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257章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257章

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越浔福幻媪钪芯偾叭パ省�
  不一会儿,中军官带着一位将军匆匆走进中军大帐,正德扮作侍卫也站在杨凌背后瞧着。那位将军四十出头,人长得倒魁梧精神,远远见了杨凌他便满脸堆笑迎上前来,拱手施礼道:「下官是大同巡抚胡瓒胡大人麾下,大同左卫指挥使刁化神,见过杨大人,杨大人一路辛苦了。」
  杨凌心中奇怪,前方战事正紧,胡瓒却派了三千军兵驻扎在这里干什么?
  双方寒暄几句,杨凌请他落座,问道:「刁指挥,这里是什么地方?前方与鞑靼双方胶着,正是用兵之时,何以大军却驻扎在此?可是有什么要务么?」
  军中机密,纵是朝中大臣也是不宜随便询问的,但是杨凌除了劳军,还负有巡视、辖制前方整个战局的权力,必要时可以用金批令箭和钦差金印调动前方大军,故此出言询问并不逾矩。
  刁化神是胡瓒亲信,京师派遣内厂提督、京营提督巡边地事已通过军驿先传了过来,他知道杨凌地底细,自然不敢出言虚诳,忙说道:「大人有所不知,此地去大同,崇山峻岭中处处关防重重,唯有通向这条古道处没有险要关隘。
  鞑靼在前方被杨总制拖住,想退也退不了,如今军粮耗尽,又讨不了什么便宜。鞑靼奸细不知怎地探出了这条小路,派出千余人马从山中小路避过各处关隘奇袭灵丘,掳走大批财物粮草,胡巡抚得讯恐鞑子尝了甜头再次派人来袭,是以命下官率军在此驻扎。」
  杨凌这才知道其中端倪,想起方才所见形势,此处是峻岭间一处隘口,如果想有千人以上的队伍迅速穿越群山,也只有这一处没有设防的隘口易于通过,真难为那些鞑靼奸细,不知费尽多少周折,才算打通了这条劫掠的供给线。
  不要小看一条道路在战争中的作用,如果鞑子借助这条秘密通道不断绕过前方大军从我后方取得给养,战事拖下去胜负依旧难以预料,少了这条给养线,敌军士气就会大减,就连骁勇地鞑靼将领们也会失去继续作战的勇气。难怪隆冬腊月,这三千人马却在山中驻扎,苦守在这山岭上。
  杨凌点头道:「原来如此,我的大军今夜也在这里驻扎吧,明早启程继续奔大同。对了,这里叫什么地方?」
  刁指挥道:「此地古称瓶形寨,至宋、元时称为瓶形镇,因为这岭顶方圆九百余丈天生平坦,四四方方,故此我大明立国后,灵丘县志上将此地改称平型岭。」
  双方叙谈一番,杨凌将刁指挥送出中军大帐,站在岭上极目远眺,此时日落西山,余晖淡淡,重重叠叠的雪上笼罩在一片淡红的光晕之中。
  正德走近杨凌身边,手搭凉篷远远眺望一番,说道:「嗯,瞧这群山之中,果然只有此处是可供大军通行的隘口,从岭上直扑下去,灵丘县城不过在咫尺之间,小县城矮墙低,没有险要可恃,实在危险。
  只是在这岭上长期驻扎军队,也太辛苦了些。张永,你记下,回京后着兵部在这座平型岭上再筑一条关隘,以为天险屏障,列入边防重要关隘之中,就叫平型关。」
  张永连声应了,杨凌听到这里不禁惊奇地看了正德一眼,心道:「平型岭、平型关,刚才我怎地没有省起,原来……鼎鼎大名的平型关竟是正德下旨筑造的。」
  正德瞧他目光有异,不禁笑道:「杨卿何以这么看我?朕说的不对么?」
  杨凌连忙笑道:「说的是,在这险要处筑一道关隘,防范鞑子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过被动防御没有攻不破地雄关,我们还应该……」
  正德接口笑道:「我们还应该富国强兵,主动出击,灭强虏于国门之外,是不是?」
  君臣二人互望一眼,不禁一齐抚掌大笑。
  **********************
  大军终于到了大同,三边总制杨一清率军驻扎在长城关隘上,目前正在镇羌堡。那里原来和关外开有马市,依长城外侧紧傍长城建有马市围城。
  为便于就近指挥,所以杨一清将军营设在那里,大同巡抚胡瓒亲自押运粮草赴镇羌堡,目前正飞马赶回。闻讯赶来迎接的是巡抚衙门的各级官僚,他们将杨凌的大军接进城去,一路行去,只见这座原本繁华的大城市显得有些萧条,街上官兵比百姓还多。
  众官员将钦差迎至驿馆,此处的驿馆比起杨凌住过的昌平驿馆自不可同日而语。驿馆内豪华的第三进院落专门接迎过往大臣,布置十分奢华。杨凌驻扎于驿馆之内,驿馆内外由自己的二百亲兵和三百名大内侍卫居住,其余官兵安置到学宫和校场驻扎。
  忙碌了好一阵才安顿下来,送走诸位大人,杨凌回到驿馆,将正德迎进驿馆安排给自己居住地房间,笑道:「皇上,这一路该吃的苦也吃过了,如今总算有个舒服些的地方,你还是住在这里吧,好好养精蓄锐,等到臣通知了花当,一切安排妥当,便去白登山上与他谈判。」
  正德点了点头,问道:「杨一清正在镇羌堡,何时能够返回?朕想了解一下详细军情。」
  杨凌蹙眉想了想道:「伯颜急于脱身,可是他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各部落损失惨重,鞑靼内部原本就政局不稳,他不占些便宜又不甘心退却,如今和杨一清互有攻防,战事激烈,臣想还是不通知杨大人皇上驾到的消息,由臣去镇羌堡看他便是。」
  正德大喜,说道:「甚好,朕正想去关上瞧瞧战阵厮杀的场面,到时我和你一起去。对了,代王是大同的藩王,你既到了,按礼该去拜望,你准备什么时候去?」
  杨凌说道:「今日已晚,不便去代王府递贴晋见,臣想明日再去拜望,皇上可是也想去么?」 
 
 
 
  
第五卷 群魔乱舞 第188章 各有所思
 
  正德略一犹豫道:「前年鞑子险些攻进大同,代王跑到京里向父皇哭告时,见过朕一面,若见了他……」
  他忽地眉毛一扬,笑道:「去就去,我是侍卫,见不到他的,要是整日闷在这儿那和在京里还有什么区别?」
  两人正说笑着,忽有一个侍卫近来禀报道:「禀大人,巡抚胡大人回城了,正进府来。」
  这侍卫也知道正德身份,只是杨凌早已吩咐下去,所有人见了正德不得稍露异样,免得引起有心人警觉,是以他也不敢见过皇上,只是向他瞧了一眼。
  杨凌一愣,胡巡抚回来了?虽说他的品秩比自己高,可是自己毕竟顶着钦差的名头,而且论实权远非他能所及,怎么也不待通报一声?这可未免失礼了。
  杨凌正要去书房会见胡瓒,陡听外边厉声大喝:「钦差驻地,不得硬闯。」
  随即另一个声音也厉声大喝:「瞎了你的狗眼,我是大同巡抚胡瓒,本地除了代王殿下,便以我胡某为尊,什么地方闯不得?」
  喝!这位巡抚未免太嚣张了吧?杨凌不知胡瓒为官如何,但是听了这番话,第一印象就是这位巡抚未免太过跋扈。
  杨凌向正德看了一眼,推门而出道:「放他过来!胡巡抚,本官品秩虽低于你,却是奉旨钦差,这钦差行辕所在,也是你硬闯的么?」
  他一边说着一边闪目望去,只见大内侍卫们拦住一个文官。这时正左右分开,那官儿斯斯文文,白净面皮,看模样不到五旬,倒不像个飞扬跋扈的官员,怒气便消了几分。
  不料那位胡巡抚见了他,脸上怒容更盛,他双手紧握,腾腾腾地大步行来,竟然不待主人带路,昂然直入房去。
  杨凌莫名其妙,不知自己哪儿得罪了他,他耐着性子摆摆手,示意侍卫们退下,返身跟着胡瓒进了房间,房中只有正德和张永两人。正德虽仍是一身校尉衣服,却站在前面。
  胡瓒考中进士,后来升任户部左侍郎,再外放大同任巡抚,均是弘治朝的事,新帝登基后他还没见过天子,胡瓒仔细打量正德一番,犹豫着不敢随便拜见,见杨凌闪身跟了进来,立即喝问:「圣驾何在?」
  杨凌脸色一变,惊问道:「胡大人,你说什么?」
  胡瓒冷笑,从袖中摸出一封书信道:「杨将军,你将三位大学士阻在居庸关内,他们进不得关,但军驿快递却比你们的行程快上数倍。你好大地胆子,竟敢将皇上带至如此险地,我来问你,圣驾何在?」
  胡瓒好似吃了枪药一般,红着两只眼睛瞪着杨凌,正德见状轻咳一声,道:「朕在这里,胡爱卿不必质问杨凌,是朕要出京,杨卿不过是奉旨行事罢了。」
  胡瓒回头,见那身着蟒龙袍的太监站在那校尉身后,向他微微颔首,忙抢前一步道:「微臣大同巡抚胡瓒,叩见皇上。」
  正德笑道:「爱卿平身,朕微服出京,知者甚少,你不要声张出去。朕知道,三大学士苦口婆心,也是为朕安全担忧,但朕此来大同,是有极重要的国事,此事原也没打算瞒着你和杨一清,只是想过些日子再说罢了。」
  胡瓒起身,正色道:「无论何等大事,应由臣下替皇上分担,岂有天子亲涉险地之理?大同正在兵荒马乱之中,不宜久留。臣请皇上立刻回驾。」
  正德乐了,这位巡抚倒有趣。满朝文武就算刘健、谢迁在时,三大学士也不敢如此直言不讳地向皇上下命令,敢情他不只对杨凌这位钦差说话冲,对着皇帝还是一样的语气。
  正德满不在乎地在椅上座了,翘起二郎腿道:「朕说过了,此来是有极重要的国事,事情未办妥前,朕不想回京,胡爱卿如果欲知详情,可向杨凌问起,不然就请回吧。」
  胡瓒脸涨得通红,斗鸡似的瞪着正德道:「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坐视皇上陷于险地,臣万死莫赎其罪,皇上不回京,臣就死在皇上面前!」
  正德愕然,半晌才笑道:「这……这算什么道理?你不是以死来要挟朕么?朕不回京,朕也不允你死,你下去吧。」
  胡瓒大声道:「臣今日来,务必要劝得皇上回京,皇上不走,便是臣的失职,唯有一死而已」,说着便探手入怀,正德大惊,喝道:「你带刀见驾?」
  杨凌也飞身拦在正德面前,倏地按住了佩刀,胡瓒道:「未经许可带刀见驾,是为逆反大罪,臣决不敢,古人怀忠力谏,触柱而死……」
  胡瓒一边说,一边游目四顾,没看见房中有柱子,便道:「君子爱君不爱其身,死法多的很,臣早有准备。」
  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个纸包,抖开其中的药末便往嘴里吞。杨凌大惊,还未及冲过去,正德反应更快,已经一步跃起,从杨凌身边冲过,一把抓住胡瓒的手腕将纸包夺了下来。
  那药末撒了正德一手,张永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毒药,沾上皮肤是否有害,唬得他大呼小叫起来,当下冲进几名侍卫将胡瓒制住,张永叫人打进水来,先用干毛巾拭净了正德的手,又将盆洗了几遍。
  杨凌蹙眉道:「巡抚大人,皇上亲自巡边,是为了江山社稷,这件大事,非皇上不可施行,你怎么动不动就玩死谏把戏?」
  胡瓒怒道:「万乘之尊,岂可轻蹈险地?『土木之变』前车之鉴,你要害了大明,害得自己满门抄斩么?」
  杨凌也不禁大怒,凛然说道:「口口声声尽是昔年,为什么你不说的更远一点?怎么不说洪武皇帝血染征袍打下万里江山?怎么不说永乐皇帝五征塞北,戎马一生的战绩?古往今来,凡遇外辱内患,哪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