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俞敏洪管理日志 >

第7章

俞敏洪管理日志-第7章

小说: 俞敏洪管理日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用汽车是美国制造业的标志,不照样申请破产保护了吗?新东方可能以后也会这样,变成历史的痕迹。但是我要说,即使新东方没有了,我依然很成功,因为我的心态很成功。我对生命的热忱向往和穿越地平线的强烈渴望不会改变。”
    俞敏洪从新东方收获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而不是新东方带给他的财富光环。当下,俞敏洪的理想是做成一所真正意义的私立大学。他已经在北京郊区买了一块地,筹建大学校区,造完后私立大学就跟新东方的上市公司脱钩了,变成一个非营利性的,真正的民营大学。
    行动指南:
    成功之人,大多都是那些过分、过度沉溺于所做之事的偏执之辈。





    正文 1月25日垫脚石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12 14:42:13 本章字数:915


    新东方其实什么都不是,它就是一块垫脚石,当大家想跨越人生的长河之时,河面太宽、水流湍急,一步跨不过去,在河里投掷一块大石头,垫一下脚就过去了,顺利到达彼岸。新东方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语言教学,把一部分信奉“语言就是力量”的人渡到彼岸,然后再渡回此岸。
    ——俞敏洪在2009首届新东方留学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俞敏洪的一个朋友,学的是越南语,那是使用率比较低的“小语种”。但正是因为他的越南语讲得太地道了,堪称这个领域的翻译专家,所以一些特别重要的会议都请他去做同声传译或者现场翻译。
    俞敏洪另外一个大学同学,学的是近代史,“专业”是研究蒋介石,忍耐寂寞、枯灯黄卷,一门心思钻研了10年,但一直处于穷困潦倒的状态,因为他的研究方向不够主流、太过偏门。后来,偶然的机会,他受邀去美国做了一场报告,美国的学术机构很热心地帮他搞了一场中国现代史人物研讨会,他在研讨会上讲述这些年来研究蒋介石的经历,一个老教授听得热泪盈眶。研讨会结束后,他和老教授握手相识,原来这位老者在美国研究了30年蒋介石,孤苦伶仃、孤独伤感,就是找不到志同道合者,没想到竟然有人和他一样痴迷于研究蒋介石。于是,老教授许诺每年5万美元,让俞敏洪的这位同学跟着他在美国读研究生,之后又读博士。后来,老教授退休,他就变成了那个大学里对蒋介石最有“发言权”的教授。
    有一年,俞敏洪去美国出差,顺道看望了他那位研究蒋介石的大学同学。他已经在纽约买房子、汽车,过着比较滋润的知识分子生活了。
    在俞敏洪看来,语言和专业,就是帮助人们度过人生关口的垫脚石。今天的
    俞敏洪,已经将英语做成了一桩彰显财富效应的事业。但事实上,高中阶段的他并不喜欢英语,当初之所以报考英语专业只是因为数学太差。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英语竟然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
    英语之于俞敏洪,就是那么一小块“垫脚石”,使得他在最艰难、最疲惫的时候,顺利地走出泥泞、跨过沟坎。
    行动指南:
    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嬗变,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正文 1月26日超越自卑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12 14:42:15 本章字数:1023


    在北大的五年,我练成了一门功夫:通过“阅读”别人的表情和语言,判断背后深藏的意义,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90%的情况下我都不会失误,可以透过你的眼神、表情、言语,判断出你在想什么,你要干什么。这是我为了克服自卑刻意训练出来的一种能力。因为你敏感,你自卑,不相信自己,那么你就会下意识地不间断地对别人的言行过分在意。后来,当我越来越发现周围的同学读书比我少,发表的意见远远不如我高明的时候,我就开始慢慢建立了自信。我的成功就是把北大给我造成的强烈的自卑情结转化成了理性的自信。
    ——2003年俞敏洪在新东方内部讲述十年创业史
    背景分析:
    为什么五年大学生活没有一个女生喜欢俞敏洪?为什么在北大求学5年依然不自信?俞敏洪的自卑来自于一系列的暗示和打击。
    俞敏洪自己总结,北大期间造成自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普通话、英语口语说得很差,没有勇气参加各种公开活动,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说话;形象不太好,满脸青春痘,那是因为疾病导致的内分泌失调。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俞敏洪害了肺结核,吃了很多药,导致血液浓度改变,直接反应就是脸上布满疮疤。
    这两个要素累加在一起,俞敏洪自卑,看不起自己,走不出自己。
    自信的人都会有许多自信的行为,比如,不会在乎别人的感受,也无须留心别人的表情。但是对于自卑的俞敏洪来说,察言观色、谨小慎微,是其成长与进步的重要标志。18岁之前的俞敏洪并不自卑,因为在农村干活的他充满了热情,插秧、割稻子、割麦子这些农活,小小年纪的他干得又快又利索,如果不是考上了北大,他很可能会成为江阴最优秀的农民之一。北大改变了俞敏洪,在北大他收获了知识,也经受了太多的歧视。当然,所谓的歧视,多数时候是因为俞敏洪过于敏感自我想象出来的。
    北大的五年,对俞敏洪是一种折磨,因为每天都要跟优秀的人比拼,比拼的结果是你逼迫着自己成长,也许你超越不了周围那些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但是你的成长是必然的。身边充满了比你优秀的同龄人,你该怎么办?俞敏洪面临两种选择:对他们充满仇恨,恨不得拿一把大锤子把他们都给砸了;或者,强迫自己向他们学习。很显然,俞敏洪属于后者。在自卑的恣肆汪洋中,他看清自己的弱点,对周遭的人与事更加敏锐、更加敏感。长时间以来,俞敏洪就是这样。
    行动指南:
    如果你想赢,首先要战胜自己。





    正文 1月29日高增长是实现成就感的必须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12 14:42:17 本章字数:801


    2009年年底,新东方的员工总数肯定超过1万人。近几年以来,新东方员工每年至少增加1000人左右,人力资源开支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在增加,新东方一年的人力开支是4个多亿元。通常来说,每个月我都会对人力开支进行监控与调整,如果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加以修正。新东方本身就是人力密集型的教育企业,人力开支是一种必须的投入,但是我们会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合度的范围内。新东方是否会落入过度增长的无奈之中?在我看来,高增长是实现职业成就感的一种必须,发展越快的公司对人才的积聚越强烈。
    ——2009年2月俞敏洪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2008财年第三季度,新东方总务和行政支出为1250万美元,同比增长50。5%,主要由于扩大学校和教育中心网络,导致员工人数增加。目前,新东方的员工已经膨胀到9000多人,面对不断摊大的人力成本压力,俞敏洪感受到了扑面而至的压力。
    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短期英语培训市场可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冷却与收缩。华尔街英语贪婪而凶猛,保持30%的增长对新东方来说,其实是很难持续的。如何平衡资本的苛刻要求与企业自身发展现状的矛盾和冲突?
    金融危机肆虐,中国概念股在海外资本市场普遍下跌,最惨的是曾经拥有“中国内地首富”光环的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公司市值一度蒸发掉了90%。相比较来看,新东方的股价跌得比较少,维持在70美元上下浮动,说明资本市场对这间公司还是充满信心的。毕竟,新东方的业绩表现总是能够超越资本市场的期待。新东方与资本市场的沟通不存在太多障碍,因为新东方的高管都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这也是很多中国公司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之一。
    行动指南:
    一场充斥着高增长、快发展主旋律的分声部“重奏”,企业家要做的就是力保“不跑调、不走样”。





    正文 1月30日摩托艇与滑水板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12 14:42:18 本章字数:646


    我基本上感觉是被新东方拉着往前奔,就像摩托艇拉着滑水板那样,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偶尔我掉到水里去,摩托艇还要停下来救我一下,再重新往前开,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2006年9月俞敏洪接受《职场》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究竟是俞敏洪造就了新东方,还是新东方成就了俞敏洪?按照柳传志的说法,“企业家要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命。”俞敏洪经营新东方经历了“不得不、不能不、不可不”的过程,一定的时期,是他推动了新东方,同时,新东方也时刻纠缠着他,让他欲罢不能。
    俞敏洪是一个以苦为乐的人,从创办新东方的1993年算起,几乎没有休过春节,都是和学生们在一起过,和学生们包饺子、演节目,其乐融融、不亦乐乎。
    这样的“做派”在创业阶段非常需要和必要,当企业愈加规范和壮大之时,有人建议俞敏洪应该像个企业家的样子,尽情尽性地享受事业成功的欢愉。
    然而在俞敏洪的头脑里,似乎没有成功这个概念。他宁愿把自己看作一个坚持理想、脚踏实地的人,而不是公众所认为的那种成功人士。俞敏洪把自己看作新东方的普通一员,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团队成员会对他的错误与缺点进行猛烈攻击。这样的攻击,强迫着俞敏洪时常处于冷静清醒的状态考虑问题。
    新东方拥有最为优秀的职业团队,俞敏洪的一大责任便是极力维护并且提升团队的向心力、聚合力、战斗力。
    行动指南
    思考在当下,未来在远方。





    正文 1月31日顺其自然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12 14:42:20 本章字数:703


    新东方的15年,一直是顺其自然发展而已,我从来没有刻意地设计过它的未来,更没有五年计划之类的东西。商业世界瞬息万变,我觉得制定了计划也不一定管用。
    ——2008年俞敏洪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2004年11月,新东方即将迎来11岁生日之际,突然爆发的胡敏、江博愤然出走事件,将新东方和俞敏洪置于舆论的漩涡之中。其时,俞敏洪接受本书作者采访,异常认真地说,“2007年11月16日,新东方14岁生日的时候,45岁的我希望离开新东方,把日常工作交付给可信赖的人。”在俞敏洪看来,“伴随着年纪的增长,总要从事更有价值、更富创造力的工作,实现日常管理上的退和精神信仰上的进。”
    俞敏洪其人,崇尚简单纯真、简单自由的生活,他曾经一度把自驾去青藏高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和目标。创业早期,俞敏洪常穿一双“双星”牌运动鞋,为此没少挨徐小平们的挤兑和嘲讽。俞敏洪确实喜欢穿运动鞋,他经常穿着运动鞋东跑西颠,鞋子穿破了都舍不得扔掉。
    为了做大做强新东方,俞敏洪不得不压抑个性去做一个董事长,不得不学会做一个企业集团的领导。很长时间内,俞敏洪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商业意识,也没有那种号令四方的领导意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