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朔风飞扬 >

第43章

朔风飞扬-第43章

小说: 朔风飞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昆”很短,也很快! 
  因此就显得神出鬼没!犀利无比! 
  持短入长,倏忽纵横,一击必杀!…方天敬说的! 
  这是李天郎最厉害的必杀技! 
  专注长刀的阿尔斯兰失算了!也失败了!败得非常惨! 
  他瞪大眼睛看着赫然乍裂在自己身体上的硕长血口,脑子里一片茫然!我把他的刀砍飞了!砍飞了!他拿什么砍中的我! 
  真主啊! 
  是一把短刀! 
  很短的刀! 
  居然是一把那么短的刀!拿来切骆驼肉都嫌短的刀! 
  一滴乌红的血珠在阿尔斯兰眼前荡漾,是自己的血吗?在漆黑的夜里能够把这小小的血滴看得这么清楚,看来是安拉在召唤我了! 
  血滴蓦然裂成了两半,当然不是自己裂开的,是被快刀劈开的! 
  大昆没有手软,一击得手后又俯冲而下,展开了致命的第二击! 
  短促的刀光在阿尔斯兰呆滞的目光前闪过,他甚至没有时间来感觉脖颈处抹过的冰凉。 
  喷泉,鲜血的喷泉! 
  阿尔斯兰最后看见的就是从自己喉咙间喷射而出的血泉!射得很高很高!那哧哧的声音就象故乡椰枣树下徘徊的微风…… 
  狮子倒下了! 
  阿拉伯的雄狮啊! 
  几乎无法站稳的李天郎单膝跪地,习惯性地在袖子上擦干大昆胁差上的血迹。耗尽力气的双手几乎无法还刀入鞘,对方还有人在,现在绝对不能稍有示弱。他咬紧牙关,拣起落地的“泼风”横刀,吃力地站了起来。阿尔斯兰僵直的身躯此时方才在他身后砰然倒下,相信他的灵魂真的去了安拉所在的天国。 
  也算身经百战,也是勇悍的阿拉伯战士,伯克尔为自己的胆怯和卑鄙感到十分羞耻,因为他趁李天郎喘息之机,偷偷跑去将刀架在了出神观望李天郎的阿米丽雅脖子上。能瞬间干掉阿尔斯兰的人也能不费吹灰之力宰了他,他不怕死,但却不能死,因为历经五个多月艰苦跋涉搜集的大唐情报,都在他身上,如果他死了,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倭马亚王朝东征的宏伟蓝图不知又要拖到何年何月。他,绝对不能死,即使是作出有辱战士尊严的卑劣勾当! 
  “你要敢碰她一根毫毛,我就杀了你!”李天郎说得很慢,也很平淡。 
  “交换!交换!”伯克尔听不懂李天郎的汉话,而略通汉话的艾卜·伊本·希沙木还未从惊惧和愕然中清醒过来,他正和阿里·曼苏尔·哈基木踉踉跄跄地滚下马车,一路哭号着奔向他们敬若天神的师父。师父的尸体惨不忍睹,血流如注。“交换!我们走!你走!放女人!交换!”冷汗不争气地从伯克尔额头滚滚而落,拿着刀的李天郎一步步走向他。 
  “你最好不要和他谈条件!”阿米丽雅冷冷地说,尽管利刃相逼,她依旧面无惧色,“他会杀了你!不管你会不会杀我!” 
  听见女人会说穆斯林的语言,几乎急火攻心的伯克尔大喜过望,他激动地抓住阿米丽雅的肩膀,大吼道:“叫他放我们走!我们交换!” 
  阿米丽雅轻蔑地瞧瞧他,回头对李天郎说:“他们要你放他们走,拿我做交换!天郎,不要管我,杀了他们!大食人都是背信弃义的卑鄙小人!” 
  “叫他象死去的这些同胞一样做个战士,别把刀架在女人脖子上!那不是男人做的事!”李天郎手里的横刀轻触地面,摆开一个简单的起手势,“来吧!象男子汉一样战斗,为自己的尊严和战士的荣誉!” 
  听完公主的传译,伯克尔面红耳赤,眼睛几乎滴出血来。万能的真主,我,艾卜·赖哈曼·伯克尔,阿拉伯最显贵的家族之一,有着高贵战士血统的后代,居然被人如此蔑视! 
  他长吐一口气,弯刀离开了公主的脖子。 
  李天郎点点头,表示赞许。 
  两人对视片刻,李天郎横刀轻轻摆动,示意可以较量了。 
  紧握着自己的弯刀,伯克尔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终于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他将刀一收,左手拈住刀尖,将弯刀平端胸前,这是阿拉伯武士对强于自己武士的敬畏表示,同时也有服输投降之意。“你是勇士,我打不过你,恳请你放我们返回家乡!”每个字都说得很痛苦,伯克尔心里百感交集,失败毕竟是每个战士都倍感屈辱的,即使战胜自己的对手是比自己更厉害的战士。 
  李天郎也是长舒一口气,点了点头,侧身让开,“留下死人的弯刀和马匹,带着你的手下和那些尸体走吧!” 
  伯克尔将刀狠狠踩在脚下,使劲折弯,然后远远抛出,颓然走向马车。希沙木等两人正合力将他们尊师的遗体抬上马车,脱下自己的长袍盖好。 
  “你叫什么名字?也许我们以后还会见面!”伯克尔停下脚步,转身问道。 
  “我已经说过一次了,我叫李天郎!你要报仇,随时可以来安西找我!”李天郎还刀入鞘,忍住喉间翻涌的气血。 
  “李天郎!我会记住的!我回去每天都会虔诚祈祷,衷心希望真主安拉能让我们有机会再见面!”伯克尔咬牙切齿地说道,“在战场上!让我们来一场武艺、智慧和勇气的真正决斗,而不是简单的匹夫之搏!” 
  “只要你们有本事来到安西,我李天郎随时恭候!记住,别忘了,我叫李天郎!” 
  伯克尔怨毒地瞪视着李天郎,似乎要将这个给他带来奇耻大辱的唐人深深地刻在脑子里。 
  希沙木和哈基木双手捧在胸前,高诵古兰经,为他们的导师,英雄的阿拉伯雄狮送行。伯克尔猛然转身,大步走向马车,嘴里一遍又一遍地念叨:“李天郎!李天郎!” 
  满载尸体的马车踏着月光渐渐远去,古兰经的唱颂声也悠悠消散。 
  再也支持不住的李天郎伸手扶住身边的公主,“哇”吐出一口鲜血,在一声惊叫中晕了过去。         
    正文 第十五章 英雄传说 
    背景知识:1、世界上大约有300多个马种,其中最著名的三个品系是汗血马、纯血马和阿拉伯马。汗血马是马中的古代艺术品,现存极少。纯血马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马,赛马场上的佼佼者。而阿拉伯马是皇室贵族和富豪大亨们的宠物。如果把纯血马比做马中贵族,那么,纯系阿拉伯马就是马族中的皇族。阿拉伯马是最漂亮的马,在外貌上是不会被认错的,而且令人难忘。它独特的外表是由体型的比例和骨骼所决定的,与其他的品种不同(它们有18根肋骨、6根腰骨和18个尾椎骨),阿拉伯马为17…5…16的结构。当然出众的尾巴也和外表有关。这种马有极大的耐力,在奔跑中仿佛是“悬浮”在空中。而当它激动和鼓起勇气时,它很自然地表现出高雅的特质。它潜在的力量,健壮的四肢和胸部,使阿拉伯马虽然没有它所衍生的纯血马那样快的速度,但却是长距离训练或耐力训练的首选用马,亡命奔跑的阿拉伯马经常因用力过长过猛而心脏暴裂猝死。   
    2、 河西走廊东端重镇武威,又称凉洲,是一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绿洲,也是连接丝绸之路的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曾多次成为河西割据政权的首府。2000年前,这里生活着月氏人,后来匈奴人赶走了月氏人,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在这里建都。汉武帝手下大将霍去病讨伐匈奴的战役也发生在这里。同样,大唐征服西域,最早也是以凉洲、沙洲、张掖等为前进基地,逐渐延伸到伊吾、浮图、吉木萨尔、高昌、焉耆等,最后成就安西四镇!凉洲千百年来混杂融合诸多少数民族,民风勇悍好战,出劲卒骁将,从西晋开始便有“凉洲大马,横行天下”的美誉,李天郎所辖之西凉团不少手下皆出于此。   
    3、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以穆罕默德与公元622年偕门徒避往麦地那开始萌芽,这次出走可算是伊斯兰教史和穆罕默德事业发展史中的一个转折点,伊斯兰教的纪元,就从这年开始。次年,穆罕默德开始建立“圣战者”武装,为“安拉之道而战”。在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阿拉伯铁骑在统一阿拉伯半岛后席卷了几乎整个西方和北非,他们重创了拜占庭,要不是海军失利和不善攻坚,差点就拿下君士坦丁堡(后来还是打下来了!);又于637年在卡迪西亚决战中战胜了曾经非常强大的波斯,并在638年攻克波斯首都泰西封,使其亡国;侵犯西欧的阿拉伯军队在公元732年被法兰克人查理制止,但整个比利牛斯半岛已经是阿拉伯人的囊中之物。整个阿拉伯帝国雄踞西方,拥有极为辽阔的疆域,是当时的超级大国之一。   
    2、《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疏勒镇南、北、西三面皆有山。城在水中。城东又有汉城,亦在滩上。赤河(即克孜勒河)来自疏勒西葛罗岭,至城西分流,合于城东北。”据其描述,唐代疏勒镇址可能就在今喀什市东28公里处的汗诺依古城遗址上,即史书上所说的“伽师城”(但不是今日的伽师县城),是当时疏勒王裴阿摩文的首府。据专家考证,在这座“伽师城”之东的“汉城”,即今阿西克栏扦附近的托卜沁古城,位于一条古河道附近,城作方形,周长约363米,规模不大,可能是当时镇守疏勒的唐军所驻小城堡。 疏勒都督府辖境,西达葱岭(在今塔什库尔干,当年设有“葱岭守捉”,即在其辖区内);东北至今阿克苏,东南至今皮山一带,是当年安西四镇中辖地最广、领州最多的一方重镇。下分15个州,其名可考的,有达满州,在镇治东北70公里(可能即今伽师县境的黑太沁遗址);有耀建州,州治即与镇治同处;有寅度州,在镇治南49公里(在今阿克陶县境内);还有金州,方位无可考。 都督府是唐朝派驻西域的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为都督,由唐朝委派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都督府下设司马与参将,前者协助都督理政,后者主办汉文文书。各州首脑为刺史,也由本地少数民族贵族兼任;刺史之下,也分设州司马与州参将。都督和刺史都可以享受世袭待遇。都督府的主要职责是代唐中央政府在当地实施行政治理,处置各种民、刑案件,收取租赋和过往商税,用以维持地方和驻军所需,并协助唐朝军队从事征战、保卫边疆。在天山以南的安西都护府辖境内,分设以龟兹为中心的北道防线和以于阗为中心的南道防线。在塔里木盆地上的这两条军事防线,既是国防动脉又是丝路干道;而两线在西端又总汇于疏勒。这就使疏勒都督府在唐朝西陲的军事战略上,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实属举足轻重。因此,在疏勒除有疏勒镇所辖的常规性地方部队外,还有安西都护府直接控制的疏勒军,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野战部队,常备兵力最盛时可达万人以上,兵员大半来自内地其余不足部分由西域各地少数民族士兵补充。疏勒军设正、副军使统率,镇设镇守使,其下又有城(设城主)、守捉(设守捉使)、堡(设堡主)、成(设戍主)、烽(设烽帅)和驿(设驿长)等一系列有严密组织的军政机构,有效地执行着唐朝中央政府的军政命令。 除以上那些正规军、政组织外,由原来疏勒王担任的大都督,还直接领导着一支由本地少数民族士兵组成的地方军队。其军事长官称“藩落大使”,同样也接受安西都护府的调遣,但主要责任是维护地方治安。为了维持这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