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民国春秋+刘凤舞 >

第48章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48章

小说: 民国春秋+刘凤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总预备队。每防区和每个队均设司令官1人,6名司令官中,革命党人只有2人,其他均为旧军官,而且统率先锋军的总预备队总司令官也安插了黎元洪的心腹执事官王安澜。原由革命党人掌握的军队,基本上已掌握在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手里。  黎开洪的心腹杜锡钧向黎献策道:“自古道‘当权者贵’,权是不可放松的。袁世凯为什么‘抖雄’,还不是仗着兵权在握吗?现在和议未定,正可借备战的名义,把军队扩充起来。尽管当选了副总统,大元帅的名义千万不可取消。各省来鄂的援军,编遣和节制权,都在大元帅手内。不过高级官吏,多物色几个亲信人。有了兵权,谁个敢不服从呢?”  此话正中黎元洪下怀,黎元洪已有了掌握军权的计划。  杜锡钧又给孙武出谋划策:“一旦和议告成,鄂省需进行之事甚多.黎元洪既当副总统、都督一席.势必易人。谁人呢?非你孙武不可。做都督又非掌兵权不可,而现在兵权均在战时总司令吴兆麟手里,不如趁北伐时机,采取调虎离山之计把吴调开,请黎元洪下令将军队归军务部节制。”  孙武颇以为然。他和黎元洪各自装着杜锡钧所献计策,一起商讨扩军计划。把吴兆麟划分的3个防区改为3镇,令吴统率第3镇,外加混成第8协、机关枪1营、督战敢死队1营、护军队2队、卫生队1队,作为北伐第一军,吴为第一军总司令。此外,湖南、江西、安徽、广西、江苏、南京、贵州、广东、云南等省赴鄂援军近10万人编为第二、第三军,以江西援鄂军统领李烈钧为第二军总司令,统率安徽、江西、九江、南京各地援军,及鄂军第3协;以广西援军赵恒锡为第三军总司令,均归大元帅黎元洪统辖。其余鄂军部队编为守备部队和留守部队,各拥有3个协兵力,留守部队中还包括炮兵2标、工程兵1营,亦归黎元洪统辖。  杜锡钧野心勃勃,包藏祸心,在决定吴兆麟任第一军总司令后、又在孙武面前挑唆道:“吴任此职,指大功告竣,吴之功劳权势亦愈加大,是后患也,仍宜设法牵制。”  孙武、杜锡钧便商定,请黎元洪改派吴为尚未建成之第4镇统制,暂指挥第一军所属军队。黎元洪不能驳孙武的面子,认为吴兆麟是自己人,好说话,如不行,再令他作参谋总长。于是当即照孙武的意思赶办委札,连夜派人送给吴兆麟。吴接到委札颇为恼火,立即打电话给黎,表示不满。黎元洪只得任命吴为大元帅府参谋总长,孙武接让第一军总司令。  孙武争权、黎元洪朝令夕改,引起革命党人及军政府人员不满,总监刘公对吴兆麟道:“黎之左右佥任,非驱逐不可!”  杜锡钧闻风逃往汉口,并派心腹之人潜往武昌,面晤孙武道:“先生若就第1军军统,则军务部势必易人,就小遗大,甚为先生不取也。不如此时辞去军统之职,再由先生保荐一心腹之人,先生间接遥制之。此两全之策也。”  孙武正为遭到众人反对而懊悔。听了这番话便向黎元洪建议暂命杜锡钧代理第一军总司令。黎元洪从恶如流,惯听小人播弄,且杜亦是他的心腹之人,买孙武的面子。于是,杜的目的便达到了。可谓手段狡猾矣。  黎元洪以大元帅名义发下了准备北伐进军的命令,命第一军由阳逻向黄陂方面前进;第二军由黄陂进占祁家湾,然后沿铁道线向三议埠行进;第三军占领新沟、汉川,嗣后即由孝感进攻。三军均需在停战期满,即1月15日晨8时完成如上军事行动,一旦和议破裂,即向盘踞在杨店和孝感之敌发起正式进攻。但黎元洪雷声大,雨点小,他的主要希望是寄托在同袁世凯的和谈上,北伐仅成为他扩张军队的口实。  同盟会在袁世凯的诱惑下,在立宪派人的离间下,上层已经分裂。原同盟会会员、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主编章太炎同立宪派人张謇、程德全、赵凤昌、应德闳等发起,于1912年1月3日在上海江苏教育总会宣布成立中华民国联合会,公推章太炎、程德全为正副社长。各省设立分会,经各省会员互选,其参议员为:  江苏:唐文治、张謇;  浙江:蔡元培、应德闳;  湖南:熊希龄、张通典;  湖北:黄侃;  安徽:江德渊、程承泽;  四川:黄云鹏、贺孝齐;  江西:刘树堂、邹凌沅;  广西:陈郁瑺;  云南:陈荣昌;  广东:邓实;  甘肃:牛载坤;  贵州:符诗镕、王朴诸。  设机关报为《大共和日报》。中华民国联合会主要是由立宪派人和少数象程德全这样的旧官僚、把章太炎这位“革命元勋”当作旗帜而搞起来的。它的“假定政纲”计有10条:1、确定共和政体,建设责任内阁;2、统一全国,厘正行政区域;3、厘正财政,平均人民负担;4、整顿金融机关,发达国民经济;5、振兴海陆军备,巩固国防;6、建设铁路干线,力谋全国交通;7、维持国际和平,保全国家权利;8、励行移民开垦,促进边荒同化;9、普及国民教育,振起专门学术;10、注重国计民生,采用稳健社会政策。这些政纲是无所非议的。  但是,中华民国联合会的实际活动,主要斗争矛头是对着临时政府的。诸如反对使用阳历,多队向临时政府请愿,要求立即成立民选参议院。他们在临时政府准备将汉冶萍公司同日本合办、以向日本借款解决财政困难,主张建都南京、反对迁都北京等问题上,对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示坚决反对的态度,使临时政府处在更加困难的境地。  中华民国联合会成立2个月之后,即改名为统一党。改组后的统一党领导机构是理事会议,选举章太炎、程德全、宋教仁、熊希龄、张謇五人为理事。理事主持一切党务。各省推举评议员,有唐文治等17人为评议员。又将一批在政治上起重要作用的人物,举为参事,以襄助理事办理党务,他们是:汤寿潜、蒋尊簋、庄蕴宽、唐绍仪、赵凤昌、唐文治、陈荣昌、邓实、应德闳、王穆青、汤化龙、温宗尧、叶景葵等。  统一党成立后,全力支持袁世凯,在许多方面抨击临时政府。  到了1912年5月,统一党与民社等社团合组为共和党。  除了共和党与临时政府、中国同盟会对立的组织之外,又有“国民协进会”、“国民协会”、“共和建设讨论会”等组织与同盟会对峙。又有“统一共和党”、“中国社会党”、“中华民国工党”建立起来。  国民协进会是由范源濂、籍忠寅、蹇念益、周大烈、王景芳、严修、黄远庸、蓝公武等人于1912年2月,在天津发起成立,是由清末立宪团体宪友会和辛亥俱乐部的成员组成。  政治倾向于黎元洪主义,主张推黎为党魁。  国民协会是由张嘉璈、温宗尧、唐文治、夏廷桢、沈祚延、赵熙、唐绍仪、杨士琦、袁树勋等人担任领导。它是袁世凯的政治附庸。  共和建设讨论会是由原宪友会的孙洪伊、汤化龙、林长民、刘崇佑、胡瑞霖、张嘉森等人于1912年1月在上海发起4月13日成立。谢远涵、林长民、肖湘等人为文书干事,陆乃翔等人为会计干事,李文熙等人为庶务干事,胡瑞霖、黄可权、向瑞琨、刘崇佑、张嘉森等40余人为交际干事,汤化龙为主任干事,组成共和建设讨论会本部。  共和建设讨论会以原立宪派人和旧官僚为主,其骨干多为原各省谘议局的议长、副议长、议员。该会的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积极为梁启超归国创造条件;其二,策划合并反同盟会的各政团为一大党,和同盟会对峙。最后与国民协会一起,联合了几个小政团,组成了以汤化龙为干事长的民主党。  统一共和党是由共和统一会、中华民国国民共进会、政治谈话会联合而成。  共和统一会是由同盟会员景耀月、胡瑛、王宠惠、陈其美、钮永建、汪精卫、马君武、于右任等和江浙立宪派人士伍廷芳、张謇、唐文治、温宗尧、赵凤昌等,在1911年12月下旬发起成立,并在南京创办《大中华报》。  中华民国国民共进会是由浙江都督府各部长及部分省议会议员褚辅成、殷汝骊、沈钧儒等,于1912年1月发起成立。  政治谈话会为同盟会员刘彦组织,其成员多为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议员。  1912年4月,这3个政治团体在南京合并组成统一共和党。选举蔡锷、张凤祐、王芝祥、孙毓筠、沈秉坤为总干事,殷汝骊、袁家普、陈陶怡、张树森、彭允彝为常务干事,景耀月、刘彦、欧阳振声、吴景濂、沈钧儒、肖坤等20人为参议,褚辅成、李日垓等25人为特派交际员。  统一共和党在云南、贵州、江西等十余省设立支部。党员人员达数百人。蔡锷为云南支部长,张凤翙为陕西支部长,唐继尧、李烈钧、戴戡等都分别积极从事建立贵州、江西支部的工作。  该党主要领导成员几乎全部是同盟会员和立宪派人。以巩固全国统一,建设完美共和政治,循世界之趋势,发展国力,力图进步为宗旨,它在同盟会和其反对党之间,采取折中态度。  中国社会党的前身是江亢虎于1911年7月在上海成立的社会主义研究会,有50余人参加。  江亢虎原名绍铨,江西弋阳人。1901年,18岁赴日本考察政治,不久回国,被袁世凯任为北洋编译局总办和《北洋官报》总纂。次年留学日本,1904年因病辍学回国,任刑部主事和京师大学堂日文教习。1910年经日本至欧洲各国,宣扬无宗教、无国家、无家庭的三无主义,并以此抵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他在国外听得一点社会主义的门面话,归国后便鼓吹“社会主义”,组织成立社会主义研究会。尽管江亢虎把无政府主义当作社会主义去宣扬,但对落后中国来说,仍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上海光复的第二天,江亢虎将社会主义研究会改组为中国社会党。他在《中国社会党宣言》中说:“社会主义欧美极盛,在中国则本党实为最初惟一之团体机关,其宗旨在于不妨害国家存立范围内主张纯粹社会主义。”它的党纲为:赞同共和;融化种界;改良法律,尊重个人;破除世袭遗产制度;组织公共机关,普及平民教育;振兴直接生利之事业,奖励劳动家;专征地税,罢免一切税;限制军备,并力军备以外之竞争。  中国社会党成立2个多月,便有党员4、5千人,设30余个支部。虽然中国社会党党员成分复杂,但其中确有一批热心于社会改革的进步人士,如苏州支部总务干事陈翼龙,以及顾颉刚、叶圣陶、王伯祥等,后来又有天津的李大钊。  中华民国工党是由中国社会党党员徐企文发起,于1912年1月21日在上海成立。公推朱志尧为正总领袖,徐企文、谢月为副总领袖。  该党的基层组织是按行业组建,分别在铁业、机器业、纱业、电业、外国木器业、眼镜业、红木业、丝业、银行业、雕花业、漆业、帽业、织业、寿器业、刻字业、印字业、红帮缝衣业、制烟业等建立基层组织,惟选各业领袖。  中华民国工党以“促进工业发达”为主旨,不提倡工人罢工,主张工人同资本家通力合作,调和阶级矛盾。1912年6月23日,中国社会党和中华民国工党发表联合宣言,宣布两党“切实联合,一致进行”。  孙中山指挥6路大军北伐,1912年1月12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