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背对背贷款”仍然属于贷款行为,在资产负债表上将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而货币互换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表外业务,能够在不对资产负债表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同样达到债务保值的目的。
假设A公司希望借入3年期的100万英镑贷款,B公司希望借入3年期150万美元贷款,而外汇银行向A公司提供美元和英镑的贷款利率分别是8。0%和11。6%,向B公司提供美元和英镑的贷款利率为10%和12%(美元对英镑的汇率为£1= 1。5)。显然,如果两个公司利用各自在美元借款和英镑借款价格(即利率)上的比较优势,然后通过货币互换得到自己所需的资金,并可通过分享货币互换收益(1。6%)降低融资成本。
首先,因为A公司在美元借款上具有比较优势,B公司在英镑借款上具有比较优势,因而A公司以8。0%的利率借入3年期的150万美元,B公司以12%的利率借入3年期的100万英镑,然后进行本金的交换,即A公司向B公司支付150万美元,B公司向A公司支付100万英镑。这里,假定两公司协议平分货币互换收益,则两公司的融资成本都降低0。8%,即A公司支付英镑借款利率为10。8%,B公司支付美元借款利率为9。2%。
其次,两公司可根据借款成本与实际融资成本的差异计算各自向对方支付的现金流,进行利息互换。即A公司向B公司支付10。8%的英镑借款利息计10。8万英镑,B公司向A公司支付8。0%的美元借款利息计12万美元。经过互换后,A公司的最终融资成本将为10。8%英镑借款利息,而B公司的最终实际融资成本变为8。0%的美元借款利息家1。2%的英镑借款利息。若汇率保持不变,B公司最终的融资成本相当于9。2%美元借款利息。
最后,在贷款期满时,两公司再次进行借款本金的互换,即A公司向B支付100万英镑,B公司向A公司支付150万美元。
?
?
本章小结
国际经济往来和债权债务的清算,离不开外汇这种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债权债务清算的支付手段,而汇率则是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兑换比率。本章首先论述了外汇的概念、分类,以及一种货币可作为外汇的条件,然后对汇率的概念、标价以及不同的分类进行了分析。汇率的标价方法分为直接标价和间接标价两种。在外汇市场上,人们又根据不同的要求和角度把汇率细分为基础汇率、套算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名义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等。本章还介绍了外汇市场的功能与参与主体,最后对当代外汇市场上的主要交易做了简要的讨论。
?
复习思考题
1、外汇的概念。
2、一种货币作为外汇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3、汇率的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4、不同汇率的内涵及其计算。
5、外汇市场的主体及均衡条件。
6、远期外汇合约在外汇交易中的作用。
7、比较外汇期货交易与外汇远期合约的差异。
?
?
?
第三章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1
第一节 汇率的决定 1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2
二、纸币流通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4
第二节 汇率的变动 6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6
二、汇率变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10
第三节 西方汇率理论述评 13
一、国际借贷论 13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 14
三、汇兑心理论 16
四、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 17
五、资产组合平衡论 19
六、汇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1
本章小结 25
复习思考题 26
?
第三章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如前所述,汇率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如果把货币视为一种特殊商品,汇率又可被看作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那么,这种交换比率或货币的价格是如何决定,又是如何变动的呢?本章将从理论上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述。
第一节 汇率的决定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交换比率或商品价格的形成都应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和市场供求的法则。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尽管有其特殊性,同样不能例外。因此,在国际货币兑换的过程中,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必须以价值平价或价值对等的关系为基础,并且能够充分反映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换言之,汇率的本质是两国货币以各自所具有的价值量或所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而形成的交换比率,它的实际水平还受到外汇市场供求的影响。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金本位制度泛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al standard)盛行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属于完全的金本位制度。后两种金本位制出现于由金铸币流通向纸币流通过渡和第二次大战后对黄金与货币兑换实行限制的时期,而且存在的时间较短,属于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度。通常,金本位制度主要是指金币本位制。
(一)汇率的价值基础
在金币本位制下,各国都以法律形式规定每一金铸币单位所包含的黄金重量与成色,即法定含金量(gold content)。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就直接而简单地表现为他们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ity)或法定平价(par of exchange),黄金是价值的化身。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价值基础,它可表示为:
例如:1925~1931年英国规定1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44格令(grains),成色为22k(carats),即1英镑含113。0016格令纯金(123。2744×22/24);美国规定1美元金币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0。9000,则1美元含23。22格令纯金(25。8×0。9000)。根据含金量之比,英镑与美元的铸币平价是:113。0016/23。22=4。8665,即1英镑的含金量是1美元含金量的4。8665倍,或1英镑可兑换4。8665美元。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二)外汇市场的供求
铸币平价与外汇市场上的实际汇率是不相同的。铸币平价是法定的,一般不会轻易变动,而实际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影响,经常地上下波动。当外汇供不应求时,实际汇率就会超过铸币平价;当外汇供过于求时,实际汇率就会低于铸币平价。正象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不断变化一样,实际汇率也围绕铸币平价不断涨落。但在典型的金币本位制下,由于黄金可以不受限制地输入输出,不论外汇供求的力量多么强大,实际汇率的涨落都是有限度的,即被限制在黄金的输出点和输入点之间。
黄金输出点和输入点统称黄金输送点,是指金币本位制下,汇率涨落引起黄金输出和输入国境的界限。它由铸币平价和运送黄金费用(包装费、运费、保险费、运送期的利息等)两部分构成。铸币平价是比较稳定的,运送费用是影响黄金输送点的主要因素。以直接标价法表示,黄金输出点等于铸币平价加运送黄金费用,黄金输入点等于铸币平价减运送黄金费用。
假定,在美国和英国之间运送价值为1英镑黄金的运费为0。03美元,英镑与美元的铸币平价为4。8665美元,那么对美国厂商来说,黄金输送点是:
黄金输出点=4。8665+0。03=4。8965(美元)
黄金输入点=4。8665-0。03=4。8365(美元)
(三)汇率波动的规则
在金币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规则是:汇率围绕铸币平价,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在黄金输出点与输入点之间上下波动。当汇率高于黄金输出点或低于黄金输入点时,就会引起黄金的跨国流动,从而自动地把汇率稳定在黄金输送点所规定的幅度之内(见图3…1)。
图3…1表示一段时期内美国外汇市场上英镑汇率波动的轨迹。如果汇率高于铸币平价,则意味着英镑的需求大于英镑的供给,这往往是由于美国对英国产生国际收支逆差所引起的。在A点,美国厂商情愿在国内用美元购买黄金,并把黄金运到英国偿还债务。因为以输出黄金偿还1英镑债务的代价(铸币平价+运送费用=4。8665+0。03=4。8965美元)小于在A点上用美元购买英镑所付出的代价。因此,汇率是不可能升至A点或高于黄金输出点的。在B点,美国厂商在国内购买黄金,并把黄金运送到英国偿还债务,或是到外汇市场上购买英镑偿还债务,其偿还1英镑债务的代价是相同的,都是4。8965美元,汇率升至B点是可能的。在C点,美国厂商会选择购买英镑偿债,因为以这种方式偿还1英镑债务的代价小于输出黄金的代价(4。8965美元)。在黄金输出点与铸币平价之间,在C点所做的选择都是适用的。如果汇率低于铸币平价,则意味着英镑供给大于需求,美国对英国产生国际收支顺差。在D点,美国厂商愿意接受英镑,并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成美元,因为这种选择下每1英镑可换取的美元多于用1英镑在英国购买黄金运回国内所能换取的美元(4。8665-0。03=4。8365美元)。在铸币平价与黄金输入点之间,在D点的选择也都是适用的。在E点,美国厂商接受英镑,并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成美元,或是用英镑在英国购买黄金运回国内,每1英镑可换取的美元均为4。8365。因此,汇率是可能跌至E点的。在F点,美国厂商宁愿以英镑在英国购买黄金运回国,也不愿接受英镑,并用英镑到外汇市场上兑换美元,因为运回价值1英镑的黄金至少还可以换到4。8365美元(4。8665-0。03=4。8365美元),所以汇率是不可能跌至F点或低于黄金输入点的。
黄金的输出与输入使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趋于平衡,并使汇率在一定幅度内波动,这就是金币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自动调节机制。这个自动调节机制由英国经济学家休谟(David Hume,1752)最早提出,又称为黄金—物价—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其原理是: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发生逆差,外汇汇率涨至黄金输出点,造成黄金外流时,该国的货币供给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进而提高其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于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促使国际收支达到均衡。反之,当一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发生顺差,外汇汇率跌至黄金输入点,造成黄金内流时,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通货扩张,物价上涨,进而降低其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于是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促使国际收支达到均衡。换言之:国际收支的失衡引起黄金的外流与内流,而黄金的流动会引起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导致出口与进口规模的相对增减,结果使两国间的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均衡状态。
要特别指出的是,汇率围绕铸币平价,根据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在黄金输出点与输入点之间上下波动的规则,只能在完全的金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下发挥稳定汇率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国家的货币发行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通货膨胀严重,现钞的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流动等“货币纪律”遭到破坏,金币本位制陷于崩溃,各国相继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在这两种本位制下,两国货币实际代表的含金量之比还是决定汇率的价值基础。但现钞的兑换和黄金的流动不再自由,因此金本位制度已经残缺不全,并失去了汇率稳定的基本条件。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