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夹边沟记事 >

第40章

夹边沟记事-第40章

小说: 夹边沟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讶地说,你不是踏实的呀,那你来踏实干什么?她说来河西的第二
年她调到场部宣传队,演节目来过踏实。她现在兰州大学工作,这
次出差去新疆路过安西县,来踏实看看。
    ·220·

不知道他是谁
    听她说话我想起来了,1972年农场宣传队确是来踏实演过节
目,还真有她这么个人——她似乎是在京剧《智取威虎山》里演常
宝的那个姑娘。印象中她是个高中生,比我们这帮六四、六五年来
河西的支边青年小好几岁。她那时就是小圆脸,身材匀称,挺漂
亮。
    我说:“你是喜欢踏实的自然风光才来这儿的吧?这儿比小宛
还荒凉。”
    她很得体地笑了一下,说:“荒凉有荒凉的美。比起城市的嘈
杂和喧闹来,荒凉能净化人的灵魂。”
    共同的审美趣味立即使我喜欢上她了,我高兴地邀她到队里
去歇歇。她说:“不。我随便走走,一会儿还要回安西县去。”
    我明白她是从安西县坐车到踏实乡,然后雇农民的马车来踏
实分场的,便说,安西县的班车一天一趟,你回到踏实乡怎么回安
西县去?她说住踏实乡招待所,明天回安西县。我说那何必呢!
明天小宛农场的吉普车来接我,咱们一起回去吧,你还可以回六连
看看去。
    我确是想和她聊聊天,再三劝她住一天,我说生产队的办公室
有一张床,你可以住那儿。她同意了,并要我保证回到小宛场部后
找辆车送她去六连看看。
    我们回到队里,把赶马车的农民打发走了,喝点水,然后又走
到田野上去。我们在田野上蹈踺了两个小时,看闪着银白色草浪
的草原,看近在眼前巍峨高耸的祁连山的雪峰,从山顶的云雾里垂
挂下来的冰川。蜃气笼罩着戈壁滩覆盖着草原。蜃气颤抖着,奔
流着。我指着被蜃气托起来的一片丘岭般的东西说,你知道那是
什么地方吗?她说不知道。我告诉她,那是锁阳城。唐代的时候,
太子李治和大将军薛仁贵率军征伐西戎,被哈密国之帅苏宝同率
军围困在苦峪城里,唐军挖地下的锁阳压饥止渴,等来了援军,大
败苏宝同。此后苦峪城改为锁阳城。唐代以后锁阳城衰败,逐渐
    ·221  ·

夹边沟记事
变成一片废墟。我指着奔跑的蜃气问她,你说,这蜃气像什么?她
略一沉吟,说,野马也,尘埃也。我大笑起来,说,真不愧是大学老
师。
    我们聊了很多过去的事情。晚饭是在队长家吃的。我做东,
买了两只老职工家的鸡,请队长的爱人杀了,吃烧鸡块。
    夏季的河西走廊白昼很长,吃过晚饭太阳还悬在西边的田野
上空,无比辉煌。我送她回办公室休息,她却说时间还早,到外边
走走。我的意思是她看过南边的戈壁滩和小树林了,再看看北边
的截山去,可她还是要去胡杨林。她说,想看一下那次来踏实演出
住了一夜的地窝子。    .
    夏季的胡杨林欣欣向荣,郁郁葱葱。胡杨树是一种古老的树
种,雌雄异株。此时,雌株上的絮果成熟了,绽裂了,黑色的比小米
粒还小的种子被释放出来,白色的绒伞载着它,在空气中飘呀飘,
像芦絮,像雪花,落在草尖上,落在我们身上。这情景使我想起了
二十年前的情景:黄昏,我们收工回到地窝子,晾在外边的衣裳和
被褥上挂满了蒲公英的种子一样的胡杨树种子……但是,我们住
过的地窝子已经面目全非了:林间的空地上很整齐地排列着二十
几个浅浅的土坑!
    我领她走到当年女子排住的地方,问她那次住在几班的宿舍。
她只要说出是几班,我就能指出是哪个土坑,并且如数家珍地报出
哪几个人当初住在这儿。但是她说不出是几班,她说那天她住的
地窝子在西头,一个男知青领她去的,那房子里只有一张木板床。
我说一问住一个人的地窝子就两三间,一间是连队的统计员陈克,
一间是赶马车的刘志良,还有一间是菜班的齐国瑞,不知你住的是
谁那间?她说不知道那人是谁,她没问名字,只记得那人长得黑黑
瘦瘦的,大高个子。我回忆一下,那三人还都是瘦长身材,还都长
得不白。在河西的田野上生活过的人,哪有长得白的!我进一步
问那个人的长相,她又说不清,说夜里进的房子,点个墨水瓶儿做
    ·222·

不知道他是谁
的煤油灯,看不清模样,也不好意思细看,印象不深。
    我把她领到最西边的三个很小的土坑旁边,说,你看吧,就这
几个坑,不知是哪一个。
    她绕着三个坑走了一圈,说认不出来。
    这些坑当初都挖了三公尺深的,上边搭上梁,铺上席,压上土,
我们住在里边。现在风沙掩埋得剩下二三尺深了。白刺和骆驼草
从坑里密密麻麻长出地面,和林间的杂草连成一片。离得稍远一
点儿就看不见它们。白刺棵上的浆果成熟了,红得像血珠一样。
    这儿是我生活过十年的地方,那时就住在这样的坑里。看着
一个个土坑,我的心突然无端地猛跳了几下,一种似惆怅又似悲壮
的情绪从我的心底涌起。我忙忙地转身离去,说了声走吧。
    走出几步了,没听见她跟上来,扭转身又喊她走,她才离开土
坑跟上来,蓦地,我发现她的眼睛里闪着亮晶晶的泪光。
    我感到奇怪,站下来问她怎么啦。她扭回头看着长满了杂草
的土坑哽咽着说:
    “就在这儿的一间地窝子里发生过一件事情,我永远也忘不
了。这件事谁都不知道,我丈夫也不知道。”
    她是1969年春天上山下乡来到小宛农场的,她告诉我,在学
校的时候,她就喜爱唱歌跳舞。来到农场不久,她和连队的知青们
排练r一段《智取威虎山》,参加全场的文艺汇演。演出一炮打响,
她被调到场部宣传队当演员。
    宣传队经常下连队演出。那次来踏实演出,原计划当天夜里
就返回场部的,因为这个连队新组建不久,条件差,没法安排二十
多人的住宿。可是那天晚上演出结束,吃过夜饭,人们都上了卡
车,车却发动不起来。司机修了好长时间,没修好,说是一个什么
零件坏了,明早上才能给场部打电话叫人送来。这就是说宣传队
要在踏实过夜了。本来宣传队的人是从各连队抽上来的文艺骨
    ·223·

夹边沟记事
干,踏实的人也是从各连抽调来的,熟人和熟人见面都恋恋不舍。
此刻听说不走了,宣传队的人们和那些站在卡车旁送行的人们都
高兴得叫起来,说是不用连队安排住处,他们自己找地方睡觉去。
不等队长说话,宣传队呼啦一下散了,被各自的朋友拉走了。
    很巧的是就在宣传队决定不回场部的时候李静惠去厕所了,
而且去的时间长了些。等她从厕所回来,汽车旁边已经空无一人。
    她明白这是宣传队不走了,但宣传队的人去哪儿睡觉过夜,她
是不知道的。她扯着嗓门喊了几声宣传队人的名字,也没人应声。
她跑到芨芨草席围成的食堂去了一趟,看宣传队是否住食堂的饭
棚子,食堂的门却已经上了锁。她又跑到树林子里的地窝子前边
去,想问问人,可是敲了两个门,都是男同志宿舍,里边的人回答不
知道宣传队住在哪儿。
    就在她犹豫是不是敲第三个门的时候,一个人影从她身旁走
过,问了一声谁。她听出是一个男子的声音,就立即回答自己是宣
传队的,正在找宣传队的人。那人说宣传队的人都去找熟人睡觉
了,你自己也去找个熟人睡觉吧。
    那人说完就走,她急得叫了起来,忙忙地说你别走。她告诉那
人,自己是1969年来河西的新六连的知青,在踏实没有熟人。她
央告那人找一下宣传队长,叫队长给她安排一下住处。那人说准
知道你们队长住在哪间房子,这么多间地窝子,我一问间去问吗?
我给你找连长去吧。
    那人过了五分钟就走回来,说找不到连长,可能连长下地浇水
去了,你自己到女子排去吧,随便砸开哪个门说说,你是宣传队的,
要找个地方睡觉。
    她没应声,站着没动。她不好意思去砸人家的门,很多地窝子
已经熄了灯,她不好意思去惊动人,也害怕遇上不叫她进屋的人。
那人看她不动弹,也为难了,说,你去叫门呀,你不叫门怎么办,我
也不能去敲女子排的门呀,大半夜的,大家都睡觉了。
  ·224·

不知道他是谁
    听那人这么说,她觉得不能再麻烦他了,便说,那你走吧,我自
己想办法。这时候她已经想出法子来了,她说我到汽车上睡去。
    那人犹豫了一下,说睡驾驶室也行,走,我送你过去吧。
    那人陪她到了食堂那儿的汽车跟前,可是汽车驾驶室的门锁
着,拉不开。
    这样一来李静惠真的发愁了,难道要在卡车上坐一夜吗?来
河西两年多了,她还真没有在房子外边过夜的经历,且不说是否安
全,单就是蚊子也让人受不了。往日她就听人说过,踏实的三个蚊
子能炒一碟菜。来这儿的这个夜晚,她不停地甩手、跺脚,蚊子还
是隔着袜子把脚腕咬了三个疙瘩。
    她发愁怎么过夜,其实那个人也发愁了,站了一会,不断地问
她怎么办,怎么办。后来,那人建议说:
    “要不,你实在不愿意去砸女子排的门,那你就到我的房子去
住吧。”
    “不不。”李静惠说,到男知青的房子去睡觉,她更不好意思了,
她想到的是自己去了,一房子的人都得惊动起来,到外边去找住
处。
    但是那人说:“走吧,就我一个人住,你住我的房子,我找地方
睡去。”
    她犹豫一下同意了,她还有什么好选择的呢!她跟着那人走。
因为天黑,看不清路,也看不见周围的景物,所以她也没认下到底
是进了哪间地窝子。她只记得是往西走了一截,下了一个地道,那
人叫她站住,推门进去,点着了灯,又喊她进去。
    这是一间很小的地窝子,大约六七平方公尺的面积,挨墙一张
木板床,是用木头橛子支撑着的。床上挂着蚊帐。床对面的墙根
处放着个小木箱。
    “你就睡我的床吧。小心蚊子钻进去,这儿的蚊子太毒。”那人
把蚊帐整理好了,看看没有什么还要他做的事了,又说:“要喝水的
    ·225  ·

夹边沟记事
话,茶缸子里有,凉开水。在箱子上放着。”
    “不喝。我不喝。”进房后李静惠就很拘谨,因为打扰人家很不
好意思,哪里再好意思要水喝。
    “那你就睡吧,我走了。”
    那人看了她一眼,也注意到了她的拘谨,便从墙壁上拿下一件
破棉袄披在身上,就要出门。这时李静惠忙忙地说了一句:
    “喂,你先别……”
    “嗯?”那人扭过脸来,问她什么事。
    “嗯……”李静惠吭吭吃吃地说,“你急着走什么呀,我问你,你
这房子就睡一个人吗?”
    李静惠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她就是因为打扰人家有点难为情,
想说几句客气话。但是那人领会错了,以为她胆小,说:
    “就我一个人睡。不过你别害怕,你把门顶上睡。那儿有个锨
把,顶上,谁也推不开。”
    李静惠说:“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说……我睡你的床,你l二哪儿
睡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