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春秋+刘凤舞-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引出16省市武装起义,宣布脱离清朝政府。 武昌起义爆发的消息传到北京,清朝政府内部立刻一片混乱,没有一个人能负责作出决断。身居最高位的摄政王载沣,素性懦弱,遇事优柔寡断,仰仗他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决难胜利。那隆裕太后之为人,其优柔寡断更甚于载沣,遇为难之事,只有向人痛哭。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贪婪无能,只知搜刮钱财。掌握兵权的军谘大臣载涛和毓朗、陆军部尚书荫昌等,都是些缺乏实际办事经验的绔绔子弟。调兵遣将,是军谘府职责。载涛作为秋操阅兵大臣正留在直肃永平,总监两军举行大操,留守京师的毓朗接到湖北发来的告急电报,一筹莫展,迟疑了半天才说:“这是内阁的事,我们不用管,让内阁去办吧!” 奕劻召集内阁会议,决定由荫昌督师,率领陆军两镇前往湖北剿办,命海军提督萨镇冰抽调军舰驶入长江赴援。 荫昌奉命督师,十分勉强,他虽是德国陆军学生,未曾经过战争,受命后编调军队,颇觉运调为难。他身穿袍褂,脚蹬一双长统军用皮靴,摆出一幅三花脸姿态,走进军机处,当众高声嚷道: “我一个人马也没有,让我到湖北去督师,我倒是用拳去打呢,还是用脚去踢?” 众人见掌握全国兵马的陆军大臣这副形象,未免荒唐儿戏,却不知他说的是老实话。 奉命调往湖北的陆军两镇,即第4镇和第2镇第3混成协、第6镇第11混成协,都是北洋陆军的精锐。但这些部队都是袁世凯亲手训练出来的。第4镇统制吴凤岭以及不久继任的陈光远、第3混成协统领王占元、第11混成协统领李纯都是袁世凯的心腹,素来只知有袁宫保,不知遵他人命令。 荫昌率领这样的军队去汉口外围同起义军作战,没有多大进展。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又有湖南、陕西、九江相继独立,清廷慌了手脚,即令被开缺回籍养疴的袁世凯出山。 摄政王载沣召集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以及载泽商议。奕劻、那桐、徐世昌同袁世凯关系密切,提议起用袁世凯。载沣不语,片刻,奕劻又道: “此种非常局面,本人年老,绝对不能承当。袁有气魄,北洋军队都是他一手编练,若令其赴鄂剿办,必操胜算,否则畏葸迁延,不堪设想,且各国使馆,亦盛传非袁不能收拾,故本人如此主张。” 载沣很不放心,道:“你能担保没有别的问题吗?” “这个不消说。” 载沣蹙额:“你既这样主张,姑且照你的办。但是,你不能卸责。” 尽管袁世凯被罢黜家居,他的潜在势力却丝毫不减。他所以能够操清室政局,而别人莫可奈何,6镇新军实系根本。清末练新军时,以北洋6镇配备最好。枪炮弹药,皆最新购自外国,效能极强。各省新军名为洋枪洋械,但与北洋相比,则又多系粗劣旧械,故实力相去甚远。北洋6镇兵源选择极严,兵士之体格、文化,皆有一定标准;而各省多系旧兵改练,即新招者亦未经严格甄别。北洋选聘外国知名军人充当教习,尤其中下级军官熟习新操新制;各省之新军训练敷衍塞责,且没有强者作教习。北洋6镇军费充沛,官兵军饷较他省为高。袁世凯苦心经营的,只有袁宫保的北洋6镇军队,使他居于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 袁世凯多年来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又出任过外务部尚书,长期掌管清朝对外交涉事务,同帝国主义列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他精明干练和讨好列强,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器重。他被罢黜后,列强们仍一直对他寄以极大的希望,强烈要求启用袁世凯。武昌起义爆发后,驻北京的各国使馆发出“非袁不能收拾”的呼声。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向清政府施加影响和压力。 袁世凯同立宪派人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通过唐绍仪、梁士诒、杨士琦、周学熙等将李鸿章、盛宣怀等洋务派控制的铁路、航运、电报、煤矿等事业夺到自己的手里。他又支持立宪运动,在一些人中博得“开明”的声誉。他罢黜家居后,对他存有芥蒂的立宪派领袖张謇曾去拜访过他,两人通宵畅谈。张謇临走时,袁世凯用亲切的口气对张说: “有朝一日,蒙皇上天恩,命世凯出山,我一切当遵从民意而行。也就是说,遵从您的意旨而行。但我要求您,必须在各方面,把我诚意,告诉他们,并且要求您同我合作。” 张謇同袁世凯的关系更加密切。张又是在南方有相当大影响的人。 老谋深算的袁世凯,深知清廷对他有所疑忌,他的行动十分审慎。有人劝他乘时而起,依靠自己的实力,取清朝而代之。但他一则因清发迹,所谓“世受国恩”,不肯从孤儿寡妇手中夺取,落个不好的名声;二则旧臣尚多,亦具有相当势力,北洋旧部尚未作充分准备;三则革命党人领导各省起义,民气发展程度尚未看透。他与革命党两军相对,内部不完全统一,想取胜有很大的难度。 清室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着迅速赴任,毋庸来京陛见,他却并不立刻出山,而奏称:“旧患足病,乞今尚未痊愈。”以此作为拖延时日的借口。袁世凯的目的是要更多的权力。荫昌作为陆军大臣在前线督师,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归他节制调遣,袁世凯自然也要受荫昌的指挥,不仅难以有多大作为,而且为人火中取栗,将来自己的结局依然难测。袁世凯看准了这一点,自然是不会迅速赴任。 清廷无奈,只好将荫昌调回,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给予湖北军务全权。袁世凯遂将冯国璋率领的第1军、赴援之海陆各军,并长江水师全部掌握在手中,才“旧患足疾”霍然痊愈,从彰德南下,进驻湖北孝感,亲自督师猛攻,于1911年11月1日攻入汉口。 袁世凯在清政府的声望顿时陡增,清廷不得不把他看作唯一可资倚靠的南天柱。庆亲王奕立即辞去内阁大臣职务,袁世凯被授为内阁总理大臣。 但袁世凯仍不立即北上就职,他要确实控制北方局势后,才去北京。11月4日,他派人到石家庄刺杀了第6镇统制吴禄贞。 吴禄贞字寿卿,湖北云梦人,素抱革命主义,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曾留学日本,就读于士官学校,参加过兴中会,回国后积极宣传革命,曾先后任武昌普通学堂教习、北京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马队监督、新疆伊犁监督差使、东三省军事参议、延吉边务帮办及督办、陆军协都统、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又被派往德、法两国考察军务,回国后任第6镇统制。武昌革命事起,警报频传,因之雄心勃起,血肉为跃,愿为革命,以牺牲其生命,乃拟起事于北方,树数尺之白旗,振臂而起,期于嗟咄之间,推倒满洲政府。不久,山西起义,吴禄贞被任命为山西巡抚,奉命率第1镇1协及第6镇第12协开赴石家庄,转进山西。吴禄贞认为这是实现革命抱负的一个好机会。于是,他到石家庄以后即派参谋周维桢、何遂与山西革命志士筹划革命大计。 阎锡山由于清军迅速移兵石家庄,而且力量比较强,他正在为难间,忽有清军第6镇参谋周维桢等持吴禄贞亲笔函求见。函的开头第一句话即说:“我公不崇朝而据有太原,可谓雄矣。”继而又说:“革命主要障碍为袁世凯,欲完成革命,必须阻袁入京。若袁入京,无论忠清与自谋,均不利于革命,望公以麾下晋军东开石家庄,共组燕晋联军,合力阻袁北上。” 由于吴和阎都是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吴早阎数年毕业,为前后同学,阎深知其归国后,积极努力于革命工作,故当时即拟以同意复之。但是,参谋人员想得比较多,疑其有诈。阎锡山说: “他亦为同盟会的盟友,岂有骗人的吴寿卿乎?” 参谋人员则坚决主张请吴到太原面商。而且认为,必须于吴禄贞合歼当地旗军后,才能组织燕晋联军。他们说: “吴将军先令旗军攻固关,晋军击其前,吴军击其后,旗军歼,燕晋联军之举自可实现。” 于是,阎锡山立即复函,请吴到娘子关会面。 阎锡山又派参谋职位的士官同学仇亮促吴进兵,并在电话中与吴禄贞开玩笑道: “将军为巡抚所动了罢!” 吴禄贞答道:“这是哪里话,我们应该当面谈谈,共罄所怀。” 阎锡山立即约吴到娘子关,吴概然允应。 11月4日,吴禄贞与吴鸿昌、参谋何遂依约而来。阎锡山及温寿泉、黄国梁、赵戴文、姚以价、马开崧也乘火车准时到达。秘密会议立即进行,吴道: “清室授我为山西巡抚,是一种笼络手段,我决不就任。我们共同站在革命立场上,亟愿与山西携手。我们眼前事,山西很要紧,可能山西光复,中国就光复,重要在于起义的是时候,能使清廷震动。袁世凯是中国第一个毒东西,他现在湖北孝感指挥作战。袁如回到北京,掌握大权,革命就有很大危险。我们现在早到北京,就可以把他的计划完全打破,山西的重要可想而知。还有,山西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堡垒,将来中国万一对外有事的话,海疆是不可靠的,山西要负很大责任,所以山西这个后方的堡垒,也要好好布置。 “我是老革命党,你可能不知:你山西军队情形与革命发动情形,我一概尽知。你千万不可游移,怀疑我想做山西巡抚,你太小视我了。我是同唐才常起义的失败者,我曾加入兴中会,组织自立军在安徽大通起事失败,你可放胆同我合作,我不会骗你。” 阎锡山立即赞同他的看法。吴禄贞只带少数参谋人员进入山西革命军防线之内,充分表示了他的诚意,也使阎锡山的幕僚人员均释疑虑。会晤中还讨论了斗争策略。吴禄贞道: “现时清军力攻武汉,第6镇兵与山西兵南下合击清军,为武汉民军后援是为上策;第6镇与山西兵北伐,直捣燕京,夺满廷巢穴,是为中策;第6镇兵与山西兵连营占领石家庄,守山西要隘,断满虏粮道,是为下策。上中二策,恐不能霎时办到,暂可缓图,先以下策着手。” 阎锡山认为这种策略适合情况,非常赞赏。于是,会议进入了实质性的谈判,决定组织“燕晋联军”,公推吴禄贞为大都督兼总司令,阎锡山、张绍曾为副都督兼副司令,温寿泉为联军参谋长。阎锡山答应派出两营兵力,进驻石家庄,听从吴禄贞指挥,共同作战。 吴禄贞又道:“我已有电约张绍曾赶速定期会师,直捣北京,推翻满清,成立民国,使革命早日完成,已得张复电同意。惟近日最可虑者为袁世凯,我有深报,此公野心勃勃,大肆活动,如彼出山到京,革命前途障碍最大。现在他尚在沉机观变。以吾所料,此公必出。北洋新军中他的党羽不少,他若就任内阁总理,或督兵大员,旧军中他的丰沛子弟尤多,鸡犬飞升,将是另一个局面,革命前途,三年五载难期成功。我之所以主张速会师都门竟此全功者在此,诸君以为如何?” 当吴禄贞问到何时行动时,阎锡山道:“第一列军车,随君而后即开。” 吴禄贞为掩护自己的革命活动,而不断放出烟幕弹,不断制造向晋军进攻的假像。11日,他亲赴井陉,督师进剿,占领蔡庄,革命军退守滑驴岭。12日,与革命党接战,地势极险,悬崖绝壁,难以骑行,革命军坚韧不拔,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