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处世与礼仪 >

第107章

处世与礼仪-第107章

小说: 处世与礼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话内容一般以天气、各地的风俗民情以及有趣的事情为佳,例如说,在饮酒时,你可以谈谈我国的酒类以及饮酒文化与西洋有何异同,或是各国的节日等,让众人皆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可增长彼此的见闻。 
如何感谢他人的帮助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麻烦、困难或者不幸时,兴许很快能得到他人热心的帮助。得到他人帮助之后,你自然会想到感谢。对他人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这是完全应该的,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你得知道,如何感谢,这里也是有点讲究的。
第一,要及时而主动地表示感谢,以显示真诚
尽管许多人帮助他人,并不指望着得到回报,但对于受帮助的人来说,一定要及时而主动地表示真诚的感谢。及时,是从时间上说的,待被帮助的事情有了结局后,要马上表示感谢,不能慢吞吞地一拖再拖;主动,是从态度上说的,要找上门去,到对方单位或家里去,不要在对方上你家或在路上偶然遇见时,才忽然想起要感谢一下,才临时抱佛脚地准备。及时主动,说明你对他人的帮助是非常重视的,说明你十分尊重他人的帮助,也说明你是一个性格爽直、懂得人情的人,它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彼此的感情。
第二,要诚实守信,许下的诺言决不打半点折扣
有时,为了能尽快解除自己的麻烦或困难,有些人通过新闻媒介或其他形式公开寻求帮助,并许下诺言,一旦帮助成功,给予一定数量的酬谢。这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一定要恪守诺言,决不能说话不算数。不管对方付出的劳动如何,不管对方是出于何种动机,只要确实给你提供了帮助,就应该不折不扣地兑现。有些人见对方品格高尚,决意不要酬谢,就暗自高兴,把原先许下的诺言心安理得地咽下了;有些人见对方完全是冲着酬谢来的,不但不给自己答应的酬谢,反而指责其动机不纯,没有乐于助人的品德。这两者都是错误的。对品德高尚的帮助者,即使他坚决不要,也可以改变方式,通过其它途径表示感谢;对完全是为酬谢而来的帮助者,其动机固然难说可贵,但如果被帮助者因此而违诺,不肯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更应该受到严厉的指责。
第三,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感谢他人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物质上的表示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要根据帮助者的身份、职业、性格、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等具体情况来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不要以为送值钱的东西就是真诚的感谢,也不要以为无限的夸奖就是感谢。有些人,你送他一笔钱表示感谢,说不定他会很不高兴,甚至认为是对他的侮辱;对有些人,表示感谢的方式也许是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工作;对有些人的感谢,最好的方式也许是广为宣传。因此,感谢别人,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
第四,要掌握好感谢的度,力求做到合理与恰当
和做其他事情一样,感谢别人也要掌握分寸,力求适度,过分和不足都有所不妥。过分,或许会让人难以接受,甚至产生怀疑;不足,又会让人觉得不尊重对方的劳动。合理适度,可根据这两方面来决定:一是对方付出的劳动的多少,二是对方的帮助给自己带来的益处(经济的、情感的、名誉的、身体的等),要综合这两个方面,再决定感谢的分量。光从别人付出的劳动或光从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一方面来决定都可能导致失度。因为这两者之间往往不相协调,有的帮助者付出的劳动很小而给被帮助者带来的益处很大,有的也许正相反。
第五,表示谢意是一种感情行为,不能一次性处理
帮助与感谢是一种感情的交流行为,它不同于一般的货款交易。感情是一种值得反复品味的耐久的特殊事物,不能用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那种纯商业手段处理。对方帮助你,这本身就是一种情的表现,对情的回报,除了物质上的必要馈赠之外,最好还应该用同样的情来报答。这样,才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才能建立更加密切的人际关系。不要以为他帮助了我,我已经酬过他了,从此咱们两清了,毫不相干了。假如这样,未免太缺少人情味了。因此,对有些人的帮助,如有必要和可能,可保持长久的联系,让人情之桥永远畅通。 
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
礼貌是人们之间在频繁的交往中彼此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礼貌用语则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友好关系的敲门砖。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社交场合中,礼貌用语十分重要。多说客气话不仅表示尊重别人,而且表明白已有修养;多用礼貌用语,不仅有利于双方气氛融洽,而且有益于交际。“清”、“谢谢”、“对不起”、“你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貌用语。
(1)“请”字开路。不论在欧美国家,还是在我们中国,日常生活中“请”字不绝于耳。当一个人需要别人帮忙时,总是“请”字开路。当要从人群中穿过时,要说“请让开一下”;当坐汽车嫌空气闷热时,要说“请把窗户开一下”;当乘车要在中途下时,要说“请停一下车”;当上下火车时,乘务员要对乘客说:“请出示您的车票。”在机场,海关人员要对旅客说:“请出示您的护照。”在饭店,顾客要对服务员说:“请你给我一杯咖啡”或“请你给我来一份牛肉面”;服务员要对顾客说:“请稍等”,“请买单”。在旅店,旅客对服务员说:“请给我一个单人间”;招待员会对旅客说:“请办理住店手续。”在商店,顾客会对营业员说:“请给我一盒万宝路香烟”、“请递给我那双蓝色的运动鞋’’;营业员会对顾客说:“请走好,欢迎再次光临。”既使在家里,美国人也十分客气,丈夫无论做什么,都得先对妻子说:“请允许我这样做。”而妻子总是很认真地回答:“请你自便。”在中国家庭里,也常常可以听到“请给我倒杯茶”、“请把工具递给我好吗?”。总之,不管何时何地,也不管何人何事,只要你需要别人帮忙时,就必须先说:“请”。
(2)“谢谢’’压阵。凡给你服务,做事和帮忙,无论对你的帮助是大是小,都要说声:“谢谢”。当顾客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时要说声“谢谢”。售货员对付了款的顾客要说声“谢谢”。服务员为就餐者送来一杯咖啡时,就餐者要说“谢谢”。而旅客付给服务小费时,服务员也要说声“谢谢”。在海关、车站、码头,当旅客应要求出示证件后,工作人员都要说:“谢谢”。在学校,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要说“谢谢”。在街上,向人问路后要说:“谢谢”。到亲友家做客,当主人端来咖啡或茶时,要说:“谢谢”。甚至家庭成员之间,包括长辈请求晚辈帮个忙,同样也要说“谢谢”。当人们称谢时,接受者也要用“不用谢9、“别客气”、“没关系”、“这个算不了什么”、“乐意效劳”等礼貌用语回敬,以示尊重对方。不过,千万注意:在美国,为一件事道谢,只谢一次就足已,绝不能为同一件事不断道谢;在中国,为一件事道谢,可以谢了又谢,谢个没完,“一再致谢”表明谢意之真诚,这是中国人的言谈礼仪。
(3)“对不起”不离口。无论何时何地何事打扰别人,都必须说声“对不起”。当一个人要经过别人的面前时,要说“对不起”。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要说“对不起”。在离开宴会时要说“对不起”。在公共场合,无意之中打了个饱蛹要说“对不起”。无意之中打了个“喷嚏”要说“对不起”。无间之中打了个哈欠要说“对不起”。在中途离开会议时要说“对不起”。约会时迟到了要说“对不起”。上课时晚了几分钟要说“对不起”。在美国,甚至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即两人迎面而过,其实相距甚远,根本不会碰撞,但必有一方会说“对不起”,而另一方连忙说“抱歉”,然后彼此道声“多谢”,各行其路。这种情形对美国人而言如家常便饭,早已习惯。简言之,当一方说“对不起”时,另一方也应用“对不起”、“没关系”、“抱歉”之类的礼貌用语来应答,以示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4)“上午好”、“下午好”、“晚上好”、“晚安”这类的问候语天天说。在欧美国家,这一类的问候语人人说、天天说、处处说。新知故友在街上相遇时,要相互打招呼。同事之间每天在办公室见面时要相互问候。同学之间在学校碰面时要相互问候一声。左邻右舍在电梯或楼梯上相逢时要互相打一声招呼。甚至家庭成员在早晨见面和上床睡觉前都相互问一声好,道一声晚安。
文明礼貌用语除上述以外,还有很多很多,如:“您好”“劳驾”‘我可以……”“再见”“欢迎光临j,等等。因受篇幅限制,故不在此一一列举。 
注意交谈中的身体语言
在交谈中出现了一些表情、动作,往往是人们真实想法的反映,表示某一方对交谈产生了兴趣或是厌倦。因为无意识的身体语言有时会比声音透露更多秘密,所以在交谈的时候,应该知道这些身体语言的作用。
1)积极的身体语言。以下这些身体语言表现出来以来的情况,就可以认为对方对这次交谈已经产生了兴趣。
对方的脸颊微微向上升。这是对方刚刚开始感兴趣的迹象。对于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人们都渴望听得一清二楚。
眼睛眯起变细。这是对方思考的一种表现。他不但在仔细地听你讲话,而且大脑中也不停地在随之活动。
嘴角向上扬,嘴时常半闭半开。嘴角向下,是一种轻视或者不屑的表情;嘴唇紧闭,表明他对你的话题实在不想参与;当嘴角向上扬时,表明他的兴趣被你调动起来了;而半开嘴巴时,表示他会和你一起讨论某个话题了。
肩部保持平衡。对方坐立时,两肩不平,是一种疲惫的表示;肩部平衡,表明他的精神很好,对你的话题不厌烦。
对方眨眼次数减少,睁大眼睛。频频眨眼表明了不耐烦,而贬眼次数减少,表明他已经被你的话题所吸引,大概没多余的时间眨眼了吧。至于突然睁大眼睛,是他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Jar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Com]
身体略向前倾。这是“倾听”的代名词,一个人专注听别人说话时,身体便会略向前倾,以求听得仔细一些。
频繁同说话人配合。这时,对方已经积极地参与进来。当他频频回答:“嗯”,或者是表示赞成地点头,他的态度也就可以看出来了。
2)消极的身体语言。以下这些身体语言表现出来以来的情况,就可以认为对方对这次交谈已经产生了反感或是厌倦。
跷起二郎腿,并将跷起的脚尖对着别人。
打哈欠,伸懒腰。
指甲、挖耳朵、抠鼻子。
脚或摆弄手指。
看表。
手搂在脑后。
交叉双臂紧抱在胸前。
双腿叉开。
揉眼、搔头发。
对着别人喷吐烟雾或烟圈。 
交际语言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1、称呼与招呼
(1)称呼
称呼被看作是焦急的先锋官,是人际关系融洽的晴雨表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为把握不准称呼的尺度而发愁
刚上班的小王就曾因此备受尴尬之苦,报到的那一天,接待她的是公司的以为部长,40来岁的人却年轻的像二十五六岁,第一次见面,小王恭恭敬敬地喊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