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kpi,"关键绩效"指引成功 >

第13章

kpi,"关键绩效"指引成功-第13章

小说: kpi,"关键绩效"指引成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PF提出衡量指标时,一般是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来看的,也就是用指标衡量PF达到程度的时间跨度比较长;这样,确定了衡量指标后,再根据PF的特点分析确定这个衡量指标的衡量周期;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指标的最短衡量周期,以便于检查和监控主要因素PF的变化进程。衡量主要因素PF变化进程的指标可能有多个,选定就目前资源下最能体现PF变化的指标,即建立了这个PF的一级衡量指标,即KPI。随后再做下一级的鱼刺,分析这每个KPI所包括的含义,它可以用哪些下一级的KPI组成,这样就分解出了第二级的KPI,如此分解下去,即可建立这个总目标的KPI体系。在建立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1、目标、指标、衡量指标概念不清,相互矛盾;2、找到了主要因素PF后,按鱼骨图的原理,继续找下一级的原因或组成部分,没有转到制订对PF的衡量指标上来;3、认为只有可衡量数据的才是指标,“是、否”或定性衡量的不是要找的指标; 4、找主要因素PF的KPI,也可以进行“头脑风暴—细致分析”,但并没有这样,随便定一个KPI,不考虑其应用过程的问题;5、对于表示方向的目标,应用“指标 = 目标 + 实现目标程度的含义或表示”,将可作为目标、行为状态的表述,转化为指标的表述。六、找到和确定KPI在实际工作中,寻找关键业绩指标,往往没有固定或者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而是综合使用几种方法,通过KSO…KRA…KBA…CSF—CSF…KSO…KRA…KBA循环,找到PF,然后对这些PF提出衡量指标,即是找到了KPI。在寻找KPI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找到了各个领域后,没有找出衡量该领域的指标,而是找到了很多行动步骤,将衡量指标与任务的概念混淆在一起。 寻找KPI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衡量,牵引与指导行动者达到他想要的目标。但在寻找到KPI后,还有一步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去作,就是要定义KPI。作为衡量指标的KPI,是一个标尺,可以用它来对目标、行动、过程、结果进行衡量,所以,KPI本身就需要非常的清晰的细致,也就是定义清楚,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达到当初的目的。KPI一般的定义可以包含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项目  定义  意义    KPI的名称 KPI的称谓,这种称谓应该是可以表达出衡量的概念在其中。可以从名称中感受到程度的概念。如:达标率、质量等级; 让人明白KPI大概的范围与性质。    KPI的定义 KPI的定义就是对KPI的进行简要的描述,描述出它的性质。如: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周转的次数。客户集中度:占销售额前三名的客户在总销售额中的比例。 在KPI名称的基础上,对KPI进行更为明确的规定,让人理解KPI的内容。    KPI的目的 描述出为什么要制订该KPI。如:与客人沟通的次数的意义是:通过对该指标的考核,保障与服务人员与客户进行足够的沟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 为什么要该指标,不要该指标可以吗?    KPI的计算公式 如何计算该KPI,如:总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年初的总资产+年末总资产)'/2 在具体的操作中,如何计算该KPI,确计算方法,避免产生歧异。   KPI的指标极性  KPI的指标性质是通过KPI的计算公式后,该指标是越高越好,还是越少越好,还是保持在一个范围内最好。如:销售增长率的性质是越高越好。差错率是越少越好。 初步说明指标刻度的指向性。   KPI的计分方法  通过公式将KPI计算出来后,如果转换为被考核者的分数。如:销售增长率,30%为100分,20%以下包括20%以下为0分,采用插值法。 将KPI转变为被考核者的分数,说明KPI数值达到什么程度,被考核者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分数。   KPI的信息提供者  KPI以事实为基础,所以,KPI需要搜集事实的信息,这些信息一般不能是被考核者自己提供的,需要信息的提供者。如:重大质量事故的次数,如果该指标的承担者是制造部门,那么,信息提供者应该是品管部。 如果没有信息的提供者,KPI就得到到真实的数据,就不可能进行衡量好坏差异程度。   KPI的责任人  承担考核指标的人,也就是被考核者,有时,一个指标的承担者可能不是一个部门或人,可能是几个人或者相关的部门。 明确谁应该承担该指标,为该指标的结果出色做贡献。   KPI的检查频率  KPI的检查频率,也就是是该指标所指内容的管理周期。在众多KPI指标中,不同KPI有不同的周期,即使是相同的指标,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行业中,其管理、检查与考核的频率与周期也是不同的。如:大型机械设备的销售,销售额可能要在年度或者半年度进行考核,而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可能每天每周都需要检查数据。 指标的性不同,设置检查频率,对于正确的考核与检查非常重要。   KPI的计分单位 计分单位是值KPI是用什么样的单位来计算分数。如:%,率,次数,等级等。   常犯的错误 1、 找到的KPI是行动,而不是衡量指标; 2、 KPI定义不清楚,在实际运用中无法操作; 3、 KPI重复,一个主要的方面,可能有很多KPI,如果都哪出来进行衡量,就会重复; 4、 KPI的检查周期有问题,没有分清楚长周期与短周期之间的关系; 5、 KPI的计算方式不清楚,导致KPI最后无法计算。 6、 KPI的指标性质不清晰,不知道该指标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还是维持在一个固定的区间内。七、应用KPI检查过程和结果明确了KPI以后,就可以用KPI进行检查,这些检查即包括对结果的检查,也可以对实现结果的过程进行检查。 运用KPI进行检查,可以检查总目标的完成情况。KPI中有衡量结果的KPI,也有衡量行动过程的KPI,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运用结果的KPI进行衡量,可以检查是否在向目标靠近。在JW的案例中,每过一段时间,JW就去医院检查自己的转氨酶指标是否正常,看自己的肝功能是否在向好的方向靠近。所以,不能等到结果出现了才用衡量结果的KPI进行检查,在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衡量。 运用KPI进行检查,可以检查行动是否偏离了原定的计划。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支持目标的实现,运用衡量行动的KPI进行检查,可以检查行动是否按照原定的计划执行。JW每一周,都会检查自己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户外运动。 运用KPI进行检查,可以检查计划是否能够支撑目标的实现,可以及时的调整计划,以保证目标得以实现。在平时的运用当中,往往是结果与过程同时使用,当结果迟迟没有出现或者没有出现的趋势的时候,行动又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就要分析行动是否足以支撑目标的实现,如果不是,需要及时调整行动。 通过不断的衡量,保持我们最后实现目标。 应用KPI检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1、只检查结果,没有检查实现结果的过程与行动,当结果已经出来后,为时已晚,损失已经造成; 2、当期望的结果迟迟没有出现的时候,不检讨行动是否有问题,马上认为原先制订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3、对于目标实现的过程的艰难性认识不足,当结果没有出现时,马上怀疑自己的行动是否有问题,改变行动; 4、只检查行动,不及时检查结果,认为有了好的行动就一定有实现期望的结果; 5、检查行动和结果,并不看现实与标准的差异,对时间性把握的不够。 在运用上述方法时候,企业与个人有所不同,企业还需要另外一个步骤——分解KPI,建立KPI指标体系。 总之,运用KPI技术,可以使目标更明确,实现目标步骤更清晰,实现目标的轨迹更实际,实现目标的思路更落实,实现目标的执行更有力,实现目标的系统更完善。其实,每个企业、每个团队、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成功。只要根据自己自身的特点,找到影响的主要因素PF,设置衡量指标,用衡量指标检查与牵引自己的行为,不断的前进,就可以获得成功。当然,我们也不能神话KPI技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没有完美的,KPI技术也同样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


第五部分 应用指南用其他技术克服KPI的局限(1)

    KPI技术在提升企业业绩管理方面是一个划时代的管理技术进步。然而再优秀的技术也有其局限性,KPI也不例外,在某些方面它还需要与其它管理技术配合,溶入其它技术之中,共同帮助你走向成功。    
    用BSC建立发展循环    
    KPI是为了达到总目标而制订的一系列指标。通过把总目标分解成几个主要因素PF,建立它们的KPI。假设有ABCD四个PF,它们之间没有包含和重叠关系,我们可以把它叫四个维度;每个维度的PF又分解出若干KPI;应用KPI时,每个KPI通过导向PF对总目标产生支持,从而形成对总目标的连续支持关系。但是,不同维度间的KPI是否有关系,在KPI建立方法中并没有显现这个问题。    
    BSC却不同,经典的BSC分为“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管理角度、创新学习角度”四个维度的PF,它们有互相的支撑关系:    
    创新学习做好了,有知识技能,就能做好内部管理,使服务更贴近于顾客,从而让客户觉得我们做得好;客户满意了,更多地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收入和利润;有了好的财务状况,可以更多地投资扩大规模,这也迫使我们面对新问题,同时有了资金也可让我们更有钱投在训练提高上,使创新学习搞得更好,……,周而复始。    
    这四个PF是相互支撑与需求的关系,各个PF内的指标,可以对其它PF内的指标进行支撑。    
    例如对于一个房地产交易员,学习计算机操作成绩好,应用电脑上网走电子化办公程序效率高,顾客买房办手续方便,口碑好带来更多的顾客,售楼速度加快,公司收入增多;这里各PF的指标相互之间产生支撑(仅例指交易员,房地产公司的BSC不一定是这四个PF):    
    创新学习角度:学习成绩——》内部管理角度:办公程序效率——》客户角度:顾客满意度——》财务角度:销售收入。     
    另外,这种支撑关系达到效果,有一定的时滞:五月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六月用于工作,七月顾客感受到方便,八月带来新的客户。    
    如果五月份即学习计算机、又办公、又服务顾客、又卖房,那么这个交易员在五月学的知识是要在六月里用,五月份办公程序用的知识是四月份学的,五月份服务顾客是三月份学的知识、四月份走的办公程序,五月份卖楼是二月份学的知识、三月份走电子程序、四月份服务顾客,卖楼得的奖金又用于六月份学习房产交易软件,为七月……。——这样形成了一个互相关联的指标体系,它们共同,并且循环地促进售楼的发展。    
    这种因果的支撑关系和时间前后的表达,是KPI技术所不具备的;但是作为指标分解、指标应用的一些基本方法,KPI技术是BSC技术的基础。    
    可以这样比喻,BSC是具时间维的动态立体的指标体系,KPI仅仅是静态的指标体系;BSC循环促进目标实现,KPI从单个方向促进目标实现。    
    前面提到的案例,都是应用KPI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