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富贵荣华 作者:长空映雪(晋江金牌vip2013-09-02正文完结) >

第57章

重生之富贵荣华 作者:长空映雪(晋江金牌vip2013-09-02正文完结)-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就发现自己想太多。这位李姑娘;是从宫中送出来的。成国公娶妻,断然不可能是娶一个身份低下的宫女。就算她曾经是女官;也并不能让她的身份增添更多的光彩。
  于是,她转头就去想,这位李姑娘,是不是继子怕自己显得无聊,送过来给自己作伴的。转头看到沈勋殷勤探看的模样,却又不确定了。
  姚子萱知道自己身份尴尬,所以也没想着要真的让沈勋选了和自己心意的儿媳妇,只是,成国公的家世摆在那里,沈勋将来的妻子,能够选择的范围,其实并不大。
  除非,有什么事发生了。
  姚子萱想着邀请李婉云同去,李婉云却知道,现在自己不太适合出现在众人面前,于是婉转地拒绝了。
  姚子萱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去了。
  回来之后,神情上就带上了叹息。李婉云自然而然地上前劝慰,询问着原因。
  姚子萱轻声叹道:“你可曾听过学士李家?那家的女儿,前些日子去了。”李婉云的手一抖,对这个消息有些愕然:“怎么忽然就去了?”
  “倒也不突然,年前就有消息传出来,说那李姑娘因为家中之事而心情郁郁早已缠绵病榻,如今已经到了年尾,终于熬不住去了也不奇怪。”姚子萱这样说着,又是一叹:“实在是可惜了。李家的那姑娘,温婉贤淑,又擅长管家,身份也高,若不是……是世家妇的好人选。”
  姚子萱转头看着李婉云,微微笑了笑:“说起来,你也姓李,说不准,很久之前你们可能是一家人。”
  李婉云低头微微地笑了笑:“五百年前是一家。”
  与此同时,她的心中却黯然一叹。李婉云这个名字,今后就已经没有提起的必要了。这个身份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消亡。
  如今,自己是李婉,身份清白的农家女,不久之前作为女官刚刚从宫中送出来。
  她的唇角微微地勾起一个弧度,即似讽刺,又似怜悯。
  李婉虽然身在园林中,却依旧能够从沈勋处得到许多的消息。
  但是这一日,当她看到沈勋送过来的消息,北宁女帝有孕的时候,依旧忍不住盯着那张字条看了好一阵。
  “他一直都没有放弃。”沈勋在门口说,看着李婉,神色平静,“他说,他要站到足够的高度,来帮你。”
  “隔着一百多年的世仇,在另外一个国家帮我?”李婉说,“真的不是帮倒忙?”
  沈勋似乎想说什么,但是却没有说。
  李婉看着他的背影,心中轻叹。其实她已经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对李牧言充满了怨恨。但是,想要恢复过去那种亲密,大概也不太可能了。
  两个人中间无论如何都似乎有一条裂缝,将两个人划开,再没有办法像以往那样,毫无芥蒂并肩而行。
  沈勋最近比较忙碌。
  不仅仅是因为国内的事情,也因为,出海的船只带来了来自海外的使者,余陶作为一个皇帝,第一次接受番邦使者的觐见。
  礼部越发地忙乱起来。
  而沈勋别有一番心思。
  那些前来觐见的使者当中,有人悄悄地给他送上了信件,来自遥远的大洋中,某个曾经以为是小岛,如今看来,赫然是一片大陆的地方。
  在那里,沈家的人马已经驻扎生根,现在看来,已经悄悄地选择了自行为政,脱离这个国度。
  沈家派了当地的土人过来,作为一个国家的使者觐见。
  沈勋当时是吃了一惊的。
  但是很快,他就镇定了下来,并且觉得,这也并不是那么意外。自从得到沈家发现了一个小岛的消息到现在,如今已经有一年多。本地带过去的稻种早已在那边生根发芽,并且出乎意料地长得非常好,不仅能够供应本地的人马,甚至若是有足够的船只,还能向大陆供应许多。
  当地的土人虽然凶狠,但是却并是不能谈判的。双方目前相安无事,沈家暗地里已经在赶着制作各种兵器,以及训练当初借着海船失事的名头扣下来的流民,准备什么时候撕毁盟约,将当地土人彻底打压下来。
  那个新大陆上,一片生机勃勃。
  沈勋从那些信件中,那些描述让他心神向往。
  但是,现在还不能走。作为沈家在本地最后的根基,他要等到沈家在那个陌生的地方真正的生根落地,不惧风吹雨打之后,才能离开这里。
  现在,那里还需要这里的资源作为支撑。
  沈勋觉得有些疲惫,但是想到不会太遥远的将来那些肆意的日子,也就咬牙支撑下去。
  余陶对此毫无察觉。对他来说,觐见的番邦使者是三个国家又或者十几个国家,其实毫无区别。他根本记不住那些人到底是什么国家的,这些都是官员们应该做的。
  他要做的,只是在恰当的时候表现出适当的善意,配合着其他人表现出这个国家的强势和强大。
  在余陶看来,那些番邦使者其实都长得差不多。这也是许多官员的看法,在他们看来,那些人都是皮肤晒得发黑,个头有些矮小的存在,一眼看过去分辨不出来谁是谁。如果不是不同的衣饰,他们说不定在开头就会认错许多人。
  在某次接见中,余陶差一点就认不出人来。如果不是身边的女官上前一步悄声将眼前那人的具体身份代表的国家都说出来,余陶大概会指着他喊出另一个国家的使者名字来。
  那位使者自然也是察觉到了着中间的变化的,笑嘻嘻地对着那女官笑了一笑,说出一番话来。
  “我来之前,听说这个国家轻视女人,我还在想怎么会有这么愚昧的国度,如今看来,传言都是假的。贵国也有非常优秀的女子在官场上行走,这是极好的。”
  官员中有人立刻就神情一变,想要上前辩驳一二,身边立刻有官员拉住了,制止了他的行动。
  余陶听了这话,片刻的尴尬之后,心中就转过了弯来,立刻一喜,笑嘻嘻地就着这个话题和那使者说了两句。
  等到使者们离开之后,立刻就有忍不住的官员们冒出来,继续就着这个话题说事。
  余陶冷笑着看着台下的官员们议论纷纷,慢条斯理开口道:“诸位若说那番邦不通事理,可别忘了,边上还有个北宁。如今,北宁女帝在位,朝堂之上男女争锋。若不是前些日子北宁内乱,如今也轮不到我们在这里优哉游哉。”
  余陶这话说得甚是不妥当,大臣中许多人立刻就纷纷辩驳起来。
  见大臣们一时失了礼仪,余陶也不生气,只是含笑道:“既然诸位都有话说,那就让大家一起来辩。朕有意在大齐周报上开专题来辩论此事,诸位可有愿意执笔之人?”
  丢下这句话,余陶就不再自己参与这件事了。
  李婉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件事,沉吟片刻,微微一笑。
  余陶又在做这种事了,用无关紧要的小事来引发背后更多的算计。他看上去十分擅长这种算计。
  争论女子是否有权参政不过是一开始的小事,让周报拿到话语权才是目的。
  也许,以后不只是周报。
  李婉的这个猜想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嫌弃一周一刊没办法畅快淋漓表达自己想法的臣子们很快就想出了增刊等方式,最终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增刊模式之后,周报变成了两日一刊。
  这个时侯,再叫周报就已经不适合,于是,余陶大笔一挥,改了名。改名之后的大齐中央报官方性质十足,倒是让许多人有些望而生畏起来。
  李婉在这个时侯,果断地让那个沈勋上了折子,将刊发报纸的权力进行有限的售卖,仅有的到许可的才能进行进行报纸制作和售卖。这份许可,被称之为报牌,最终发出去了五份。
  其中一份被沈勋手底下的人拿到,在李婉的点子下,很快就变成了一份相对亲民的市井小报。不仅刊登市井之间的一些事,也刊登专门聘请了写书人写出来的各种故事,更有专门的板块刊登各方的商业信息,价格变化,流行趋势以及部分商家的广告。却只是偶尔用轻描淡写的口气说起朝堂之上的一些大事,只说,并不评论。
  事实上,广告这个词都是李婉说出来的。第一次试探着付出了两百钱在这份报纸上得到了一小块广告位的掌柜,在第二天赢得了可喜的营业额增长。这让这份小报的广告位价格猛涨,也让那些刚刚将自家报纸弄出来试探市场的其他报纸的主人红了眼。
  但是他们也知道,最低端的市场已经被这份报纸占领,于是,他们各自向着不同的领域发展。
  过完年之后,整个齐国的报纸市场,就热热闹闹地发展了起来。
  一时之间,纸坊水涨船高。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




☆、第十七章

  洛阳纸贵。
  这个词现在可以很好地形容齐国很多地方的现状。有关女子是否为官的争论在告一段落之后,很快就有人掀起了新的争论;那就是官员是否应该理直气壮地享有免税的权力。
  有人热情呐喊;说官员已经被国家荣养;就不该再享受更多。也有人觉得,十年寒窗苦读,若是连这份权力都没有了;来读书做什么?
  大家彼此争论不休,受益最大的还是各家开办的报纸。以及有勇气在报纸上投入金钱,来打广告的商户。在这争论;渐渐变得白热化起来,商户们也渐渐的笑得见牙不见眼;整日里对着来往如织的人流嫌弃自家门户太小。若不是实在没有可能,一息之间将自家店铺变得更大;能够招揽更多的人,那些商户倒宁愿是,每日里都有这样的如织人流。就算是忙得累得夜里沾上了枕头就不想再醒过来,也是甘愿的。
  这样的形式落入余陶头眼中,唇边渐渐的有了更多的笑容。对他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个机会,渐渐的将话语权从士大夫手中夺过来的机会。
  只可惜现在民间的力量还不够强,若是有了足够的力量,民间再派出一部分代表,加上勋贵,官员和皇室,几方联合之下这个国家相互制约各个部门,就已经齐全了。
  想到不知道是谁在民间借这次机会,不仅带动了纸坊的建立,甚至其他相关产业都有复苏的迹象,余陶就心中安慰。
  等到富商们手中有了更多的钱,自然会追寻更多的话语权。到了那个时候,三足鼎力就已成现实。
  那个时候也就是自己功成身退的时候。
  但是在那之前,自己需要先做到,将权力牢牢地握在手中,不要让钟家的人有机会夺去了这个位置。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所做的努力,也许就会化为流水。
  过完了年之后,过年时间养出来的慵懒气氛就随之消散,大家都重新开始自己的工作。也许是因为过年期间那些辩论的缘故,重新回到岗位上的人们,都习惯于加快了说话的频率,随带的,做事的时候手脚就更快乐一些。这样的变化带来的是效率的提高。余陶非常欣慰地发现,自己颁布出去的命令比起以前,贯彻执行的速度快了很多。当然,能否得到彻底的执行又是另一回事了。
  过完了年之后,李婉也开始跟着姚子萱,离开了庄园,回到了成国公府位于京城的住宅。
  李婉回来并不是来享受日子的,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沈勋手下的力量自己无法调动,但是,却可以利用。
  于是,她将沈勋在京城的作坊和铺子都考察了一遍,开始思考,如何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
  有时候,很多事并不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