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企女秘书的日记:做狐狸还是做穿山甲-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的一项日常工作。秘书在招待客人时,不仅要能根据客人的籍贯、年龄和性别等方面的不同,选择适合他胃口的菜馆,而且要能对一些名菜做一些相应的介绍,一方面是能显示出秘书的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创造一些气氛,给客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就比如刚才小石点的宫保鸡丁,它就有一段关于袁世凯的故事,如果你能边吃边介绍,就会让宴席增添许多气氛。”
无肉令人瘦(2)
“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有这么几大特点。”趁着等菜的功夫,托尼滔滔不绝地说开了。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第二,四季
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这一点很重要。”科长接着托尼的话说,“注意领导的保健也是我们当秘书的一种责任。领导的年纪一般偏大,有些人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在宴请的时候,对这些病有什么忌口,秘书应随时提醒领导。”
“可也有人不喜欢吃中国菜,想吃西餐,快捷、卫生、方便。”玛丽说,“前几天我陪马克太太逛王府井,说请她吃全聚德的烤鸭,她不吃,一定要吃正宗的意大利比萨……”
“那环境多优雅,多有品位……” 珍妮插话说。
“你知道吗?当年的比萨和叫化鸡一样,也是穷人吃的东西。比萨有个外号叫‘八日披萨’。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托尼觉得珍妮有些“数典忘祖”。
珍妮很坦诚地说自己不知道。
“所谓‘八日披萨’,就是容许顾客赊账一个星期。”
酱红色的东坡肉上来了,肥而不腻,让号称正在减肥的艾丽丝赞叹不已,连忙问服务小姐:“小姐,这个东坡肉是怎么个做法?”
看来艾丽丝是真的喜欢上东坡肉了。服务小姐连连摇头,说她是新来的,还不太清楚怎么做。
“艾丽丝,还是我来教你:做东坡肉要选用新鲜的五花肉,如果怕太肥,配一点后腿肉也行;切成方块,先用开水煮一煮,把水全部倒掉,再加酱油和酒,盖严锅盖用小火煨烧,肉熟透后,加冰糖,烧成汁浓稠,色油红,就可以了,记住,糖要后加,不然,容易烧焦。”
“这么复杂!”玛丽感叹地说。
“小姐们,做这么简单的菜,你们都嫌烦,那将来你们怎么嫁得出去?!”托尼有些幸灾乐祸地问。
“本小姐永远不嫁!”
我们几个几乎是异口同声。
UFO(1)
十一月某日
中午吃完饭,我一般不坐电梯回办公室,一是太挤,二是挤进去后也是满鼻子的饭菜味,三是也趁慢慢爬楼梯的机会,助助消化。今中午在爬到五层的时候,碰到了赵总。
“赵总,你怎么在爬楼梯?”上次赵总因脑血栓,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
“小于,你的意思是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赵总永远是那样幽默、爽朗。“我刚才饭吃得还不少呢。”赵总说他也经常爬楼梯,不过,最多爬到八层就去坐电梯。
“小于,我问问你,‘美眉’是什么意思?”
我忍不住地笑了:“赵总,您是不是也想找个美眉?”
“哪里,美眉是什么玩艺儿我都不清楚,我找它干什么?”赵总说,“我在家老听我孙子说美眉什么的,我问他什么意思,他只朝我傻笑不告诉我,今天我听见玛丽在我办公室也说‘美眉’这个词,所以好奇,问问你。”
“是这样的,美眉是指因特网上那些漂亮的女孩。因为人们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如果称这些女孩为‘妹妹’,可能觉得太俗;称美丽的姑娘吧,又可能让人觉得太轻浮,所以‘美眉’的叫法就流行起来。原先是在网上,现在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这么叫了。‘美眉’的写法有很多种,有的写成‘美媚’,也有的写成‘美妹’,有的干脆写成‘MM’,一般都写成‘美眉’。”
“还是写成‘美眉’好。”赵总说:“中国自古就有红颜粉黛、美目娥眉的说法,唐朝诗人李商隐就写过‘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的诗句。‘美眉’这个词不错,很有诗意。”
“现在网上,像‘美眉’这类词还挺多的,如斑竹、黑客、烘焙姬……”
我正说着,赵总打断了我的话,问我:“烘焙姬这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怎么个写法?”
“烘焙姬是英文Home Page的谐音,是主页版主的意思;烘就是烘干的烘,焙就是焙药的焙;姬就是蔡文姬的姬。”
“好!烘焙姬这个词更妙!更富有诗意。烘,‘凤揽玉皇红世界,日烘青帝紫衣裳’;焙,‘醉来浑忘移花处,病起空闻焙药香’;‘烘焙几工成晓雪,轻明百幅叠春冰’,烘焙姬,一个坐在炉边造纸的少妇形象已是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让她们编主页,当版主,确实让人能闻到她们在编制网面的烘焙之香!”
赵总的博学我早就知道,但我没想到他的思维还是如此敏捷。正是所谓“水深所载者重,土厚所植者番”!
下班的路上,我提醒玛丽:“玛丽,在上班的时候,最好不要用‘美眉’这类新潮的词汇。”
“赵总今天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玛丽解释说,“上午我在赵总办公室帮他整理材料,我一个同学打我的手机,我无意中说漏了嘴。”
“赵总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好奇。”我说,“只不过今后要稍微注意一点,在领导面前少说那些一般人听不懂的时髦词汇或句子。”
“看来我是得注意一下了。不记得是哪本书说过,像他们这种年纪大而又有地位的男人,观念最保守,审美情趣最落后。今后说话要是不注意一点,让他们看不惯,说不定哪天我的饭碗被他们砸了,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你说到哪儿去了?!”我笑着说,“你觉得他们就那么顽固,那么反动吗!?不过,反过来你想想,如果赵总一天到晚老跟你说‘菩萨蛮’、‘临江仙’和‘渔家傲’这类词牌曲名,你是不是也不会习惯?”
“那倒也是,我从来就不喜欢这些陈得发霉的东西。”
“另外,我昨天下午听你打电话时,说‘下午十六点钟’,这种说法也不太好,容易听成‘下午六点钟’。所以最好直接说成‘下午四点钟’。”
“那是香港泰利公司的黄小姐。她说话一半中文,一半英文,半土半洋;我只不过是在电话里重复确认她所说的时间。”
“正因为对方是这么说的,所以你在重复确认的时候,就更应该纠正过来,尽量避免误会。”
UFO(2)
玛丽点点头。
“玛丽,我们秘书和领导之间有年龄上的差距,在语言习惯上肯定存在着差异,所以,为了减少一些误会,我们要尽可能使用规范和大众化的语言。”
“不过,要不了几天,美眉这类词就像现在的‘坦克’、‘吉普’这类词一样大众化了
。”玛丽还是有些不服气似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现在在办公室使用 ‘美眉’这类词是太早了一些。”
“行,我知道了。”玛丽说:“你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说我们做秘书的语言要尽可能地适应领导的口味习惯,也包括那些和领导的年纪一样大的来访客人的口味,是这个意思吧?”
玛丽真是比猴子精明。
“好,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绝对不说美眉这类词了,我要是再说,你打我的嘴巴,请我吃炸鸡。”
“那倒不是绝对的,出了办公室,在迪厅,在酒吧这类场所,说说也无妨,多少可以增加一些生活的情趣和色彩。”
其实,像美眉这类词汇,并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跟黄头发、绿头发一样,都是舶来的精神垃圾,相反,这类词汇跟因特网、MP3和数码相机一样,都是当代的文明成果,我们没有理由否定,也不可能因为有人否定而消亡。作为现代都市时尚的先锋,作为公司白领阶层的秘书,不可能让她们远离美眉这类词汇,都变成听话的“三好学生”。但是,正如西装革履不适合打网球一样,作为职业秘书,在工作场合,应尽量避免使用大多数人暂时还听不懂或者听不惯的语言,养成使用规范语言的习惯。
“从明天起,我就装淑女,”玛丽笑着说:“到那时,我只怕他们一个个的牙齿都被我嗲掉!”
做秘书的倒不一定要做淑女,但是,秘书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富有教养的人。
晚上,玛丽给我发来一个网上的笑话:
某集团公司总裁视察下属的电子商务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的领导一个个站起来向总裁作自我介绍,这个说自己是“CEO”,那个说自己是“CTO”,还有人说自己是“CFO”……当他们一个个自我介绍完之后,总裁问:“你们都是干啥的?”
在这位总裁看来,CFO与UFO大概是一回事。
十二月
邂逅地铁(1)
十二月某日
年终奖金今天发下来了。与去年相比,又多了二千元。今年的奖金干什么?存起来?去旅游?置东西?如果买东西买什么呢?大衣,化妆品,或者办个什么卡……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作了各种设想,但一样也没定下来。
今天我们几个人终于把所有的贺年片发走了;下个星期起,我们就得开始准备给主要客户拜年了。有些可以用电话拜年,但还有一些必须得登门拜年。是秘书代表领导去,还是陪同领导亲自去;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又是一大堆事。电视剧里的女秘书一个个都是吃香的,喝辣的,为什么这么好的事就轮不着我呢?
快下班的时候,营业部的刘奇到秘书科来找我。他把我叫到走廊上,脸上似乎有些不自然地说:
“于雪,是这样的,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