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俞敏洪管理日志 >

第28章

俞敏洪管理日志-第28章

小说: 俞敏洪管理日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他们的管理模式就应该推广到其他分校?俞敏洪的做法是在集团层面建立专事整合的机构,先把武汉的经验模式化、模块化,再组织各地分校校长到武汉新东方现场观摩,然后再由集团出面自上而下地向各地分校推行。“使新东方人与人,机构与机构之间心心相连。”这是俞敏洪的目标。
    行动指南:
    企业强大的竞争优势与其建立的商业生态网络的全面性和紧密度息息相关。





    正文 6月14日拒绝“连锁经营”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12 14:45:28 本章字数:985


    新东方没有采取连锁经营的模式,新东方投资的每一家机构都是直营的,而且是全资拥有,员工的股份都在集团层面确认,下面的分支机构没有和任何股份分享,因为我觉得在中国任何股份的分享,都会形成利益上的冲突,利益的冲突就会形成离心力,到最后就变成了七零八落。
    ——2005年7月俞敏洪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2004年,美国的一家投资基金在中国内地调查了大概100多家校具备规模经营的教育机构,最后只确认了新东方一家是可以投资的。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新东方已经建立了一个安全扩张的模式。
    俞敏洪很重视、很尊重新闻记者,但同时他也知道媒体对于新东方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从1993年到1999年,在没有任何媒体关注的前提下,新东方的事业发展得最为迅猛。长期以来,新东方不大注重市场宣传,更多靠的是口口相传。2008年12月新东方委托第三方做出的调查显示:新东方学员中,超过一半的人是因为口碑,其次才是广告和活动。新东方每年都会搞一系列大型的巡展活动,分校在扩张,市场在膨胀。为了保证市场运作的规范化,每一年,集团都会召集由全国分校参加的市场工作会议,一起讨论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开工作。
    客观上来说,分校的密集成立,对于新东方的组织体系建设形成了“倒逼”之势。数量众多的分校如何管控,如何保证一致性、协调性?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成立,其实就是为了确定新东方的标准和制度。新东方现在有40多家分校,为了便于联络和管理,各分校都安置了全新的卫星系统,进而实现了形象标识、宣传口号、方针政策、价格体系和监督机制的一体化、统一化,既保持了下面的自由度,又保证了上面的制度。
    新东方一直在加紧标准的制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周成刚告诉记者,“我经常听学生们说,上新东方还是要到北京去,那里最正宗。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没有人说麦当劳一定要到美国去吃?对于新东方来说,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标准化,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可能包括教室大小、课时长短、收费情况;软件就涉及到教师上岗需要什么标准,哪些东西必须讲,哪些可讲可不讲,哪些可以自由发挥等,我们正在一步步规范。”
    行动指南:
    建立在制度与规章之上的管辖与治理就是管理。





    正文 6月15日20%流动率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12 14:45:30 本章字数:961


    新东方的人员流动率是20%,我不觉得高,因为其中有10%是遵照末位淘汰制度主动淘汰掉的,应该说这个流动率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新东方各地分校高层管理人员流失的比例在正常范围之内,并没有外面说的那么多。谁都不走是不是说明企业让人有归属感?很可能是人力资源管理出了问题。我敢这么说:凡是真正必不可少,倘若离开对新东方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我肯定不会让他走。
    ——2006年俞敏洪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新东方给外人的感觉是这几年高层人事总在动荡,这是否说明公司治理结构和水平不稳定?新东方在各地的分校流失了不少高层管理者,这是否表明新东方的某些不足?直面媒体记者的追问,俞敏洪有自己的解释:如果说新东方流失了一些人就办不下去了,那表明新东方这个事业团队、体系本身并不存在多少核心能力。如果说有些人离开新东方了,新东方依然发展得很好,他们在外边自己折腾得也很好,这恰恰证明了新东方的价值,表明了新东方为中国的外语培训行业输送了很多人才,我倒是乐于听到和接受“新东方是外语培训的黄埔军校”这个说法。
    内部培训、外部宣讲之时,俞敏洪告诫新东方员工以及大学生们,“要培育一种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心态,先就业,再职业,再做事业。”有的大学生仰慕新东方的名望强烈要求毕业后到新东方工作,可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却又不能容忍这份工作的辛苦,于是跳槽,寻找下一个就业单位。
    俞敏洪给新东方的员工们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刚来到新东方时从事的是收发耳机的工作,但他选择了积极主动、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边收发耳机,一边认真倾听老师上课。两年之后,他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由于他旁听了很多老师的授课,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很多教学技巧。有一天他跑到我的办公室,很认真地说他要当英语老师,他的话吓了我一跳,一个收发耳机的人怎么有能力当英语老师呢?他很执拗,非要我听他讲课,于是我就听,听过之后发现他的水平还真是不低。于是在我的批准下,他成了新东方的授课老师,后来还成了新东方的名牌老师,再后来又成了新东方一家分校的校长。
    行动指南: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





    正文 6月18日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12 14:45:31 本章字数:704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如何留住所需人才都是难题,因为中国社会还处在急速发展和变革期。有大量的投机存在,对一个机构来说,经常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做出内部平衡。比如说,新东方的一个员工工资8000元,外面有机构给15000元,你不能就此而给员工提工资。因为这样,会出现人力资源成本上扬的局面。所以,如果这个人走了,机构不到瘫痪的程度,我宁可让他流失掉,也不能让他打破现有薪酬体系的平衡。
    ——2006年俞敏洪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给平台,常激励,亲情式紧密维系,在联想和万科,很多职业经理人都是这么刻意培养出来的。有多大的平台、网罗多少人才、给出多少股份,事业就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性。据此有人说,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如果认可这样一种观点,就意味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可以花大价钱买走的。人才只是众多资源中的一种。一些公司求贤若渴,招聘一个项目总经理直接就给股份、给待遇,但就是这样,还是有人做不下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刻意挽留的,而是历练、折磨出来的。
    对于新东方来说,首先是企业文化和财务制度的硬性约束、管控,其次是经理人队伍要有自律意识。古往今来,凡是做大事的人,都要抓住两头,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宏观微观兼顾。放权,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儿,授和受,权可授但无人能受,给了权更不安心,更累。这就是中国企业家面临的实情。这就要求他在人才问题上长思考、短安排、勤决策。
    行动指南:
    人才培养要适当领先于企业发展。





    正文 6月19日创造活水源头的人力资源体系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12 14:45:33 本章字数:1137


    即使现在有人把新东方一半的老师拉出去再做一个学校,我相信还能够把另外一半老师培养出来。关键不在于他取走了多少水,而在于新东方是不是有源头活水,如果是一池塘的死水,取走一桶你就少一桶,那你就麻烦了。所以创造活水源头的人力资源体系,比保留人才的人力资源体系重要得多。
    ——2008年俞敏洪接受《全球商业》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教师是新东方的核心资产,如何让数以千计的老师们心有所属、情有所归、利有所依,一直是俞敏洪伤脑筋的大事情。在新东方,兼职老师依然存在,这些人怀抱打工心态,以获取“高课酬”为基本诉求,他们或者是大学里的教授,或者是高校里的明星讲师,他们与新东方缺乏文化、情感上的勾连。俞敏洪早已认识到兼职老师的利与弊,所以在新东方异地扩张过程中,他要求严格控制兼职教师的比例。
    俞敏洪还有一个本事,不管你是兼职老师,还是毫不起眼的行政人员,如果入了俞敏洪的“法眼”,他会想方设法将你延请到新东方担任要职。兼职是一个职业,就职则是一种事业。俞敏洪希望更多有才干的人加盟新东方,以做事业的心态与新东方共荣辱、长厮守。
    杜伟的例子很有代表性,初来新东方时,他只是一个帮助收发耳机的“闲杂人员”。后来他下定决心学英语,居然能把老师课堂上讲课的内容背诵出来。他觉得只学英语还不够,又跑到美国的鹿特根大学(RutgersUniversity)读了两年MBA,英文水平呱呱叫,管理水平没得说。回到新东方,俞敏洪把他提拔为听说英语部主任,后来做北京新东方副校长。杜伟老师能从一个基层员工做起变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副校长,你就没有理由说你做不到。新东方还有一位著名的老师陈圣元,最初在新东方是做教室管理工作的,后来变成了新东方最幽默最有知识技能的英语培训老师之一。
    2004年之后,新东方进行了一场薪酬改革,强化年薪制,意图让高管、骨干获取更多的利益。排除人为因素的制度架构,新东方正在从”人治“走向制度治理。新东方上市的第二年(2007年)开始,俞敏洪决定将之前针对骨干教师的期权激励转变成现权激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东方的股价已经上涨到让期权不再具有吸引力——股价稳定在70美元左右,最高时曾经接近90美元。从期权激励转变为现权激励,俞敏洪试图通过制度的调整,让更多骨干教师的根本利益有所呈现,同时也以制度的方式让利益更加现实可期。
    利益的方式维系,文化的力量凝聚,感情的因素团结。俞敏洪以此构建新东方完善、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
    行动指南:
    一个公司要做好,必须有一个好的企业家;但一个企业要持续,依赖于制度和文化创新。





    正文 6月20日最有保障的机构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12 14:45:35 本章字数:912


    对于新东方来说,不该赚的钱不赚,该赚的钱一定是付出劳动之后的合理合法回报,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没有放弃这一原则。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新东方是一个把钱交过来最有保障的机构,学生交了钱不必担心退款问题。很多学生都把新东方当银行来用,一开学把钱交到新东方,什么时候想上课了就来上,不想上了哪天来退听课证,只要是符合规定的,该退就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