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华为真相 作者:程东升刘丽丽 >

第12章

华为真相 作者:程东升刘丽丽-第12章

小说: 华为真相 作者:程东升刘丽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不过,任正非也没有料到“冬天”会马上到来,所以,讲话的同时仍然把2001年预期销售额定为370亿元至380亿元,增长速度为68%(2000年为833%),其中,传输类产品就达200亿元。进入2001年,传出中国电信分拆及电信业重组的消息,同时由于北美及欧洲市场的迅速饱和,导致大量的国外光纤通讯设备产品涌入中国,作为中国电信最大的设备提供商,华为立即把传输类产品预期销售额调整为80亿元至90亿元。
  《北国之春》呼唤创业精神
  2001年3月任正非访问日本,目的是考察日本实业界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连续10年低增长、零增长、负增长的情况下是如何“活下来”的。任正非对近现代工业发展史非常了解,对日本民族善于精工,在产品经济时代大放光芒的历史充满敬意。在考察中,任正非发现,日本企业的三种过剩——雇佣过剩、设备过剩和债务过剩,使其向知识创新产业的过度艰难备至,因此提醒华为存在发展速度大幅减缓的可能,要作好准备。他还注意到,由于文化和观念的惯性,日本企业激活员工创新精神的力度有限。但是,任正非非常钦佩中日本民族以忍耐、勤奋、乐观的精神从二战的废墟中崛起,希望华为人能以同样的精神,认真向别人学习,加快工作效率的整体提高,改良流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裁并不必要的机构,精简富余的员工,加强员工的自我培训和素质提高。在冬天来临之前,做好棉袄。回国后,任正非充满激情地写下了《北国之春》。《北国之春》是日本的一首著名民歌。任正非认为这首歌是日本民族奋斗的缩影。“我曾数百次听过《北国之春》,每一次都热泪盈眶,都为其朴实无华的歌词所震撼。《北国之春》原作者的创作之意是歌颂创业者和奋斗者的,而不是当今青年人误认为的一首情歌。”任正非的心路历程,与《北国之春》所描写的创业者、奋斗者的情感暗合,受到感染,他写下了如下动人的段落:当一个青年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去为事业奋斗,惟有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关怀他,以至城里不知季节已变换,在春天已经来临时,还给他邮来棉衣御严冬。而我再没有妈妈会给我寄来折耳根(鱼腥草)、山野菜、辣肠了,这一切只能长存于永恒的记忆。儿行千里母担扰,天下父母都一样,担忧着儿女。我写的《我的父亲母亲》一文,日本朋友也译成了日文、英文让员工传阅,他们误认为我是孝子。我是因为没有尽到照顾父母的责任,精神才如此内疚与痛苦。我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工作,忘了父母的安危,实际上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一个人离开家奋斗是为了获得美好的生活,爱情又是美好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爱情就像独木桥一样,人家过了,你就不能过。离家已经五年,在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时候,面对自横的独木桥,真不知别人是否已经过去,心爱的姑娘可安在。那种惆怅,那种失落,那种迷茫,成功了又能怎么样?棣棠丛丛,朝雾蒙蒙,静静的水车、小屋,与阵阵无忧无虑的儿歌声相伴的是父兄的沉默寡言。我们多数人能去读大学,都是父兄默默献出自己的结果。他们含辛茹苦的、一点一点的劳动积攒,来供应远在他乡孤立无助的游子,他们自身反而没有文化。他们用自己坚硬的脊梁,为我们搭起了人生和事业的第一个台阶。但愿他们别太苦了自己了,愁时相对无言也沽两杯薄酒。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他们,千万不要嫌弃他们,千万不要忘记报答他们。由此我想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来自亲人的无私奉献,我们生活、工作和事业的原动力,首先来自妈妈御冬的寒衣,来自沉默寡言的父兄,故乡的水车、小屋、独木桥,还有曾经爱过你但已分别的姑娘读着这些文字,可以感觉到任正非内心的家庭温情和创业激情交互荡漾。单独看这一篇文章,似乎还难以完全理解他的心境。实际上,就在访日前的两个月时间,2001年1月8日,任正非的母亲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在之后写的《我的父亲母亲》中,任正非详细记述了当时的经过:8号那天,圆满结束对中东某国的访问,我们刚把胡副主席(胡锦涛——编者注)送上飞机,就接到纪平的电话,说我母亲上午10时左右,从菜市场出来,提着两小包菜,被汽车撞成重伤,孙总已前往昆明组织抢救。由于相隔千万里,该国的通信太差,真使人心急火燎。飞机要多次中转才能回来,在巴林转机要呆65个小时,真是心如煎熬,又遇巴林雷雨,飞机又延误两个小时,到曼谷时又再晚了十分钟,没有及时赶上回昆明的飞机,直到深夜才赶到昆明。回到昆明,就知道妈妈不行了,她的头部全部给撞坏了,当时的心跳、呼吸全是靠药物和机器维持,之所以在电话上不告诉我,是怕我在旅途中出事。我看见妈妈一声不响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不用操劳、烦心,好像她一生也没有这么休息过。
  以往节假日,任正非都要出国,因为中国过节,外国那时不过节,可以多一些时间工作。而
  在8天前,任正非和母亲约好,那年的春节不工作,与几个弟妹陪她到海南过节,要“痛痛
  快快聊一聊”。不想竟成终生憾事。任正非以自己的真实感受写的《北国之春》,目的是唤起创业时期的牺牲精神,电信业的冬天准备好精神上的“棉袄”。
  参考文选
  北国之春(作者:任正非)
  (此处略去)

                                                     

   
(27)出卖“安圣”的真相 
 
       IT业的冬天不幸被任正非言中,而且如此漫长。001年,全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额2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2002年完成投资2034亿元,比2001年减少了20多个百分点。2003年计划完成投资2000亿元,比2002年又减少17个百分点。道琼斯通讯社的分析师也预计,2003年中国电信设备市场将连续第二年出现萎缩,因为各公司仍将削减它们的设备购买量。对于国内制造商来说 
,这意味着又是苦苦煎熬的一年。电信投资连续两年下滑,是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华为还在扩张。公司一方面强制性地抽调优秀员工到海外去,迅速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另一方面大规模招聘人才(全年共招聘5000人),在研发上向高端路由器和无线通信网络领域发起冲击,以期用性能价格比的优势在国外市场打击寒流中的竞争对手,进而弥补国内市场的萎缩,维持企业的高速发展。这种逆势扩张,比华为前13年国内电信迅猛发展时期的扩张,更加残酷。需要增加投入才可能保住原有份额,于是对现金流的把握变得异常重要。为了给过冬提前准备一件厚厚的“棉袄”,2001年5月,华为与爱默生电气公司签下协议,将华为电气以65亿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对方。有人说,这笔钱将用于清理股权。后来证明这是“误判”。任正非在2002年的讲话中透露了出卖安圣的真相:“我们现在帐上还有几十亿现金存着,是谁送给我们的,是安圣给我们的……这个棉袄够我们穿二年的啊!我们和别的公司不一样,我们现在心里还没有多大的压力,我们今年的工资肯定够发,明年的工资肯定也够了,就是没有销售额也够了。”
  现金流已经成了华为生死攸关的目标。任正非组建的市场财经部几年前刚成立的时候,许多人都不愿去,但是到了2002年却大显神威。用任正非的话形容就是:“(财经部的人)哗啦啦老升官、升高官到国外升官。没办法,不升他升谁呀,升你你不会呀。不升他,在国外那么大的合同,钱拿不回来怎么办?那是棉衣啊。”但是,市场比华为想像的还要严峻。
  2001年的计划销售额是370亿—380亿,但年初就下调了110亿—120亿。全年完成销售额255亿元,基本完成了计划。但是到了2002年5月,国内销售下滑了17%,尽管海外上升了210%,5月底之前共完成了100多亿的销售,但是全年下来并没有实现财务“一定要完成300亿销售”的目标,而是230亿元,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其中,海外业务营收为5.5亿美元,也低于先前预计的6.7亿美元。
  回归传统企业竞争要义
  华为活到了2003年,还在活下去。不仅活下去,而且在创业以来的第二次(第一次指90年代中期争夺国内市场——作者注)“乱世”之中,再次利用其发现机会抓住机会的本领,闯出了一条海外之路。于逆境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确实值得许多企业学习。我认为,这与任正非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如果说《华为的冬天》对未来市场变化的判断是基于一种敏锐的直觉的话,那么,在亲身经受了全球IT行业泡沫化悲剧的痛苦之后,任正非的思考更加趋于理性。2002年6月和7月的研发常委会议、市场部三季度例会上,任正非分析道:“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集中表现在供求关系上,前者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有效需求不足,后者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有效供给。而解决供给问题要比解决需求问题要简单得多。在传统产业中,需求是无限的,资源是有限的,传统产业的宏观调控只要控制资源就可以了。”“而信息资源是无限的。需求的有限性和供给的无限性,是信息产业致命的软肋,只要这个矛盾存在,信息产业的冬天就迟早会到来,冬天是必然的。”具体到国内电信产业,任正非的看法与所谓“一枝独秀”的乐观截然相反:“那么,美国处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中国能不能一枝独秀?答案是否定的。第一点,中国的运营商不会花很多钱来购买设备。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开放竞争后,只要国家放开价格管制,他们的竞争很快会打到成本价。……第二点,我们不能奢望中国企业全面、迅速和整体地信息化。……如果信息化并没有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他们会很快减慢或退出建设。”看清楚了悲剧的原因,看清楚了客观规律,任正非反而认为“冬天也是可爱的,不是可恨的”。“能够根据本质的原因调整我们的策略,使我们同步世界的变化,这样我们公司危机就会小一点。”任正非认为,在资源和生产过剩的情况下,竞争的要义是质量、服务和成本优势。这是传统企业竞争中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在保证质量和服务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正是华为的海外策略。
  参考文选
  华为的冬天(之二)(作者:任正非)
  (此处略去)

                                                 
 

(28)第八章 跨国营销与中国外交 
 
        “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这是2002年国内外电信产业步入“寒冬”之时,任正非讲话中最常说的一句话。2002年第一季度,华为出口首次超过内销,上半年达3亿美元,是2001年同期出口额的2倍。全年销售额221亿元,出口近55亿美元,占近20%。2003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