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莎士比亚 画传 >

第4章

莎士比亚 画传-第4章

小说: 莎士比亚 画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的大事。豪华辉煌的庆典持续了三周。就连附近的居民都纷纷赶来,向他们敬爱的女王陛下表示拥戴。斯特拉福城为前来的客人们安排了露天娱乐活动。根据古代神话所改编的各种节目和烟火表演通宵达旦。我们可以相信,当时年纪尚轻的莎士比亚一定也参加了在自己家乡为女王举行的庆典,并且借此机会过足了他的戏瘾。


第二章 震撼伊丽莎白王朝第2节 16世纪的伦敦(图)

  英国首都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   伦敦地区就是当时英国人居住的地方。公元前54年,罗马帝国入侵大不列颠岛,公元前43年,这里曾是罗马人的主要兵站并修建了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木桥。     泰晤士河从伦敦城的南部穿流而过,河中盛产各种鱼类,这给它带来了“城市的光荣和财富”之美誉。泰晤士河是伦敦城主要的交通动脉,皇家平底驳船、大货船和民众的小舟每日在河上穿梭不绝,往来如织。陆上的行人要穿越泰晤士河,必须经过伦敦桥,否则就要搭乘渡船过河。伦敦桥约建于12世纪末,20个石拱托起的桥面上建有两排房舍,只为行人和车辆留下一条狭窄的通道。离泰晤士河不远,在鲁德门东边的一座小山顶上,屹立着古老的圣保罗大教堂。巍峨庄严的教堂在群塔的簇拥下俯瞰城区。圣保罗教堂所属的圣保罗区是伦敦城中出版商云集的地方。当年莎士比亚也曾一度在此居住。  当莎士比亚最初刚到伦敦时,这座城市正处于它大肆扩张的繁盛时期。城市里居住着无数的商人和工匠。由各个手工业和工商业行会所推选的市长管理着这座城市。当时的手工业和工商业行会都有着严格的行规。这些行规保护着各商号老板和雇工门的利益。市政官员为了维持良好的社会风俗,把各种游戏、演出和剧院,都挪到了伦敦城的城墙外面。因此在城里几乎没有什么娱乐场所。只有几家酒馆和客栈,挂着五颜六色的招牌,如“公牛”、“大钟”等,不时地也会有戏上演。  出了城就是乡村,可以欣赏到河畔切尔西和摩尔费尔德的乡村景色。在郊外的芬斯伯雷有一个射箭场。伦敦的市民们习惯星期天到郊外帕丁顿去散步。在郊外河滨大路西端,建有贵族的宫殿府第。四周尽是公园和花园,一直延伸到远处白厅村。  城墙外的肖厄迪其和河岸区,在宗教改革前曾是修道院的领地,享有免税特权,号称“自由地”。而在莎士比亚那个年代,这片区域已经成了一个“三不管”地带。伦敦城里所容不下的剧院、马戏场和妓院都建在这里。伦敦的乞丐、小偷、小贩等作奸犯科之辈也往往聚居于此。在正经人眼中,这里显然是个藏污纳垢之所,一个很危险的去处。然而奇怪的是,这里的犯罪率却并不见得比伦敦其他地方高。  伦敦同时也是全国的经济贸易中心。当莎士比亚后来在《威尼斯商人》中描绘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会面的场景时,他表现的并不是威尼斯的广场,而是伦敦常见的交易所。  伦敦还是当时英国的文化中心。伦敦城内寓居着许多有学问的人:法学家、外国语专家、医生,还有许多建筑师和画家为了修筑宫殿和为皇族富绅画像纷纷从意大利、荷兰和法国移居到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伦敦的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当属戏剧。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之所以能够达到高峰,原因主要在于对英国戏剧传统的批判与继承,另一个条件则是要有适合表演的空间和剧场。莎士比亚初到伦敦时,这里有四座专供戏剧演出的剧场,它们分别是天鹅剧场、玫瑰剧场、花坛剧场和幸福剧场。    提到伦敦,很少有人不知道那个令人闻之而生畏的伦敦塔。这里面关押着政治犯,还豢养着皇家动物园的“动物”,包括狮子这样的猛兽和一个从美洲带回来的印第安人。在当时,人们进入城市都要从它的围墙穿过,然后才能踏上伦敦桥。九百年来曾先后作为王宫、兵工厂、监狱、及城堡的伦敦塔是伦敦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城堡共由22 个高塔所组成,留下了许多王室的血腥争斗史,16世纪起曾在此受刑的名人包括:学者托马斯、亨利八世的第二位妻子安宝琳、国王爱德华四世和约克公爵等,监禁过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伦敦塔由穿着鲜红服饰的卫士守护着,塔附近聚集有许多乌鸦,据说只要大乌鸦一离开,伦敦塔就会垮下来。塔内有一个拱门,所有的政治犯都会经过这个门,因此这个门又称为“叛国者门”。  伦敦塔内最著名的是珠宝塔,这里所收藏的帝国皇冠共由三千多颗宝石镶成,并有重达530克拉的非洲之星。此外白塔内的甲胄博物馆中所陈列的古武器也很值得观赏。


第二章 震撼伊丽莎白王朝第3节 文艺复兴的影响波及英国(图)

  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时间相较于西欧各地稍嫌晚了一点。16世纪以牛津大学为中心,掀起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期的人文主义高潮。该校有过一个著名的人文主义小组,这个小组受到伊拉斯谟的影响相当大,他们初期的主要活动是研读意大利早期文学三杰──但丁、佩脱拉克、薄伽丘的作品。著名的代表有威廉•;拉提玛、托马斯,特别是约翰•;科雷特。科雷特是牛津大学人文主义小组的核心人物,曾经在意大利学过希腊文、法律学、教皇的论述。他自1496年起的六年内,在校内开设了轰动英国学术界的“保罗书简”专题讲座的课程。他不仅解释字义、语法,并且从文献学、语言学的角度,深入钻研、讲解该圣书。1508年,他继承父亲的遗产,用其资金创办了“圣保罗中等学校”,这是一所完全不受教会控制的、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宗教改革的学校。  莎士比亚到达伦敦时,正值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国进入鼎盛期。此时,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已波及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是一场文化思想上的解放运动。此前,欧洲一直受封建专制的禁锢,教会与王权狼狈为奸,限制人们对物质生活和自由思想的追求,因此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手工业、商业的缓慢发展和积累,城市居民中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他们必然要追求物质的快速发展,进而在政治上寻求更高的地位。在文化思想方面,新兴资产阶级坚持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一批文人学士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际提出现实的要求。他们主张个性解放,以人为本而非以神为本,这就意味着要遵从理性、破除蒙昧主义,给个人以自由发展的机会。他们被称为“人文主义者”。  英国文艺复兴艺术方面的杰出代表,非莎士比亚莫属。莎士比亚生活在英国封建制度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转折时代,当时的资本积累加速进行,圈地运动波及全国,人民极度的贫困,贵族与人民之间的冲突日益扩大;莎士比亚以其中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对英国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和描述。他的剧本多取材自外国和古代的情节,如:《奥德赛》取自古希腊神话故事。但是,莎士比亚所欲表现的情景,却是英国的现实生活。他塑造出生动感人的人物,富有个性,心思复杂。他的创作喜剧以《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为代表,悲剧则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最为著名,历史剧是《亨利四世》、《亨利五世》、《里察三世》等。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中颂扬国家统一、拥护王权、反对分裂的意念,表达出人文主义的个别国家主体。他在喜剧中歌颂出个性的解放、现实享受,主张自由平等,反映出英国人文主义的道德观。悲剧则揭露封建的陈腐、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二章 震撼伊丽莎白王朝第4节 17世纪英国的民众宗教(图)

  在16世纪中期,教会在语言、祈祷、仪式、建筑和教义等各种各样的变化,伴随着一些可笑的规定从上层强加到下层人民身上,这种情况使普通的教区居民不知所措。在诺里奇城和切斯特城,至少有四或五种不同的教义在教堂里被传授。   牧师的素质或者一个教区是否有一个固定牧师一定影响了人们对教义的掌握,因为在17世纪初,每六个教区中,至少有一个教区没有牧师。如托玛斯指出,将拉丁语宗教译成方言宗教存在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对牧师的影响不啻于对他们教区居民的影响。   在伊丽莎白时期,教士们的水平,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教育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如果无神论确实存在,就我们所理解的无神论在现代早期却很少见到。我们可以在15世纪和16世纪期间对异教徒的研究中,在16世纪、17世纪的教会法庭的记录里,在歌谣、 历书和笑话书 里发现它的踪迹。


第三章 戏剧的舞台第1节 世袭乡绅头衔的获得(图)

    在16世纪末期,英国正值伊丽莎白一世当政,国力蒸蒸日上,而英国剧场承接着中世纪戏剧活动的发展,诞生了璀璨的戏剧活动,剧院和剧作家水平之高,可谓继古希腊悲剧之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时代。在1580年代后期,英国戏剧受着希腊罗马古典戏剧所影响,当时在大学中被研读和上演的戏剧,称为“学校剧”,它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古罗马剧作家普罗特斯、泰伦斯与西尼卡的剧本被学生们依据拉丁原文研读并排演;二、英国人开始模仿罗马剧作家写作拉丁文和英文剧本;三、剧作家把古典学问注入以英国为题材和背景的戏剧中。  法学协会是影响伊丽莎白时代戏剧发展的第二个因素,当时的上流社会人士很多对文学潮流趋势与新来的古典学问感兴趣,法学协会会自编自演剧本,也为贵宾上演。英国第一出正规悲剧是沙克维尔与托马斯•;诺顿所写,于1561年演出。由于当时英国本土戏剧受着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戏剧、或一出戏之中有着不同时代的影子,如托马斯•;诺顿在1560年的一出戏剧,背景是波斯,以英国原有的戏剧特色配上道德剧典型的抽象观念,加上神话人物,再渗入英国低俗闹剧的元素。  莎士比亚初到伦敦,是当时一个名为斯特雷恩吉的剧团的成员。该剧团在玫瑰剧场做场,经纪人是亨斯洛。这位亨斯洛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本演出收入账,其中提到了该团曾演出过的罗伯特•;格林的两个剧本。它们分别是1592年2月19日上演的喜剧《培根修士和本吉修士》和不久以后演出的悲剧《愤怒的罗朗》。从帐目情况来看,这两出戏都是收入平平。与之相反,3月3日星期五上演的《哈利六世》却卖座甚佳,而这一出卖座的《哈利六世》很有可能就是莎士比亚的三联历史剧《亨利六世》的中篇。    

  1592年夏天,伦敦出现了鼠疫,一直持续到1594年。由于鼠疫不断爆发,剧院多次被关闭,而到外地巡回演出,也因地方害怕传染而常常碰壁,演员们无以维持生计,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莎士比亚在这期间把精力主要放在积累学识和戏剧素材上,他读了很多书,同各阶层的人交往,取得丰富的社会经验,做了文学上的多方面的尝试。也大量阅读古典著作,对之进行模拟创作,如以普罗特斯的《孪生兄弟》的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