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 作者:寻香踪(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23完结) >

第103章

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 作者:寻香踪(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23完结)-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剑兰笑嘻嘻地抓住她的手:“你们家那位呢?”
  赵明月说:“去秦皇岛参加二姐的婚礼去了。”
  毛剑兰惊愕地说:“她不是没让我们去吗?”
  赵明月说:“是没让,他和老秦关系好,二姐又是我同学,觉得不去不好,所以还是请了天假过去了。”
  毛剑兰点点头:“其实按理说咱们都该去的,姐妹一场。”
  赵明月说:“也没办法,谁叫离得远呢,要是在北京,那是不请也要去的。”
  “对啊。难得你有空,我们去逛街吧,叫上春梅,给二姐买点礼物,等她回来了咱们再去送给她。”毛剑兰说。
  赵明月点头:“好啊。”
  两人一起出了门,在楼下碰上于有清,单身老师不分男女,都住在一栋楼里。赵明月叫住他:“有清!”
  于有清抬头看着他俩,不知道怎么就脸红了,赵明月没注意到:“有清,我们要去逛街,你去吗?”
  于有清迟疑了一下,毛剑兰说:“你不是说要去买书吗,一起去啊。”
  “哦,好。”于有清赶紧答应下来。
  赵明月心想,难道他俩之间有什么猫腻,便暗暗留心观察起来。要是于有清和毛剑兰在一起,确实是挺合适的,他俩都是穷苦孩子出身,背景相仿,都吃过苦,肯定会懂得珍惜生活,就是两人的性格都偏内向,这点不是很好。
  他们又到人大附中去叫上了李春梅,数人结伴上街,买东西其实是其次,主要还是跟几个朋友见个面,聊聊天,联络下感情。
  作为几人中唯一已经结婚的人,赵明月自然要被大家取笑一番的,赵明月知道大家都开善意的玩笑,当然不会当真。
  赵明月问李春梅:“三姐,你什么时候结婚啊?”
  李春梅犹豫了一下:“我还不知道呢。王兴凯那家伙跟沈旭跃可不是一路人,他天生是个爱玩的,定不下心来,我在想是不是分了算了。”
  大家都看着她:“都两三年的感情了,不能说断就断了吧。”
  李春梅叹了口气“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一直拖着呢,半死不活的。你们也知道,他天生就是个花花公子,跟我会谈这么久,大概就是没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花了心力和一些钱,觉得不甘心。但是呢,我跟他说结婚,他又不愿意,顾左右而言他,显然也是不甘心。我倒希望,他干脆一点跟我说分手算了,省得左右为难。”
  毛剑兰说:“那你不如自己主动提?”
  李春梅摇了一下头:“我也不甘心啊,我又不是木头,跟他谈了这么长时间,怎么会没有感情?只是这样耗着,确实挺浪费大家的时间的。”
  赵明月听在耳中,估计他俩不是对彼此没有感情,但是要更进一步,却有点不愿意向前,退一步又有点不舍,于是就这么胶着着。
  李春梅望着天,耸了下肩:“到底还是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还得想想,然后主动跟他分了吧,我好找个老实一点的耙耳朵嫁了算了。”
  于有清好奇地问:“什么是耙耳朵?”
  “耙耳朵就是耳朵软,怕老婆的那种男人。”李春梅说。
  于有清听到这里,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耳朵,赵明月看见他的动作,笑道:“有清将来肯定是个耙耳朵,疼老婆,听老婆的话。”
  于有清的耳朵变得通红,而毛剑兰不知道怎么的脸也红了,赵明月发现了两个人的小秘密,觉得非常有意思,她也没点破,只是安慰李春梅:“没关系,跟他开诚布公谈一谈吧,我觉得他对你不是没有感情的,可能天生性子散漫,不喜欢受拘束,所以才迟迟不愿意结婚。要是真是不肯跟你结婚,那就早点分了,别耽误彼此的时间,谁都不年轻了,青春经不起浪费。”
  李春梅听赵明月说起这些,就忍不住有些眼圈发红,她轻轻啜泣了一声:“我怎么就这么背,找的男人一个两个都是这样呢,我难道就那么差,没有男人愿意娶吗?”
  赵明月伸手搂住她的肩,安慰她:“只是你的姻缘未到而已,不用妄自菲薄。”李春梅性格外向,性情跳脱,喜欢的人都是那种能说会玩的类型,而这种人,又最缺乏定性,所以情路才这么坎坷。
  因为李春梅的事,大家的游兴都不由自主地低落了起来,买好礼物,在新华书店逛了许久,各自买了一些书,就回家去了。
  赵明月想着沈旭跃要今天晚上才会回来,便有些意兴阑珊,一个人在学校外头的书店待了许久,直到快吃晚饭时才起身回去,到了家门口,拿出钥匙开门,发现一张夹在门缝里的纸条掉了下来,她捡起来,上面写着:“旭跃、明月,有空回家一趟。大姐。”

  第八十四章 出事

  赵明月拿着纸条,想了一下,将东西放进屋里,然后又留了一张字条给沈旭跃,说自己去沈家了,然后匆匆出门,在校门外的路边摊买了两个葱油饼,一边往嘴里塞一边赶路。
  家里会出什么事呢?大姐要亲自跑来找他们,不会又是哪个老人病了吧,这可就麻烦了。赵明月胡思乱想着,心怀焦虑地回到了沈家。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客厅里亮着一盏灯,警卫室的警卫员看见她来,朝她点了一下头,算是打过招呼了。赵明月走到门口,敲了一下门:“爸,妈!”
  不一会儿有人来开了门,开门的是沈母,看见她一个人:“小旭呢?”
  赵明月说:“他昨天去秦皇岛了,今天晚上才能回来,还没到家。妈,我今天去看望朋友,回来才看到大姐留的字条,家里发生什么事了?”
  沈母转身进了屋,赵明月掩上门,跟着进去了,发现屋子里就只有沈母一个人:“妈,爸呢?”
  沈母坐在沙发上,然后抽了一下鼻子,开始小声地哭起来:“他在里屋躺着呢。”
  “爸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了?”赵明月看着沈父的卧室,没开灯,屋里黑漆漆的。
  沈母摇了摇头:“你爸没事。你大哥回来了,父子俩吵了一架,你爸气狠了,拿起茶杯砸了启学的脑袋。”
  赵明月吓了一跳:“那大哥没事吧?”
  沈母低着头:“你大姐送他去医院了。”
  赵明月坐在沈母旁边:“妈,你别担心,去的是哪家医院,我一会儿过去看看。”
  沈母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应该是附近的医院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爸和大哥怎么会吵起来呢。”赵明月满脸忧虑,沈父和沈启学看起来都是极好相处的人啊,父子怎么会大动干戈呢。
  沈母吸了一下鼻子:“还不是把你大哥调回来的事,他怪你爸自作主张了。可是你爸说不定哪天就要退了,他想趁现在还使得上力,早点把他弄回来有什么不好?”
  赵明月不知道说什么好,无论哪个时代,两代人之间的分歧是永远存在的,父母想要给孩子安排他们觉得最好走的路,但是孩子却想走自己想走的路。两代人的关系就像是拔河一样,要是双方是往同一个方向使力的,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要是双方各据一边,势必有一方胜利,有一方会摔倒,更甚者双方都要摔倒。
  赵明月想了想,小声地问:“之前没有和大哥商量吗?”
  “怎么没有?说过的,你大哥他也同意调动,不过他想明年上半年再调回来。你爸就想着干脆现在将他调回来算了,就是这点分歧。早半年而已,有什么关系?”沈母一边说一边吸着鼻子,想到长子怒气冲冲地质问丈夫,丈夫被长子气得毫不留情地扔茶杯,她就觉得心痛得要死,这都是作什么孽啊,一家人闹成这样,就不能消停点好好过日子吗。
  赵明月轻叹了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想起个事:“妈,你们吃过饭了吗?”
  沈母摇摇头:“不想吃,没胃口。”
  “那爸也没吃?”
  沈母摇摇头。
  赵明月说:“我去给你们做点吃的去,不能饿着肚子啊。”她走到父母卧室门口,朝里面说,“爸,您消消气,别跟大哥计较,父子没有隔夜仇,等他想通了,就会来跟您道歉的。”
  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回音,赵明月估计他也听到了,便说:“爸,我去给您做点饭,您一会儿起来吃点吧。”
  她说完这些,转身去了厨房。厨房里冰锅冷灶的,赵明月看了一下,还好,门口挂着的篮子里有一些包好的饺子。现在天气凉了,室外就成了天然的大冰箱。
  赵明月赶紧刷锅烧水下饺子。等她忙完端了饺子进客厅,沈父已经起来了,坐在沙发上,身体前倾着在抽烟,烟雾将他的脸笼得模糊不清。赵明月将茶几收拾出来,将饺子端上来,又去端了酱碟过来:“爸,妈,吃点饺子吧,天太冷了,不能不吃东西。”
  沈母将筷子拿给丈夫:“明月你吃晚饭了没有?没有也吃点吧。”
  赵明月点点头:“诶,好,我也吃点。”
  一家三口沉默地吃着饺子,赵明月是头一回看见沈父这么沉默,觉得老人怪可怜的,在她看来,沈父一向都是通情达理的长辈,非常好相处,但是没想到也会简单粗暴地干涉子女的生活。当然,他肯定有他的考量,但是子女也有自己的考量,大哥已经三十多岁了,又成了家,还不顾他的意见这样安排,是有些不太尊重人。
  赵明月不忍心责备父母,她深深明白父母的用意,所以只能期盼他们都快点消气,尽快和好,大嫂也要过来了,到时候全家终于可以团聚在一起了。
  吃过简单的晚饭,赵明月收拾了一下碗筷,然后说:“爸,妈,我去大姐家看看,问问情况。”
  沈父说:“算了,不去了,这黑灯瞎火的,不安全,也别回去了,晚上就住在家里吧。他妈,去把旭跃的房间收拾出来。”
  赵明月愣了一下:“没关系的,妈。我骑家里的自行车过去,那路都是大路,有路灯的,大姐家离得也不远,我骑车过去,很快就回来了。”她觉得这样起码可以让二老早点放心。
  沈母看着她:“要不叫警卫员小刘开车送你过去吧?”
  赵明月摆摆手:“不用。我自己去就好了,很快就回来了。”
  沈母看着她:“那行,你快去快回,晚上就别回家了,住在家里。”
  赵明月点点头:“诶,好。”
  赵明月骑着车出了门,发现开始下小雪了,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呢,不知道旭跃回来了没有。她将帽子拉得低一点,将围巾围得高一点,只留着两个眼睛在外面,低着头,迅速地踩着车往平安里踩去。她不知道沈启学去哪家医院了,估摸着沈启学应该也没有住院,而是去大姐那儿了,沈启学只是不想见父母,所以才躲在大姐家不回来。
  赵明月一路踩得飞快,十多分钟就到了沈馥郁家,她推着车进了院子,沈馥郁家的窗户里亮着暖黄的灯,屋里有人声,她将车放在走廊上,上了锁,然后去敲门:“大姐!”
  沈馥郁很快就来开了门:“明月,你怎么过来了?呀,下雪了。”
  赵明月将帽子摘下来,抖落上面的雪花:“是的,下小雪。”
  “快进屋。”沈馥郁将她让进屋里。
  赵明月大口喘息了几下,骑得太急了,风又大,她都没好好喘息过。沈启学陪着京京坐在灯下,两人都回头来看赵明月,沈启学的额头上贴着一块纱布,京京看见她,兴奋地喊:“小舅妈。”
  赵明月走过去:“京京乖,在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