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隐蔽的真相-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4年10月,张国芳与位于东方红广场西侧的兰州体育馆签订了《精品家私城承包合同》。可以窥豹一斑的是,张当时租借的市体育馆场地实在便宜,其场地承包期为10年,前五年年承包额为50万,包括采暖、治安、卫生等费用。此外,体育馆还提供馆南、北两侧墙面为家私城制作牌名各一块,馆东大门南侧围栏6米长的广告牌作为制作家私城广告用地,提供南大门、西大门上部作为悬挂家私城铭牌用。
因招商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既有炒铺面的人,也有下岗职工,还有做专业市场的,“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国芳百盛的高层透露张国芳后来放弃了把“兰博”做小商品城的念头,“如果不统一经营,再不改变思路,我们的投资就会打水漂”。
张国芳找到百盛合作并不容易。他前后考察过家乐福、沃尔玛等数家跨国零售公司,并准备了租赁、转让等多种合作模式,但这些公司要么表示甘肃他们不去,要么开出非常苛刻的条件。
1999年4月28日,张国芳决定自己出钱请百盛来管理,双方签订了第一个五年合同,即“中外合作经营”。而正是这个合同,有意无意造成了百盛与张国芳的合资假象。
“这个假象可能也为国芳置业的身份放了烟雾弹”,兰州市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认为,“这里不仅有企业的利益驱使,其实也有政府的以商招商之术”。
1999年夏,百盛中国总部派出的经营团队进驻“兰博”后,兰州某高校一教授甚至曾在当地媒体上不解地提出疑问,“兰州零售业已有18家大型国内企业,为啥还要来?”
包括百盛中国在内的许多人没有想到,国芳百盛销售业绩后来能在百盛中国系统内排行第二,仅次于北京百盛。
根据国芳百盛内部资料,2002年“兰博”一楼召开产权工作会议,张国芳制订了集团10年远景规划发展目标,他分析认为购物广场“将成为一座财源滚滚,永远升值的楼”。
双面张国芳
其实张国芳公开的形象中,不乏自相矛盾之处。比如现在国芳百盛集团旗下的地产项目。
当初在购入兰州一毛厂土地时,很难想像会有企业用两亿资金一下投入到一个位置较偏、周边尚未开发的地块上。然而一旦政府有关领导希望国芳百盛能参与竞标,2002年底张国芳便放弃了手中稳可拿下的其他地段的90亩优质地皮,拿下了一毛厂,还附带解决6000多名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
调查过程中记者接触了张的许多部下,他们多有一个印象,董事长“算计精明”。然而当地媒体多年来又频频报道张捐款资助慈善事业,至今累计已有800多万。
一位在国芳百盛担任高层职务的张的亲属说,张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中午、晚上坚持在公共食堂吃5块钱的盒饭,惟一爱好就是工作。2001年,张国芳在城关区买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是按揭贷款”。
尽管是市人大代表,张国芳却很少参加人大会议。城关区一位人大代表告诉记者,张有时开会点完名就走人,给人感觉很神秘。另一方面,甘肃浙江企业联合会一位人士表示,张国芳参加浙商的会议相当积极,每月1号都会准时到联合会值班。
根据联合会的一项统计,在甘投资的浙江商户约有7万户,其中企业有3000余家,年销售金额达160亿元,上缴利税近10亿元。
“读书不多”的张国芳有个梦想,就是在兰州市中心之地筹建一所多功能的浙江企业联合商务大厦。甚至在3月27日,他还建议在甘创业的浙商要走联合之路。在张国芳看来,浙商一定能成为甘肃的第一商。
现在,甘肃“首富”张国芳身上的一些神秘光环正逐渐褪去:
记者查阅的工商登记档案显示,1999年国芳百盛购物广场资产总额3。67亿,负债3。07亿,税后利润只有0。06万;2003年资产总额1。47亿,负债0。86亿,税后利润19万。
记者还了解到,在国芳百盛的管理层中不但有他的爱人,还有他的妹妹、二弟、三弟,甚至还有正在英国读书的女儿等。知情人士透露,关于家族企业如何转换为现代企业的问题,张国芳曾经数次主动请教专家学者,但他又不断给家族企业成员授权……
按照规定,国芳百盛购物广场与百盛的管理合同,2004年8月到期。原本双方约定在5月15日谈判续约一事,然而因张国芳个人的变化,时间一推再推。记者了解到最新消息是,国芳百盛内部会极力说服百盛的拥有者——马来西亚金狮集团与其合资。
7月25日晚8点,偌大的东方红广场上人流如织。有当地人感慨,“谁在这个地方做生意,谁就一定能赚大钱”。
记者/何忠平兰州报道
(《兰州晨报》记者郝冬白对本文亦有贡献)
附记:2004年7月,兰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出“关于同意对张国芳代表采取强制措施的决定”。有媒体报道称:“张国芳涉嫌冒充外资逃避返还巨额关税”,或者是张国芳极有可能与“行贿”该省前任某官员有关。据说张国芳可能与40多位官员“有染”。
第三章 罪与非罪第39节 骗贷74亿元(1)
骗贷74亿元:佛山金融大鳄冯明昌的利益链条
“工行南海支行不是没有看到类似的虚假问题,而是出现了内鬼。时任南海支行行长的林裕行就是主要参与者之一。”一位工行内部人士说。
华光公司虽拥有“民企”身份,但并非严格意义的民企……
暴雨压城
佛山南海人冯明昌利用其控制的13家关联企业,编造虚假财务报表,与银行内部员工串通,累计从工商银行南海支行骗取贷款74。21亿元,至审计时尚有余额19。29亿元。
2004年6月23日,随着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在2003年度审计报告中对上述信息的披露,佛山南海一度紧张了半年的空气再次凝结并翻腾起来。
该案导致企业万人失业,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百人丢官,十多亿国有资产流失。冯氏经营的亚洲大型胶合板生产企业——“华光帝国”在2003年8月虽然沉没了,但问题仍远未结束。至今,华光案仍在调查中。
银企之链:如何轻取74亿
以金融诈骗规模之高、情况之复杂论,冯明昌在佛山有“金融大鳄”之称,也有人直称其为“佛山赖昌星”。
据《财经》杂志在2003年底报道,该事件始于1999年。就在这一年,冯明昌决定收购马来西亚的一处山林10万公顷。“华光帝国”的由盛转衰由此块山林开始。“1998年,各家银行信贷员都在拉冯明昌的生意,而冯的华光企业的资产状况看起来还可以,”据工商银行的一位知情人士介绍,次年,在华光的马来西亚山林项目上,冯明昌获得了工商银行南海支行5亿元人民币贷款额度,用于购买这块山林10年的采伐权。
但真实情况是,冯明昌的成交价格仅为2100万美元。购买面积亦仅为6。4万公顷。
从一开始,华光在马来西亚的华林投资有限公司的运作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由于冯明昌总是拖欠流动资金到账,华林公司不得不经常性地拖欠当地工人工资。
2002年八九月间,华光在马来西亚的林场首度发生工人罢工事件。2003年8月,“华光事件”爆发后,华光派驻马来西亚的人员几乎作鸟兽散,除华林外,与华光有关的另两家公司:华建投资和华顺木业,也已是人去楼空。
然而,巨额贷款用到哪里去了?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在2003年度审计报告中对此作出了披露:“这些贷款大量转入个人储蓄账户或直接提取现金,有些甚至通过非法渠道汇往境外。”由此导致的银行贷款损失,“经初步核查,已超过10亿元”。
征兆不止一端。同样的情况,广东发展银行南海分行也遭遇过。
2001年4月,冯明昌以粤华厂名义向广发行提出贷款要求,抵押物是进口木材原料和成品板材,以及3亿元的定期存款。此项申请得到了广发行总行的批准,核准授信额度为5亿元。
据广发行南海分行一位业务人士介绍,在办理贷款抵押手续时发现了华光的三个问题:一是贷款主体和经营主体并不一致。冯以粤华厂的名义提出贷款要求,但贷款却准备用于华光公司,其抵押资产也属于华光公司。二是所报材料不实。广发行调查发现,冯提交的资料中,谎报粤华厂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而信贷人员在粤华厂营业执照上看到的注册资本却只有230万元。三是抵押物不实。用作抵押的成品板材竟是用空着的纸皮箱伪装的。“最后,广发行没有发放这笔巨额贷款。”
“工商银行南海支行不是没有看到类似的虚假问题,而是出现了内鬼。时任南海支行行长的林裕行就是主要参与者之一。”一位工商银行业务部门人士说,“不仅如此,连上级分行有关人员也参与了违规放贷。目前,相关人员已被抓”。
冯的巨额银行贷款,除依托华光公司之外,更多的是通过一系列新成立的关联公司来实现的。从2000年至2002年,冯明昌以不同方式成立了至少7家公司或工厂。
如在2000年9月至12月,短短3个月内,先后有3家外商独资企业在南海市沙头镇工业区注册成立。这3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全是冯明昌,其外方企业也全是一家——香港德华国际有限公司。这三家独资企业分别为南海华盈木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900万港元,投资总额9000万港元;南海进益木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196万美元,投资总额2990万美元;南海华茂木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00万美元,投资总额800万美元。
据了解,在与工商银行广东分行签约的企业并非华光公司,而是另一家企业粤华装饰板材厂(下称粤华厂)。粤华厂由冯明昌担任法人代表,但系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粤华厂的注册资本仅230万元人民币,组建单位为沙头工业材料公司。沙头工业材料公司溯及踪源则与华光厂颇为相似,同在1990年成立,组建单位同为沙头镇政府,董事长同为关联发。
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一位部门负责人称,早在中纪委与广东省相关部门组成的“806专案组”入驻佛山之前,就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在事发之初,对林裕行一干人等分别予以撤职和处分。随后,进行了严格的自查。
该负责人解释说,对于74亿贷款的说法,主要是统计口径不一致,其中包括正常贷款。不过,该负责人也承认有19。29亿元的应收账款余额。“事发半年来,南海支行的授信业务受到一些影响。我们也准备通过司法程序,采取资产保全措施。”
第三章 罪与非罪第40节 骗贷74亿元(2)
官商之链:“华光帝国”与“南海模式”
南海是珠三角地区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县级市,其数千家民营企业支撑下的发展模式曾被专家学者称为“南海模式”。
然而,华光公司虽拥有“民企”身份,却并非严格意义的民企,整个“华光骗案”与正常的民营企业行为相去甚远。
据《财经》杂志报道,当地登记的工商资料显示,华光厂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