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夹边沟记事 >

第28章

夹边沟记事-第28章

小说: 夹边沟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他的同意把金项链、国债券和现金都装进他穿的西装的口袋里
了。还因为我知道有些病号在死亡前并没有把存款折上的钱取
完,因为陈天堂不给他开条子,或者他已经无力去储蓄所取钱了。
五十年代,许多年轻干部在定为右派走进夹边沟的时候,身上有儿
百上千元的国债券,因为他们是外地人,还没成家,他们的国债券
都是随身携带的,而国债券是不能当钱花的,银行也不储蓄国债
券。为什么很多人有许多国债券?你年轻,你不知道:五十年代国
家还很穷,为了筹备资金,国家大量发行公债。你是干部,你是工
人,你进步不进步,你热爱党不热爱,就看你买了多少公债。许多
人为了表示热爱共产党,为了表现自己进步,勒紧腰带买公债。
    说到哪儿了?我还接着说陈天堂的抽屉吧。我不是拉开陈天
堂的抽屉了吗?陈天堂站在窗外也看见我拉开了他的抽屉,他也
就明白我发现他抽屉里的秘密了!当然,他也是害怕我把这件事
    ·150·

医生的回忆
给他抖落出去,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第二天早晨上班的时候,我发
现我的办公桌抽屉里出现了一块大罗马。看见了大罗马,我立即
就明白了,他是在贿赂我,拉拢我,想用大罗马堵住我的嘴。
    我没有动那块大罗马。不知道那块大罗马他是从哪位死者的
手腕上捋下来的,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贪此不义之财。我也没有声
张这件事。他是共产党员,我是阶下囚,一旦张扬开了去他一恼之
下反打我一耙,我就是浑身长嘴也辩不清呀。
    那块大罗马在我的抽屉里静静地躺了几天,后来又不见了。
我估计,他是观察了我几天,见我既不上他的钩又不告发他,对他
没什么损害和威胁,就又把大罗马拿走了。毕竟一块大罗马那时
要卖二百多元,而他一个月的薪水才是六十多元。
    我在夹边沟工作到1961年的7月,把全部死者的病历伪造好
之后,农场领导就叫我回原单位了,但是原单位以已经开除公职的
理由拒绝接受我。后来我就回到老家当农民去了,直到1978年落
实政策。
    陈天堂的女人是1959年从河北老家迁到夹边沟来的。他的
大女儿十八岁了,嫁给了夹边沟的一名管教干部。1960年冬季的
时候,这个出嫁了的女儿得了肺结核。女儿病情很重,应该使用链
霉素治疗,可他不懂,竟然给女儿打吗啡。他觉得吗啡的效果比链
霉素好。——女儿不再咳嗽,不再呻吟。我当时说过他,你不要总
给姑娘打吗啡。医药公司一年就给咱们农场十几支吗啡,你可要
控制点使用。你把它用完了,一旦有个特殊病例就没办法了。他
听了我的话十分震怒,训斥我:怎么,你不叫我的女儿用吗啡?要
把它留给劳教分子!我只好住嘴了。过了一个月,吗啡使用殆尽,
他女儿的病越发严重了,只好送到劳改医院去治疗。
    夹边沟农场1967年撤销,我听人说他和女婿都调到下河清农
场去了。女儿在下河清死于空洞性结核病。
    我又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在新添墩的时候,有个天津青年,是
    ·  151  ·

夹边淘记事
敦煌县文化局的干部,右派。他的工作是演员,取了个敦煌的姑
娘。他在新添墩劳动不到一年就病了,是肝炎。我把他送到场部
医务所住院去了。住了半年医院又回来了。他的肝炎转化为肝硬
化了,回来后也干不了活,我就叫他在宿舍休息,不下大田。后来
他的病情严重了,我给陈天堂打电话要送过去住院,陈天堂不叫
送。就是这个不叫送的天津青年有一次跟我说,陈所长什么时候
来新添墩,你一定要叫他到我的房子来一趟。过了一段时问,他的
病愈加严重了,已经垂危了,——他的眼神已经散了——他又对我
说,你打个电话给陈所长,叫他现在就来一趟,我要见他,有话跟他
说。我说你口气还大得很!你想见陈所长陈所长就来吗?是打个
电话就能叫来的吗?天津青年说,你打去,你打电话去,他肯定来。
他不敢不来。听他话说得斩钉截铁的,我就去打电话了,结果陈天
堂还真来了,骑个自行车来的。于是我把他领到那青年的房子去。
那青年躺在炕上,陈天堂进屋后叫了那人的名字,说,我是陈天堂
……那青年听见他的声音了,招手叫他过去。他过去了,爬上炕坐
在那青年身旁。那青年就摸他的手,摸他的胳膊。摸着摸着,手摸
到陈天堂的脸上了,然后就狠狠地抓了他的脸一把。他惊了一下,
哎呦叫了一声,从炕上跳了下来。那青年过了半小时就咽气了。
    我也不知道那个青年人为什么抓陈天堂一把。从那以后,不
论在什么地方,他都不去病号身旁了。
C马大哥
  我再给你讲个文化名人的故事。
  夹边沟农场劳教的右派当中文化名人是不少的,像师大外语
系的章仲子,那是国民党政府编译局的权威,大翻译家。中国几个
著名的翻译家都是他的学生。改革开放以后名噪一时的美学家高
尔泰,“六四”以后逃跑到国外去了,那时候就在新添墩劳教,原是
  ·152·

医生的回忆
兰州十中的美术教师,南方人。
    我要讲的是天水市政协的王鹤鸣。这个人我印象太深。我在
兰州上师范的时候,就知道他出生于诗书之家:曾祖父是道光年问
的举人,曾任皋兰县儒学教谕、兰州府教授,咸丰四年截取知县,造
封通仪大夫,官至三品;祖父初为禀生,咸丰年间举人……他的父
祖更足惊人,清朝末年进士及第,任翰林院编修。到了他这一代,
虽无什么功名,——清王朝已经消亡了嘛——却被父亲送到美国
威廉斯大学学习土木水利工程专业。归国后又一再拒绝出仕,就
在天水办私学……教育救国,名闻遐迩。
    由于家世渊源显赫,本人历史清白,所以解放后当了天水市政
协的副主席。
    他是甘肃省著名的书法家。
    我是怎么知道他的家世的,就因为我在兰州上师范的时候,班
里有个他的老家的同学,多次给我讲过他的家族史;在夹边沟,有
个天水政协的右派也对我讲过。我对他很敬重,他来看病时专门
问过。
    后来我调到新添墩去了,但是他的情况我还是不断听到。
    从1959年元月开始,右派们的口粮减少到了三十斤,继而又
减到二十四斤,于是偷窃之风日盛:种苞谷的时候偷苞谷,种洋芋
偷洋芋。夏收的时候,只要管教干部和分队长看不见,人们就把腰
里缠的床单解下来铺在地上,把麦捆子放上去踩几脚,把掉下来的
麦粒收集起来偷偷地煮着吃,或者埋到地下,放到没什么东西可偷
的冬季挖出来充饥。
    可是他从来不偷,别人把偷来的粮食给他,他也不吃。
    王鹤鸣瘦瘦的脸,瘦长条身材,干不动重活,——那年他就五
十多岁了——领导照顾他到副业队割芨芨草,编筐子。开荒和平
田整地的活很重,筐子损坏太快,农场自己编省钱。
    有一次,那还是1959年秋天,我从新添墩到场部去,正好从场
    ·153·

夹边沟记事
部的麦场边走过,看见王鹤鸣和几个老弱病残在麦场边编草席,就
走过去问了一声:哎,王老汉,你们怎么编起草席来了?
    在夹边沟农场,人们是不能叫同志的,也不敢叫先生,互相之
间都叫老李老张,或是直呼姓名。由于他和我不是同代人,不便称
他老王,我就学着本地人的称谓叫他王老汉。
    王鹤呜抬起头看我,说,哦,是赵大夫呀,你来了?
    他招呼完了我,但没回答我的问题,又垂下头编席,我就又问
了一声:喂,问你了,为啥不编筐了,编起席子来了?
    他二番扬起脸看我,怪异地笑了一下:赵大夫,你做啥就做去,
问这做什么?
    我越是奇怪:哎,还怪得很,就不能问吗?
    他还是不回答。倒是旁边一位老人对我说,我告诉你,你可不
要对别人讲呀!我们编的是棺材。
    我怔了一下。那老人仰视着我,说,今年夹边沟已经死去五六
十个人了。开头的十几个人是板子做的棺材。后来没木头做棺材
了,队长就叫我们编芨芨草席。一张席卷一个人。这事你这个当
大夫的不知道吗?
    我怔了一会儿,回他:我怎么知道呀,我们那边的病人都是送
到场部来,死了不接回去。我怎么知道是用席子卷的!
    王鹤鸣胆怯地说,今天你知道了,可不要说出去呀。梁队长不
叫我们说。
    我看着他谨慎小心的神情很好笑,便说,我偏要说出去!
    他害怕地说,不能说,不能说,可不能说呀……你要是说出去,
梁队长可就要找我们的麻烦了。
    我说,好吧,不说,不说,你放心吧,我不说出去。看把你吓的!
    他窘窘地笑了一下。他的身体很虚弱了,脸色黄黄的。我心
里突然涌出这么个念头:这个老人,他在给别人编织着棺材,但他
能活多久呢?据我知道的,过去了的一年多,死去的大都是老人。
    ·  154·

医生的回忆
他们的身体太弱了,偶染风寒便撒手人寰。他们衰老的身体抵抗
疾病的力量不足了。
    出于怜悯之心,我问了一句:王老汉,你家里来信没有?老家
的情况怎么样?
    他说,来信了,家里情况还好。
    我问,说啥了?你没跟家里要些吃的吗?叫他们寄些饼干、炒
面啥的嘛。
    他说,寄了,寄来了二斤炒面,还说以后每个月寄两次,一次寄
二斤。我父亲还说……我说,什么什么?父亲?你父亲还活着?
    他的脸勃然变色:什么话,说的什么话!怎么盼人死呢!
    我忙赔不是:对不起,真对不起。这不能怪我呀,你也没说过
你父亲还活着呀。
    他说,我又何曾告诉过你我的父亲已经作古?
    我说,没有没有,你没说过。就因为你从没提起过老人,我才
当是没有了呢。你父亲多少岁了?
  他:九十岁了。
  我:九十岁了!
  他:啊,九十岁。
  我真不能想象,人活到九十岁是个啥样子。我又问,你父亲哪
一年考上进士的?
    清朝末年。    .
    听到我和王鹤鸣的对话,有个右派叫了起来:啊呀,老王,你父
亲是进士呀,你可是没说过呀。
    王鹤鸣说,那有什么可说的!
    但人们说,那是你们家的光荣呀。
    王鹤鸣忙说,别说了,别说了,叫管教人员听见又批判我,说我
宣扬封建主义,坚持反动立场。
  但有人还问,你父亲做过啥官?
    ·155·

夹边沟记事
    王鹤呜说,不说了,叫你们不说了!
    我看他作色,便转移话题:王老汉,你父亲来信说啥了?
    王鹤鸣扬脸对我说,他信上说,受点苦没啥,天降大任于斯人
也,必先苦其心志,乏其体肤……
    我哈哈大笑:还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斯人编棺材了——要进
棺材了,哈哈哈……
    右派们也都嘿嘿笑了。
    1960年10月,我又回到场部医务所了,就又经常见到王鹤呜
了。他因为年纪大身体弱没去明水农场,住在农业队迁走后改为
病房的房子里。
    王鹤鸣的身体彻底垮了。他的眼睛凹陷成了两个黑窟窿,身
体瘦得剩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