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地玄经③·古格地宫-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置。”
听完我的话,墩子他们似乎还不太相信。于是,经过了短暂的商议后大家最后决定让体重最轻的珍妮踩在墩子和阿豹搭成的人体上去近距离的查看那些神秘的圆孔。
珍妮慢慢的接近那几个孔洞。我举着狼眼手电为她照明。只见珍妮细心的查看着这几个圆孔。大概十几秒之后,只见她好像是找到了什么线索,举起右手轻轻的在那几个孔洞附近擦拭了几下,然后大声对我们说道:“我看到这里有一圈圈的细小圆圈缝隙。一共有九环,每一个环内都分布了一个孔洞,而最大的那个孔洞便是这些同心圆环的圆心。”
我一听,高兴的回答说:“这就对了,这就对了!珍妮你先从最外面的这个孔洞开始,把你的手指插进孔洞中去,然后把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九十度。”我指导珍妮说。珍妮听完我的话,点了点头,然后鼓起勇气将手指伸进孔洞,然后用力的顺时针旋转。但奇怪的是,尽管她用尽了全力,可那孔洞还是纹丝不动。
“不行,转不动啊。”珍妮转过身来摇了摇头说。墩子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说道:“哎呀,你们可快点。我们可快抬不住了。”“那你用逆时针方向再试试。”我说道。珍妮点了点头,又按我说的方法尝试了一次。这一次,还真的成功了。只见珍妮将手指伸进孔洞后,稍微用力就将孔洞旋转到了我所指定的位置。接着,在我的指导之下,珍妮又将剩下的八个圆孔旋转到了固定的位置。也就是九大行星在当时所处于的位置。做完这些后,机关并没有如我所想的那样开始起作用。
珍妮再次回过头来看着我说:“好像还是不行啊。”我又仔细想了想,然后说道:“你将手指伸进最大的那个圆孔中去。看看里面有什么?”珍妮按我所说的将手指伸进孔洞触摸了一下,然后回答说:“我摸到了,好像有一个半球形的突出物。”“那你试着将它按压一下看看。”我高兴的说。
就在珍妮用力将那半球形突起物按下的一刹那,我们同时听到了一声轻微的“喀哒”声。紧接着,随着一阵“咔咔”声的传来,我意识到,那扇巨大的石门已经被我开启了。“快,快去石门。”我高声呼喊道。于是珍妮迅速从墩子和阿豹所搭的人梯上跳了下来。和墩子他们一起跟着我跑到了石门边。
在头灯和手电的光照下,我们看到这道巨大的石门正在缓慢的开启,同时也抖落了不少的尘土。因为尘土的阻隔,我们只能看到从石门内有火光传来,却看不清楚具体的事物。随着石门开启的幅度越来越大。石门内的火光也越来越强。因为担心内部设有机关,所以在石门还没有完全打开之前我们都静静的站在石门外。没有轻易进入。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异常激动,一种直觉告诉我,我们追寻多日的玄经之谜即将被我们解开了。这种感觉真的难以描述,既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我们经历了重重磨难,现在终于有了结果。而担心的是这个秘密最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最终又将对我们甚至是全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因为在经历了这一些事情之后。我们都感觉到,我们所追寻的玄经不死之谜极有可能涉及到至今未知的外星文明。
那声响大概持续了约四、五分钟之后,巨大的石门终于处于完全开启的状态。我们目不转睛的注视着石门内的情况。当那满天的尘土不再飞扬。我们才隐约见到了石门内的情况。
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墓室。因为在那明亮的火光中,我们竟然一眼看不到边际。忽明忽暗的火光将整个内墓室照得金光灿灿。过了几分钟。我们确定没有什么异常。这才试探着一起进入石门内。
随着我们的逐步深入,石门内的景象逐渐映入我们的眼中。我们所见到的这一切都让所有人员都惊叹不已。在这个约几千平米的巨大空间内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成千上万的枯骨。这些枯骨都集中在整个墓室的最中间部分。他们都面朝墓室中部,围成了一个巨大圆形区域。从这些骷髅的姿势来看,他们生前一定是围坐在墓室中的。在这些骷髅的最中间有一个高大的圆形高台。整个高台都镀满了金灿灿的黄金,在火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金光。
高台的上面。用石头、木材搭建了一座高大的楼阁。雕梁画栋,披金带银。整个建筑体现出了一种浓重的汉文化风格。从那些木材石阶上的雕刻以及绘制图案上看,有龙凤图案,有雷纹图案,有云纹图案。这些图形都带着浓重的战国时期的风格。
在这些骷髅群的周围,九十九根粗大的圆柱拔地而起,将整个大厅支撑的结实而牢固。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的战国时期那繁复而精美的鸟兽龙凤图文,并镀上了厚厚的金漆。每根石柱上约两米处都有一个与石柱相连接的龙头探出。张着大嘴,嘴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将整个墓室映照的金碧辉煌。看来这些***是经过精巧的设计的,所以才保证了经过那么长的时间之后灯油不挥发,依然能灵活使用。
石柱的外围则堆放着无数的祭祀或陪葬器具。金银器皿、青铜器皿、石碑木刻、兽骨象牙、珠玉文化、陶土器皿、武器装备、帛书木牍等物品。这些东西门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湛,保存完好,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地下宝库。与我们最初在深山发现的发丘宝洞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这琳琅的宝物,满目的金漆,在火光的映照下,闪射出奇异的光芒。面对这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简直就忘记了一切。
过了好久我才逐渐清醒过来。这时就听珍妮说:“奇怪,这里的建筑以及物品的样式好像不全是藏地风格的,明显还带着汉地战国时期的风格。你们看这些云纹,还有龙纹,螭纹。这些都是汉文化的特征,是汉文化的龙图腾标志。西藏是没有这些东西的。”“是的,确实很奇怪。这里除了西藏密教的人骨法器,蕃王用品之外更多的却是汉地的物品。”我虽然从身边拣起一根骨笛,随意看了看后说道。“这不是蕃王陵墓吗,怎么会这样的?”墩子被搞糊涂了,不住的挠着自己的头皮。
第三卷 古格地宫 六十四.合龙墓
我看了看那个金色的高台,说道:“现在的疑点实在是太多了,站在这里恐怕是想不清楚的,我们还是过去看看再说吧。”“好。”墩子回答道。于是在我的建议下,四个人开始沿着一条笔直通往墓室正中的那个金色高台走去。
我们首先穿过的是一片堆放青铜器皿的区域。这里的青铜器皿有大有小,顺寻排列。这些物品由于放置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所以表面上都已经积了厚厚一层尘土。我一边走,一边随手将其中一只香炉大小的青铜鼎表面的尘土擦掉,露出了尘土下铜鼎的本来面目。这是一只三足贯耳圆鼎。双耳铸造成飞天龙纹,并铸有螭虎形象。鼎身一周主要以云纹造型为主,还分别在三只鼎足的上方位置铸造出了大嘴张开的饕餮头像。这些头像以浮雕的样式突现出来,和那些云纹造型形成了前后的不同视觉层次,增加了美感。鼎足与鼎身的连接部分亦有繁复的花纹图案,而鼎足上则相对单调一些,并没有其它装饰图案。这只青铜鼎造型古朴,做工细致,实在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随着进一步的深入,我们所见到的稀世珍品越来越多。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我更是肯定了自己的观点。这些随葬的文物珍宝中有相当一部分物品是春秋战国甚至更久远时期的产物。这些物品和带有明显藏地风格的天珠、藏银、骨器等物品放置在同一个墓室中。这让我这个科班出身的人也迷惑不解。尽管如此,我知道所有的谜团马上就要揭开了,真想已经近在咫尺。所以尽管心中满是疑问。我却并不急于在这些随葬物品上下工夫。而是带着珍妮等人径直朝那堆满人骨残骸的墓室中心地带走去。
当我们来到那片恐怖的区域,珍妮显得颇为惊慌,将头转到了身后,不忍再看。之前因为距离较远,加上粗大石柱在视线上的遮挡,这一片枯骨残骸区域并没有像现在这样令我们看起来肉跳心惊。一眼看去,尽是骷髅。每个骷髅头上那两个黑洞洞的眼窟窿直对着我们,让我们不由得从背后感到丝丝凉意。从这些骷髅身上尚存的一些衣衫残片上看来,他们所穿戴的是典型的藏民服装。这就表明这里应该是一处古藏时期蕃亡的墓穴。但在他的墓地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汉地文物呢?还是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继续朝骷髅堆中部的金色高台走去。
就在我们即将接近那高台的时候,突然听墩子说了一句话。他说:“你们看,这几个骷髅好像和其它骷髅不太一样。”此刻,我已经走到了墩子的牵头,正准备沿着几级阶梯往那漆金的高台上走去,听墩子这么一说,不由得转身朝墩子所在的地方看了过去。
顺着墩子的指点,我们看到。在墩子的身边有几具跪坐着的尸骨残骸。粗粗看去和其它那些尸骨残骸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都是那么冰冷,那么恐怖。可是再细细的查看后我们发现,其它那些尸骨要么就是因为被虫蚁咬噬散了架,要么就是面对着墓室中部那高大的金色高台盘腿而坐着。而我们眼前这几具尸骨却是跪坐着的姿势。除此以外,从他们身上所残存的衣衫布料和款式上也可以看出与其它那些尸骨所穿的衣物明显不同。这些衣物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古代中原地区的服装。
“如此看来。这几个人应该是中原地区的汉人,而且从他们身上的服饰布料以及配饰上也可以看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应该是在战国时期。比这些土蕃时期的藏民要早了许多年了。”我仔细的边查看这几具尸骸边解释说。
“这个王陵还真是奇怪啊,不但埋藏着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民族的随葬物品,还有陪葬有不同时代的人。”墩子自言自语似的说。“难道说这是一个合龙墓?”我也自言自语的说。墩子一听来了兴趣,连忙追问:“合龙墓?什么叫做合龙墓?”“古代的时候,人们非常注重风水学说,而帝王将相更是注重这一点。所以一般的帝王王陵都是要请会寻龙点穴的高人先寻一处风水宝地。然后再在这块风水宝地上挖穴建陵。”我看了看他们然后继续说。“但是有的时候。当寻穴的高人发现了一处上好的葬地,但这里却已经被前人占据了。遇到这个情况。有时就会选择和先前已经葬在宝穴上的前人一起合葬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合龙墓。”接着我又补充说:“但是这种合用同一墓穴的情况一般来说十分罕见,因此我也只是在一些介绍风水葬地的书籍上看到过,现实中的合龙墓还还第一次见到。”
“原来是这样,”珍妮点了点头回答说。“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女性的直觉吧,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是啊,这一回我们遇到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现在大家都变得疑神疑鬼了。”墩子笑着说道。“好了,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到高台上的建筑里去看看。因为整个王陵地宫内,它才是最中心的地带。”我看了看腕表催促道。于是,我们四人沿着那漆着金漆,铺着地毯的台阶往高台上走去。
那些暗红色,编有金色图案的地毯看起来还算完好,但当我们刚踩上去便立刻散碎掉了。尽管觉得很可惜,但除了这条台阶,我们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