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3年以后,5年以后,甚至10年以后,面临人生大考的时候,作弊的学生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4 09:24
作者:南方树都 回复日期:2008…12…4 2:50:52
敢问楼主,如果2009年发生更大的食品危机,比如转基因食品(可能性越来越大),我们该怎么投资呢。我觉得应该有很多机会的
…
是啊,肯定会有问题的。但是怎么去投资,我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面对现实,拯救不了别人,那就先拯救自己,自己种地自己吃,这下子就比较放心啦。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4 09:45
作者:图申 回复日期:2008…12…4 6:39:54
你文章越来越有感染力。哈哈。和地球越来越多的人口比起来;ORGANIC的食品产量低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替代一般食品。即使在美国买的人也不算太多;当然他们这理念宣传比国内更广。我参加过几次美国的食品展销会;基本都有很多免费ORGANICA食品衣服;消费品派送。越富裕的人越注重健康。
未来的农业技术发展有没有可能大幅度提高绿色食品的产量呢?
++++++++++++++++++++++++++++++++++++++++++++++++++++++++++
哈哈,我的文章有感染力?不会吧,小农民码字而已。不过你这么说,我还是得多谢一下。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长期比较长,产量也会降低,因此价格会比较高。只能定位一些高端人士,要是开这种店,在中国就专门找政府、电信、电力、烟草等等这些有钱人附近的小区开,赚有钱人的钱。当然,通过宣传和引导,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病人,也会舍得花钱的。
至于说高科技提高绿色农产品的产量,化学的方法,那是不行的。但是并非无法可想,大投资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用机械的方法,而不是化学的方法。比如除草,可以使用机械化的方式,不使用除草剂。使用黑光灯灭杀害虫,使用烟草辣椒苦瓜榨取物喷撒作物,也可以有效降低虫害。化肥,可以使用农家肥、绿肥大部分替代,土地合理轮作,定期种植豆类的作物,灌溉设施到位。使用有机的方式,土地会越种越肥沃。健康的土地,能够持续地供应品质良好的农产品。
中国人力成本低,其实可以适当发展这种劳动密集型的高端农业。只要有合理的回报体系和信用体系(这是最困难的),精耕细作,一样可以赚钱。化学农业提高农产品产量,经常导致产量过大烂市卖不出去,回报未必见得高。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4 09:57
作者:我的IQ138 回复日期:2008…12…4 8:54:37
诉我直言了,你的绿色食品必定会被社会信用体系打败。说土点,没人信。
如果我是经销商,我相信你,是因为我亲看到你的农场,但我的顾客可没这眼福。那么我的价格就卖不起价格来,卖不起价了,我又干嘛要跟你进货?
在中国,就算大家都听说冬虫夏草含重金属,但你有多少就能卖掉多少。而一个水果或蔬菜,里面有个虫子就没人敢吃。
+++++++++++++++++++++++++++++++++++++++++++++++++++
是啊,所以只能种植点绿色的东西自己吃。
我钱不多,做不起天使投资。
我人不算“傻”,暂时不做理想主义者。
所以,我选择做半傻。走中间路线,种甜玉米、糯玉米来卖啦。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4 10:08
作者:benzhuzhu__ 回复日期:2008…12…4 9:26:04
讲讲物流成本和各种通关检测费用吧。
——————————————————————
费用很高,潜规则很多。
物流成本,参见首页的流通环节篇章。
至于各种认证嘛,不提也罢。某牛奶公司还自称几百道检测合格呢!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4 10:48
作者:仇鬼 回复日期:2008…12…4 10:22:02
楼主是个实在人
不过危机远远没有过去,不要掉以轻心。明年的经济情况,可能会非常恶劣
今天正好在深圳,在等一个客户消息,有点时间。多写几句。
经济危机,这个我是有准备的,短时间内,精心经营,暂时不会倒闭。实际上,一开始我有机会做800亩的,但是我坚持最多只做300亩。我知道自己的实力,有多大的脑袋戴多大的帽,有多大的jj用多大的套。
最近我紧缩了对自己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如果不在农场,就努力做一个宅男。因为暂时无房贷无车贷,所以也没有给银行当杨白劳。北京的房子出租,基本够我住在桂林的生活成本。另外,桂林生活成本也低,每个月停车费用加起来不超过150。孩子读书的地方,很不错的小学,没有找我要赞助费。在桂林,经常拿着100元大钞出去,晃悠半天,还有九十多回来。
钱嘛,就像“黄金甲”里面美女的乳沟,使劲挤,总是挤得出来一点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5 00:03
(十九)三农困局和突破之三,绿色农业的中国机会
凡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果主要技术被中国人掌握的话,那么不管是东洋人还是西洋人,只有等着退出的份。其实绿色农业产业,我认为也是很适合在中国发展。中国5000年的农业历史,都是以有机方式延续下来。如果连美国人都能够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中国应该也有机会。
表面上看,绿色农产品产量低,劳动力消耗大,似乎不适合中国国情。其实,有的事情可以反过来想,劳动力消耗大,正好可以解决中国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产量低,如果品质好,受人信任,销售就不再困难。不是一个很好结果吗?
前面我说过,依赖于高科技和化肥,我们的农产品经常会大丰收。加上种植没有计划,大家看赚钱就一哄而上,流通环节又不流畅,经常卖不出去大批烂掉。看看现实,有时候真让人心痛不已,一方面,是很多丰产的作物卖不掉;另外一方面,想要吃到可以信任的绿色食品,却难上加难。
难道不应该建立一个更加理性的食品体系?让种植者有合理的回报,让消费者吃得放心。难道真的如我前面说的,中国的绿色食品产业,需要等着“资本疯子”和“实业傻子”来给我们破局?
我认为,资本、信用、流通和观念更新, 是绿色食品产业的四大核心。从地头到厨房,一般的农产品不会超过1天的时间。为了这一天的和谐,我们需要做的太多。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建立这个合理体系。
有机农业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尤其是在早期阶段,需要牺牲一定的效益。发展绿色农业,并不是要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合理的现代科技,尤其是机械类的科技,在绿色农业中大有可为,以减少过度烦琐的人工量。简单地说,绿色农业欢迎主要的物理技术,拒绝大多数的化学技术。这一切,都需要比较大量的资本支持。
与种植技术同等重要的是,是建立一个合理的信用体系。在现代网络和数据库系统的支持下,这个信用体系并不难建立。如果是我来设计这个信息系统,我会严格选择进入采购体系的农民,每件他销售的农产品,都贴上他的追溯码(最好和身份证绑定,买菜的都知道是谁种的菜)。每个进入采购系统的农民,开始都有一个基本的信用分数。信用分随着供货数量和质量增长,信用分越高,给他的收购价格就越高,以实现“良币淘汰劣币”。合理的制度,就应该保护好人,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回报。一旦正气形成,就会自动形成抵制歪风邪气的力量。
在流通领域,一旦中国的基础设施逐步到位,流通不会是太大的困难。需要警惕的是,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形成,主要是在流通环节。如果国家要压低CPI,应该在这个环节着手,而不是简单地盯着种植者那小的部分。
至于通过宣传来改变人们的观念,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只需要一点点时间,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绿色食品带来的阳光和健康,口碑积累起来还是很快的。在美国,每一次食品安全问题曝光以后,都会形成一轮新的绿色食品购买热潮。想想我们居住的城市,如果味道特别好的餐厅,似乎无需做什么广告,只需要口口相传就可以满城皆知。
这一天,会很遥远吗?我不知道。全食成长到今天,已经有了30年左右的历史。我们需要等待30年吗? 毛主席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5 00:07
又来勘误一下,破局应该写到四了。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5 10:57
今天大降温啊,好冷。看来这个冬天也许很冷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5 17:49
来忽悠兄弟,你好,呵呵,欢迎真正的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我一直也在努力学习,但是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很多见识当然很不足。另外,农业投资很大,要是全按照标准化精耕细作来做,恐怕几百万都得下去,这可不是我这等小农民能够承受的。所以很多事情不得以,都得折衷。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还是遵循粗放式自然生长的原则来种地。反正土地多,单位产量太高卖起来还吃力,还不如产量低点,和土地保持一个原始的和谐关系。对土地的产出,我的期望值每亩每年有个千把利润就可以,每年争取休耕1/3左右的休耕的时间,这样土地的肥力可以持久。
另外,很多贵得惊人的有机食品我都吃过,样子也确实比我种植出来的好看,估计也是按照高投资,标准化的方式种植出来的。实际上吃起来,感觉比自己种植的品质还是差很多。要么他们作弊,拿假的有机食品来蒙我。要么就是追求产量和美观效果的过程,即使没有使用农药化肥激素,也背离了绿色农业自然农业的本意。
我这人胸无大志,做起事情来随心所欲,地里的庄稼估计也学了我这个特点,长起来也是这种随心所欲的德行。万一将来我哪天为钱所逼,学会现代高产的方式种地,现在的我都无法原谅将来的我。
种地发大财,本来就不是我做这个产业的本意。种植点自己爱吃,别人也爱吃的东西,赚点合理的利润就可以啦。说起发财,我在it行业还发得快点。实际上,在it行业,我混得一点都不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