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4 20:41
这条狗,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子有人看帖就不回帖呢?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5 07:28
出版遇到了点小麻烦
出版商选题的时候,把这本书给毙掉了。
理由是,这个题材敏感,而且读者群不大。
我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和谐社会下,中国农村农民怎么可能有问题呢?我写的都是片面现象,以偏代全,这是不对的。
帖子还得继续下去,看来帖子在网络上暂时不会被和谐。每天也有不少人在看,这就很够了。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6 13:56
真tnnd的头疼啊,感冒了,似乎不象是甲流。老打喷嚏。
在地里找了几个萝卜,削了直接生啃,辣而冲的味道。居然一会鼻子就畅通了。药治不如食治。
好久没有生病了,生一下病也是好的,只是铺天盖地的甲流宣传下,这感冒也是让人相当地恐惧。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7 07:58
向来不怎么写经济评论,最近和朋友们讨论一些问题,他们都鼓励我写出来,想想其实很有意思。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经济评论,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三农”的视角,我来写一点东西,也许可以给读者另外的启示。
经济学家很少有人待在农村哪怕一天,更何况学问都为柴米谋。让他们用更基层的眼光看经济,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他们连工人的视角都没有,遑论农民的视角了。
物价真相(一)
为什么房价连连上涨,国家一声不吱。而菜价只略微涨了一点,立刻就上了央视?粮价,更是多年一动不动。
前几天给孩子买衣服,发现商场里的衣服越来越贵,牌子、质量都是差不多的。按道理说,现在服装业的材料、人力并没有增加多少,为什么衣服涨价这么多?而据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很多都支撑不下去。
为什么统计局CPI涨幅不高,很多人的工资收入也没有下降,而越来越多的人却日子越过越紧张?
为什么海量的货币发行,也没有引起生活领域的通货膨胀?发货币这么多,食物价格都不涨的秘密在哪里?
这一切,其实秘密只有一个,压低农业地位,保持基础农产品价格不动,压低农民收入。这样,城市化进程就可以有低廉的食品价格,低廉的农民工劳动力。海量发行的货币,只要一点都不流入农村,始终在城市资产泡沫领域运行,这个游戏就可以持续玩下去。
举例来说,如果某个城市居民,20年前有一套房子50平米,当时价值5万,可以买米5万斤。现在,同样的房子,价值100万,可以买米50万斤。
以大米做硬通货,房子的价值,涨价10倍。但是反过来,以房子作为硬通货,大米的价值贬值10倍。为什么那么多人炒房囤房,不炒粮囤粮,道理就在这里。
只要大米价格不上涨,城市资产价格上涨,虽然算是泡沫,但是仍然有坚实的基础,所有的人都可以想,将来什么时候卖掉这个房子,都可以换回更多的大米。人民币虽然没有金本位支撑,但是有“大米本位”支撑,也算得上是优质的硬通货。
一旦人民币失去廉价食品的支撑,就不再是“硬通货”,当人们发现食品价格在快速上涨的时候,海量的货币就会进入这个领域投机投资。这就是为什么,当方便面涨价2毛钱,要惊动发改委来协调,而房价涨价2万,只有几个“专家”在狗咬狗地争吵。
食品价格上不去,自然农民工劳动力成本不会上去。农民都是很会算账的,打工合算就去打工,种地合算就种地。也就是打工的收入,和种地的收入,落差不可能太大。
有了低廉的粮食,低廉的劳动力。中国的上层阶层,就可以享受得到远比西方一般中产阶层奢侈得多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年薪不到10万美元,不太可能在家里请保姆,而在中国,年薪几十万人民币,只要没有房子压力,生活可以相当地阔绰,很多人不要说请保姆,包二奶都不在话下。
这种物价结构,对于上层阶层而言,尤其是拥有可以增值的城市资产的人而言(比如已经有了几套房子的城市人),看起来很完美,所以极力维护这个体系。作为治国施政的基本,这套体系在这些年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种物价体系看起来这么完美,但是它的软肋在哪里?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可以持续吗,可以持续多久?如果不可以持续,拐点在哪里?什么时间会出现这个拐点。
任何增长,都是有极限的。这个物价体系的极限,在于计划生育带来的农村人口减少,以及农业人口的老龄化。如果农村有源源不断廉价的年轻劳动力,这个体系基本可以维持。但是,这个如果不存在。农村已经开始快速空心化和老龄化,“民工荒”将来会越来越剧烈。当农村不能再榨出油水的时候,这个物价体系,会走到尽头。
所以,趁着农村还没有彻底衰落的时候,城市化过程就是资产增值的盛宴。炒股炒房,炒古董炒黄金,炒一切稀有的东西,炒崩一个领域还有下一个领域。放心好了,只要中国农民还在劳作,就有食物在。一切城市的炒作,都有“食物本位”在支撑着人民币,严重的生活品通货膨胀,暂时不会发生。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8 10:16
物价真相(二) 全方位的物价“防火墙”体系
为了维护人民币的“食物本位”体系,海量资金和粮食价格之间,所有可能的炒作通道必须斩断,必须建立一套滴水不漏的防火墙体系。事关安危,这是艰巨但是又必须完成的任务。
游资在寻找一切可以炒作的题材。但是食品领域,基本上是一个禁区。这是游资炒作的一个默契,炒作和操纵食品价格,意味着与政府为敌,要是政府很生气,后果就很严重。
很多当年企图在粮食期货市场发国难财的游资,都被政府资金恶狠狠地修理过。无论是激情做多,还是盲目做空,很多游资敢死队,在四裤全输以后,都有“撼山易,撼中国粮食价格难”的感觉。
来自国内外无孔不入的游资实在太多,他们绝不会放过任何炒作机会。所以,这套“物价防火墙”体系大坝,必须是全方位立体的。疏漏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形成大坝的“管涌”。近期山东大蒜的炒作,也算是一个不小的例子。
首先要必须确保足够食物的供应量,食物的需求是刚性的,只要供应量超过消费量,价格无论如何很难炒高,甚至烂市“谷贱伤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足够的耕地、足够先进高产的技术、一切从宽的食品监管体系(这个需要特别注意)、足够的农村劳动力、成本合理的流通体系。这一些,国家基本都做到了。所以,整体而言,这套物价体系,目前看来还是很稳定的。谷贱伤农不要紧,只要“食品本位”下的人民币坚挺就好。唯一的问题就是,过度追求产量的农业生产体系,把东西弄得越来越不好吃。
其次,是扶植央企在食品领域做通产业链,在农产品食品领域搞“国进民退”,形成价格话语权。民营资本是逐利的,唯利是图甚至不惜违法铤而走险。这种关键领域,国家还是只相信“自己人”,冠以“共和国长子”的央企,自然要承担此类重任。但是“石化双雄”在油价气价的所作所为,让人不免有几分“养虎遗患”担心,假以时日,安知中粮、中储粮这些巨头,会不会进化成凶猛霸王龙。
第三点也是最难控制的一点,是国外输入型的价格体系波动。现代农业,从农药到化肥到运输,高度依赖石化生产体系。油价的波动会制造很大的成本波动,最终传导给弄产品价格。另外,现在大宗农产品(例如大豆)依赖进口,定价权已经旁落。而这些大宗农产品以及衍生的产品链(如大豆…豆粕…饲料…),对食品价格控制造成很大的难度。
即使是严防死守,这个防火墙体系,仍然时不时会被游资和国外巨头突破。民营资本一般会寻找少数几个品种进行炒作,目前主要集中在虫草、高档茶叶之类的奢侈品领域。今年,在大蒜领域的爆炒,算是近年来游资炒作食品的典型作战案例。
这套煞费苦心的物价防火墙体系,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捍卫“食品本位”的人民币地位。基本防护体系,可以分为三级。必须类的粮食,不惜代价严防死守;日常消耗的蔬菜,重点关注,一有波动立刻调动资源平抑;其他的瓜果类的食品,交给市场调节。所以对于搞农业的人而言,粮食类的产品价格低,但是价格稳定。而瓜果类的产品,价格忽高忽低,最难把控。蔬菜的操控难度,介于两者之间。
理解了人民币的“食物本位”体系。我们就可以总结一条“秘笈”,那就是在食品价格快速涨价的时候,国家就要大力收紧银根,甚至不惜牺牲中小企业让农民工返乡(参见前作)。以确保人民币对食物的坚挺地位。
炒房炒股炒资产的tx切记,中国的炒作,都是资金推动型的,如果资金流入了食品领域,导致食品价格涨价的时候,流动性就要往回收。此时炒作,无异于刀口舔血。当然,也可以反着想,只要菜价粮价不动,国家就会提供很大的流动性,炒房炒股,基本还是在安全区域。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9 08:38
物价真相(三) ———— 海量货币充斥的世界。
由于国家从上到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物价防火墙,确保海量发行的货币,不会流通到“三农”领域,更不会拉高食物价格,所以,以日常食物价格为统计核心的CPI,始终不会太高。换言之,每个人只要有收入,肯定能够吃得起饭。
低廉的食品,低廉的基础劳动力,海量发行的货币,所有中国物价体系的现象,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也就是,除了吃饭和雇佣农民工,其他所有的领域,都被海量发行的货币包围了。
所以,中国现在的物价水准,大部分商品价格超过了美国,超越了很多欧洲国家。因为,钱太多了。
任何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