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犀、长生却异口同声的回答:“阿娘,他们杀的可是坏人呀!”说是坏人都夸奖他们了,唔,应该叫人间败类才是。
而似这样的败类,人人得而诛之!
萧南哑然,是呀,壮老大他们确实是坏人,也确实该死。
可是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有坏人你们可以叫警察,哦不,是叫差役或是叫校警呀,而不是挽袖子自己上呀。
萧南固执的认为,杀人总是不对的呀。
其实,从这一点上看,萧南的大脑里还充斥着许多后世的观念。在现代,哪怕是有人杀了自己的父母亲人,你也不能亲自动手杀了对方,因为法律不允许。
但在民风彪悍的大唐,却是可以的。
崔幼伯在大理寺的时候就曾经断过一个案子,说是有个恶人害了一个小地主,小地主的儿子收集了证据,确定是恶人动的手,也没有告知官府,直接抄上家里的菜刀冲进恶人家,亲手斩杀了那恶人。
杀完人,小地主的儿子拎着仇人的人头和证据,直接跑去京兆府报案。
因是杀人的恶性事件,京兆府不敢迟疑,一边派差役去核实,一边向大理寺汇报。
大理寺这边也不敢耽搁,毕竟在贞观朝,政治清明,杀人这样的事件少之又少,最少的时候,全国一年也仅有几例。
如今在京畿附近出了杀人案,大理寺也需重视,于是便派当时还是大理寺司直的崔幼伯、王子谦一起去辅助京兆府审查,确保案件审判的公正性。
崔幼伯和王子谦便去了案发地,与执京兆汇合后,共同审理案子。
经审查,那恶人确实杀了小地主,而小地主的儿子为父报仇手刃恶人,虽于法不合,但其情可悯——孝顺呀!
于是,经过一番商讨,大理寺和京兆府一致裁判小地主的儿子无罪,这位猛人亲手杀了人,不但没有任何惩罚,还得了‘孝子’的美名。这种事儿若是放在后世,想都不要想。
但在大唐,却是世人都认可的行为。
以上事实说明,杀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而杀人,如果那人确实是该杀之人,那么审理案件的官员便会酌情处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九郎几人赶来帮忙的时候,顺手杀了三个闲人,并不触犯法律。
而余小郎杀了自家的小厮,更是没人提及。虽然大唐律规定,主杀奴婢,须得报告当地府衙。但事实上,即便主人杀奴婢的时候没有汇报府衙,事后被发现了也顶多是象征性的罚点钱而已。
还是句话,在大唐,奴婢与牛马等同,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是主人的财物,主人如何处理自己的财物,是主人的事儿,只要不是太过分,朝廷都不会过问。
萧南看不清自己的表情,不过应该很呆,因为她的儿女们开始掉过头来开解她。
灵犀说:“阿娘,我知道您在担心什么,您放心,您和演武师傅的教诲,我和同学们都记得,我们不会仗着武力无端跟人打架,更不会伤及无辜的性命。”我们只是很彪悍,并不是嗜血狂徒啦。
长生道:“是呀,阿娘,就拿余小郎这件事来说,是那些人劫掠良人在前,余小郎才会奋起反抗,至于杨九郎几人,则是一心为好友同窗的义士……您没听说吗,就是韦京兆,听闻了杨九郎几人的故事后,还不住的夸奖呢,直说好男儿就该如此!”
这只是你们一群小暴力分子才会这么想吧?
萧南吞了吞口水,无力的点头,“嗯,只要你们谨记阿娘和夫子们的训诫就好!”
亲子时间就此结束,因为萧南苦逼的发现,她竟然被一双儿女给‘科普’了,不管是科普的内容,还是科普行为本身,都让萧南有点儿承受不了。
表情呆滞的走出学院,萧南决定去几个学生家里看看。说实话,她还是有些不信儿女们的那番论断,什么叫‘杀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而杀人’,这着实有些颠覆她的认知。
萧南本身是母亲,以己度人,她总觉得那几个学生的家生,估计也会为儿子过于‘暴力’而感到心忧。
然而,让萧南意外的是,当她的仆役给杨家送上拜帖的时候,杨九郎的父母竟亲自迎了出来,见到萧南更是异常热情。
“……难道灵犀和长生说的都是真的?”在大唐,确实可以这样?
萧南再次被shock到了……
ps:谢谢奇娅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支持,o(n_n)o谢谢~~
☆、第261章 意外收获
其实,萧南想太多了。
杨氏夫妇之所以这般客气,一来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
在古代,‘尊师重道’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从上而下都认可并坚决执行的行为准则。
开毛玩笑,天地君亲师呀,老师可是次于亲长的存在,萧南虽不是专业的夫子,却是夫子的总头头,如今萧校长亲至,学生家长自要热情相迎。
二来则是出于对萧南的感谢,自家儿子是个什么情况,杨氏夫妇很清楚,看着憨直、大方,实则是个被宠坏了的小纨绔。且看杨九郎的排行就知道,他前头还有八个兄弟以及堂兄弟。但不管哥哥们是不是亲的,他却是家族同辈中最小的男丁。
因为年幼,在家中备受祖父母和父母的宠爱,养成了他有些恣意的性格。京中纨绔们惯有的毛病他更是一样都不缺。
这样的孩子,京里的权贵家中不在少数,若是嫡长子还好,有爵位或是可以门父荫弄个小官做做,一生的富贵不必担心,即便再纨绔,只要不太出格,未来的日子也能过得很顺遂。
可若是次子或是幼子就惨了,袭爵没他的份儿,分家产也不可能分得太多,如果本人再没用些、再纨绔些,一旦父母离世、家族分家,他们就擎等着受苦吧。
而杨九郎便处于这样的境地。
为此,杨氏夫妇很是忧心。
当初积微学院招生的时候,他们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两口子想着,儿子去了学院,即便不能学习什么本事,好歹也能多结交些同窗,他日也能多几分助力。
让他们夫妇惊喜的是,儿子去了学院不过堪堪几个月,竟变得越来越有出息。原本的杨九郎只喜欢舞刀弄枪、并不喜欢读书,但也不知道人家学院的夫子是怎么教的,杨九郎依然不喜欢读书,却能安下心来乖乖的背诵先贤著作。
没进学院前,杨九郎只能磕磕绊绊的背个《太公家教》,如今,他已经能流利的背诵《论语》、《孟子》了。
上个月杨老翁考校儿孙功课的时候,问了不少问题。杨九郎居然全都能答得上来,让祖父颇为惊讶了一把,杨老翁连口称赞‘不愧是海内儒学大师魏老夫子呀’。
杨老翁为了孙子的面子,后半句话没说出来。不过在场的人都听出来了,无非是说魏贤厉害,连朽木也能调教。
见此情况,几个没上积微学院的杨氏郎君也起了心思,纷纷回去跟自己的父母要求——朽木般的九弟在积微学院待了尚不足一年,便有如此进益,若是换成聪明伶俐的自己,还不定怎样出息呢。
几个妯娌更是凑在一起讨论,要不要把自己家的小儿子也送去积微学院?
杨九郎的母亲苏氏很是得意。当初她为了不让妯娌们说闲话,儿子去学院的学费是她自掏的私房。
当时,几个妯娌还背地里嘲笑过,她虽不知道妯娌们具体说了什么,但大概的意思还能猜得出,不过是笑话她为了个不成器的儿子,居然肯掏出十万贯。这些钱肯定会打水漂云云。
而且积微学院刚刚建立,没名气也没什么底蕴,除了崔家的招牌和三名士的名气,它就是个普通的新学院。
再加上积微学院的许多规矩和当时的学堂不同,很多人都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思在看那些把孩子送去读书的人家。
不过几个月的功夫,风水轮流转,原本笑话别人的人,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变化。也渐渐收起玩笑的心思,开始考虑,要不要把自家的孩子也送去?
尤其是昨日余小郎的事件传开后,大家更是被震住了:啧啧,那几个孩子,最小的七岁。最大的十岁,就这么六个人,居然敢和一群亡命之徒硬拼。最让人惊讶的是,这几个孩子居然还打赢了,没有玩什么花招,全拼自己的能力。
这、这也太让人意外了吧?
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混的,谁还不认识谁呀,有许多人都一厢情愿的认为,余小郎几个都不如自家孩子,可人家却能以己之力脱险、并亲手斩杀敌手,而自家的孩子呢……
众家长虽然不想承认,可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单从这一点上说,自家的孩子确实不如人家。
当然,也有家长略带酸意的指出:这几个孩子下手也太狠了,制服了那些闲人就好,何必要人性命。尤其是赶去救援的杨九郎几人,更是被人指责,小小年纪就敢动手杀人,长大后还了得云云。
苏氏听了这话,顿时火气,毫不客气的反击回去:难道那些人不该死?难道听说同窗有难不去相帮?不杀了那歹人,难道还要等他们反扑?
不管别人怎么说,杨氏夫妇很欣慰儿子的成长,之前他们就担心,倘或有一天他们夫妇去了,小儿子该依仗哪个。
现在看来,他们两口子不再担心,儿子如此果敢、勇猛,长大后定会有所出息,即便不能拜将封侯,也不会被人欺侮了去。
再说了,儿子有这么多厉害的同窗,以后也不会过得太差。
昨日儿子可是救了余小郎的命,而余小郎将来是渔阳县男,他日袭了爵,品级不高却也能推荐人才。到那时,余小郎就是报答杨九郎的救命之恩也该有所表示。
一想到这些,杨氏夫妇悬了几年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而带来这一切的,就是面前的齐国夫人,你说,杨氏夫妇对她如何不敬重、不感激?!
若不是被儿女们提前‘科普’了一番,萧南这会儿看到杨氏夫妇如此热情,还不定怎么心虚呢。
宾主寒暄了几句,杨家郎君便借口告辞出去,大唐民风再开放,也没有男主人招待女宾客的道理。
见郎君出去了,苏氏便打开了话匣子,没口子的称赞萧南治校有方、学院的夫子会调教学生,最后更是毫不隐晦的表达自己对萧校长的感谢。
“……我家小九真是多亏了夫人和几位夫子的悉心管教,这才变得如此出息……”
萧南听得仔细。且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她自见了苏氏,类似的话她就听了不下五遍。
幸好儿女们提前告诉了她,萧南这才没有失态,笑着说道:“那也是九郎肯学习。若是学生不努力,再好的夫子也教不出好学生哪。”
为人父母的就没有不愿意有人夸赞自己的儿女,苏氏也不例外,听了这话。谦虚的连连摆手,但脸上的笑意却掩都掩不住。
萧南又适时的问了问杨九郎的情况。
苏氏连声说‘无恙’,还说:“九郎早就惦记着回学院呢,他说下个月就是学院的年终大考。他还想着早些回去多复习功课,以免大考的时候给校长和夫子丢脸呢。”
儿子变得如此爱学习,苏氏既欣慰又骄傲,这样的话,她跟每个妯娌都炫耀了一番。
想到妯娌,苏氏记起她们的请托,话头一转,略带不好意思的说道:“说到学院,妾身有一事想与夫人说。只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