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朔风飞扬 >

第96章

朔风飞扬-第96章

小说: 朔风飞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风歌之神韵,谓之何名?”   
    “大人好灵通的消息,正是岑长史大作,名为《朔风飞扬曲》!”李天郎挥手高呼道,“儿郎们,再唱一遍咱们的军歌!”   
    阿史摩乌古斯应声放出鸣镝,后队有号角应和,只见李天郎身后高挚的鹖鸟旗前后一挥,雄壮的歌声骤然炸响: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朔风飞扬兮,苍穹飞雪。   
    旌甲蔽日兮,笑与君决。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贼子兮,觅个封侯!   
    “好!好!”封常清在马背上扬鞭高叫,激奋之情溢于言表,“好歌!好儿郎!如此才是我大唐前锋之色也!”   
    大唐前锋?李天郎听得清清楚楚!       
    第二十二章 红雪(上)   
    有关知识:1、马其顿步兵战术在希腊传统的密集阵基础上有许多改进。马其顿步兵分为方阵步兵(phalan gites)和游击步兵(hypaspists)两种。方阵步兵身披重甲,主要武器是一支长达六米的长矛,必须用双手握持,所以马其顿密集阵取消了盾牌。游击步兵则由装备圆盾、短剑的轻装步兵,和弓箭手、标枪手混编而成。他们没有阵形限制,进退快捷,专等骑兵和方阵步兵打开局面以后冲上去扩大战果。游击步兵的编制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马其顿方阵采用一种斜线战术(oblique order),兵力配置上削弱一侧而加强另一侧,这样方阵前沿变为直角三角形。传统希腊密集阵平推前进,与敌接阵以后往往变成一场混战。而马其顿斜线方阵进攻的时候可以在一侧集中兵力突破敌阵,然后方阵以突破点为轴心做九十度旋转包抄敌人。这种斜线战术被后世的军事家们争相引用,罗伯特…李将军在葛底斯堡战役中就尝试过用斜线战术突击北军阵线。   
    2、本文中师国军队大致采用的阵法与马其顿方阵雷同,便于艺术加工略有很小的出入,比如军队人数,甲胄、兵器等,因为时间毕竟相差了一千多年!(亚历山大与公元前336年即位,而征讨师却在天宝九载左右即公元750…751年)   
    3、铠甲保护头部的有兜鍪、胄、盔等。兜鍪的顶部是一个半圆型的胄顶,兜体是用小甲片或者几块大甲片拼制而成,顿颈是兜鍪两侧和后脑下垂的,用于保护面颊和后脑的装置。   
    ※※※※※※※※※※※※※※※※※※   
    高仙芝征伐师的计划,在秋后的八月下旬正式开始实施。   
    在此之前,源源不断的粮秣和军械由长行坊沿途运送储备,花费了安西千万银钜。   
    为隐兵锋,武威军主力按期分步出发,缓缓向葱岭守捉一带集结。番兵营是第一批接令出发之师,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全营经俱毗罗碛,姑墨州、蔚头州、在九月初雪中安然抵达安西西部重镇疏勒。而赵陵率领的雕翎团前锋人马已经翻越青岭,抵达葱岭守捉(喝盘陀),在送来的文碟中,赵陵向李天郎报告说,为探询进军之路,他特派出小股斥候游骑于钵和州至坦驹岭一线,发现了不少可以通行的宽阔河谷,现斥候正继续往乌浒河流域延伸。本来封常清已经为李天郎送来详尽的进军路线图,但李天郎仍旧放心不下,他可不愿意因道路而白白折损兵马。因此一再嘱咐先行的赵陵作好探哨重任,看样子,赵陵完成得不错。虽然还没有正式接到高仙芝的命令,但封常清的暗示李天郎是一清二楚:十有八九将派遣自己的人马担任此次西征的前锋。高仙芝可真会驭人啊!   
    安西四镇之一的疏勒,对李天郎来说并不陌生,这里是他充军安西的第一个落脚之处,掐指算来,居然已经八年了。   
    对李天郎来说,在疏勒的日子不堪回首。   
    颓废潦倒的他日日借酒浇愁,出入青楼女肆,过的是醉生梦死,自暴自弃的生活,甚至差点将“泼风”宝刀卖掉。   
    ……   
    那块刻有“建成后裔”字样的五色玉牌在握在一只葱白的手里,那只手的每只指甲都涂着不同的颜色,在淫媚的灯光下显得纤长而妖艳。“多好看的玉啊,送给我吧?”说话的声音同样娇媚而酥心,仿佛清晨百灵鸟婉转的鸣叫。   
    手的主人,疏勒女肆出名的美貌胡姬,大家都叫她雪玉儿。   
    此刻,如雪肌肤上,激情的晕红还未消退,深蓝的双眸在李天郎赤裸的胸膛上流动,最后荡漾在他的脸上。雪玉儿黑色的长发将她雪白的肌肤衬托得愈发白皙,吹弹可破。“送给我,好么?”   
    雪玉儿从不掩饰自己对李天郎额外的好感,否则以李天郎一个小小的军府文书,那能有那么多机会一亲这位疏勒名妓的芳泽?要知道,疏勒历来是出美貌胡姬之处,民风又甚放浪不羁,女子出入青楼并不若中原那般低贱,因此雪玉儿的名气,在疏勒(当地自称沙),可比沙王室的阿摩支王族(汉称裴氏),不是一般人等可以见到的。   
    “恩,你想要就拿去!”李天郎口齿不清地哼哼道,还沉浸在美酒和媾和的眩晕中。   
    “好啊!你真好!”雪玉儿“啵”地亲了李天郎一口,将玉牌举在自己眼前细细观赏,“这上面刻的是些什么字儿啊!说我听听!”   
    李天郎不置可否地翻过身,没有回答。雪玉儿一把抱住他的脖颈,坚挺的双峰调皮地顶着李天郎的肩膀。“别睡了,说我听听,我最喜欢听你们汉家的故事了!说嘛,说嘛,别睡了!”   
    雪玉儿大发娇嗔。   
    李天郎无奈地睁开眼皮,看见在雪玉儿手里的玉牌,不由一愣,“你说这个?在哪里拿的?”   
    “就在你的荷包里么!你方才可是答应送给我了!”   
    “告诉过你别翻我东西!”玉牌晃动着幽光,突然使李天郎不寒而立,自从恩师方天敬在长安将玉牌交还给他,他也一直将玉牌随身携带,但居然一直没有再细看它。不知道是故意忘却还是不经意遗忘,今天,它却蓦然现身出来,而且是在如此场合,如此情景。   
    看见李天郎脸色大变,雪玉儿也吃惊不小,“哼,你身上哪里我还没有翻过?翻翻你荷包又怎么啦?怎么啦,舍不得啊?那还你便是!我雪玉儿还不是眼狭之人!”说罢将玉牌往李天郎身上一扔,李天郎慌忙接住,用手捂住它刺眼的反光,那太象母亲严厉的眼睛了,还有老师钢刀般斥责的眼神,怎么那么象!   
    大唐宗亲,建成子孙,万世永泽,武德九年长孙氏。   
    铭刻的字体如一支支利箭,重重地射中李天郎醍醐的心,使他忍不住呻吟起来。自五岁,李天郎还不懂事,母亲便天天令他习写和朗诵这十九个奇怪的鲜卑文字。直至刻骨铭心,永生不忘,李天郎以为自己忘了,现在端详这些字,他明白,自己确实不可能将它们从记忆中抹去!一辈子都不能!   
    李天郎挣扎着从床上立起身,伸手去抓桌上的杯子,也不管是什么,扬首喝个干净,辛辣的烈酒顺着他的嘴角淋漓而下,飞溅到绣花被子上,呛得他剧烈咳嗽起来。   
    “昨晚的残酒,还喝它做甚!”雪玉儿一把夺过杯子仍在一边,扯过一张罗帕给李天郎拭面,“好啦!好啦!我也不要你的宝贝了!”   
    “给我倒杯水!”李天郎边咳嗽边披衣下得床来。   
    雪玉儿叹口气,柔声应了。   
    待她捧了水回来,看见李天郎正衣衫不整地端坐在梳妆台前发愣,还伸手抚摩那面巨大的铜镜。   
    镜子里没有别人,只有李天郎自己。   
    脸色青黑,双目无神。   
    哆哆嗦嗦的手正好与之相配。   
    举起的玉牌在眼边荡漾,李天郎用双手紧紧捏住它,猛然将他捂在心窝,整个人蜷缩成一团。   
    “哎,真是好宝贝么,看你那么动容,不是哪个汉家女子送的定情之物罢?”雪玉儿放下茶盘,斜依在李天郎肩头,“我可不吃醋,怕是你想多罢?”   
    “呜!”李天郎突然爆发出一声尖利的号哭!吓了雪玉儿一跳!   
    李天郎单手抚胸,号啕大哭,泪雨滂沱,捶胸顿足!直哭得肝肠寸断,撕心裂肺,雪玉儿惊惶地看着痛哭失声,嚎啕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李天郎,不知如何是好。   
    这是李天郎一生中最后一次哭泣。   
    污浊的泪水冲掉的不仅是他的颓废,还唤醒了他内心深处抗争命运的渴望!   
    从那天后,李天郎再也没有去雪玉儿那里,他离开了军府,去了戍边烽燧,开始了他脱胎换骨的征战生涯……   
    直到今天。   
    这对雪玉儿不公平。   
    不仅不公平,李天郎知道自己还欠雪玉儿的情。青楼一别,斯人无踪。不明就里的雪玉儿曾经四处派人给他带信,还给他捎来了御寒的衣物,可谓深情款款。据说雪玉儿拒绝了很多痴迷的追求者,就是为了他;甚至有人说雪玉儿偷偷积攒了不少钱财,想叫李天郎为自己赎身,其言种种,李天郎再也不敢听,不管怎么说,那天要不是雪玉儿翻出了玉牌,自己还会沉沦到何时?难道这也是上天的安排?   
    “大人,大人?”   
    李天郎恍然醒来,是马搏和阿史摩乌古斯。   
    “大人想是太过劳累,不知不觉伏案而眠了。”一张脸冻得通红的马搏道,“乌古斯这家伙死也不让我进来打搅大人,和我顶了半天!”   
    “你风尘仆仆而来,必有要事,可是赵校尉那里又有新消息?”李天郎舒展了一下四肢,“快讲!”   
    “是!”在八月秋后,李天郎便将马搏遣至赵陵之雕翎团效力,以锻其才,“我团派出的斥候在离葱岭守捉两百里处遇得数位吐火罗人,据他们说其王为大军所备粮草接连遭到吐蕃人和师人的截击,损失颇重,还说有一队秘密潜行的师人马居然就在钵和州至护密一带游走,经常劫掠中土商旅。赵校尉觉得蹊跷,亲率精悍马队出发搜寻,时天寒地冻,校尉料其不会深藏山中,当在商道沿线城镇附近。追寻十日,终在娑勒川以北截住,突袭之,贼子居然背依冰河团聚死拼。校尉大怒,挥军直冲,箭矢如雨,激战三个时辰破敌而还,斩首七十余级,余皆受伤被擒。被擒诸人,返途中不治又亡之七八,最后剩两人得返,押至葱岭守捉。两人甚是硬朗,在守捉大人严刑之下,也问不得半句军情,不到一日竟自嚼舌自尽了!不失为好汉!”   
    “说来白打一仗?区区五十余贼子,远离其国,寒冬时节,深入我境意欲何为?赵校尉可有文书?”李天郎倦意全消,呼地立身站起询问马搏,“与敌交锋,你可同往?”   
    “小的惭愧,那些日听命守营,未曾参战,但有详问于校尉大人和交战士卒,杜长史为此修有军文,小的一并带了来。”马搏从贴身的衣带中掏出信笺,抖了抖,递与李天郎,“此外赵校尉还令小的送来贼子铠甲兵器数副,交大人察看!”   
    李天郎满意地点点头,赵陵已颇有大将之风,做事愈发令人宽心。“书信器械一并呈上!”李天郎稍一思虑,又道,“不急,且备马,带所有物件与我共赴城内大将军处细细禀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