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引道心-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作品简介
类别:古典仙侠
网络:佛引·道途·心路
我们只负责推动历史,绝不篡改历史!
一个由寺院中走出的少年,身怀佛引却步入道途,在现代都市中不仅与妖魔战斗,还与人神相争,被迫远离故土的时候,他又是何等的黯然失神?
少年在佛门长大,然而青年的时候却对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机缘巧合让他习得神秘道法,本欲修行至天人和一的境界,不料却坠入魔道。究竟生命的真正追求在何处?人在高处不胜寒。
~第一章佛引~
中国的西部,虽然地域广阔,但是自古以来天气就干旱寒冷,可以称得上是“不毛之地”了,当地的人都管哪里叫做“鸟不拉屎”的地方。
位于西北中部的中卫,古代就是一处屯兵的营地,汉族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在哪里曾经费尽心机的建立起了许多类似的营地。
因为战争的需要,这些城市中间都建有“鼓楼”,当外敌入侵的时候,“鼓楼”中就会传出钟鼓声音,告诉将士有敌人来袭击。
在中卫鼓楼的四个方向上面,分别刻着“锁厄青铜”、“对峙香山”、“镇守边疆”、“沙山邑爽”十六个大字。其中南边的“对峙香山”中的香山,却是指中卫以南渡过黄河之后的广大山区。
群山之内,香山之颠,有一座香山寺,来源久远,也不知道是寺院因为香山而得名,还是香山因为寺院而得名。恒久的历史流传出的是一个个美丽的传说,或喜或悲都让后来人为之感慨。
斗转星移,茫茫尘世间,这一片也许风光过的土地,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却只有干涸和贫瘠。
香山寺中。
一个六七岁大的光头小和尚躲在大雄宝殿里面,不时的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摆出奇异的姿势来,如果是被现代时尚的人看见,还以为他在做瑜珈。可是在这个偏远落后的大山之中,小和尚的举动对于其他人来说无异仅仅只是无聊的顽童在戏耍而已。
确实,他正在模仿大殿里面佛像和壁画中人物的姿势,这是任何一个大人,或者说是一个正常人都不会有的举动,但是出现在他的身上,别人也只会是莞尔一笑。
世人却不知道小沙弥在两年之前在偏殿中打坐之际,无意中窥见和自己对坐着的弥勒佛好像眯着眼睛冲自己微笑,便不由自主和佛像做出了同一种姿势。小沙弥不肖片刻就感觉到了四体百态倍感轻松,浑身上下如同沉浸在温和的阳光中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遍布全身上下。他竟然慢慢在哪个姿势之下进入了睡梦之中,小沙弥却不知道他此刻如同天空中的星辰一样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将整个佛堂都全部照亮了。
随着小沙弥呼吸之间,他身上的光芒也随之时强时弱,明暗不同。这段时间恰好是冬季,基本上没有香客在这个时候来这里上香,而寺院中仅有的几个人都忙碌着各自的事情,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小沙弥的异状。
佛光乍现,美丽但是无人欣赏。
几个小时之后,小沙弥自然的苏醒过来,他身上的异样光芒也随之消失了,但是刚刚身体舒坦之极的经历却让他一直难以忘怀,就像是吸毒上瘾一样思念。以至于在后来,他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做出那样的姿势,但是身上却再也没有放射出同样的光芒来,而他却并没有感觉到后来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千年古寺,恐怕并无几个人知道这些佛像中的秘密。
小沙弥自从模仿过偏殿中弥勒佛的姿态之后,就将寺院中其他的佛像和壁画的姿势一一试验,却只在其中的三个中发生过和弥勒佛上面一样的情景。香山寺中的佛殿有十几个,而里面的佛像就要上百座,壁画更有几千副,当他将所有的都模仿过一边之后,已经用去了两年的时间。
一个顽童,谁会真的在意他的举动?却不知天地之间最为玄妙神奇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第二章出佛入世~
“师兄,你真的觉得要让将功儿送走吗?以我看这个小子五岁的时候就能够读懂晦涩的《楞枷经》,九岁的时候便能够倒背如流,十岁开始研习《金刚经》。现在他对佛理方面的认识,有些是连我都没有想到过得东西,我想他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佛门奇才,说不定以后可以光大你我的衣钵,可是你现在却要执意将他送到凡尘俗世中。这样以来他以后还能不能够回头?如果他就此脱离佛门,实在是可惜,佛门的一大损失啊!”说话的人是一个光头老和尚,大概五六十岁左右的样子,但是从他伟岸的身形和坚实的躯体上很难肯定他是不是有那么老的年龄。
“唉,呵呵,师弟你是多虑了,想当初你我出家的时候都已经是四十开外的人了,在这个世间看见过的还少吗?可是如今还不是一心相佛,并无半点私心杂念,这就是与佛有缘哪!功儿自幼就跟着你我长大,我知道你是舍不得让他离开,可是他和我们不同,他应该有他自己的世界,是不是?一切的众生迷于真性不达本心,种种妄念而不得正念,故既憎爱。如若你我现在就将他留在寺院中,等待到了他成年之后依然会受到世间种种的诱惑,他要是与佛门无缘,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而已。所以我想现在就送他离开这里,去哪花花绿绿的世界上过和其他孩童一样的生活。”这次说话的依然是个老和尚,比刚才哪个还有苍老很多,身形瘦小,清徐的面容,微笑中带着慈祥的神光。红润如婴儿般的面颊上有一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虽然这里是白天,但是他的眼睛依然明亮异于常人,仿佛是白昼下的珠宝一样,他的光头顶上清晰的显现出六个戒疤,醒目的让人一眼就能够看见。
说话的两个和尚就是千年古寺香山寺的主持佛觉和佛缘两个人,他们刚才口中商议的哪个功儿,是十五年前在香山寺门前不知道何人所遗弃的一个婴儿。婴儿被他们收养到了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但是两个人的烦恼却随之而来。
香山寺主持佛觉大师见田留功已经长大成人,就想将他送出香山寺过普通人的生活,不料却遭到师弟佛缘的反对,于是两个人才有了上面一番对话。
正当两个人在大殿中窃窃私语的时候,一个光头小和尚“呼”一声窜到了佛殿中,吓了两人一跳,接着听见随之而来的清朗声音:“大师傅,二师傅,哑巴师傅已经做好了斋饭等你们呢!他见你们还没有到,让我来请二位师傅过去吃饭。”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进来的少年就是孤儿田留功,不知道他的父母是什么人,却将他从小就抛弃,由香山寺中的和尚抚养到这么大的年龄。田留功自小在寺院中长大,所以他也和两个师傅一样剃了一个光亮的脑袋,一身宽大的僧袍却是佛觉大师亲手缝制的。田留功虽然身着一袭僧衣,但却难以掩饰他沉稳的神情,大有泰山压顶而不变色的气势。仅仅十五岁的年龄并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多少童稚之气,带着浅笑的嘴角微微上扬,浑身仿佛充盈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也许真诚和阳光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力吧!
“功儿,你今年已经十五有余,我在你的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离开家门四处闯荡了。你想离开寺院,到城里去吗?”佛缘见田留功已然吃完饭,正想起身收拾碗筷的时候却将他叫住了。
田留功一脸的茫然,离开香山寺是他从未考虑过的问题,外面的世界确实也让他有些憧憬,但是细思佛觉的话意之后脸色大变,“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佛觉的面前,悲凄的声音说道:“大师傅,你是不是不想要功儿了,要赶走功儿啊?”惶恐的表情遗漏无余,佛缘不忍心的看看佛觉,佛觉却似乎对他灼灼的目光一无所觉似的。
佛觉出奇的叹口气而后说道:“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当年你被人遗弃于寺院门口的时候尚在襁褓中,我和你二师傅自是不忍心看你被冻死饿死,所以将你收留在寺院中抚养。这样已过了十五载,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过属于你的生活去。我们两个已经将自己这把老骨头奉献给了佛祖他老人家,你虽然也像我们一样剃了光头,穿僧衣,吃斋饭,但是终究没有行过剃度之礼,所以你仍然可以离开这里,去过普通人的生活。”
田留功听完之后依旧没有站起来,跪着说道:“大师傅,自从我懂事之后就一直跟随着两位师傅钻研佛法,如果大师傅能够恩准的话,就请您为我剃度好了,让我也皈依佛祖吧!”语气诚恳之极,在他现在看来只要能够出家,就能够留在寺院中陪伴两位师傅终此一生。
佛缘听完他的话之后面露喜色,但是看清楚师兄佛觉的神情之后不免又欲言又止。佛觉自从遁入空门之后已经过了几十个春秋,屈指算来所种因果却已经恍然如同隔世一般,他仰天一反平时的微笑长叹一声缓缓说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功儿缘尘俗世未灭,如果我强行逆天将他领入佛途,必然会遭到恶报!”
佛觉这样一说,佛缘和田留功两个人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反驳的话,唯唯诺诺的答应下来。
半月之后,佛觉领着田留功走出了香山寺,田留功跟在佛觉的身后行走在山里小路上,弯弯曲曲看不见头尾。几个小时之后,田留功回头看见香山寺在群山之中,而站在寺院门口的佛缘大师的身影已经变得微小不清晰,他的眼眶不觉有些湿润。
身处迷茫的山峰之间,看不清前途来路,只得悄悄的跟在佛觉的身后往前行去。
田留功以前也跟着佛觉和佛缘两个人出过香山,是为了出去化缘,几乎每年都有这样的一次机会。他最远的一次去过兰州,当时路过一个梁州的地方是,着实为当地人说话的声音痴迷,就像带有青铜的响声一样,让田留功羡慕不已。
可是这次下山,他的心里却有些惶惶无底。
佛觉领着田留功直奔黄河北岸的中卫,哪里有几所高中,可以为田留功提高报考大学的机会。佛觉和佛缘当年未曾出家的时候,就已经是六七十年代的大学生了,各自也有一身的才华,田留功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校,但是在两个人的教导之下,他的知识已经不属于任何一个在校的高中生了。
在这中卫城中,有个姓王的银匠以前曾经受过佛觉的救命之恩,佛觉便是带着田留功到他的哪里去。
现在王银匠已经远非当年佛觉救他时候的那么穷困潦草了,经过他十几年的奋斗,已经住上了高宅大院,家中各种家电样样居全。现在他在这小小的中卫城中已经算是首屈一指的富足人家了,虽然还说不上是家财万贯,但是日子过得倒也已经其乐融融。
佛觉的到来让王银匠着实高兴万分,连忙将两个人引进屋里。
“不知道师傅这次下山有什么事情要办?”寒暄一番之后王银匠主动问盘腿而坐的佛觉大师。
佛觉双手合十说道:“我这次来找你确实有一见事情需要麻烦王施主,这个孩子是被人丢弃在寺院中的,一直跟随我长大,现在已经十五岁乐,我想让他去读书,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不知道你能否给行个方便之门?”
王银匠已经见过田留功几次,不过哪时候倒也没有注意过,经佛觉这么一说,不禁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