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朔风飞扬 >

第24章

朔风飞扬-第24章

小说: 朔风飞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郎打消了这个念头,那几乎是无谓的冒险,谁也不敢在这样的雪夜里发动攻击或是远行打探,只要能确保宿营平安,待天明再说也不迟!李天郎皱紧了眉头,这可不是个好征兆,难道好运到头了? 
  第二天的景况证明李天郎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刚刚出发不到一个时辰,天色便阴沉下来,乌云浩浩荡荡向雪瓦苏尔冰川聚集,似乎打算彻底围歼这支小小的队伍。 
  刮大风了!凄厉的寒风尖号着从四面八方推搡着艰难举步的西凉团,豆大的冰雹劈头盖脸落在他们头上,砸得铁盔得得直响。不多时,浓密的雪花便群起而上,包裹了行进中的队伍,没有人再有心思欣赏神秘的冰塔和宏伟的雪山,全都裹紧裘衣一个靠着一个奋力摸索前进,刺骨的寒冷蹂躏着单薄的血肉之躯,马匹驮兽惊恐万状地嘶叫着,出于本能地寻找躲藏地。 
  “不行了!大人!先找避风的地方宿营躲避一下吧!”杜环用手遮住被雪雨打得睁不开的眼睛,凑在李天郎耳边大叫,“不然大家都完蛋了!” 
  “这样的风雪会持续多久?”李天郎也扯着嗓子问道。 
  “不好说!但是一般不会太久,我们只有等待,乞求天老爷网开一面!”杜环差点从马上跌下来,风雪遮天,什么都看不见了,士卒们全凭腰间的绳索保持联系。  
  “大人!这边!这边!”是察卓那斯摩!他们找到一个避风的山崖! 
  所有的牲口团团围拢,人们聚集在牲口中间,互相挤成一团。“大家镇定!如果老天爷要我们死,我们便死在一块,倒也热闹!”李天郎扬声说道,“马腾蛟你哆嗦个什么,是不是在疏勒的女肆里搞久了腰身软啦?”兵士们在哈出的热气中轰然大笑,“弟兄们,开酒,让我们敬天老爷!敬伟大的雪瓦苏尔山神!”酒壶打开了,李天郎咕咚喝下一大口,大喝一声:“喝!”此起彼伏的咕咚声,酒壶递给了察卓那斯摩,他愣了愣,在李天郎坚毅的目光下也仰头喝了一口。“不出一个时辰,风雪必停!” 察卓那斯摩张张嘴,想说什么,被李天郎一握手,又把话吞了回去。酒精加上主帅坚定的话,使众将士的情绪顿时大振,气氛也骤然轻松起来。“搭帐篷!搭帐篷!干脆大家躺地休息,喝个痛快!”士兵们重新活跃起来。  
  老天爷,你可要显灵啊!李天郎拍拍察卓那斯摩的肩膀,将眼光投向风雪交加的冰川……。 
  似乎是应验了李天郎的祈求,猛烈的暴风雪就象她突然爆发一样又骤然消逝了,转眼间,乌云散去,太阳鬼使神差般透过云缝投下了几束巨大的光柱,照亮了茫茫雪原,时间不过正午,却好似经历了暗无天日的数天。 
  “感谢雪瓦苏尔,感谢您露出了您的微笑……,” 察卓那斯摩喃喃地说。西凉将士们呆呆地看着阳光下的苍凉落寞的冰雪世界,一时不敢相信刚才那骇人的暴风雪这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看着满山的积雪和宁静的群山,人人恍然如同隔世。“娘的,要不是自己亲眼所见,还以为是癫狂发作见了鬼神!”赵陵自言自语地说,“这坦驹岭当真邪门!” 
  “弟兄们,看来山神考验了我们的决心和勇气,决定保佑我们了!”李天郎沉声说道,“我们一定会安全越过他的肩膀!好!出发!” 
  西凉健儿们正要齐声欢呼,杜环和察卓那斯摩慌忙止住:“各位安静!不得喧哗!危险虽然暂时过去,但宁静后面仍然暗藏杀机,现在峻峭山岭上大雪积压,重逾千斤,被阳光一晒,极易崩塌,稍有震动,倾泻而下,我等死无葬身之地!”众人骇然,不敢怠慢,尽皆悄声细语,连马匹都上了嘴套。桀骜不驯的“风雷”“电策”也被很不情愿地套上了嘴,大队收拾停当,重新上路。 
  咯吱咯吱的脚步声在冰谷里回响,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前进着,赵陵捂住嘴,拼命忍住一个又一个喷嚏,憋得涕泪横流。“风雷”“电策”不时地停下来啃咬凝聚在自己爪子里的冰雪,战马骡子们呼呼喘气,将蹄子踏进没膝深的积雪里,浸透雪水的雪鞋越走越重,而天地苍白的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人人都盼望这样的折磨能够早点结束。 
  “呋~~~~~”尽管捂得及时,赵陵憋了许久的喷嚏还是喷涌而出,声音一下子大得出奇,在一环环回荡的喷嚏声中,群山颤动,轰然惊醒。军中诸人大惊失色,纷纷驻足戒备。山岭不安地躁动一阵,终于安静下来,心都提到嗓子眼的众人方才松一口气!赵陵面红耳赤,赶紧躲开铺天盖地的责备目光。 
  前面不远处轰轰巨响,一股冰雪雾气就在不到一里外冉冉升起,山神似乎在警告赵陵的冒犯。 
  “好险!”察卓那斯摩吐口气,“就在前面!雪崩了!幸亏我们还没到!要是有人在那里,肯定死光了!” 
  话音未落,一个黑点就出现在山谷拐角处,“注意!”开道的士兵压低声音发出了警报。 
  黑点踉跄奔来,张弓搭箭的赵陵定睛一看,是一匹受惊的骏马! 
  有士兵跑上去抓住了马缰绳,“没有血迹,只有包裹!”包裹被打开了,除了干粮衣物,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从服饰上看,肯定是吐蕃人! 
  气氛紧张起来,李天郎下令大队立刻占领有利地形,以辎重马匹结阵,自己不顾部属劝阻,带着察卓那斯摩与赵陵属下20余骑前出查探。  
  “估计没什么危险,”察卓那斯摩说,“即使有埋伏,刚才的雪崩也足以够他们应付了!没有人逃得掉的!” 
  “你看!大人!那红色!”赵陵眼尖,看到前方不远处的雪地中有一缕鲜红!在雪地中尤其鲜艳醒目! 
  李天郎心中一紧,下令15名骑手张弓环绕戒备,自己和赵陵、察卓那斯摩一行8人纵马急驰那一点鲜红。 
  是一匹红绫!抢先到达的“风雷”“电策”喉间咕咕作声,开始在那里埋头挖刨冰雪。  
  雪下有人! 
  众人滚鞍下马,各持器械挖掘。 
  “挖!快挖出来!”李天郎说,他也急于想知道答案。 
  很快,一双俏丽雪白的手出现在众人眼前,“好象是个女人?”“少罗嗦!快挖!”“不知道还有救不?”红色的头巾散开,栗色的长发中间,是一张苍白的脸。察卓那斯摩差点翻身跌倒,失声叫道:“诃黎布失毕!”李天郎闻言也大惊,赶紧俯身细看,天那!就是那个在战场上狭路相逢的小勃律公主! 
  阿米丽雅公主冲出包围圈时,身边只剩下6个人,其中2个是小勃律卫士,4个是吐蕃骑手。他们原本想偷渡婆勒川,从赤佛堂返家,但唐军防守严密,不能得手,直到西征坦驹岭的大军调动,才有机会穿过唐军防线。但公主探知到唐军准备翻越坦驹岭奇袭孽多城的军情后,感到情势危机,为让小勃律都城能够提前得到这个讯息,公主决定放弃走大路,冒险先行翻越雪山。但公主到底身处深宫大院,对坦驹岭不甚明了,对凶险过于低估,手下卫士也出身王家,不熟雪岭地势,只知道个大概。且他们准备不足,人困马乏,因此尽管提前出发多日,但一路跌跌撞撞反而比李天郎他们快不了多少。突如其来的雪崩吞没了所有的随从,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用生命捍卫公主。  
  公主是在高仙芝送给李天郎的水貂皮大氅里幽幽醒来的,察卓那斯摩等一干小勃律人欣喜异常,齐齐拜伏在地。 
  李天郎猜到了这位神花公主冒死登山的意图,为这样气概胆识不让须眉的女子感到由衷的惊讶和钦佩 。但是他也清楚,即使公主顺利到达孽多城也决然挽救不了小勃律。隐瞒了公主的身份,留下了察卓那斯摩及其部下,还有帐篷,马匹和食物,李天郎没有停留,继续挥军前进。 
  察卓那斯摩照顾着体弱的公主,小心翼翼地将落脚点安置在一个既避风又隐蔽的高处。在李天郎走过冰川一天后,数量众多的唐军大部队沿着西凉团留下的标记相继浩荡而来。公主焦急地注视着连绵不断的唐军队伍,一言不发,察卓那斯摩拼命遏制住毁坏标记的冲动…他给李天郎发过毒誓,只留下来照顾公主,决不背信弃义毁坏路标。他得遵守对雅罗珊将军的誓言,为此公主对他极为愤怒,不再对他说一句话。 
  当达尔科特山口被西凉团抛在后面时,走在前面的杜环激动地指着岭下一马平川的原野,半晌说不出话来。坦驹岭,他们越过了坦驹岭! 
  赵陵满脸脱皮的笑容,马大元翻着白沫的嘴角,士卒们雪白的牙齿裂开在被灼目阳光晒得漆黑的脸上。 
  手挚西凉团大旗的马腾蛟“刷”地一声将旗杆插入地下,向茫茫雪山发出一阵痛快淋漓的呐喊,200西凉战士随之一起傲然长啸,气贯长虹,豪气冲天。雄浑的雪山闷声回应,似乎也在为这些大唐勇士们喝彩。 
  稍事休整,西凉团借助绳索沿着陡峭的山坡顺势而下,马匹牲口腿脚打着哆嗦,被士兵们前后拉拽着走下岩石松软的陡坡,重新获得吠叫自由的“风雷”“电策”一路尽情欢叫,在最前面开路。一群被它们惊吓的羊群四下逃散,几个牧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从天而降的外族军队。一队骑兵围住了羊群,拦获了惊慌失措的牧民,在杜环的翻译下,李天郎知道这里已经接近小勃律心脏地带,前面四十里,就是小勃律边关重镇阿弩越城!重金赏赐了受惊的牧民,也买下了他们所有的羊。喜从天降的牧民欢天喜地地清理着手里的金银,无意间说出了一个重要的情报:小勃律王苏失利之正在民间大量收购牛羊,以供即将到来的吐蕃大军军粮之用。虽然牧民不可能知道吐蕃大军确切的到达时间,但至少由此得到三个重要的讯息:一是驰援的吐蕃大军即日就到;二是他们为轻装赶路没有携带充足的军粮;三是目前阿弩越城囤积了大批军用物资。因此火速拿下吐蕃大军援小勃律的必经之路阿弩越城不仅阻绝了吐蕃大军的去路,也可以为缺粮疲惫的高仙芝后继大军争取最好的休整机会。见钱眼开的牧民浑然不知自己给国家带来了什么,他们从巧舌如簧的杜环手里接过烈酒,和他天南海北地聊着天。当李天郎部署完毕时,杜环冲他得意地眨眨眼:“大人,最后的酒没有白送人,他们答应抄近路带我们去阿弩越城!”  
  为避免节外生枝,西凉团留下接应后继部队的一伙人马,5个人换上小勃律牧民的服饰,看守着羊群,静待大部队的到来。其余将士尽管也是疲惫不堪,但高昂的士气和对胜利的渴望使他们没有停下来休息,李天郎激励着自己骁勇的部下,不顾战马尽皆奄奄一息,连夜急行军直扑阿弩越城。 
  决定性的一刻即将到来了!           
    正文 第八章 娑夷桥 
                          ◆字数:13211◆   
  有关知识: 
  1、《李靖兵法》云:凡以50人为队,其队内士兵,须结其心。每3人自相得意者为一小队;又合3小队得意者为一中队;又合5中队为一大队。余欠5人:押官1人,队头执旗1人,副队头1人,左右护旗2人,即充50。诸每队立,第一立队头,居前引战;第二立执旗1人以次立,左护旗左次立,右护旗右次立。其兵分作5行,于护旗后左右均立。第一行战锋7人次立,第二行战锋8人次立,第三行9人次立……,并横列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