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国际金融学 >

第73章

国际金融学-第73章

小说: 国际金融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捌渌叽胧┕钩傻募跽鹣低常×堪盐;斐傻乃鸷档偷阶畹拖薅取�

2、           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为防范金融危机,就要采取各种措施,使金融市场的结构更加健全,交易规则更加合理,信息披露更加完全,避险的工具更加丰富。同时,也必须使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规范化,如转换政府职能,使其成为市场上的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不断改善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大力提高厂商和个体投融资者的经济人理性和市场操作技能,等等。一般说来,在金融市场比较成熟和市场参与主体素质较高的国家,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较低,造成的损失也较少。

3、           提高经济政策的搭配水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自主权之间具有明显的内在冲突,其构成的“不可能三角”使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配合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一国的汇率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失当,就会打破国际利率平价,形成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套利套汇空间,诱发国际游资的猛烈冲击,进而该国陷入金融危机爆发的困境。因此,要提高经济政策的搭配水平,使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资本管制政策,以及改革开放的顺序和时间表等,都能相互协调和有效实施,以减少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冲突和国际套利套汇的机会,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5、加强国际合作。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今天,金融危机在一个国家爆发很快就会向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蔓延,其造成的灾难也是全球性的,更何况强大的国际游资往往又是一个国家所不能单独与之对抗的。所以,为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区域性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甚至包括世界贸易组织等在内的其他国际经济贸易协调组织都应发挥积极的作用。世界各国出了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与贸易组织或机构的协调外,还要重视区域性和国家之间的金融政策协调与合作,以便互通信息、共享监管资源和互相支援,共同防范金融危机,或阻止金融危机的蔓延。

本章小结
国家风险是指跨越国境,从事信贷、投资和金融交易所可能蒙受损失的风险。国际社会经常按发生事件的性质,把国家风险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三种类型。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国家风险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对其进行评估、管理已成为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一般说来,国家风险评估的重点是对政治、社会和经济三大要素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大类。在对国家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可采取不同方法把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如寻求第三者担保、采用国际银团贷款和力求贷款形式多样化等等。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后的总爆发,集中表现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证券、房地产和土地等资产的价格,企业破产数,以及金融机构倒闭数等急剧和超周期的恶化,并且已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灾难性影响。在现实生活中,金融危机可具体地表现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1929…1933年大危机后,西方学者就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影响最大的是Krugman等提出的金融危机第一代模型和以Obstfield等提出的金融危机第二代模型。为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扩散,及其对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了许多对策,其中主要的是: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预警和减震系统、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政策的搭配水平和加强国际合作

复习思考题
1、国家风险的概念。

2、理解国家风险的特征。

3、如何进行风险等级的评定?

4、试述国家风险监测的主要作业方法。

5、试述减少国家风险造成损失的主要措施。

6、金融危机的内涵和特征。

7、金融危机的成因:第一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的解释

8、防范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有哪些?。





'1' 《世界经济》1987年第3期。

1 详见鞠冬生:“浅谈国家风险评级”, 《国际金融》1991年第七期。

'2' C。R。Frank and W。Cline(1971)”Measurement of Debt Servicing Capaity 、An Application of Discriminant Analysi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1。


第十章  国际货币体系 1
第一节   国际金本位制 2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演进及相应规则 2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 4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 6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7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建 7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游戏规则及特点 8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进和缺陷 10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国际货币制度 15
一、牙买加体系及主要内容 15
二、广场-卢浮宫干预协定 16
三、金融全球化和货币区域化 17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18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
二、世界银行集团 25
三、巴塞尔委员会 26
四、世界贸易组织的金融服务贸易协定 28
本章小结 29
本章思考题 29

第十章  国际货币体系

  在国际金融领域,国际货币在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金融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与国际货币相关的,如货币本位、汇率制度、国际储备货币、国际收支调节等制度安排是在独立国家的主权范围内确定的,则在这个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世界经济中,各国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既是自身利益的体现,又会影响到他国经济。若不存在着世界中央银行和统一的世界货币,那么,由于不同国家和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所形成的成本,即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s),也就是负外部性(harmful externalities)会放大,并有可能危及全球金融市场以及所有国家(地区)。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国际货币制度,通过国际间的政策协调以减少这种负外部效应,实现利益与成本的平衡。我们把这种国际货币制度安排称之为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际货币体系是对货币本位60'1'、货币制度、国际储备货币、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及其协调等以法律或法规形式加以明确,形成大多数国家(地区)愿意承诺和遵守的共同规则,这种制度安排即“游戏规则”(rule of the game)被称之为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汇率制度安排。因为汇率是国际金融的“灵魂”,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国家(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不同货币之间汇率的决定,能否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选择浮动或是固定的汇率制度安排等等,构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内容。(2)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即选择何种货币作为国际贸易和金融的支付货币,选择哪些货币作为一国金融管理当局的国际储备资产,以维系国际支付原则和满足储备资产供应的需要。(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即需要使世界各国公平地承担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国际收支恶化的国家摆脱困境。(4)国际货币金融的协调。这个体系应具有协调各国货币金融活动的机制,使国际间的货币金融活动能够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制定的,各国认同的游戏规则下进行和协调。
      纵观国际金融发展历程,每一个阶段的国际货币体系都有自身的一套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或以惯例、习俗的行式存在,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存在;同时,这些规则又会随着世界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修正和创新。根据国际货币体系在各个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这里按时间顺序对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论述,并且对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和有关协定做归纳性介绍。
  ?
第一节   国际金本位制
  ?
      国际金本位制(the 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起始于1879年,其标志是在这一年,所有的主要工业国家和其他绝大多数中小国家都已经事实上采用了金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使欧洲各国不再允许本国货币自由兑换其他国家的货币,也不允许用本国货币自由兑换黄金,从而造成了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在这以后,一些国家试图恢复金本位制,采用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直至1937年,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演进及相应规则
  17世纪到18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采用黄金和白银作为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随着银产量的大幅增加以及白银价格的持续下跌,劣币(白银)驱除良币(黄金)的现象日益凸现,以致金银复本位制度难以维持下去。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案》,正式实施金本位制,随后,前西德、法国、瑞士、意大利、比利时,美国等国家纷纷宣布实行金本位制,到1879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制度。虽然当时没有一个条例或法规标志着国际金本位制度开始实行,但是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一致遵循着相应的各项规则,这意味着国际金本位制是自然形成的。
  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度的初始形态,金币本位制下的游戏规则主要有: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铸币的重量、形状和成色;金币具有无限法偿权,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自由熔化;各国之间国际结算使用的货币是黄金,国际储备货币也是黄金;各国货币相互之间汇率根据“铸币平价”(mint parity)61'2'决定。比如,美国在1879年采用金本位制后,规定1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克纯金,同期的英镑含金量为113。0015克纯金,因此美元与英镑的汇率为1英镑=4。8665美元;同理,1美元=5。183法郎;1美元=4。198马克等等。
  在国际金本位制运行期间,也同时发行一定数量的银行券或纸币,但由于能够保证按面值足额兑换黄金,所以其规则不受影响。还有,由于英国是金本位制时期世界上最发达的居于霸主地位的经济大国,英国伦敦既是世界贸易的中心,又是世界金融中心,英镑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并成为各国广为使用的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之为英镑本位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各国因战争影响使经济陷入困境,纷纷放弃金币本位制,并采取严厉的资本管制措施,阻止黄金货币外流。战争结束后,为避免战争期间滥发不能兑换黄金的纸币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相继恢复金本位制,但是由于战争期间各国通货膨胀差异很大,主要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大大偏离铸币平价及购买力平价的水平,以纸币面值自由兑换足额黄金已不可能。除美国还能实行完整的金币本位制外,英国和法国开始实行金块本位制,而前西德、意大利、奥地利和丹麦等三十几个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的游戏规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