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516章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516章

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又举荐杨廷和地儿子当官,这是什么意思?以此求得杨廷和的谅解么?不过走荐科入朝,管他是否闲职,怎么也得先给个五品吧,这才七品……,吏科?!
  张彩想到这里心里一紧,只听皇上说道:「既然众卿没有意见,那么便下旨,杨慎入朝,任吏科都给事中之职。以后政绩卓越再予升赏。」
  张彩张了张嘴,却只咽了口唾沫。时机稍纵即逝,又失了一局。任吏科都给事中,这是给自已脖子上套了一个大枷呀。给事中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
  另负责记录编纂诏旨题奏,监督诸司执行情况;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册封宗室、诸藩或告谕外国时,充正、副使;受理冤讼等。品卑而权重。
  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受理冤讼,这权力还小么?编纂诏旨题奏,监督诸司执行情况;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在这职位上混久了,那也是门生故旧遍天下呀。
  最最主要地是,他任的是吏科都给事中,自已以后还能肆无忌惮地升降官员么?只要他坐在这个位置上,自已做事就别想痛快了。
  张彩悔恨交集,愤然上前一步,大声说道:「皇上,臣也有本奏,蜀中前几日误报杨凌杨大人死讯。皇上因功追封杨大人为威国公,并赐谥号文成武德,现杨大人吉人天相,得返京师,这谥号自应收回。但皇上是因追功加封杨大人为威国功。
  何谓追功?乃是杨大人所立功绩当得此爵,但尚未及封赏,所以杨大人生还与否。并不影响皇上对他的恩赏,皇上九五至尊,金口玉言,岂有出尔反尔,收回成命的道理,这样做岂不令天下人耻笑,说我大明朝廷封国公,只有死人封得,活人封不得。以后臣子们还有谁会立此雄心,效仿杨大人立此不世之功?」
  张彩说完,后边呼啦跪倒一片,齐声说道:「皇上下诏,非同儿戏,臣等以为,杨凌当封威国公!」
  杨廷和袖子一拂,正要上前争辩,忽觉衣襟一紧,扭头一看,只见李东阳若无其事,右手却紧紧地拽住他地袍子。
  正德心中一跳,不由自主地望向杨凌:「他会推辞还是应承?」
  正德迟疑道:「杨卿,朕以为杨卿之功,足以封赏国公之爵,是以听闻爱卿身故,悲痛中追封你为威国公,现在爱卿生还,朝中官员有人以为朕应收回成命,亦有官员认为爱卿之功可称此爵,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杨凌一脸惶恐,慌忙跪倒,俯首道:「君赐之爵,臣不敢辞。」
  「君赐之爵,臣不敢辞!」这句话群臣在心里又重复了一遍才回过味儿来,无论本来就打定主意想硬逼着他接受威国公爵禄的官员,还是卯足了劲准备把他拉下马来地人,全都愣住了。
  正德皇帝长吁一口气,在心里只说了一句话:「那四个小黄门,散朝后朕一定要掌嘴!」
  杨凌坦然道:「微臣所立之功,比起先贤,不过是米粒光华,得皇上如此恩赏,臣不胜惶恐。但为人臣者,不敢辞君王所赐,臣愿受威国公之职,辞去内厂提督、外四家军威武将军职,以及督管开海解禁之责。」
  正德眉开眼笑,心道:辞了就辞了吧,朕在你就在,还不是想用就用?还在乎那几个固定地官职么?
  正德颔首道:「卿之所言,甚是有理,既如此,朕允你所奏,对这几桩差事,爱卿可有合适人选继任?」
  杨凌道:「内厂大档头吴杰,乃是一手操办,成立内厂的人,能力出众,办事谨慎,可升厂督之职。」
  「准!」
  「现在开海通商已有数月,因准备充份,市舶司、海事衙门运转平稳,已不必设专职督管,臣以为由海事衙门镇守总监谷大用和地方官府相互配合,足以保证海事正常,商运、税赋等不会出现大地变化。」
  「准!」
  「至于入京边军,吾皇万岁英明神武,精通兵法,外四家军直属皇上,以我皇为统帅,以四镇总兵为天子门生。臣只兼了个副帅,皇上国事繁忙时代为分忧罢了,何敢妄言代皇上决定替代人选?」
  「哈哈,好,那么朕就要你继续替朕分忧,这外四家军,你还得帮朕管着,朕忙啊。」
  文武百官也很忙,忙着听这君臣二人的对话,分析每一件事代表着的人事变动,对自已的影响、对朝政的影响、对朝中三股势力地强弱影响。
  「是,食君之禄,臣自该为君分忧!」
  正德龙颜大悦,笑眯眯地道:「一会散了朝,杨卿不要走,且去后宫见过太后,太后有话对你说。」
  刷。文武百官的耳朵一下子竖了起来。
  正德说完提声问道:「诸位爱卿还有本奏么?」
  大家正在忙着「消化」,谁也没顾上搭茬,正德摆摆手道:「退朝!」
  他抬起屁股,高高兴兴地先转回后宫去了
  杨凌顿时傻在那儿:「你说呀,你倒是说呀,你不说……,百官不知又会猜测些什么,唉!这个不着调地皇上。」
  他抖了抖蟒袍,抖落了身后无数道好奇地目光,无可示何地追着正德去了。 
 
 
 
  
第九卷 决战紫禁之巅 第323章 海选驸马
 
  椅子是海南老黄花梨的麒麟纹官帽椅,手艺饰而不繁,干净利落,沉甸甸的,生了根似的矗在那里,上边坐着的人却在不停地哆嗦,好象下边装了弹簧,随时都能被弹起来。
  旁边是一张其貌不扬的书桌,式样深沉稳重,花纹古雅静穆,木质颜色已黑了,竟是名贵的紫檀,可是在那人毫不怜惜的捶打下不停地晃悠,好象随时会散了架。
  张文冕心疼地移开了眼神,因为刘瑾又一拳捶上去了。
  刘瑾恨声道:「杨凌啊……杨凌!这个混账为什么一定要和咱家过不去,临下台还要阴我一把。竹蓝打水一场空啊,白白成全了谷大用!」
  「砰!」又是一拳,刘瑾满腔悲愤地道:「难道我刘瑾上辈子是个裁缝吗!注定了要给别人做嫁衣裳?」
  张彩捂着嘴轻咳一声,袍袖微展向刘瑾一礼,仍是衣冠楚楚,气度不凡:「刘公何必生气,我们想要的不是已经得到了么?」
  「得到个屁!内厂啊,你们不知道内厂的势力现在有多大?他们还做着生意,可谓财源滚滚,这条财路已经被他们占了,别人想挤进去夺口食,难呐,可是现在杨凌退是退了,却把内厂交给了吴杰,吴杰是什么人?那还不是和杨凌亲自掌着内厂一样?
  再说海关市舶司。他是上了船就抽跳板呐,居然请旨把这个官儿撤了,他不做了,我也做不成,倒成全了谷大用那个混蛋,独霸海市衙门大权。那是肥地流油的衙门呀还有还有,还有外四家军、外四家军……」
  刘瑾气的说不下去了,接过小丫环递过来的茶水咕咚喝了一大口,呼呼地喘着粗气。
  张彩皱了皱眉,心道:「外四家军怎么了,现在又不打仗,不需要动兵,最不怕的就是他掌兵权。难过的是我呀,杨慎……那是杨凌、李东阳、王华等人联袂推荐地,他老子又是杨廷和。这个人我动得了吗?一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成了我的拦路撅子,指不定什么时候不留神,就让他绊个大跟头。」
  张文冕苦思半晌说话了:「刘公,看来杨凌身边也有能人呐。昨天皇上明显偏帮着咱们。想让杨凌当上国公。如今要是杨凌坚决请辞,不当这个威国公,就算咱们不用计给皇上递话听,皇上早晚也能回过味儿来,明白杨凌这是恋权不放。
  他这一手,的确是更得皇上的宠信了,也顺势成为国公爷,荣华无限了。不过他到底算是放弃了权力,不再成为公公的对头,公公已大获全胜,何必生气呢?」
  「咱家大获全胜了?哪儿呢?咱家怎么没发现他放弃了一点权力?」刘瑾愤然道。
  「呵呵,刘公息怒,请听学生一言。首先,杨凌这官儿是真的辞了,仅靠旧日恩威,他能对这些部属约束多久?之所以说县官不如现官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前程,掌握在能影响他的现管手中。
  一旦失去这份权力,仅靠旧日声威和恩惠,他的影响力不会超过半年,到那时这些人就要控制不住了。杨凌做了国公,荣华富贵那是享用不尽了,不过却休想再和刘公您较一日之长短。旁地不说,单只这一项,您,就已胜了,而且是大获全胜!」
  刘瑾颜色和缓下来,他睨了张文冕一眼,坐回椅上轻轻揉着红肿的手背,目光闪烁半晌,慢慢点了点头:「嗯……有道理,咱家的对头,就这个杨凌让人看着讨厌,偏又奈何不了他,只要他老老实实去当他的公爷,不再和我调皮捣蛋,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张文冕又道:「由杨凌地安排来看,他也是自知大势已去,在做垂死挣扎。他调杨一清回京做什么?因为他的势力主要是厂卫和军队,仅靠一个刘宇,他怕不是公公的对手,这才调回一个更臭更硬名气也更大的的杨一清。
  同时一石二鸟,让他地另一个亲信王守仁上位,顺顺当当做上三关镇帅的金交椅。可是一个兵部尚书、一个兵部侍郎,能奈何得了公公你吗?何况到时候杨廷和就得跟他干起来,二杨较劲,刘公就能坐享其成。
  他调严嵩去江南,荐杨慎为给事中,莫不是抱着这个目的,想临下台在朝廷中留下几个得力地干将,免得人走茶凉,可是少了他这棵大树的庇护,这些小草能撑得了多久呢?」
  刘瑾越想越是那么回事,眉毛眼睛忍不住一齐飞了起来,他咧开嘴笑道:「文冕说的是,咱家性子是急了,嗯嗯,不错,只要没有杨凌,这些人咱家还不放在眼里。
  可我还是不甘心,杨凌当了国公爷,虽说没了权,可这荣华富贵可安享万年,与大明同在,惠及子孙万代。临走被他还阴了一下,他掌握的势力我愣是没沾到边儿,不甘心呐。」
  张彩听到这里,对于张文冕的分析也颇为赞同,平心静气一想,他的思维也敏捷起来:「公公,下官觉得文冕分析的甚有道理,依下官看来,杨凌下台,对他这一派系的人影响甚大。
  他着急安插这些亲信,就是因为他没把握下台后还能让众多官员聚集在他门下,如果下官所料不差,这些人走投无路,唯一的选择,就是弃杨,会投奔到公公门下。这一来会带动更多地人投奔过来。
  到最后杨凌安插的那几个亲信在朝中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就象现在地三大学士一样,毫无做为。就是留着他们不动,他们也没本事给公公添麻烦。」
  刘瑾听了他的分析,越想越开心,连连点头称是。
  杨凌的自保计谋虽妙,可是根基依靠的是他越来越雄厚的百官基础。他的明升暗降对与和他休戚相关地几个人来说没关系,但是对许多投靠他是出于想升官、想找棵大树乘凉心理的官员来说,却足以使他们背叛杨凌,投靠刘瑾了。
  如果这些枝叶全投靠到刘瑾一面,杨凌留下几根孤零零的主干,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是现在的三大学士,被吊在半空之中,什么也干不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张文冕一直以来都和张彩争风吃醋,彼此互不服气,如今见他又捡自已的便宜点醒刘瑾,心中争宠之心更胜,立即说道:「如今杨凌倒了公公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