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冲头也不抬,一边看着手中地情报一边说道:“还能有什么意思,无非是想截断我的后路,或者在我弃城的时候打我一个伏击罢了。不过龟山峰离西陵有点远,他要想打我的伏击只怕腿不够长,未必跑得过我。”
张松却说道:“公子,我看未必,龟山峰离西陵近百里,他得到我们撤退的消息时再跟上来。根本来不及堵截我们,而且龟山峰是庐江与江夏相通地八尺谷的西首要道,由龟山峰入八尺谷急行两日即可到达丹扬郡。”
曹冲还有些不解,他在江夏打仗,怎么会天天惦记着撤兵回丹扬郡。庞统见了,放下手中地情报解释道:“去年贺公苗奉命攻击丹扬地黟县和歙县,武、叶乡、东阳、丰浦四乡先降。他上表以叶乡为始新县,后来攻克歙、黟,又分歙为新定、黎阳、休阳三县,加上歙、黟和始新共六县,为新都郡,以贺公苗为太守,加偏将军,开府于始新……”
随着庞统的讲解,他慢慢有些明白了。感情贺齐地根本没什么心思来打什么江夏,江夏打下来跟他也没什么关系,而这个新都郡却实实在在的是他地地盘,赋税都是他的,相当于他的私人小王国。去年孙权要攻打合肥,调他和蒋钦驻守庐江,只是做个后备队,他还算愿意,现在孙权调他来打江夏,却是让他当先锋。又在他的新都郡附近安排了不少人手,不免让他有些生疑。再加上原本做副将的蒋钦领了庐江太守,现在正驻守在庐江郡,实在让他有些放心不下,要知道蒋钦可是孙权的亲信。
“孙权手下的人这么有油水?”曹冲愕然,打下一个地方就割一块给大将,太大方了吧。
“是啊,所以江东诸将对征服山越都很热心。因为一旦打赢了,强者补兵,弱者为民,其中有一大半好处要落入这些大将的手中。地盘又大了,手中的兵又多了,好处颇多,自然人人热心,特别那些本来就是江东地大族,对此更是热心,所以他们才愿意支持孙家。而周瑜等江淮的人马。则没有这样的好处。他们更热心于北征,一来他们的家乡大部分都在江淮一带。二来他们也希望因此建功立业,与江东大族平分秋色。”
“呵呵呵……”曹冲摇着头笑了,他沉默了片刻道:“孙权不怕最后尾大不掉吗,这些大族本来根基就厚,非孙家可比,一旦地盘分完了,那些人岂会再听他的调遣,难不成要当天下共主吗?”
庞统抚掌而笑:“将军说得是,这的确是个慢性毒药,只是目前的情况来看,孙权也只能如此,否则那些大族现在就可以翻脸,他明知有毒也只得咽下去,希望不动声色的铲除这些大族的危险。他急于立功,急于建立的威信,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要不然他也不会把嫂子和兄弟都送过来做人质,也不会把妹妹送给刘备,他如果没有显赫地武功,如何能镇住那些大族,如何能让那些大族俯首称臣。”
曹冲细想了想,还真是这个理,现在孙权能够调得动的人基本上是以非江东的人为主,张昭、周瑜等重臣都不是江东人,而那个后来闻名天下的陆逊现在还没有出现在自己的眼中,想来还没有掌权,或者说权还小得很,不值一提。他这时才明白当初为什么刘巴说即使大战打赢了,天下平定还需要很长时间,原来不仅是江东的地形所限,还有那些根深叶茂的大族。
“那士元以为先打这个贺公苗部?”曹冲心中暗自有了主意,不过那些都是以后的事,现在最急地还是如何应付这很快就在将西陵城围住的四万大军。
“不仅要打贺公苗,而且要让贺公苗觉得他是在孤军奋战,是孙权在借刀杀人。”庞统抚着胡须微微一笑。刹那间,曹冲觉得这个相貌古拙的家伙笑得特别阴险。
“士元有何妙计?”曹冲淡淡的笑着,看着轻声奸笑地庞统和张松二人,看他们那样子,似乎根本没有把将要合围过来的四万大军放在眼里,不禁心中大定,对打赢这一仗也有了充分的信心。
“首先当然要由永年去传一些似真似假的消息,让双方都心生疑虑,就跟在会稽传的消息一样,不管有用没用,反正让他们心里有疙瘩就算达到目的。”庞统收起了笑容,拖过地图指画着说道:“贺公苗久经沙场,作战谨慎,很不容易上当。他手中又有八千大军,占据了有利地形,没有足够的兵力和适当地时机,想要打得他肉疼可不容易。将军请看,横海将军朱文博(朱灵)已经进入江夏地界,前锋虎威将军李文达已过鸡公山一百五十里,如果现在我们派快马通知他,可以让他从此转而进山,绕道进入贺齐右侧野驼岭埋伏,朱文博分兵一千伪装成六千人马,进援西陵城,将军从这里带黄汉升部铁甲军、许仪部荆山军、魏延部降卒、刘磐部以及文聘部,共一万五千人马,将贺公苗合围在此,定能斩杀其大部,先断孙权一臂。”
第四卷 战江陵 第三十三节 贺齐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7…29 1:17:41 本章字数:6829
曹冲看着地图,沉默了半晌,他觉得一万五千人攻击贺齐部八千人,虽然占优势,但还是有点悬,一旦不能立刻速战速决,被贺齐缠住,孙权等人看出虚实强攻西陵城,那么文聘只有两千人,能不能守住西陵城可就难说了,要知道去了贺齐的八千人,孙权还有三万多,两千对三万,似乎不太稳妥。
庞统见他沉思不语,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觉得曹冲这段时间更加沉稳了,想事情更加周到,方方面面考虑得都细致。他有时候都怀疑眼前这个少年是不是真的只有十四岁,还是曹家的人个儿都小,看起来十四岁,其实已经成年了,要不然怎么一言一行都象个大人一般,当真是早慧?
曹冲不知道庞统正在怀疑他的年龄,他在地图上虚画了两下,慢慢说道:“士元的计划很大胆,也有创意,放着西陵城不守,先攻贺公苗部,实在是个好办法。不过我还有两点要补充,请二位参详。”
庞统笑道:“将军请讲。”
曹冲抬起头,脸色沉毅:“立刻命令乐折冲部进逼夷陵,满奋威向东进发,让汉阳的程普部不敢轻举妄动。急书合肥和广陵,请他们出兵庐江郡,吸引蒋钦的注意力。”
他回过头对张松说道:“立刻把消息散出去,就说凡是南郡和南阳、汝南等地的士卒,不管现在是在周瑜军中还是刘备军中。只要愿意回头的,一概照规定授田,实行新兵制。”
张松和庞统相视一眼,立刻拱手施礼:“诺。”
曹冲回头看了一眼一直在听地邓艾笑道:“士载,你有什么想法?”
邓艾脸一红:“公子,我……”
曹冲没有笑,挥挥手说道:“没关系,怎么说在你,怎么办在我。”
邓艾听了。这才凑近了些,伸出一根手指指着地图上的八尺谷道:“我觉得荆山军不善对攻,还是把他们派到这里骚扰贺齐后方为好。”说到这里他停了停,抬起头看了一下曹冲的脸色,曹冲含笑点头:“有理。继续说。”
邓艾又看了看庞统和张松,见他们也是一脸微笑的听着,心中的那一丝紧张缓了些,说话也利索了许多。他吸了一口气又说道:“贺公苗既然与孙仲谋貌合神离。那么我们拼尽全力全部击杀贺公苗反而正中孙权下怀。不如围三厥一,只求打得贺公苗心疼而已,让他还有余力回到丹扬再给孙仲谋制造点麻烦。因此我军只需击溃他,然后由荆山军配合合肥和广陵的支军。一路追击,让他痛在身上,恨在心里。”
他说完之后,收回手指搓了搓手,略带紧张的看着曹冲等人。曹冲看着地图微笑不语,庞统却是连连点头,十分欣赏。张松嘎嘎一笑。拍了拍和他差不多高的邓艾。然后笑道:“公子,此子思路清晰。大局感很好,深谋远虑,将来一定是个将才。”
曹冲心道,废话,这还用你说,要不然我会这么用心栽培他。他笑着点头称是。张松又道:“既然荆山军不参与合围,那就干脆让他们收起大旗,让贺公苗再糊涂一把,搞不清是哪路人马。”
庞统和曹冲一听,呵呵大笑,齐齐挑起拇指:“永年高见。”
陈登在襄阳治了几个月病,也好好的休养了几个月,他知道曹操让夏侯称做他地长史是什么用意,自然不会急着回东城去扰夏侯称的事,他只是将东城太守的大印扔给了夏侯称,同时给郡丞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他们全力配合夏侯称,自己就舒舒服服的在襄阳过了几个月的安生日子。
襄阳这几个月地变化让他吃惊不小。
刘巴秉承曹冲的意思,调用了巧妙的手段,让襄阳的大族自觉不自觉地落入了他地圈套,租下了襄阳附近的闲田,然后蔡家的新式农具就隆重登场了,价格略有些高,但大批闲田等着耕种的各家算了一下,应该还是合算地,与其闲着田吃亏,不如就让蔡家赚一点,好在各家和蔡家的关系也不差,多多少少可以拿到一点优惠价,很快蔡家的作坊就进入满负荷生产。
新式家具省力好用,翻土也深,立刻得到了使用者的大力欢迎。而且这种犁只用一头牛,对缺牛的襄阳来说无疑是个好事。尽管如此,相对于大量的田地来说,牛还是有些不够用,特别是那些平民,想要拥有一头也有些奢望。就在这个时候,刘巴从关中买的几千头陆续送到了襄阳,买得起牛地就买,钱不够地还可以合买,实在没有钱的,刘巴就让他们租用官牛,只是赋税略高一些,再加半成。测试文字水印2。这一点对于农民来说都是可以接受地,因此几千头牛立刻销售一空,让刘巴小赚了一笔。
各大家族一看情势大好,他们的聪明智慧立刻被激发出来了,眼光短一点的立刻入关中等地买牛马,眼光长一点的就开始准备丰收后的加工作坊,而原本不被看好的跟着刘琮等人学木匠的学生很快就被各大家族瞄上了,这些人将来都是作坊里不可缺少的将才啊,第一期人数这么少,下手迟了哪还有自己的份。
除了学工的之外,跟着谢奇学农的学生也很受欢迎,不少大家族开始跟谢奇套近乎,请他到自己庄园里看看,指点指点,同时暗中观察那些学生,见有比较机灵好学的,立刻派人联系,请他们毕业后到自己的庄园来做头头。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让陈登惊讶不已,开始对新政一些不解的地方也慢慢清晰了,他对曹冲和刘巴地大胆设想和小心实践感到很佩服。他发现原本有些不爽的宋忠现在也不闹了。因为现在跟着他学经的那些人不再象以前一样急功好利,大部分人都能沉下心来钻研学问,这让本来对仕途就不太热心的宋忠很满意,热情也高涨起来,反正曹冲除了限制他的学生名额之外,其他的都没有亏待他,好吃好喝的供着,礼节上也周到得很,甚至还让蔡家着手准备排版宋忠和刘表等人当年编成的《五经章句后定》。与此同时,一直看曹冲的新政不顺眼地大儒綦母也接受了宋忠的邀请,一起到了襄阳义学。
陈登对蔡家的印书坊很感兴趣,但他听说印书坊对外保密,一般人根本进不去。不免有些踌躇,在蔡瑁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