琴坐了小杌子说话儿,“想必你们也听说了侯爷率军出征了之事罢?如今家里是轻易离不得人,老太夫人又身体不好,一直在请医问药,此番来这里都是忙里偷闲,前后只得五天,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