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_李自成 >

第596章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_李自成-第596章

小说: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_李自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故作诧异神情,向杨涞溃骸罢馇榭瞿憧芍溃俊�

  杨Φ阃罚骸拔抑馈=袢栈沟萌绱耍悦庥幸馔庵隆!�

  “为什么?”

  “我们关宁将士忠于大明,从来为我国关外屏障,矢忠不二。一提到流贼攻破北京,逼死帝后,痛心切齿。昨日两位钦差来到之后,关宁将士与地方忠义士民群情浮动,暗中议论打算杀死两位钦差。职将得到禀报,为了提防万一,职将立刻下令,对钦差大人居住的客馆加意戒备,里边的人不许出来,外边任何人不许进去,也不许走近大门。” 

  吴三桂说道:“你这样谨慎小心,自然很好,可是你为何不在下令前向我请示,下令后也不向我禀报?”

  “钧座那样忙碌,像这样例行公事,何必打扰钧座?”

  吴三桂点头,表示理解。“啊”了两声,随即向两位钦差笑着说道:

  “杨副总兵虽然是为防万一,出于好意,作此戒备安排,理应受嘉奖。但他不该忙中粗心,连我也毫不知道,也没有告诉二位大人,致引起二位误会。”说毕,他哈哈大笑,又向杨实溃骸敖袢栈挂霞咏浔该矗俊薄�

  “谨禀伯爷和二位钦差大人,今日还得严加戒备,直到明日两位钦差启程回京。”

  唐通对杨档溃骸白佑瘢蚁衷诓胖滥闶呛靡猓蛞刮铱墒谴砉帜憷病U糯笕耍蛞鼓阋灿械闵敲矗俊�

  张若麒毕竟是进士出身,在兵部做了多年文官,虑事较细。今日黎明时从恶梦中一乍醒来,又思虑他与唐通以及随来官兵遭到软禁的事,想来想去,恍然醒悟。他猜想,近日来,必是吴三桂与满洲方面有了勾结,山海卫兵民中人尽皆知。吴三桂为不使走漏消息,所以才借口为钦差安全加强警卫,使他们误认为受到软禁。他常常想着,自家身处乱世,值国运日趋崩解之秋,可谓对世事阅历多矣。他认为天下世事,头绪纷杂,真与假,是与非,吉与凶,友与敌,往往在二者间只隔着一层薄纸。不戳破这张薄纸,对双方都有利,可以说好处很多。何况心中已经清楚,李自成并非创业之主,说不定自己以后还有用上吴三桂之时。这样在心中暗暗划算,所以对后通与吴三桂的谈话,他只是含笑旁听,不插一言。直到唐通最后问他,他才说道: 

  “我昨天太疲倦,一觉睡到天明。”他转向吴三桂说:“今日关宁将领们会商大计,十分重要。深望怕爵拿出主张,我们好回京去向李王复命。”

  吴三桂笑而不言。

  上午,吴三桂召开秘密的军事会议,只有副将以上的将领和文官中的少数幕僚参加。大家都知道清兵不日就要南下,对反对李自成更加有恃无恐。所以会议时有许多人慷慨激昂,挥舞拳头。

  中午,仍然在行辕中设酒宴款待钦差。吴三桂在宴前请二位钦差到二门内小书房密谈,说明他同麾下文武大员密商结果,誓忠大明,决不投降。倘若流贼前来进犯,他决意率关宁将土在山海卫决一死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请求两位钦差在酒宴上不要再提起劝降的事,免得惹出不快。虽然唐通和张若麒也做了最坏打算,但这样的结果仍然使他们感到大为失望和吃惊。唐通问道: 

  “平西伯,你是不是得到了满洲兵即将南下的确实消息?”

  “满洲方面,我一点消息没有。自从我从宁远撤兵入关之后,只派细作刺探北京消息,不再关心沈阳消息,所以满洲的动静,毫无所知。”

  “你是否给李王写封回书?”

  “既不向他称臣,又不对他讨伐,这书子就不写了。”

  “给牛丞相写封书子如何?”

  “他是你顺朝的丞相,我是大明朝的平西伯,邪正不同流,官贼无私交,这书子也不好写。”

  张若麒感到无可奈何,要求说:“我们二人奉李王之命,也是牛丞相的嘱咐,携带重金和许多绸缎之物,前来犒军,你总得让我们带回去一纸收条吧?”

  “好,我已命手下人准备好了,你们临动身时交给你们。”

  唐通说:“既然你拒绝投降,我们今日下午就启程,星夜赶回北京,向李王复命。”

  吴三桂说:“二位大人既有王命在身,弟不敢强留。因怕路上有人说你们是流贼的使者,把你们伤害,我已吩咐杨副将派一妥当小将,率领一百骑兵,拿着我的令旗,护送你们过永平以西。怕路上百姓饥荒,缺少食物,也给你们准备了足够的酒肉粮食和草料。” 

  唐通说:“你想得如此周到,可见虽然劝降不成,我们旧日的交情仍在。”

  吴三桂又说:“本来今日应该为你们设盛宴饯行,不过一则为避免传到北京城对你们不利,二则为着还有些私话要谈,就在这书房中设便宴送行。因为贱内陈夫人也要出来为你们斟酒,就算是家宴吧。”

  这时杨砷进来了,在一把椅子上坐下。

  吴三桂问道:“子玉,都安排好了么?”

  “都准备妥啦,开始吃酒么?”

  “上菜吧,下午他们还要启程呢。”

  杨蛎磐馐塘⒌钠腿艘簧愿溃砩辖戳礁雠停饧涞陌讼勺篮鸵巫影诤谩S止蹋穗群腿染埔捕松侠戳恕=袢罩形绲男」婺<已纾饕挠靡馐潜阌谇寰不氨穑辉诔跃啤2穗炔欢啵芫馈�

  唐通喝了一大杯热酒以后,直爽地问道:“平西伯,不管我们来劝降的结果如何,那是公事;论私情,我们仍然是患难朋友。常言道,日久见人心。我是粗人,说话喜欢直言无隐。你虽然号称有精兵,可是据我估计,你顶多不过三万精兵,对不对?” 

  吴三桂笑而不答。

  唐通又问:“你既只有三万人马,敢凭着山海卫弹丸孤城,内缺粮草,外无援兵,必是确知满洲人快要南下,你才敢与李王对抗,你说我猜的对么?”

  吴三桂心中一惊,暗说:“唐通也不简单!”他正要拿话敷衍,忽听院于里环佩叮咚,知道是陈夫人斟酒来了。

  先进来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从北京带来的、稍有姿色的丫头,后边进来的是容光照人的陈圆圆。在刹那之间,不但满室生辉,而且带进一阵芳香。除吴三桂面带笑容,坐着不动之外,两位贵宾和杨几峡炱鹕怼L仆ǔ么耸被险娴毓劭闯略苍玻黄谟氤略苍驳哪抗庀嘤觯谷恍闹幸欢桓叶嗫矗膊恢凳裁春茫皇谴畔勰降男那榘蛋稻荆骸�

  “乖乖,吴平西真有艳福!”

  陈圆圆从丫环手中接过酒壶,先给唐通斟酒,同时含着温柔甜蜜的微笑,用所谓吴侬软语说道:

  “愿唐大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唐通的眼光落在陈圆圆的又白又嫩又小巧的手上,心中不觉叹道:“乖乖,这手是怎么长的!”也许是因为酒杯大满,也许是因为一时间心不在焉,唐通端在手中的酒杯晃动一下,一部分好酒洒在桌上,余下的他一饮而尽,无端地哈哈大笑。 

  陈圆圆接着给张若麒斟酒,说出同样祝愿的话。然后给杨寰疲党鲆桓觥扒搿弊帧W詈蟛鸥约旱恼煞蛘寰啤K馊鹫寰剖保凰狄桓鲎郑皇谴幼旖侨粲幸馊粑抟獾卣揽艘欢湮⑿Γ庇窒蛩炊嗲榈那锊ā!�

  她不再说一句话,带着青春的容光、娴雅的风度、清淡的芬芳、啊娜的身影。环佩的叮咚声和甜甜的一丝微笑,从书房离开了。

  唐通本来很关心满洲兵南下的消息,刚刚向吴三桂询问一句,正待回答,不料陈圆圆进来斟酒,将对话打断。陈圆圆走后,唐通的心思已乱,不再关心清兵的南下问题,对吴三桂举起酒杯笑着说:

  “月所兄,你真有艳福,也真聪明,令愚弟羡杀!幸而你去年一得到如花似玉的陈夫人,马上将她带回宁远。倘若将她留在北京,纵然她能得免一死,也必会被刘宗敏抢去,霸占为妾。”

  张若房间感到唐通说这话很不得体。他马上接着说道:

  “此言差矣。目前,平西伯的令尊吴老将军,令堂祖夫人,以及在北京的全家三十余口,已为李王看管,成为人质。陈夫人虽是江南名媛,但是其重要地位怎能同父母相比,也不能同发妻曹夫人相比!”

  唐通赶快说:“是,是。请恕我失言,失言。”

  张若麒又说:“退一步说,倘若陈夫人被刘宗敏抢去,李王为要在北京登极,也一定早已将陈夫人盛为妆饰,用花轿鼓吹,送来山海!何待差你我携重金前来犒军!”

  吴三桂怕唐通下不了台,需要赶快用话岔开,便向张若麒说道:“张大司马,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如何救我的父母不死于李贼之手?”

  张若麒略微沉吟,向吴三桂说道:“我同唐将军来时,携带令尊老将军给你的家书一封,盛称李王德意,劝你投降。听说令尊的这封家书是出自牛丞相的手笔,至少是经过他亲自修改,足见李王对这封劝降书信的重视。我昨晚问你如何给令尊回信的事,你说两天以后再写回信,另外派专人送往北京。我并不傻。我心中明白,你不肯马上写好回书由我们带到北京,也是你知道了清兵快要大举南下的消息,不过是为了拖延李王兴兵前来的时间罢了。平西伯,你是不是这个用意?” 

  吴三桂有片刻沉默,望望杨Q瞰|昨天从谈话中明白两位从北京来的钦差与李自成并不一心,他已经悄悄向吴三桂建议要利用两位钦差,反过来为我所用。他看见吴玉桂此刻想利用唐通和张若麒,但仍不敢向深处说话,他只好用眼色鼓励吴三桂胆大一点。吴三桂又向两位客人举杯敬酒,然后说道: 

  “常言道,对真人不说假话。据我看来,你们二位,虽然已经投降李王,但是还没有成为李王的真正心腹,李王也不肯把你们作为他自己的人。李王不是汉高祖和唐太宗那样的开国之主,他只信任陕西同乡,只相信从前老八队的旧人。后来跟随他的人物,那么只是他才进河南、艰苦创业时的两三个人。我明白这种实情,所以你们奉李王之命光临山海犒军,我在心中并不把你们二人看成是李王的人,只看你们是我的故人,在松山战役中的患难之交,曾经是风雨同舟。”他看看杨实溃骸白佑瘢嵌还饬偕胶N乐埃沂遣皇嵌阅阏庋档模俊薄�

  杨蚬蟊雒蔷俦淳疲峡焖档溃骸拔壹也档娜欠胃浴!�

  唐通突然说道:“月所仁兄,我们一回北京,李王见你不肯投降,必然把你当成他的心腹之患,派兵前来,你的兵力可不是他的对手!你知道满洲兵何时南下?”

  “愚弟实在一点不知。自从北京失陷以后,我只关心北京的消息,不关心沈阳消息。”

  唐通和张若麒同时在心中骂道:“鬼话!”

  吴三桂接着说:“至于我的兵力不敌流贼,这一点我不害怕。进关来的宁远百姓,其中有许多丁壮,我只要一声号召,两三万战士马上就有。”

  唐通问道:“这我相信,可是粮食呢?”

  “粮食我有,至少可以支持半年。我从宁远撤兵之前,明朝不管如何困难,为支撑关外屏障,粮食源源不断地从海路运到宁远海边的觉华岛,我临撤兵时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