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 >

第312章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0…09 11:16
  作者:刘乘云 回复日期:2009…09…12 07:53:35 
   
    最近有人问起我对医药板块的看法,我的理解是,按照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和国民体质。
    第一至二年来一场大面积的流行病应该是医药产业的一个主要基本面,也就是说,相应对生产抗菌、抗病毒,以及维生素类的企业,每一至二年就会有一次波峰。
    医药产业成为了一个周期性行业,这个大概是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唯一一例。
  
      很同意你的看法,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的食品问题,会加剧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0…10 10:39
  卡车司机
  
  
      按照三个世界的划分,中国也形成了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东部发达地区;第二世界,是中部发展中地区;而第三世界,是中国的比较贫困的西部地区。以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而言,第三世界的进行生产,第二世界的做物流,第一世界的进行销售和消费。
  更简单地举例来说,广西人种西瓜,江西人拉西瓜,上海人吃西瓜。
      
      高速公路网络,加上这些蚂蚁一般勤劳的卡车队伍,是连接三个世界的纽带。如果不是在路上开车,我们几乎会忽略这个群体的存在。开车在路上,特别是晚上,经常会遭遇接踵成群的大卡车,在省道、国道、高速公路上一路穿梭。对于一顿多重的小轿车而言,几十吨的大货车相当地“动物凶猛”,如果有事故,无疑算得上是“大祸车”,避之则吉。
  
      在全国的农产品物流体系里,来自河南、山东、安徽、江西的卡车最多。在任何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豫P(河南周口)、鲁Q(山东临沂)、赣C(江西宜春)、皖K(安徽阜阳)等车牌号,都是第一集团军。在超市或者任何农贸市场里,你可以买到从南到北的所有农产品。河南司机最辛苦,新疆海南哪里边远哪里去;江西司机是西南地区的物流主力军;山东人比较恋家,一般以老家为中心,做本土的生意多,山东的农产品覆盖中国,他们功不可没。
  
      实际上,他们多数也是做农村物流起家的。在中国农村,最早富起来的农民,很多都是“跑运输”发家,说起来故事都有几分相象:当年一台手扶拖拉机,乡里县里到处拉东西,慢慢滚动做大,鸟枪换炮,当年的小手扶现在已是现代重卡,路途也越跑越远,覆盖中国每个地区。按照我个人的测算,除了煤炭和矿产品,农产品应该是中国最大的物流项目,虽然短时间看不到美国UPS那样的物流巨头,但是也培育了一大批农村富裕群体。
  
      所有的司机,都愿意拉农产品。为了控制食品价格,降低城市的生活成本,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一直执行得非常到位。只要不超重,不严重违章,警察都宽放一马,不出事故,更不会扣车(真的扣一卡车西瓜烂在交警队大院,估计那个扣车的小警察也吃不了兜着走,:) )。不吃罚单,明明暗暗的费用也少,车子使用率又高,这种业务当然是司机最爱。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些敢于走出家门,闯荡天下的卡车司机,无疑算是一群有勇有谋的农村精英。行走江湖之间,到处都是凶险,即使是平平安安,那份辛苦和操劳,赚到的钱也是血汗钱。大多数的司机都抽烟,因为晚上要熬夜,除了刚刚洗澡完,他们身上总有一股洗不掉的汗酸味,为了抢时间,路上很难洗澡,即使在休息站洗澡,卡车上狭小的卧铺空间,也足以把这股味道随时还原回来。
  
      在计重收费以前,卡车通常都是靠超载来赚钱的。油费一直在上涨,货主多数也是民营企业,砍价精明无比,行业内竞争又激烈,只能靠多拉快跑来赚钱。本来中国道路路况都不是特别好,大卡车又压坏了很多路,他们又经常疲劳驾驶,因此行车安全性很难保证。在所有报导的重大车祸里,大卡车都占据了主角的位置。因为出事的概率高,货车保险历来都是价格不低。
      
      一辆长途卡车,一般要配置2…3个人。有合伙经营的,有师傅带徒弟的,还有夫妻一起跑的,当然也有做大了的搞物流公司规模化运作的。合伙经营的,大家都当老板,给自己打工,赚钱一起分。师徒一起跑的,和旧社会手工艺作坊时代的师徒关系差不多,车主亦师父亦老板,不过开卡车工资不会太低,当徒弟也不算“卖身为奴”。夫妻的相对比较和谐,丈夫跑山路夜路难路,妻子跑平路直路白天路,累了找个休息站还可以开房开另一部车。
  
      我历来尊重辛勤劳动的人。这些卡车司机,出身草根,基本都算是社会的小人物,而且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不乏刁钻之徒,滑头之辈,然而整体而言,这个群体是共和国物流体系的中坚。有了他们,无论是新疆边陲之地的哈密瓜,还是海南的冬季蔬菜,各地的出产,广东的电器,浙江的五金……。。在国内得以畅通无阻。往小里说,有了这套覆盖全国的物流系统,有了他们艰苦的辛劳,很多偏远地区的人们,才有机会走上了致富道路;往大里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各流畅通,才有共和国的繁荣稳定强大。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0…12 09:01
  农村经纪人
      
      中国的农业太分散,每家每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因此供货也很分散。对于异地来的客商而言,如何找到产品源头,如何保质保量,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何况很多地方的农村人欺生,中国城乡差距又大,倘若单枪匹马携款下乡,也不太容易有安全感。
  
     我不止一次地听外地客商说起过,广西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至于海南,甚至很多地方还在奴隶社会时期。说这话的安徽人河南人都有,但是这种多半是谣传或者夸大了的歧视语言,会让很多潜在的客商望而生畏。
  
      林子大了,什么烂鸟都有,我也知道一些农村人相当不厚道。如果老板去村里收购东西,经常以次充好,如果对方不肯要货,立即胁之以威。当然,这种地方很快就会名头败坏,远近的客商以后都不肯光顾,算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丫子。
  
      如果客商不愿意去村里收购,那么农民只能自己拉去批发市场,客商在这里集中收购,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收购手段。但是不免耽误时间长,货物就不太新鲜,物流搬运又多了几个环节,成本又往上窜。真的拉到了批发市场,货到地头死,价格的波动就非常大。
  
      经纪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从产业链的角度而言,他们相当于客商和农民之间的中介,为上游和中游搭桥。农民埋头种地,除了郊区菜农的应季产品可以本地消化,很多农产品必须外销他乡;客商要做生意,人生地不熟,也要当地人帮忙。经纪人的出现,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当然,经纪人是要收费的,收费多少已经有默认的行规,一般是每斤2分钱左右,如果是便宜的大宗产品,价格会下浮一些,如果是比较偏门的产品,价格也会提升,已经行成了一套行内的定价体系。
  
      按照一般农产品每斤5…8毛的收购价格,每一桩交易,他们提升了GDP大约2…4%个点。他们不属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只是中间的过渡桥,当然好的经纪人,大家都不会过河抽板,他这桥当得很是稳当,
  
      他们都是当地人,对本地的情况知根知底,风土人情也非常熟悉。中间还有很多是当年的地痞流氓,虽然已经退出江湖,但是威名犹在,乡村刁民小人,都要敬畏三分。怪不得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想来这些人从良做正当生意以后,别人轻易不敢欺骗他们,生意自然做得顺风顺水。
  
       经纪人对于当地的农产品非常熟悉,从农民开始下种开始,就持续关注。对于本地的农产品,无论是品种产量还是质量供货期,都了如指掌。信息就是财富,这是吃饭的基础,所以他们每天如果不做生意,都会骑着摩托车行走乡下,说起来,这也是一碗辛苦饭。
  
      经纪人必须对客商保持高度的信誉,这个行当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多半也都是江湖狠人。如果让客商不满意,过一次河,这条板多半要被抽走让其他的板替代。如果要做产地垄断,一个经纪人吃掉一个产区,抬升价格,那么这个行当很快就会被做坏,客商会转往其他地区,再想当板子亦不可得。所以,他们对于信誉,非常珍惜。往往在地头,为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农民据理力争。
  
      在经纪人发达的地区,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形成了非常好的环境。很多经纪人不仅做农产品收购,连客商的住宿、饮食、娱乐、安保,产品的包装、搬运、货运都一并提供解决方案。有了这些经纪人,一般客户只需拿着一个公文包,揣着几万十几万现金大洋,单枪匹马就可以搞定这个收购业务。如果合作关系很久,彼此充分信任,甚至客商不需来人,只把钱汇过来,经纪人就会收购好产品发车过去,足不出户就做天下生意。
  
      入行时间够长的农产品贸易商,旗下都有一堆各地的经纪人在提供服务。当然,每个经纪人,手里都握着一把的客商名单。大家各在其位各谋其财,算是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经纪其实是很早的职业,历史上被说成是中人或者中介,算是产品和客户之间的“媒人”。中国人成事往往要依赖“媒人”,但是又经常看不起媒人,喜欢拿“媒人”、“中人”来讽刺开涮,戏剧里的媒婆也常常是丑角面目。现在观念更新了,经纪人有了很好的地位。我们下乡,如果有经纪人带着,到哪里都能够看得到友好的笑脸,在荤素不禁的笑谈中,愉快地做成一笔笔或大或小的买卖。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0…15 18:24
      这个帖子从开帖到现在,已经有了将近1年。和种地一样,花费了我无数的心血。
  
      目前在组稿,准备出书,十一月份准备整理出版。内容和篇幅已经足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出书不是句号,算是一个中间的分号。
  
  
  =分界线
  
      目前我的战略重心,已经部分转移到上海,配合上海的合作伙伴的工作。帖子会一如既往地更新下去。为了让以前的内容继续有人阅读,不至于沉没下去。上海故事,将会在这个帖子里继续。
  
      关于上海的故事,我定位为商业和娱乐,力争写出一部现代市井的轻喜剧。
  
      未来一年的时间,主要的笔调将会变得轻松、幽默,甚至搞笑。有策划、有娱乐、有市井故事。
  
      如果可能,第二本书的内容就从这里开始。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0…15 18:26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