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1].波罗游记-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判断他未曾到过中国的主要论据之一;从研究方法而言;这样的论证不能成立。在详细考察了茶传入吐蕃、回鹘、中亚地区、契丹人和女真人的历史后;文章继续说;在蒙古兴起后的一段时期内;蒙古人也还未饮茶。元世祖在1268、1275年已榷买四川和江南之茶;1276年在常湖等处设置茶园都提举司〃采摘茶芽;以供内府〃。但并无资料表明;在13世纪60~70年代;蒙古人和回回人已普遍饮茶。马可波罗来华(1275—1291);他若一直生活在蒙古人和回回人中间;那就可能得不到茶的信息。〃所以;他未有记茶是合乎情理的〃。笔者在会上提出《再论马可书的真伪问题》草稿;当在《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刊出时;即引黄教授此文作为附注(见该刊76页注〔2〕)。
这次会议的召开;适在马可波罗从泉州出发离开中国的700周年后;其意义值得重视。这是我国百年来第一次召开的马可波罗国际学术会议;也是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性的马可波罗学术会议。它不仅沟通了国际间的学术信息交流;也联络了我国和外国学者的感情和友谊;它又是我国学术界对马可波罗学研究的大检阅;这是百年未有的盛举!它必将推动我国马可波罗学的研究和进展。
注释:
〔1〕两文皆刊于当时的《地学杂志》上;第2篇收入《马可波罗介绍与研究》第380~446页。
〔2〕原刊于《真知学报》1942年第2卷4期;收入《马可波罗介绍与研究》第363~379页。
〔3〕原刊于《西南边疆》1939年第4期;收入《马可波罗介绍与研究》第107~126页。
〔4〕刊于《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收入《马可波罗介绍与研究》第357~362页。该文所引《游记》系穆尔与伯希和本;即统称为《寰宇记》。
〔5〕见玉尔与考狄:《马可波罗阁下关于东方诸国奇异之书》(简称《马可波罗游记》);1929年第3版;第2卷154页注〔1〕。
〔6〕参见《马可波罗足迹遍中国》;原刊于《南开学报》1982年第6期;《马可波罗与中国》;原刊于《环球》1982年第10期;二文俱收入《元史三论》及《马可波罗介绍与研究》。
〔7〕见《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该文第二节是对王文的答辩;第一节是对西方怀疑论者的概括性评论;要点是:在马可波罗前后到达蒙古的西方传教士、使臣、商人不少;其名也未见于中国记载;马可未提到的事物;上述诸人的书中也多未提及;说马可书抄自波斯的《导游手册》;但未举出何处抄自《手册》;论者并未见到《手册》;只是揣测之辞。
马可波罗所记的乃颜之乱考释
(本文作者:南开大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李治安)
乃颜之乱;是元世祖后期东部蒙古诸王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叛。大汗忽必烈曾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征讨并平息了这次反叛。当时;马可波罗恰好滞留于中国境内。十年后;在口述而成的天下奇书《寰宇记》中;马可波罗对乃颜叛乱;曾以六七千言的的篇幅予以详细记录和描述。与国内外其他史籍记载相比;马可波罗《寰宇记》避免了局部片段描述和失载较多等缺陷;所记内容相当丰富;大部分确有其事;有些又非常翔实准确;价值相当高。它为人们弄清忽必烈平定乃颜之乱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趣和不可多得的史料依据。兹撮其要点;对照相关的汉文及波斯文记载;试作考释和阐发。
(一)关于乃颜反叛缘起和忽必烈调集军队
关于乃颜的身世和反叛缘起;《寰宇记》说;〃……这里有一位乃颜;是忽必烈汗的叔父;年幼时候他承嗣做许多地方与省域的君主和主人。所以他能够聚集四十万的骑兵。他的祖先以前曾为大可汗的陪臣;所以他也是大可汗的臣属。但是如我所说;他是一个少年;只有三十岁;即见自己是诸域之王;同时能聚集四十万的骑兵;所以他就宣布说;他将不再为大可汗之陪臣。在他能做到的范围之内;他将委实禠夺他的君位。所以乃颜遣使到海都处。因为海都是一位大而有力的君主。他是大可汗的侄子;但是他也反抗大可汗;并十分痛恨他。乃颜告诉他;叫他起兵从一方面攻大可汗;目的在夺取他的领土和君位。他自己从另一方面同时进攻。海都回复说;他是十二分的愿意;并且允许准备人马;在指定的时候;预备进攻大可汗〃。多数学者认为;乃颜是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的玄孙;失儿不海或阿术鲁之子。乃颜和忽必烈的确是叔侄关系;但他比起成吉思汗嫡孙的忽必烈;至少低一辈。忽必烈应是叔叔;乃颜才是侄子。马可波罗显然是把二者孰叔孰侄的关系弄颠倒了。作为来华的意大利人;知道二者是叔侄关系已经不容易了;出现这样的差错是可以原谅的。因为祖辈年齿幼和如今辈分低的缘故;有关乃颜〃少年〃;〃只有三十岁〃的说法;倒是合乎逻辑的。王恽《东征诗》曰:〃远接强弩末;近乳臭婴〃;亦可为证。至于乃颜与海都相互勾结;两面夹攻大汗忽必烈;穆尔、伯希和英译本转引VB本还云:〃……乃颜和海都定下了会合的日子;并且同意尽可能秘密地准备;聚集骑兵和步兵进攻大汗。他们同意在一个确定的地方会合;然后一起对大汗的土地进行突然袭击。这样;乃颜聚集了四十万骑兵;在指定的时间来到指定地点;等待海都〃。拉施特《史集》也可以引以为证。该书说:〃斡赤那颜之孙、塔察儿那颜之后王乃颜那颜及移相哥阿合之某后王与其他宗王谋叛于合罕;并曾前往与海都及笃哇结合〃。可见;马可波罗此项记述不仅较为详细;而且基本属实。对乃颜反叛的原因;拉施特《史集》未曾明言。穆尔、伯希和英译本除了说乃颜因实力强大而傲慢;不愿臣属于大汗外;又言其〃害怕大汗夺走他的权力〃。后一种说法是持之有故的。世祖朝中期以后元廷与乃颜等东道诸王有关领民和属地权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元史?世祖本纪十》所载:忽必烈至元二十二年十月强行调发乃颜、胜纳合儿两投下鹰房采金等户充当造船工役;就是大汗削夺其权力的具体措施。马可波罗还说;忽必烈成为大汗(君主)以后;只亲征过一次;即是1286年的征讨乃颜。征讨结束后;忽必烈11月返回汗八里(大都)。按;忽必烈登上汗位后;亲征实际有两次;第一次是中统元年(1260年)亲自征讨同母弟阿里不哥;第二次即征讨乃颜。马可波罗本人自1275年到1291年在华滞留十七年间;亲身经历过的只有后一次征讨乃颜。马可波罗仅记载后一次而漏记前一次;虽然是个遗憾;但可以从反面证明:后一次征讨乃颜;是他直接的见闻和体验。另;乃颜之乱及平定的时间;不是1286年;应为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这当是马可波罗单凭头脑记忆而发生的年次错误。至于忽必烈十一月返回汗八里的说法;这里说的十一月估计是西历;相当于农历十月。以西历记忆在华期间所发生事件的月份;似乎成了马可波罗的思维定式。《元史世祖本纪》缺载忽必烈回大都的具体时间;仅言农历八月乙丑还上都。平时;忽必烈每年两都巡幸;回到大都的时间;通常是农历八月到十月之间。因乃颜之乱尚未完全平息;八月忽必烈回到上都以后再停留两个月;就近继续部署用兵事宜;也是必要的。所以;马可波罗有关忽必烈西历十一月返回汗八里之说;大抵可信。在谈到忽必烈汗调集军队准备征讨时;马可波罗说:〃当大可汗听到这个消息;他一点也不心惊;仍旧象以往的聪明和勇敢;去准备他的人马。他宣誓说;假若他不能得胜而去处死那两个不忠的叛逆;他将不要再戴皇冠或去保守他的领土了。于是他急速置放卫队在那些通乃颜与海都的关口上;因此使他们不得而知他的计划。同时他立刻命令那些住在距汗八里十天路程以内的居民;要赶快聚在一起。你们要知道;他在二十二天里头;把一切准备好了。做得极其秘密;除去御前会议的人以外;竟没有一人知道他的工作。他聚集了不下三十六万骑兵和十万步兵。他召集如此小的兵力;因为他只召集了他身边左右军队的原故。他的其余军队共十二军;势力浩大;全都在很远处去从戎;目的在征服各方……他召集的这三十六万骑兵不过是他的放鹰人或是左右侍人〃。关于忽必烈在二十二天内秘密调集军队;汉文史料中没有正面记载;但《元史?世祖本纪十一》言;至元二十四年四月〃是月;诸王乃颜反〃;五月壬寅〃帝自将征乃颜;发上都〃。五月壬寅;即农历五月十二。而本纪中载〃乃颜反〃的〃是月〃之前日期为甲戌;此甲戌即四月十四。也就是说;忽必烈得知乃颜反叛的时间大约是四月十四以后。由此到忽必烈发兵上都的农历五月十二;恰恰是二十多天。所以;马可波罗有关忽必烈在二十二天内秘密调集军队的记载;是信实而弥足珍贵的。马可波罗还提到;知晓忽必烈秘密调军备战工作的;唯有〃御前会议〃的与会人员。〃御前会议〃;穆尔和伯希和英文译本作privycouncil。蒙元帝国没有正规的御前会议;与其相类似的倒有元世祖以降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大臣及部分亲近宿卫士参加的御前奏闻会议。元朝时期;重大军国事务大都由这一御前奏闻会议决定。此次征讨叛王乃颜;当然不例外。另;英文privycouncil一词;在英国即为英王御用顾问机关枢密院;元朝时期也有〃节制调度〃军队的枢密院。穆尔和伯希和英文译本中的privycouncil;亦可译作〃枢密院〃。尽管有上述译义的差别;马可波罗有关〃御前会议〃或〃枢密院〃与闻秘密调兵的说法;完全符合元朝的制度;故也是可信的。马可波罗本人不太可能亲自参加这类〃御前会议〃或〃枢密院〃;以上秘密调军备战的情况;估计也是事后从某些与会人员处听到的。对忽必烈征讨乃颜之前那段调军备战的记载;远远详于汉文史书;又可以从侧面说明所载大多是马可波罗直接的见闻和体验;当时马可波罗本人或许就在大汗驻跸之地元上都。忽必烈所调军队多达四十六万的数字;虽有一定的夸张;但所调军队来自大汗〃身边左右军队〃;多数〃是他的放鹰人或是左右侍人〃的说法;同样能够得到一些汉文史料的印证。忽必烈调集的首先是忙兀、兀鲁兀、札剌儿、弘吉剌、亦乞列思五投下军团。史称;忙兀部博罗欢主动向忽必烈请缨东征;忽必烈〃赐介胄弓矢鞍勒;命公董是五诸侯兵以行〃。这里的〃五诸侯兵〃;即五投下军团。除忙兀部军外;弘吉剌部万户帖木儿率所部脱怜千户、不只儿等征乃颜屡立战功;兀鲁兀部的庆童〃亦在军;虽病犹力战〃。亦乞列思部忽怜、脱别台、札剌儿部硕德等也在出征之列。按照博罗欢的说法;五投下的领地与民户;略多于乃颜等东道诸王;〃惟征五诸侯兵〃;足可以对付乃颜。此言虽有些过头;但五投下军团充任征乃颜的主力之一;是毋庸置疑的。翌年三月;亦乞列思、兀鲁兀、札剌亦儿等部探马赤军又奉命自懿州东征。此探马赤军尽管是由上述五投下所抽调兵士混编的军团;但也在五投下军范围内。五投下军团的驻牧地;弘吉剌部以应昌路为中心;亦乞列思部以宁昌县为中心;札剌儿部、忙兀部和兀鲁兀部;则在辽阳行省西南部大宁路等处的草原地带。应昌路在上都东北三百里处;其他四投下的驻牧地也在距上都十日路程的范围内。所以;五投下军团大抵能归入大汗〃身边左右军队〃。其次是诸卫汉军及怯薛军团。元初;汉军组成的侍卫亲军主要是左、右、中三卫;将领则以董文炳、李伯祐最为著名。至元十六年(1279年);又选平宋汉军精锐等增置前、后二卫;合为五卫侍卫亲军。董文炳之子董士选、董士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