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华山仙门 作者:秣陵别雪(起点2012-09-09完结)-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役,陆元是打出了华山的威风,打出了华山的威名。
华山是没落了,但是,却还没有没落到人人可欺的地步来。
而且陆元这一次也下了辣手,直接擒了唐诗川,等于告诉其它中等仙门的掌门人,哪一个敢惹华山,想去华山天牢坐坐吗,华山保证欢迎。
据说武当仙门,青城仙门的掌门人还修书一封去了华山,请华山的掌门陆元释放唐诗川,毕竟大家都是正道同道一场,而且现下还是对付魔道的时机,连城仙门也是抗魔的中坚力量,不过陆元根本没有理会他们。
冒犯华山轻易便算了的话,保证有人立即效仿。
华山就算现在暂时的弱了,但是一定不能有人冒犯。
陆元要打下大大的华山声威,毕竟自己过些时间要离开华山去中央天朝,而那时华山只怕还没有复苏过来。至于周师叔祖,只要华山不到生死存亡之际根本不会出手。
不过此役在晋国的风头也马上被另外一件事情给盖过了,替天盟攻打青城仙门。
如果说灭了铁剑仙门还是小事的话,那么,现下可是直接的攻击青城仙门。
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正道与魔道的交锋,此时到最激烈的时刻,任独魔焰嚣张到了极点。
一千多年前的魔头,在一千多年后重新发威。
替天盟与青城之战,到底会是谁胜谁负?继十万妖魔攻华山之后,又有了十万妖魔攻青城。
————————
在外界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华山到是安静得很,这是一个相当安全的避风港。
陆元拿着酒葫芦,坐在逍遥居当中,现下自己可没有考虑过去救青城,魔道那边的任独,荆求真,方邪三人可以轻易的玩死自己,而自己还是华山最高战力,华山现下没有资格去救其它仙门,实力太差。
虽然现下华山很安全,但是居安思危。
人啊,到了一定的年纪,便要背负起一定的责任,特别是坐上了华山掌门的高位之后,更是如此。
陆元躺在草地上看向那浮云,真是羡慕那浮云。
可惜,自己暂时无法如浮云一般。
大脑当中在沉思着,现下一般的办法是没有办法助自己突破到大道境四重法则归一的,或者要另想他法。
反正无论如何,在二年之内,进入百国考核之前,一定要进入大道境四重法则归一境。
第三卷:大道境,晋国终之卷 第473章 云龙第九变!
晋国最近正处在大变动,大乱世当中。
且说本来是十万妖魔攻青城,青城芨芨可危,这时南海路远只怕来不及相助,而华山实力大损半步宗师也没有一个更是无法出力相助,可以相帮的两派,也唯有昆仑,武当两派,听得了十万妖魔攻青城之事,青城现下在五个上等仙门当中,固然是在华山之上,但是比起其它三个要弱,哪里挡得了任独的绝世魔威,故而昆仑仙门与武当仙门两者立即挥兵去救,不过这时候,两大仙门去救赶到青城的时候才发现,青城这里根本就是一个幌子罢了。
真正的任独等人,却去攻昆仑山去了。
昆仑山派了一部分人来助青城,哪里料得到任独却去攻昆仑山去了,这下子慌得想反援但是一时间哪里反援得及,好在昆仑离武当不算太远,武当仙门派人来昆仑山相助。
不过哪里料得到,攻昆仑还是个幌子,任独自在昆仑山与武当山之间下了三道厉害之极的埋伏,同时率进攻武当山。
武当山出了两拨人,分别援助青城与昆仑,本身防御已经相当的薄弱,被任独轻易的攻下,任独火烧武当山,大破武当护山大阵,击杀武当诸多留在山中保护的真传弟子,武当山虽然未灭,但是元气大伤。
同时,任独尽起在昆仑与武当之间的三重埋伏,本身在武当山的这拨子人马又攻了上去,前后夹击,对付前去援助昆仑山的武当人马,把这一部人马重创。
尔后再度围困昆仑山。
这时去援助青城山的武当,昆仑两部人马自然回援,这般千里回援,路途遥远,人困法力消耗严重,而任独又在半路设下埋伏,以逸待劳,重创这两部人马。
至此,武当三部人马,折损相当严重。
昆仑山也折损严重。
而最早被攻击的青城仙门,反而成了折损不严重的一派。
这一番连番设伏,直叫人惊心动地。
人们才明白,原来任独强大的并非仅仅只是化血魔功这地底第一魔功,还有那奇谋鬼智,心狠手段,这一番连番设伏,围魏打赵,前后伏击,诱人幌子,本来三个上等仙门的实力不逊于他,却是被他玩得团团转,实力大损,三个上等仙门都实力受损严重。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在一千多年前,当时晋国的第六代,第七代要面对的到底是什么可怕的魔王。怪不得当年,晋国的第六代,第七代会被任独给逼得差点儿正道倾覆,也就是燕苍天的一人一剑,无视一切,才能斩得任独假死逃生。
现下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要对付任独这样的人,还真要再出现一个燕苍天。
而现今,在晋国修仙界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燕苍天的只有一人————华山掌门陆元,现下一年的时间已过,陆元已经不是代掌门,而是正式的掌门。
这一番大战役,决定了以后的晋国修仙界,进入了道消魔长的时代。
其时,武当仙门,武当七子陨落了三个之多,上人,长老折损得更多,数不胜数,便是可以进入百国考核的五人也折损了两个,真传弟子折损严重,几乎尽灭,好在武当七子之首宋清桥未灭,联合几个大道境的上人,组成了真武七截阵,又加上武当本身护山大阵再起,武当五千年积蓄,到是可以硬挺下来,不过虽然能支持下来,但是却失去了进攻能力,被动防守。
青城仙门和昆仑仙门,现下要守住本部都难,而这两派干脆合而为一,都到了昆仑这边来,正好昆仑这边与武当相距不远,也算是近处相望。
南海仙门远在南海,南海局势不同,到是避了此难。
华山早就固守华山,且不待言。
而中等仙门便可怜了,替天盟的那些人物,分头出击,斩灭中等仙门多个,最后这些中等仙门,或者躲在南海,或者去了武当山,或者去了它国如秦国,或者去了昆仑山。
魔道嚣张,至此可见一斑。
而替天盟的那些人物,也都扬名于晋国。
独天一帝任独,踯躅花开方邪,杀妻求道荆还真,速度第一赤翼妖王,冰罩万里紫麟妖王,算定乾坤元凌上人,无心无肝天丑老人,阵法宗师张虚玄,南海一剑乔飞渡,断刀左横等等等等。
————————
魔威滔滔,举世皆浊。
华山到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不过,陆元也知道,华山未必能安全多久,当任独弥补了他在化血大法反噬的缺点,便是他重临华山之时。任独一定要斩灭华山,一是因为当年的燕祖师压得他太狠,把当时要倾覆魔道的他硬生生的打得要假死逃生。
二是因为自己,他怕自己成为第二个燕祖师,不过,自己不会成为第二个燕祖师,自己便是自己,不过要再给自己一百年,要杀任独,还不是砍瓜切菜尔,正因为这些原因,故而任独一定会再临华山。
所以,现下自己最需要的是提升法力,实力才是自保的最佳手段。
只是最近苦苦研究,但是仍然无法使得三十六张上古符咒合而为一。
或者,自己要另想他途。
出云仙境!
出云之试!
在北峰的历史上,练成云龙十变的只有一个,便是第二代祖师,或者自己可以去出云之试看看,看那里出云祖师有没有留下什么事物,容得自己突破到达大道境四重,心中隐隐有所感应,知道这是第七识末那之识。
这出云之试,正常情况下十年只能开启一次,昔时的自己本来要参加出云之试,只可惜因为元凌上人攻打北峰之事而耽误了,没有去出云之试,而现下自己是华山掌门,到是可以前去出云之试,看看这出云剑阵到底是什么。
出云剑阵,号称四千多年来无人可破。
……
这就是出云剑阵,没有想象当中的困难吗,此时的陆元,已经经历过了出云之试的出云剑阵,通了关来,发现这出云之试真没有想象当中的困难,无非是一些各式各样的剑招,后面剑招越来越急,越来越密,剑招的威力越来越大。
如此而已罢了。
比起万剑轮回都差了一个档次。
后面转念一想,在北峰这么多年来,出现的剑王等级的人太少太少,而且当时没记错出云剑阵还规定了年纪吧,这样双重一规定,怪不得足足四千年来,都没有人可以破得了这出云剑阵,其实本来是不难的,至少对于自己这样剑王顶峰的人来说,真没有什么难度。
经过了出云剑阵,陆元现下站在出云剑阵的中心处,这中心处并不算大,有着一面高高的墙壁,陆元看过去发现最后面的落笔是“华山方云”,当下便立即施了一礼:“华山后辈恭见祖师遗墨。”方云便是北峰第二代祖师的名字,号逍遥居士,或称云逍遥,云龙十变,便是这位祖师所创。
陆元拜完之后,才看过去,只见第二代祖师的字有飘渺出尘之意,与自己的字体到有些相像。
“吾为挽救华山,故而创了五峰之分,只是五峰之分,日后必弥成大祸,若有后辈,能进入出云剑阵中心,得吾真传,尽量挽留五峰三宗之祸,消弥五峰三宗之分,只可惜,甚难,甚难。”在讲完这些之后,这位方云祖师又写道:“出云剑阵,出云之试,经过此术,剑道高深,唯有法力之道,只怕尚有不足,而习得吾之云龙十变,云龙十变,也有诸多难点,特别是第九变饕餮变与第十变云龙变。”
“故,吾留遗刻在此,上有方法,可练成饕餮变与云龙变之法。”
“经过出云剑阵,便过考核,可习得如此两变。”
“所谓饕餮之变,昔年吾剑道之上,天授英材,悟得三十三桩剑意之多,到达大道境三重,却赫然发现大道境四重的法则归一,法则越多越难,三十三桩剑意三十三枚上古符咒,难上加难,无法通关。”
“吾历时三十年,想尽诸法,终是无法,后来有一桩奇遇,得了中古遗法,终于创出云龙第九变饕餮之变,借助饕餮之变,悟得了三十三种天地法则归一之法。”
“今录于此。”
“肝气周还终无端,肺之为气三焦起,上座天门侯故道,津液醴泉通六府……”陆元看了下去,心中狂喜过望,自己正在发愁如何把三十六种天地法则归为一处,而想不到当年的第二代祖师也是在为此发愁,并且创出了相对应的功法来,真是喜极喜极。
大道境四重法则归一,有望了。
这一趟出云之试还真是来对了。
所谓的云龙第九变饕餮之变,原来是记载错误,根本不是吸收对方的法力,而是————天地法则中间的平衡之力,这听起来有些玄妙,天地法则中间的平衡之力,但是看石壁上面的一仔细便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第三卷:大道境,晋国终之卷 第474章 练成饕餮变!
出云剑阵的最中心处。
一方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的石壁,一个青衣年轻人。
青衣年轻人对着那面石壁久久注视,似乎由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